术致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字体 > 字体百科 > 正文

字体百科

陈兰亭_新老宣纸到底有何差别

爱字体2023-06-10字体百科0
本文目录陈兰亭,新老宣纸到底有何差别?民国四公子的袁克文怎么样?兰亭序中藏着多少常人不知的秘密?是由于金庸的武侠小说?山海秘藏所有人结局?陈兰亭,新老宣纸到底有何差别?就生宣而言,新纸与老纸是有较大区
本文目录

陈兰亭,新老宣纸到底有何差别?

就生宣而言,新纸与老纸是有较大区别的。如果你有几张清代的宣纸,那恭喜你,挖到宝了!

陈兰亭_新老宣纸到底有何差别

要弄清老纸与新纸的区别,首先要明白生宣、熟宣、书画纸的区别。

宣纸有生熟之分。生宣以稻草和青檀树皮制成,其中稻草是长纤维,树皮是短纤维,长短结合一方面让其性质更稳定,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墨落到纸上后,水跑得更快,碳跑得稍慢,于是形成了特有的墨色由浓到淡的变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墨分五色”。

需要说明的是,刚在生宣上写字,其实难度较大,因为墨在生宣上是要洇化的,稍一犹豫,就会糊作一团,形成“墨猪”。

为了降低墨的洇化速度,于是工匠在生宣上刷上一层矾,于是这就是熟宣。

除了这两种宣纸外,还有一种书画纸,单纯以龙须草或者竹制成,里面只有单一的纤维。

当然,近年来有人往书画纸浆中加入少量青檀树皮,对外冒充宣纸销售,价格较真正的宣纸便宜很多。

以上是生宣、熟宣、书画纸的来龙去脉,下面再分别介绍三种纸的寿命。

首先说书画纸。因其纤维单一,几十年后就会风化,出现空洞。故书画纸不易久存。

熟宣因为表面刷有一层矾,时间太长,也会掉矾,但不会如书画纸那样完全碎化,保存时间相对较长,但并非越长越好。

下面重点说说生宣。我们知道有个词:纸寿千年。这说的就是生宣,据现代仪器检测,生宣的寿命为1050年!

也就是说,三种纸中,只有生宣最适长久保存。

那么,老纸与新纸相比,到底好在哪里呢?

这其实与酒的保存有异曲同工之妙。酒存得越久,酒越醇越香。生宣存得越久,纸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和水分子结合得越紧密,化学性质越稳定,纸越柔和,专业术语叫“褪了火气”。

旧纸与新纸相比较,最明显的不同是,轻轻抖动纸时,新纸哗哗哗地响,老纸则柔和得多。

而在书写时,新纸与老纸的不同感觉更明显:墨落在新纸上时,墨不按你的想法洇化,会四处“乱跑”,不易控制。而褪了火的老纸,墨会“听话”很多,不会四处洇化,前后笔画在交叉处可清晰分辨。

总之,老的生宣价格贵,自有它的道理。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民国四公子的袁克文怎么样?

他是个多情公子,是书法家,是文士,是戏曲票友,还是个青帮大佬。

袁克文,字豹岑,号寒云,是袁世凯的次子。当时被称为“民国四公子”之一。

袁克文的传统文化掌握得相当精熟。四书五经,书法绘画, 古玩收藏,京剧昆曲,无一不精。

袁克文的母亲金氏,是朝鲜公主,朝鲜王妃的妹妹。

金氏嫁给袁世凯时,带了两个陪嫁的姑娘。没想到袁世凯是个很古怪的家伙,他给这些小老婆们排位,按照年龄来排,就把金氏排成了三姨太。

袁世凯称帝,袁克文是唯一反对的“皇子”。袁世凯登基前,儿女们都去参加,只有袁克文不去。

袁克文写了一首《感遇》,最后两句道:“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高层。”奉劝父亲不要摔高跌重。袁世凯大怒,袁克文因此被禁足。

