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致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字体 > 字体百科 > 正文

字体百科

柳体字体下载_柳公权的书法作品有哪些

爱字体2023-06-30字体百科0
本文目录柳体字体下载,柳公权的书法作品有哪些?哪些隶书字帖比较好?瘦长的字体风格特征?什么字体写出来最漂亮?怎样用笔才能写出柳体的骨感和刚劲的风格呢?柳体字体下载,柳公权的书法作品有哪些?柳公权书法,
本文目录

柳体字体下载,柳公权的书法作品有哪些?

柳公权书法,可能大家的印象都是他的柳体楷书。确实,他的楷书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构严谨,有着“颜筋柳骨”的说法。“书贵瘦硬方通神”他的楷书,较之颜体,则稍均匀瘦硬,故有“颜筋柳骨”之称。但是,柳公权不仅楷书写的好,行书写的也好。想全方位了解一个书法家,应该多挖掘柳公权的其他书体。

柳体字体下载_柳公权的书法作品有哪些

柳公权,二十九岁进士及第,在地方担任一个低级官吏,后来偶然被唐穆宗看见他的笔迹,一时机为书法圣品,就被朝廷召到长安,那时,柳公权已四十多岁。穆宗尝问柳公权用笔之法,公权答云:“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穆听后大为惊叹,为之改容,悟其笔谏也。他的字在唐穆宗、敬宗、文宗三朝一直受重视,他官居侍书,长在朝中,仕途通达。

柳公权享年88岁,一共臣事七位皇帝,历唐代宗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唐懿宗咸通六年(公元865年),最后以太子少师死于任上。柳体字不管是整体看,还是单字放大看,都有无与伦比的书法力道。柳公权的字,看似瘦硬,实际上更确切地说,只是斩钉截铁之势,字体清爽秀丽却又不失刚劲,字字骨力遒劲,干净利索,绝不拖泥带水!

楷书有:

《金刚经刻石》

(824年,四十七岁时) 柳公权正书,刻为横石,共十二块,每行十一字,原石毁于宋。唯一唐拓本发现于敦煌石窟,现藏巴黎博物馆。)、

《李晟碑》

(829年,五十二岁时, 碑在陕西高陵县,碑连额高一丈四尺二寸,宽五尺八寸二分,三十四行,行六十一字。裴度撰,柳公权正书,并篆额。)、

《回元观钟楼铭并序》

(836年,五十九岁时, 石横置,四十一行,行二十字,邵建和镌刻。)、

《冯宿碑》

(837年,六十岁时, 王起撰,柳公权书并篆额,正书,四十一行,行八十三字,石存西安碑林。)、

《苻璘碑》

(838年,六十一岁时,李宗闵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邵建和镌字。三十一行,行六十二字,碑高一丈,宽四尺五寸三分,为柳碑中最显要者。)、

《玄秘塔碑》(841年,六十四岁时,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邵建和、邵建初镌刻。共二十八行,行五十四字,石存西安碑林。)、

《神策军碑》

(843年,六十六岁时,此碑崔铉撰文,柳公权奉敕书,记唐武宗李炎巡幸左神策军事。碑立于皇宫禁地,不能随便传拓,因此流传较少,北京图书馆藏有北宋之拓本。)、

《刘沔碑》

(848年,七十一岁时,柳公权书,韦博撰,元度摹勒并篆额,楷书三十七行,行六十五字。)、

《魏公先庙碑》

(852年,七十五岁,唐崔玙撰,柳公权书,正书三十六行,行六十字,原在西安。碑断石散,磨泐不全,初拓仅五石。)、

《高元裕碑》

(853年,七十六岁时,柳公权书,萧邺撰文,在河南洛阳,碑高一丈一尺余,广四尺,楷书三十三行,行七十九字。)、

《复东林寺碑》

(857年,八十岁时,东林寺,在寺里斋堂地下发现了一块唐代书法家柳公权所写的《复东林寺碑》,堪称稀世之珍品。)、

小楷《太上洞玄消灾护命经》、

小楷《九疑山赋》

行书有:

《紫丝革及鞋帖》

又称《年衰帖》。黄庭坚说:“柳公权《紫丝革及鞋帖》,笔势往来,如用铁丝纠缠,诚得古人用笔意”(《山谷题跋》)。

《圣慈帖》、《辱问帖》、《尝瓜贴》、跋王献之《送梨帖》、《十六日帖》、《奉荣帖》、《蒙诏帖》

哪些隶书字帖比较好?

