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致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字体 > 字体百科 > 正文

字体百科

字体中国_中国字是谁造的

爱字体2023-06-09字体百科0
本文目录字体中国,中国字是谁造的?妈妈爸爸这两个字在中国是怎么来的?中国的汉字有多少个?中国人的祖先是从哪里来的?是从什么时候留传下来的?字体中国,中国字是谁造的?记得小学的语文课,老师提到过一些神话
本文目录

字体中国,中国字是谁造的?

记得小学的语文课,老师提到过一些神话典故,例如,神农尝百草,大禹治水,钻木取火等。其中,一个典故是仓颉造字,说的就是叫仓颉的人创造了汉字。(仓颉,又称苍颉,姓侯刚,号史皇氏,黄帝时的史官。故里为陕西白水,造字于深吸洛南)

字体中国_中国字是谁造的

仓颉造字在很多历史材料里有记载。《荀子》记载“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大概意思是有很多人喜欢文字,但是只有仓颉把文字传承下去了。《中国通史》、《河图玉版》等很多文献也有记载,作为仓颉造字的史料证据。

也有一说是伏羲创造的文字。伏羲是上古神话中的中华大地的始祖,也是最早的王,早于黄帝。最初,伏羲创造了几百个汉字,供当时的人们日常使用。因此,很多人认为汉字的起源是从伏羲开始的。

所以,从这些记载或传说可以看出,汉字的创造是由很多前人,经历了漫长岁月的积累,大量知识的沉淀,以及人们的使用习惯,书写便宜程度等等,最终才形成了今天得汉字结构。个人认为,汉字是整个中华文化的智慧结晶,由伏羲时期起始,经过很多代人的传承发展,到仓颉时代做了大量的整理和改进。因此,按贡献的大小和时间的关键节点来看,仓颉更容易被认为是汉字的创造者。

妈妈爸爸这两个字在中国是怎么来的?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对妈和爸字的源流有所了解。

翻看《说文解字》,因为多年没动它了,对检字法突然生疏起来,找了半个小时,竟然找不到。又在手机上装了一个不知来历的《说文解字》APP,直接输入“爸”“妈”二字搜索,提示未收录,那么,如果这个APP是根据许慎原著所编,则说明东汉前期,尚无此二字。当时的人是不用“爸”“妈”来表义的。当然,也许坊间已经存在,而许氏未加收录。

搜百度文库,得到一段文字,觉得颇为在理,直接粘贴在下面:

(来源一)“妈妈”来自婴儿吃完奶后的咂嘴声中国传统的称谓是管父亲叫“爹”,管母亲叫“娘”,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国文字是象形文字,“爹”是由“父”和“多”上下结构组成,“父”在上,表示父亲在家庭中的主导地位;“多”在下表示父亲在占主导地位时,财富越多越好,衣食无忧。“娘”是由“女”和“良”左右结构组成,“良”就是“好(良好、优良、善良)”,特别强调做了母亲的女人要“善良、贤惠”。由上可看出古人对于父亲、母亲的称谓的良苦用心,从中窥见东方文明的博大精深。

(来源二)“爸爸”、”妈妈”是“舶来品”。上世纪六十年代,俄语课本第一课的第一个词组“父亲、母亲”的读音就是“爸爸、妈妈”。新中国的建立,中苏友好、出于对苏联老大哥的崇拜,“爸爸、妈妈”在当时的中国,特别是在城市就成了非常“时髦”的称呼了。“爸、妈”发音简单,朗朗上口,又特别适合于婴幼儿的发音练习(从中也体现西方文明的精髓)。于是乎,就逐渐在中国推而广知了。在民间,父亲有的叫“大(da)”,也有的叫“爷”;而母亲一般都叫“娘”。

问题是,爸爸和妈妈,果如此文所言,是舶来品吗?

从架上拿下《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等编),该字典两大本,1909年开始编纂,1915 年中华书局出版。其中498页妈条的解释如下:

妈,满补切,音姥。《博雅》:母也。一曰牝马。见《集韵》。按今俗称母曰妈。谓仆妇亦曰妈。均读若马平声。

说明,《博雅》这本书,原名《广雅》,避隋杨广讳,改为《博雅》。而《广雅》成书于三国,也就是说,至少三国时,已经有妈这个词,并且表达的正是母亲的意思。不过,当时读音跟母相同,不读ma。到了《中华大字典》编成时,乡间已经“俗称母曰妈”了,跟今天的读音一致。可见,文库文说“老大哥”云云,有些想当然。

再看《中华大字典》中的“爸”。爸,必驾切,巴(音)上声,父也。见《广雅释诂》。按《集韵》吴人呼父曰爸。《正字通》谓夷语称老者为八八,或巴巴。后人因加父作爸字。吴中今称父为阿爷。无爸之称。若北京语正呼父为爸爸。