民国三年,袁克文到上海拜访黄金荣,送上十枚袁大头纪念金币。还拜兴武六帮老大张善亭为师,被列为“大”字辈,在当时是青帮很高的辈分。

袁克文还开堂收徒,成为了天津青帮的帮主。

后来他退隐江湖,成为闲云野鹤。

袁克文少年时代就出入风月场所,大多数时光,都消磨在青楼花巷。

袁克文除了原配妻子刘梅真外,还纳了不少小妾:薛丽清、唐志君、小桃红、于佩文和亚仙等。

他的情妇很多,据说有七八十个。

袁克文喜欢京剧、昆曲,水平很高,能写评戏文章,也能上台唱演。欧阳予倩、梅兰芳、马连良、俞振飞等名角都曾与他同台表演。票友们对他的评价蛮高的。

袁克文还喜欢收藏。他不以多为能,而以精取胜,以收藏宋元本古籍著称,而且多为名家故物,珍籍秘册,装潢古雅,刻工精湛,为各收藏家推崇,一跃成为藏书名家。

袁克文还喜欢收藏和研究古钱币和集邮。

1927年,张宗昌给了他三万银元让他到上海办报,袁克文却用这钱买了邮票。张宗昌大怒,要逮捕他,袁克文闻讯立即逃跑了。

袁克文还是个书法家,师承严修和方地山。字体清俊超逸。

他写大字时不用桌子,把纸悬空,由人拉住两端,一挥而就,纸无片损。

他写小字时,仰卧在床,一手拿纸,一手执笔,凌空书写,毫不偏差。

袁克文自恃清高,张作霖和张宗昌都曾经聘他做官,都被回绝。

1931年3月22日,袁克文旧病复发,病故,终年42岁。

他只留下了二十元钱。

袁克文的丧事是由青帮包办的,吊丧的徒子徒孙有4000多人,灵堂里的挽联挽诗,层层叠叠,挂都挂不下。

出殡那天,来了很多系着白头绳的美女。她们都是妓女,来自上海天津多地,有上千人,是他的相好。她们胸前配有袁克文像的徽章,哭奠守灵。

这很像是宋朝的柳永。

他的老师方地山为其撰写碑文,总结了他的一生:

才华横溢君薄命, 一世英明是鬼雄。

兰亭序中藏着多少常人不知的秘密?

谢谢邀请参与此话题讨论与探索!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是一次文人雅士的曲水流觞活动,成就了千多年来的书法第一名帖,不管后来王羲之怎样去书写,都不能超越那晚自已酒后所写的《兰亭集序》的文墨笔法和字迹有派,及大气磅礴的感慨!。。。。。。后来,王羲之兰亭集序经梁武帝推崇,王羲之才逐渐确立《书圣》的地位。唐太宗李世民,因为他对于(二王)书风的推崇,使得建立科举取仕,让唐朝的书法得以繁荣又进一台阶。由于唐太宗李世民对于王羲之书法的特别崇拜,收括了当时王羲之所有书法,留下了萧冀赚兰亭的神话故事传说,并留言将兰亭集序真迹陪葬昭陵。而留下来的都是唐朝的三个摹本可堪称最佳。<一>冯承素摹本,最能体现兰亭之意韵。<二>虞世南摹本,最能标榜兰亭之魂魄。<三>褚遂良摹本,最能彰显兰亭之原貌。至于王羲之《兰亭集序》真迹有何种不为人知的秘密。。。。。。?它身藏何处?温韬进入昭陵,并没有发现王羲之兰亭集序真迹?还是另有其情?。。。。。。有传说,在乾陵武则天陵墓之中?也许王羲之兰亭集序真迹成了永久之谜?伴随着时间历史长河中流淌,躲藏着谜藏呢。。。。。。?岁月无痕历史如歌,你如歌嗨我也如歌。有时看着苏东坡李白留下的千古名诗,有时我也想豪它几句。。。。。。岁月无痕历史如歌,你如歌嗨我也如歌。山的那边,也许是古战场!也许曾经有惊涛拍岸的故事,发生在那!都以烟消云散,没有记载,都成了过眼云烟,那山的那边,树木芳草茂盛。。。。。。恢复了原来的瘠背与平静。。。。。。。山还是那座山,土地还是那片土地,伴随着时光与明月在轮囬。你我他都成了人间过客。。。。。。兰亭集序真迹又在何方?藏在何处!

