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致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字体 > 字体百科 > 正文

字体百科

书法碑帖_碑帖怎么刻上去的

爱字体2023-04-09字体百科4
本文目录书法碑帖,碑帖怎么刻上去的?李邕是学习哪个碑帖形成李思训碑风格的?柳真卿有名的碑帖是什么?学习何种碑帖能快速提高行书水平?学习书法先学墨迹还好是先学碑帖好?书法碑帖,碑帖怎么刻上去的?首先用一
本文目录

书法碑帖,碑帖怎么刻上去的?

首先用一张纸,把它的原作描下来,然后再把这张描下来的纸铺到石头上,然后再弄出轮廓在石头上,再请石匠在进行凿刻。这过程中环节很多,会使得原作一定程度上失真。 所以如果书法家想要自己书法尽可能不失真的话,经历的程序越少越好。

书法碑帖_碑帖怎么刻上去的

减少失真的办法,那就是让工匠自己也懂一些书法,这样的话他们在凿刻的过程中,就能够体会到书法家用笔的意图。然后在凿刻的过程中也会尽可能的避免失真。

李邕是学习哪个碑帖形成李思训碑风格的?

李邕以北碑入行,在学王羲之《圣教序》的基础上,大胆变法,将北碑和行书融合,形成李思训碑的险峭爽朗风格。

《宣和书谱》云:"李邕初学,变右军行法,顿挫起伏,即得其妙,复乃摆脱旧习,笔力一新。″

一,将章法改成字字独立,没有圣教序中的上下字连绵结构。

二,字的外形呈方形,左低右高,改变圣教序的长形结构。

三,方笔折笔较多,劲险峭拔,改变王羲之《圣教序》婀娜流丽。

四,将《圣教序》的重心偏上,改变为重心下移,上舒下敛。

后世苏东坡晚年学过《李思训碑》,赵孟頫也学过《李思训碑》,此碑对他们的书法风格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上图书法作品《李思训碑》为李邕所书。)

柳真卿有名的碑帖是什么?

颜真卿传世作品以碑刻最多,楷书有《多宝塔感应碑》《麻姑仙坛记》《东方朔画像碑》《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等,行书有《争座位稿》,书迹有《自书告身》《祭侄季明文稿》。其中《颜勤礼碑》比较端庄遒劲,但笔画细瘦和其他碑刻不大一样。《颜氏家庙碑》,书法筋力丰厚,是他晚年的得意作品之一,与其早年时期的作品相比更加浑厚大气,乃晚年之代表作

学习何种碑帖能快速提高行书水平?

详答如下:

问题一,书法落款写不好。所指有两种情况,一是落款文字写不好,拖泥带水,笔画繁冗。二是指落款的章法,如何谋篇布局,对其位置,大小,和主体文字如何搭配搞不准。

书法对落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历代大家、名家无不重视。我们看大师书写,觉得很漫不精心的一副作品,到最后大师一题款,手起笔落,神采飞扬,赢得满堂喝采。点睛之笔从何而来呢?

章法如下:落款是正文的补充,即是补充,就不能喧宾夺主,落款面积不宜超过正文面积。落款文字不能大过正文文字,一般界于正文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落款太大,整幅画面太满,喘不过气来(下图8)。也不能太小,比正文小三分之一以下搭配则难看,大象和蚊子不成比例(下图5)。正文字多格满,落款则字少疏朗,落穷款为妙(下图1)。

落款忌对称(下图7),忌上下一般齐(下图5和6),忌多处题字(下图4),忌孤单(下图9)别人以为还没写完。

关于落款文字的书写,其实要求也很高。用什么书体落款,业内有个约定俗成的方法,按文字或书体成熟的先后顺序落款。甲骨文用金文或以下落款,金文用篆隶或以下落款,不能反而行之。落款因为字小,要求笔画简而精,结字要简而准。这对书者要求近乎完美,单写一种字体很难落好题款,很多人败在落款,所以国展评委评判作品的优劣往往只看创作者的落款和印章,这两样做到精细,入选大体无涉。

落款字怎么写,不二法门是取法乎上原则,先练陆机《平复帖》,再练习皇象章草,后到《孙庭书谱》,简笔书写就学会了,试试题款肯定漂亮。

问题二,学习何种碑帖能提高行书水平。首先不知道你楷书水平如何,如果楷书基础扎实,常常临池不辍,我想写行书就快了,只要快写,各点画自有顾盼,笔断意连,自成行书。

如果少练或不以此为业,不以此为乐,只是便于办公或业务需要,则学点行书名帖即可,赵孟頫,苏东坡都是行书大家,切记学书勿学时人。

从书法专业来讲,学行书的路子就是上面讲到的书法落款的路子,再禀之以情性,温之以学养,心闲手敏,书法创作肯定笔走龙蛇,浑然一体。

希望对你有帮助。

感谢关注洪福书画

抖音:hf19981005

学习书法先学墨迹还好是先学碑帖好?