感谢大师兄的邀请。

一、隶书形成的时间和特点卫恒在《四体书势》写:“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汉因用之,独符玺,幡信。题署用篆。隶书者,篆之捷也。”

这段话大概说明了隶书的产生原因,以及篆书、隶书不同的特点。战国晚期,隶书逐渐形成,到了秦代,隶书进一步发展定型,成为篆书之外最为普遍使用的一种书体,虽然这种书体在当时,不登大雅之堂,但以很快的速度取代了篆书。

隶书最开始以形制来区分,可以分为“碑隶”和“简隶”,前者主要刻在碑石上,后者在竹简和帛上。

二、秦汉时期的隶书

秦代统治时间仅仅有15年,传世的隶书作品并不多,以湖北云梦出土的睡虎地秦简为代表,这些隶书被称为“古隶”。

西汉时期,隶书的面貌主要从简牍中看见,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竹简以及敦煌、居延等西北边陲出土的大量简牍,是研究隶书演化的重要材料。总体都是向着不断简化、增强横势、雁尾规律化的大趋势发展。

东汉时期,以碑隶为主,主要有以下几大类:

1、严整俊俏的《乙瑛碑》和《礼器碑》

点画遒劲挺拔,细而不弱,与雁尾形成提按的鲜明对比,字形方扁错落,不拘一格,神采肃穆。

2、细腻温婉,流美的《曹全碑》和《孔宙碑》

秀美飞动的点画,娟秀清丽,圆笔仍用篆法,横势荡然,不拘束也不驰骤,如神品。

3、严实厚重的《张迁碑》和《鲜于璜碑》

风格朴实雄厚,拙中见巧,可爱多姿。结字方正,笔方势圆,章法求稳,求趣,提按的对比也有所弱化。

4、宽绰开张的《石门颂》和《西狭颂》

点画参以篆意,结字舒展飘逸,体式开张大气,整体章法错落有致,变化丰富。

风格沉稳含蓄,结字多古而厚,雄迈庄严,尤为被后代的金石学家推崇,梁启超赞誉《西狭颂》为“汉隶正则”。

三、汉以后的隶书

汉之后的隶书,缺少灵动的姿态,没有厚重沉着的质感。魏晋南北朝时期,隶书也没有太大的发展,较为冷落。

唐代隶书则极重法度,欧阳询的《房彦谦碑》,只是在隋楷的基础上加了一些波磔,徐浩的《张庭珪志》等,法度森严,但缺少汉韵。

宋元明时期的隶书,用笔较弱,缺乏金石气度。

清代兴盛碑学,隶书的价值得以发扬光大,面貌多样,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其中,伊秉绶是成就最为突出的。他在汉隶的基础上,把握住朴实敦厚的特点,简化了用笔,裹风杀纸,内敛又不失拙趣。

此外,邓石如、赵之谦的隶书,气息浑厚老啦,飘逸而耐人寻味。

以上,都可以对比看看。

瘦长的字体风格特征?

瘦金体为宋徽宗赵佶所创,是书法史上极具个性的一种楷书书体,因其与晋楷唐楷等传统楷书区别较大,个性极为强烈,故可称作是书法史上的一个独创。瘦金体运笔灵动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其大字尤可见风姿绰约处。因其笔画相对瘦硬,故笔法外露,可明显见到运转提顿等运笔痕迹,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瘦金书运笔飘忽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转折处可明显见到藏锋,露锋等运转提顿痕迹,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

什么字体写出来最漂亮?

适合自己个性风格的字体

柳体,骨力很强,硬,很有力量感;颜体,很“筋道”,呵呵,个人不喜欢这种面条的感觉。。。= =(颜筋柳骨嘛)

欧阳询的从小字练起也不错,很端庄秀气,斯文~女生很适合,男生学也不错,很有书生气,赵孟頫的比较飘逸潇洒,你开始练的时候也许觉得他有些地方不拘小节,但不久就会发现,只要成个“体”的都非常讲究呵呵。这是颜柳欧赵四种体的,我说的比较俗。

其他的字体瘦金体,比较华丽比较骚~隶书实用性不大,可速成,篆书,不好认,但是可以玩一下“非主流”,呵呵,曾有人用篆书写了封情书送出去,效果不错。其他的一些年轻书法家的都挺好的。还是老话,适合自己个性的、或者自己喜欢的都行。(练字练久了会发现字跟人的个性会同化,互相影响,所以有人说字如其人)

怎样用笔才能写出柳体的骨感和刚劲的风格呢?

柳体是最难学的楷书,这一点毫无争议,现在的书法老师一般都会避开柳体的教学,因为很多书法老师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写。在我六年的临帖经历中,对如何用笔写出柳体的骨感和刚劲的风格有过一些体会,在此算是抛转引玉。

柳体的骨感来自独特的用笔方法。仔细读帖,我们会发现,柳体字的骨感来自于笔画的形状。主要有以下几处需要特别注意:

1、有些字的一个点,就有四个角,类似于梯形,比如“德”字的最后那个点画。具体的用笔顺序为先切入,按压笔头,拉动笔毫,往右下角收笔。如下图所示——2,还有柳体字中的短横,四个角都是棱角明显的,起笔为方切,收笔上顶,如下图所示——3、在长横画上,柳体起笔会收出来一个骨节,如下图——4、撇画的方头更是柳体的标志性特点,如下图——5圆进笔法,逆锋上行,再下按笔写出撇画,如下图——6、柳体笔画线条的瘦劲,特别是长横表现突出,长横的粗细变化较大,头方腰细收笔出骨节,写这一笔画,先切笔,后横拉,中锋行笔,中间注意提按变化与笔画粗细的关系,收笔出骨节处先抬笔再下按,最后回锋。如下图——正是这些笔画的棱角、骨节、方头以及瘦劲的线条,组成了柳体的骨感和刚劲的风格。在抓住柳体字体的这些特点之后,再掌握笔法,勤加练习,自然就写出想要的效果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