岁月无痕历史如歌,你如歌嗨我也如歌。有时我在想。。。。。。人生一定得有所建树,有时我在想是有鸡先!还是有鸡蛋在先?在做作无用功?做作想不明白的题目。。。。。。在探索研究着王羲之的《万岁通天帖》册页,在想着道理是长卷在先?还是册页在先!在校对着。。。。。。分析着!!?也许它们都是双胞胎,一模一样的字,在叙说着那烟火的痕迹,躲避战火及天灾人祸的岁月光阴,经历历史的沧桑,无尽的岁月印证。。。。。。最后有文征明八十几岁的鉴赏留言。。。。。。在研究探索着。。。。。。弘扬继承保持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书法中国第一国粹。。。。。。本人在探索校对中。。。。。。王羲之万岁通天帖册页!

是由于金庸的武侠小说?

武当派、张三丰、太极拳的关联,并不是始于1961年。至少始于1795年。

若武当张三丰太极拳的说法,是受了金庸小说的影响 才出现的------那么,“张三丰创太极拳”的说法,就始于1961年。

因为金庸的第一部小说《书剑恩仇录》写于1955年,在1961年才写出《倚天屠龙记》(其中有张三丰创太极拳的情节)。而《倚天屠龙记》在内地产生了武侠影视影响,是在1994年以后。

这样的时间,一定不对,即武当张三丰太极拳的说法,与金庸小说的影响无关。

民国时,唐豪发现的“厂本拳经”,其中太极拳经的标题就是“先师张三丰王宗岳传留太极十三势论”(见唐豪《太极拳宗师王宗岳考》中的照片)。

在1934年2月,上海大东书局公开出版杨澄甫著作《太极拳体用全书》,有一篇文章谈到张三峰创编太极拳描述:“真人辽东懿州人,姓张,名全一,又名君实,字元元,号三峰。史称宋末时人......鹊飞蛇走,真人由此悟以柔克刚之理。因按太极变化,而成太极拳。动静消长,通过易理,故使之久远,而动效愈著。北平白云观,现存有真人圣像,可供瞻仰云。”

杨澄甫著《太极拳体用全书》自序:“先大父更诏之日,太极拳创自宋末张三丰,传之者,为王宗岳、陈州同、张松溪、蒋发诸人相承不绝。陈长兴师,乃蒋先生发惟一之弟子。”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中央国术馆六周年纪念特刊》载有一文《太极八卦考》(未署名)中说“太极、八卦皆为张三丰一人所发明,即武当剑术,亦完全由太极八卦所化出。”

1928年,中央国术馆在南京正式成立。将拳术专业分成了武当、少林两派。

民国十六年(1927年)陈微明《太极剑》附录中有“太极拳为武当嫡派,乃张三丰祖师因观鹊蛇之斗,忽有会心,发明此拳。盖恐修道之士,静坐功深,血脉有凝滞之患,山行野宿,突然有野兽之厄,是以观鹊蛇之斗智,仿禽兽之飞跃,法天地自然之理,参太极阴阳之秘,创此太极拳,以传修道之士。”

1925年,陈微明《太极拳术》自序中称:“太极拳拳术,宋张三丰祖师所传也。”

关百益先生得于清宣统三年,民国元年(1912年)整理后而公开的《太极拳经》,书中说:“辛亥秋,余获太极拳经抄本于京,其题有《山右王宗岳先生太极拳论》,又题《武当山先师张三丰王宗岳留传》。论后注:‘右系武当山张三丰老师遗论’ ”。

有人认为,将张三丰与太极拳联系起来的第一部公开出版的著作是关百益主编的《太极拳经》(1912年)。其后,许龙厚(许禹生)于1921年在《太极拳势图解》中沿用了关百益的太极拳张三丰的说法。------这种观点,明显错误。关百益的拳谱也是得自他人。

武禹襄之甥李亦畲,在1867年的《太极拳小序》载:“太极拳始自宋张三丰”。

《探太极拳之源》:“探太极拳之源,予阅《聊斋十四卷·李超武技传》,浅识此技始末。王涣详云:拳勇之技,少林为外家,武当张三峰为内家。三峰之后又有关中人王宗岳,宗传温州陈州同。州同明嘉靖间人,故今两家之传,盛于浙东。顺治中,王来咸字征南其最著,鄞人也。征南之徒又有僧耳、僧尾者,皆僧也。”(姚继祖著《武氏太极拳全书·第八编古典拳论》,姚继祖师承于李亦畲之子李逊之)。

