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致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字体 > 字体百科 > 正文

字体百科

朱今_江西抚州历史上有哪些名人

爱字体2023-03-05字体百科0
本文目录朱今,江西抚州历史上有哪些名人?朱姓的来历是什么?以朱这个姓取什么外号?朱的姓氏来源?广东省清远市有哪些名人?朱今,江西抚州历史上有哪些名人?人杰地灵诵江西,江西自古出英才。在中国古代,江西的
本文目录

朱今,江西抚州历史上有哪些名人?

人杰地灵诵江西,江西自古出英才。在中国古代,江西的文人可以说充斥着朝廷的各个角落,且有相当一部分人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朱今_江西抚州历史上有哪些名人

抚州位于江西省东部,总面积18816.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11.27%,抚州人口400万左右,女性198万

王安石: (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桂枝香》等

汤显祖:(1550-1616),临川人,明末杰出戏剧家、文学家,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生于书香门第,精古文诗词,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34岁中进士。曾任太常博士、主簿、主事,因抨击朝政贬为徐闻典史,后调任遂昌知县。又因触怒权贵而招非议,愤而弃官归里,淡泊守贫,潜心创作。著有《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合称“临川四梦”,乃世界戏剧的艺术珍品。另有诗作《玉茗堂集》29卷、《红泉逸草》1卷、《问棘堂邮草》10卷,及导演学专著《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传世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居临川(今抚州市西)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晏殊:(991-1055),北宋临川人,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人称太平宰相。7岁能文,14岁以神童入殿试,赐同进士出身。曾任参知政事(副宰相)加尚书左丞、刑部尚书兼御史中丞、枢密使加平章事、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爱才重才,范仲淹、欧阳修、富弼、韩琦皆出其门下。一生写词万余首,大都以典雅华丽见长。仅存《珠玉词》136首,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全宋诗》存其诗160首、散文53篇

陆九渊:(1139年——1193年)抚州金溪(今江西省金溪县)人,南宋哲学家、官员,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因书斋名“存”,世称存斋先生。又因讲学于象山书院,被称为“象山先生”,学者常称其为“陆象山”

饶毓泰(1891年12月1日-1968年10月16日),江西临川钟岭人,中国现代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物理学研究的先驱者之一,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第一批中国科学院院士,1913—1922年,留学美国,获芝加哥大学理学学士学位,先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和俄亥俄大学从事分子红外光谱的实验研究。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院士。

晏几道:(1038年—1110年),临川文港(今属进贤)人,著名词人。晏殊第七子,其词与父亲齐名并称“二晏”,专攻小令,代表了宋代令词的最高成就。今人将其列入宋代十大词人之一。他是二十世纪词学研究的热点词人之一。他的词多言情,被誉为“古代中国最动人的情书”,而他本人则与秦观一起称为“古之伤心人”

吴澄:(1249年——1333年),抚州崇仁(今属抚州乐安县)人。元代杰出的理学家、经学家、教育家。吴澄与许衡齐名,并称为“北许南吴”,以其毕生精力为元朝儒学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有《吴文正公全集》传世。 曾著《列子解》

吴与弼:(1391—1469)江西崇仁人,十九岁即决心专治程朱理学,不应科举。天顺元年以石亨荐,授左谕德,固辞不拜。所著《日录》,悉言生平所得。胡居仁、陈献章、娄谅等均其弟子。学者称康斋先生,有《康斋文集》。

谭纶:(1520~1577年),江西省宜黄县谭坊人,是明朝杰出的军事家、抗倭名将、民族英雄,与民族英雄戚继光共事齐名,号称“谭戚”。神宗皇帝在赠谥敕命文中称谭纶为“文武通才”、“甲科英生”、“国之元勋”。卒赠太子太保、谥襄敏。著有《谭襄敏公奏议》、《睹物寓武》等。

乐史:(930—1007)抚州宜黄人,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进士,自太宗雍熙至真宗咸平间,献所著书《贡举事》、《登科记》、《广孝传》、《总仙记》、《上清文苑》、《广卓异记》、《仙洞集》等凡八、九百卷,尤以《太平寰宇记》著名。

李觏:(1009—1059),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和李觏纪念馆。

每次触及有关历史的信息,就好想穿越去古代看看他们生活的样子!

朱姓的来历是什么?

朱姓起源

1、朱姓始成于西周,以国名为氏(因得姓始祖是曹挟,该支系也被认为是源出于曹姓)。传周武王封曹挟于邾国,建都于邾。遗族以国为姓,称邾氏。战国时,楚国灭了邾国,邾国的贵族四处逃散,为不忘祖国,因此去掉耳旁,改姓朱。

2、源于姬姓,以国名为氏。古代的邾氏族主要集中生活在今山东省邹县一带。

3、源于子姓,以先祖名字为氏。出自宋微子启的后裔公子朱之后,以公子朱为始祖。周成王封商纣王之庶出之兄微子启于宋,以奉商祀。至战国后期公元前286年,齐国灭宋。居于江苏砀山的宋微子之裔公子朱的后代以先祖名为姓。

4、源于祁姓,以先祖名字为氏。源自尧帝之子丹朱,以丹朱为开姓始祖,属尧帝的嫡传后裔。当舜败丹朱于丹浦后,丹朱后裔分支中,有一支向中国西南迁徙,先秦时主要分布在苍梧之野(今湖南宁远九嶷山一带)。在社会进化演变中生存下来,在隋唐时期还发展成沛国郡的望族,并构成为今日朱氏大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支派。

5、源于朱氏族(也称为朱襄氏),以先祖名字为氏。朱襄氏族是以赤心木朱为图腾,活动于今河南淮阳一带。出自远古帝喾时期大臣朱虎之后裔,以朱虎为得姓始祖。西周的隐士朱张、战国齐人朱毛、魏国大力士朱亥、西汉中邑侯朱进等人均称是朱虎的后代。

以朱这个姓取什么外号?