说明,《广雅释诂》是《广雅》第一篇,爸也应存在于三国以前。所说的《集韵》,成于宋,当时的江浙等地已经有呼父为爸的情形了。明末的《正字通》说夷人(东方少数民族?)称老者为八八,又作巴巴,后人嫌有声无形,加了父字头,成为爸爸。即明代已经有爸爸的称呼了,只是,这个爸爸似乎指的老年男人,不唯称呼自己的老爹。但为何加个父字头呢?是不是语言渐进之中,由泛及专,变为专指亲爹亲爸爸呢?不管如何,已足以说明,爸爸这个词并非外来语,而是本土货。字典更指出,北京话是把父亲叫爸爸的。

是否可以做出这样的结论:爸、妈之称,源于我大汉文化,且早在与“老大哥”关系密切之前数年,已经存在于我国部分区域的民间,范围有限,用于称呼自己的老妈老爹。到了五六十年代,经“老大哥”的“爸爸妈妈”推动,爸爸妈妈的叫法,被追捧成为时髦,遂由此盛行于全国。

中国的汉字有多少个?

中国汉字,究竟有都少个,这个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因为社会在不断发展,文化在不断进步,汉字的数量,也在不断的与时俱进。下边收集归纳下汉字的相关信息。

1,《说文解字》收集9353个汉字。

2,《广雅》收集18150个汉字。

3,《 声类》收集11520个汉字。

4,《字林》收集12824个汉字。

5,《玉篇》收集16917个汉字。

6,《切韵》收集12117个汉字。

7,《唐韵》收集15000个汉字。

8,《广韵》收集26194个汉字。

9,《集韵》收集53525个汉字。

10,《字汇》收集33179个汉字。

11,《洪武正韵》收集32225个汉字。

12,《康熙字典》收集47035个汉字。

13,《中华大字典》收集48000个汉字。

14,1990年出版的《辞海》收集14872个汉字。

15,1994年出版的《中华字海》收集87019个汉字(其中重复字320个);

16,近来,根据北京国安资讯设备公司汉字库公布,共收集有出处的汉字91251个汉字。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汉字会越来越多呢?主要是因为在和平繁荣时代,有关方面有精力人力财力去研究历史字,搜寻整理增加方言字,随着年代发展,一些文字也在演变,发展出了多个写法等等。

中国人的祖先是从哪里来的?

中国人的祖先是从那里来的呢?首先这个问题涉及到人类起源的问题。现在世界上主流的意识都认为,人类始祖发端于非洲大陆。经过遗传学和考古学的研究,这些理论都得到科学的验证。那么中国人是不是非洲人的后裔呢?

在中国的文明中,有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的传说。而西方文明中有亚当夏娃创造了人的传说,当然这些都是神话根本没有科学依据,并不被现在的人们接受。当然也有中国人是独自起源说,但是并没有有力的科学依据。只是一种猜测而已。

1987年,美国加州大学遗传学家坎恩等人通过研究来自非洲、欧洲、亚洲、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地的,148位妇女身上的线粒体DNA,发现各大洲人种中以非洲人变异最多,从而证明非洲人历史在各大陆为最长。计算发现现代非洲人历史达20万年,而欧亚大陆现代人历史只有13万年。

由此断定,今天全世界所有的人类有一个共同的女性始祖,遗传学家称她为“夏娃”,约15万年前生活于非洲,大约10万年前,她的后裔走出非洲,迁移到世界各地,繁衍生息,他们才是我们真正的祖先。 随后,分子人类学家再次成功破译了男性遗传密码的Y染色体。通过研究,他们得出结论,现代男性都有一个共同的父亲,他生活的年代也应该在大约15万年前的东部非洲。

回到问题的本身,中国人当然也是非洲人的后代。在中国发现的“北京人”“蓝田人”“山顶洞人”他们都不是我们的先人。他们只是我们的“亲戚”。其实所有的民族都是一个大拼盘。这个已经在生物学上印证了。只不过我们中国人进化的程度更高。所以我们和非洲人在体态上不相同。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是从什么时候留传下来的?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大概说一下所谓的“姓氏”,最早的“姓”,是统一大家祖宗的形式;“氏”,是区别子孙后代的形式。简单的说,“姓”源于母系社会;“氏”出自部落首长,有“姓别婚姻,氏别贵贱”之作用。秦汉以后“姓氏”合二为一。如今的姓氏是从上古时代最初的姜,姬,姚,嬴,姒,妘,妊,妫八大姓的发展起来的,其中经历了直接或间接的演变延伸,今天应该有上万或者更多的姓氏了。出自北宋时代的《百家姓》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百家姓之“百”取之无限的数字意义,《百家姓》的书面上包括复姓也就五六百个。记录了五六百个姓氏的《百家姓》除了作为工具书的查找姓氏作用外,也是古代社会幼儿教育书。《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坊间合称“三百千”。这三本书又叫“三家村”,是我国传统儿童教育最早的读物。据老漁知道的,至少在民国时期我国私塾教育的课本还继续包括了《百家姓》。所以说《百家姓》从北宋开始能流传至今,作为授受教育的课本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