这里,李亦畬交代了自己由此开“浅识此技始末”,可知以前确实不知。

------

武禹襄之甥李亦畲1867年的《太极拳小序》载:“太极拳始自宋张三丰,其精微巧妙,王宗岳论详且尽矣。后传至河南陈家沟陈姓,神而明者,代不数人。我郡南关杨某,爱而往学焉。专心致志,十有余年,备极精巧。旋里后,市诸同好,母舅武禹襄见而好之,常与比较,伊不肯轻以授人。仅能得其大概。素闻豫省怀庆府赵堡镇,有陈姓名清平者,精于是技,逾年,母舅因公赴豫省,过而访焉。研究月余,而精妙始得,神乎技矣。……”

在1880年至1881年时,李亦畬可能发现王宗与王宗岳,内家拳与太极拳还是有差别。李亦畬不忘初心,实事求是,在其《太极拳谱》正式定稿时,又改为“太极拳不知始自何人”。并将其定稿《太极拳谱》抄录两本分别送李启轩和郝和,加上自藏本,此为学人口中的太极拳谱的老三本。

由此可知,武氏李氏所藏的王宗岳《太极拳谱》中,没有张三峰(丰)的记载。

李亦畬的“太极拳始自宋张三丰”之句,应来自杨家的太极拳谱。太极拳派开创者--杨露禅

在“吴深根代抄杨健侯老先生授赠《太极拳谱》”中,其中有“右系武当山张三峯老师遗论,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山左王宗岳先生太极拳论,一名长拳,一名十三 势,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

中华民国十四年(即1925年)九月出版的《太极拳要义》中,有“(张)三丰师起,集其大成,法五行八卦,演成十三式,名‘太极十三势’。” 然后这位“张先师”又东传浙江宁波的“ 张松溪、张翠山等。……遂开南拳之祖。……西入函谷,东登泰岱,展转流传至陕人王宗暨鲁人王宗岳。……宗岳传之蒋发及豫人陈长兴等……”

*** “鲁人王宗岳”,也就是山左王宗岳,可见,吴深根并未抄错。

李亦畲在1867年写《太极拳小序》的时候,杨露禅和武禹襄都还健在。李亦畲依据杨家说的“武当山张三峯”,查到了《聊斋十四卷·李超武技传》中的“拳勇之技,少林为外家,武当张三峰为内家”之句。

所以,太极拳的“张三丰创拳说”,源出杨露禅所拥有的《王宗岳太极拳论》。而且,杨家老谱中也有“张三丰承留”篇。

按照李派(李瑞东)太极拳的传承记述,杨露禅学自陈长兴,陈长兴学自蒋发,蒋发是“王宗岳门下之高弟子,得内家武当派悟修之真传也”。

光绪辛已(1881年)的李瑞东序:“此后多蒙兰亭师兄殷殷教诲......方知太极拳术始于轩辕黄帝,因在常山偶见蛇鹊之战,蛇缠鹊跃战斗之机,悟理整文,由此而发明太极拳术,历圣相传,始至宋元张三峰先祖按无极、太极、八卦错综之义,阴阳相推之理,五行生克之机,扩而生之,形成各种太极拳术始大盛矣,实为武术中内家嫡派,非无本之学者可比,其法虽简而其文理渊深,其中变化无穷,诚有鬼神莫测之机,所以令人学之不厌,此为修身之要道,防身之至宝,千万不可轻视,慎之珍之为要是为序”。

***白云观有原始太极拳,一直在道教内部传承,门内谱云为轩辕黄帝所创,经历代仙师增益演化,至张三丰祖师,三丰祖师开宗立派乃集大成者。杨露禅曾在北京白云观与道人交流太极功?

李派武清拳谱中,“太极五行捶”歌诀前记载:“此事乃李瑞东采取陕西派、江南派、河南派等太极拳之精华,汇成此拳,为刚柔相济之拳。”

清朝末年,李瑞东还随甘淡然学习“武当金蟾派太极拳功”。还有武当道人培元尘将“犹龙派太极拳”传给了司新三。

所以,武当派与太极拳的关联,并不是始于金庸武侠小说。

杨家的《山左王宗岳太极拳论》中附注有“张三丰”,并不是杨露禅所注释,应有其他源头。

太极拳诀与通背滑拳

按照唐豪对王宗岳的考证,认为王宗岳为山西人,清乾隆五十六年 (1791)在洛阳,后至开封,乾隆六十年 (1795)尚健在。杨露禅、陈鑫等也认为蒋发是乾隆年间人。

则,武当张三丰与太极拳的关系,至少始于1795年。

山海秘藏所有人结局?