这个怎么回答你呢,朱这个姓氏朱姓发源于今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一带。西周时,周武王封曹挟于邾(今山东曲阜东南),后部分邾人南迁至安徽丹阳、江苏丹徒等地;战国中叶,楚宣王灭邾国,迁邾人于楚(今湖北黄冈西北)。

秦汉时期,朱姓已遍布于中原和华东地区。魏晋时期,朱姓继续南迁,但主要繁衍地仍在淮河及长江下游大部分地区。唐朝时,朱姓已出现在广东。明朝是朱姓的鼎盛时期,朱姓迅速地向全国发展,居住在闽、粤等沿海地区的朱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清朝时,进而又有人远徙东南亚及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

在中国历史上,朱姓曾经建立过两个王朝,除了朱元璋建立的明朝,另一个则是五代十国时期朱温建立的后梁。

当代,朱姓的人口已达1500多万,为全国第十三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2%。从明朝至今600年中,朱姓人口由186万增到1500万,大约增长了8倍。朱姓人口的增加速度大大低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这可能与在明朝灭亡后,皇族朱姓因遭追杀、避国难而改姓,以及由其他姓氏所改的朱姓纷纷改回原姓有关。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河南、安徽、浙江、广东五省,大约占全国朱姓总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湖南、山东、湖北、四川、江西、云南、河北、上海八省市,大约又占34%。江苏为朱姓第一大省,大约占全国朱姓人口的15%。全国形成了苏浙皖的朱姓高密度聚居区。

关于朱这个姓取什么外号,历史上多以老朱称呼,亲切又没有什么歧义。

朱的姓氏来源?

源于朱襄氏,以先祖名字为氏。朱襄氏是伏羲氏的大臣,被封于朱(今河南商丘柘城),以赤心木朱为图腾,后来朱襄氏成为“炎帝”,三代炎帝朱襄氏均活动于今河南柘城一带,其后代以朱为姓氏。朱姓的第一个名人是虞舜的大臣朱虎。朱虎氏族或为朱襄氏的后裔,朱虎的子孙表现不俗,西周的名隐士朱张、战国时齐人朱毛、魏国大力士朱亥、西汉中邑侯朱进等名人均称是朱虎的后代。在先秦时一直活跃在冀鲁豫地区。

扩展资料

姓氏:标示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在姓氏出现之前,人们用什么来标示自己的家族和身份?德国东方学家马克斯·缪勒在《献给神话学》中说:一个图腾,开始是一个氏族图腾的标记,而后是部族的名字,而后是部族祖先的名字。这里的“名字”,其实就是“姓”。

广东省清远市有哪些名人?

清远市的历史名人,比较多人知道有向秀丽和朱汝珍,有些是比较少人知道的.这是分享哥最近搜集的清远历史名人的第六期人物,这期要讲的是传奇人物——工农红军首位飞行教官冯达飞。清远分享哥,最近都会持续更新清远历人物!

冯达飞(1899~1942)

冯达飞,又名国琛,广东连县人。民国8年(1919)在连州中学读书时,参与组织学生--,声援北京“五四”-。中学毕业后,考进广东陆军测绘学校,后转入西江讲武堂学习。

民国11年毕业,任粤军中尉军官。民国13年辞职考入黄埔军校,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

翌年2月参加第一次东征,3月被派到广东航空学校学习,7月赴苏联留学,民国17年毕业回国。

翌年夏奉派到广西,先后在张云逸领导的教导总队任教员和警备第四大队任连长,在连队秘密发展中共党员,建立士兵委员会。

同年12月11日,参加张云逸、邓小平领导的百色起义,任红七军二纵队二营营长。其后,有2000多土匪袭击百色。当时,留守部队只有四五百人,情况十分危急,冯达飞和教导大队大队长许卓等率部英勇还击,粉碎了敌人的进攻。

民国19年(1930)3月,敌军以4个团的兵力,向右江革命根据地进犯。红七军前委根据敌强我弱态势,决定向黔桂边进发,开展游击战争。同年5月1日,冯率部攻下贵州榕江县城,缴获大批武器和物资,随即回师右江,收复百色城。

9月,执行左倾路线的中共中央代表到达右江,强令红七军离开根据地,北上攻打柳州、桂林。冯达飞率二纵队第二营为先遣队,离开右江到达河池后进行整编,冯任整编后的二十师五十八团团长。因敌众我寡,进攻中屡受挫折。他根据张云逸、邓小平指示率部到粤北待机与毛泽东、朱德的中央红军会师。红七军到达粤桂边的桂岭,缩编为两个团和一个教导队,冯任教导队队长。

翌年2月,与兄弟部队攻克连县后,渡过乐昌河,向湘赣边挺进,冯又任五十八团团长。3月在张云逸的领导下,率领教导队和五十八团大部进入湘赣革命根据地,与王震率领的红军独立师三团会师,后又与李明瑞率领的五十五团会合,连续攻克安福、茶陵、安仁、袁州等地,有力地配合中央红军第二次反“围剿”战争。同年7月后,历任红军独立师师长、红八军代军长、红军大学第四分校校长等职。

民国21年3月,奉调进中央苏区任红军学校上级干部队地方干部科科长。长征到达陕北后,先后任红军大学炮兵科长、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大队大队长。

想了解更多清远名人历史,欢迎关注清远分享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