山海秘藏完美结局:千山暮雪

你们说,时光是不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这匆匆几十年,连我都认不出它来了……

刘长安此刻坐在北戴河疗养院,微笑的眺望着远处的雪景。

当年‘金缕玉衣’一役,老烟在他的面前化为了一滩血水,临危受命的刘长安,勇夺玉衣,生擒威廉,最终成为了701的下一代领队。

但四姑娘也在那个时候,离开了他。

以前只是暂时,这一次却是永远!

刘长安不知道四姑娘去了哪里,是雪山沙漠,还是大泽幽谷,亦或者这个世界上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

他只知道,他一直都在锲而不舍的寻找着。

在外人的眼中,这个701的新任领队非常厉害,只要一有任务,就是急先锋,恨不得下一秒就扑进墓里,神挡杀神。

但是无人知晓,刘长安的心里有一块小小的芳菲地,那里写着三个字:四姑娘。

他千万次的追寻,只是为了有生之年能再次见到那个白衣佳人。

哪怕……只有一眼也好。

但很可惜每次他都扑了个空!

这一等,就等到了老烟的坟头长满了荒草,许教授在国家考古队寿终正寝。

这一等,就等到了伢仔和侯橙橙从结婚到离婚,秋小姐带伤退役,和昆布双双隐居南疆。

这一等,就等到了白净秀气的他也禁不住熬了。

如今,六十高龄的刘长安将701交给了后辈,因为功勋卓着,又没有家人,政府特别将他安排在了北戴河疗养院。

这里空气新鲜,环境宜人,特别适合老干部们安享晚年。

但刘长安还是很爱折腾。

他常常一个人回到燕京,帮老烟和刘寒秋的坟头除除草,带两条大前门,一瓶牛栏山。

然后他就会一个人留在故宫博物馆,看着里面琳琅满目的展品。

兰亭集序,双鱼古镜,蚕丛面具,莲花佛陀炉……

这里的绝大多数国宝都是701和303的成员舍生忘死带回来的,当刘长安从这些国宝前一一走过时,很多人的名字都会浮现在脑海中。

盲侠,枪神,药罐子,陈连长,老烟……

其实刘长安早已记不清这些人的长相,可依稀记得他们走时候的画面。

但他出奇的没有再悲伤过,或许真的是看淡了,当年的毛头小子不知不觉间活成了老烟的模样。

再然后,他就会直奔涮羊肉馆,去见一个老熟人:伢仔。

老张头其实早就去世了,现在打理那里的是伢仔,这些年国家发展日新月异,燕京崛起了一座座高楼大厦,街上开着五颜六色的小轿车,但所幸这间羊肉馆还保留了原有的样子。

当看到刘长安走进来时,伢仔颤巍巍的放下了手中的报纸,随后在老位置上放满一盘盘的吃食。

“没想到,你就真的一个人过了这么些年。”伢仔将一块涮羊肉夹在刘长安的面前,语气有些唏嘘。

“你不也一样吗?”刘长安道。

“我怎么能一样,那个抽抽的娘们。”伢仔不禁又吐槽起了侯橙橙,惹来刘长安一阵好笑。

“话说你真的不考虑成个家?等你一死,黑灵星官的血脉可就真的断了。”

“不了,曾经沧海难为水。”

刘长安放下筷子,已经见过四姑娘那谪仙一般的人儿,又如何将心思放在其他地方?

“得,不劝你了,咱俩都是一只脚踏进棺材的人,不说这些有的没的,下一次还不知道能不能再涮一次羊肉呢。”

“是啊。”刘长安扭头看向窗外。

这样的小聚,每年都会有一次,而每一次小聚他对四姑娘的思念都会更深一层。

他会去想,如今的四姑娘是不是一如既往的年轻,有没有找到能够陪伴的人?

会不会偶尔想起一个叫做刘长安的小子?

但他知道,自己只是四姑娘漫漫人生中的一秒,眨眼间就跳过了。

“老首长,下雪了,咱回去休息吧。”

正当刘长安沉思之际,疗养院的警卫员小杨轻轻地唤了一声。

最近这位老首长的病情越来越重了,所以院里特派他来照顾起居,对于这位元勋之臣,小杨不敢有丝毫怠慢。

刘长安抬起头,只看见浩瀚无垠的天空中洒下了一粒粒雪花,那雪洁白无瑕,落在手上瞬间就会消融。

他浑浊的记忆,忽然随着这雪一起融化,汇成一汪暖流。

那一天701联谊会,四姑娘便是在微微小雪中,化为了云中仙子,跳出了一曲温婉的舞蹈。

他的心也是在那一天惊艳了半生。

“我不回去,扶我起来,我要去大雪地!”刘长安忽然不受控制的站起来。

“首长……”小杨又哪里知道老首长为何发疯,下意识去阻拦。

结果小杨被一把推开,刘长安甚至丢掉了拐杖,丢掉了军大衣,就这样喘着粗气,颤颤巍巍的在雪地中跑着。

雪打在他的脸上,身上,让他的身体寒冷无比,但他的心却越来越滚烫。

刘长安迎着北风,在雪地中翩翩起舞,那舞蹈姿势看起来异常可笑,但却跟那天四姑娘之舞一模一样。

就这样跳了接近半个小时,刘长安陡然间停住了手里的动作,就这样痴呆的站在原地。

嘴唇嗫嚅了半晌才发出声音:“四、四姑娘?”

雪中一个女子慢慢走来,她还是当年那张面孔,清爽的短发,一身白衣,清冷的气质如同仙人。

她的目光如同佛陀一般,带着怜悯众生的神采,洒在了刘长安的身上。

刘长安不禁同当年的毛头小子一般不知所措,连手都不知道往哪里放。可下一秒似乎又怕对方认不出自己,慌张的从兜里找镜子。

毕竟现在的他早已憔悴不堪,脸上布满了深深地皱纹和斑点,连腰都弯成了一棵老树。

“长安。”

四姑娘轻轻开口喊了一声。

“你问,如果有一天再相遇,我是否还会认识白发苍苍,满面皱纹的你?”

“现在我告诉你答案,我认识。”

这一刻,滚滚热泪从刘长安的眼角落下,能得到这样一句话,那自己付出的一切都值得了,这辈子也值得了。

四姑娘款款的朝着刘长安走来,随后伸出手轻轻地抚摸着他那张被岁月侵蚀的脸,眼中写满了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情绪。

那情绪中有悲伤,有怜惜,但更多的是叹息。

“你一直在等我?”

四姑娘诧异的问道,随后摇了摇头:“这又是何必,几十年对我来说只是一秒,对你来说却是整个一生,为什么,不为自己而活?”

刘长安没有说话,只是近乎贪婪的看着面前的人。

因为他知道这大约是两人这辈子最后一次相见了。

“好吧,随你。”四姑娘笑了笑。

“这些年你过得怎么样?”刘长安问道。

“很好。”

“那我就安心了。”

接下来便是长长的沉默,直到四姑娘将手伸到了刘长安的面前:“走之前,能请你跳支舞吗?”

“好!”刘长安暗淡的眼神中焕发出亮丽的神采。

皑皑白雪下廖无人烟,只剩下那支婉转的舞蹈扣动心弦。

第二天,701前领队刘长安病逝于北戴河疗养院,享年六十七岁,数百名服务于隐秘战线的同志出席了追悼会,刘长安的骨灰后葬入八宝山陵园,他的一生也被后世小说《山海秘藏》写成了传奇。

二十年后,四姑娘踏上了寻找长生密码之路,她在战国古墓斩黑煞,破机关,遇到了一个叫做李叮当的年轻人,李叮当那初出茅庐的稚气和面容和刘长安极其相似,心存愧疚的四姑娘便认定其为刘长安转世,保护了其一辈子,这便是《我当摸金校尉那些年》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