其实这个问题是不言而喻的。米芾曾经说过“碑刻不可学”。这话说得斩钉截铁,你不信?古今书法一线大家,极少有贫寒子弟,或者皇亲贵胄,比如赵佶、赵孟頫,或者高官巨族,比如皇象、钟繇、王羲之、王献之、虞世南、董其昌、王铎、何绍基,或为累世一方大儒、诗礼传家,比如颜真卿、柳公权、苏轼,或为以上三者的直系门人亲眷或者近人,如黄庭坚、米芾、褚遂良。这都是有史实可查的,记载不详的剩下几位也会大致如此。唯独只有一位欧阳询出身贫寒,能够走上一线也不脱跟对了一个好老板——虞世南的关系。

这些人能够真切接触到皇家征集的古代法帖真迹,或是家中收藏丰厚。其中做过皇家真迹书画鉴赏职位的占去了一半人数。这里已经能够说明一个问题:靠学碑刻能够得真法的,概率实在太低,假如不是晚清兴起碑学、改变了书坛整体审美意识,这个“非富贵,难言书”的定律还将继续保持下去。

原因在哪里?中国古代工匠是很厉害的。从真迹演变到拓本,经历了几个阶段:摹写上石、镌刻、锤拓、装帧。这些工序里,古代皇家工匠以最好的技术和责任感去完成每个步骤,最后的拓本依然要丢失原作墨迹本一大半的信息。

首先是墨韵。墨分五彩,章法、墨法俱在其中,假如失去了墨法和章法,书法是不可能登上艺术殿堂的,只能停留在实用审美范畴。

大成书法四维:笔法、结字、章法、气韵,再好的拓本,后两者的信息也几乎丢失殆尽,只能凭临池者的天资去参悟,这个难度未免也太大。假如拿刻帖时间并不久远、几乎不存在漫漶、且倾皇家之力打造的《三希堂法帖》与现存的真迹相比照,天上地下之感依然强烈。

事实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碑刻名作还是丛帖,真正的倾举国之力的绝佳拓本(官拓)也是寥寥无几,留下的大多数都是在几个环节中或多或少存在着工艺不精、保存不善或者压根儿就是不是早年拓本的问题。

中国书法史上有三个书法作品碑刻的刻工精良,点画丝丝入扣,完全忠实于原作,都是皇帝亲自集举国之力完成的碑刻作品。一部《集王圣教序》,一部褚遂良《雁塔圣教序》,一部清朝的《三希堂法帖》。刻的好还要锤拓好。锤拓好还要保存的好。能够在历史长河中保存下来的好拓本其实是凤毛麟角,而三希堂法帖所收碑帖其实精华已经并不多。

即使是这样的最好的作品、最早的拓本、最精的锤拓、最优的保存,碑永远是碑,真迹法帖的锋芒流转、墨色变化信息基本上在摹勒刻石过程中丢失大半。

有关明代天才书家王宠的书法有“枣木味儿”的讽刺,其实就是来自于长期以民间廉价的、质量低劣的拓本为临本临习所造成的毛病。绝世英才尚且如此,普通大众又能如何?

所以,假如相同法帖,有墨迹本存世,当然无需思考,对墨迹本临写就对了。

但对于初学者来说,基于有清四百年的低俗书法教学理念,一味强调由唐楷入门,导致直到今天绝大多数学书者都还执迷于由唐楷入手,而唐楷很少有墨迹存世,所以只能选择碑刻拓本。

但碑刻拓本也有优劣之分,存世的刻工精良、锤拓年代较早的精良拓工好拓本也是极其罕见了。使用碑刻拓本临习书法,存在三个重大问题需要关注。

首先,碑拓印刷品选择的拓本普遍存在问题。

各大出版社(包括几个权威出版社和名牌字帖系列,如文物出版社、孙宝文系列、书画出版社等)基本上没有选择一个碑最精良的、锤拓技术最高明精细的、最早的拓本来做出版发行,大概原因有二:

1、最好的本子本身多为存世近千年的国家一级文物,要出版发行涉及到复杂的国家级审批程序和相关费用,会提高出帖费用成本和时间成本;

2、同一碑的最好拓本往往散布在各大博物馆甚至国外,部门协调及跨境交涉相对复杂,反正普通学书者也并不具备版本学、碑拓鉴定和流转的相关知识,退而求其次用稍劣质的拓本去也照样销售赚取暴利。

比如各大出版社都一致用日本“三井本”来出帖,但其实三井集团所藏本子多不精良。中国古代碑刻原本在民间的很多本子,解放前大量流落日本。日本人在侵华以前成立专门部门派人来收购或者调查,作为侵华之前的军事任务之一,像具有浓厚日本军方背景的三井财团就此藏有不少中国碑刻的民间拓本。

但好在,民间拓本其实往往都不是最好的本子。最好的本子一般都在达官显贵家藏或者皇宫里。汉隶、北碑的存世最好拓本,多与翁同龢、翁方纲、何绍基三个人脱不了干系。现在故宫博物院藏本也多是他们的藏本。解放后被捐献给故宫博物院的珍贵文物,包括很多他们三人曾经的藏本,价值连城。

皇宫里的最好碑刻拓本,在溥仪下退位以后流散出来,也迅速被张伯驹这样一批有文化情怀的商界大佬收拢,解放后捐给故宫博物院。但这批本子,基本上都没有公开发行过。

而普通学书者,并没有过对拓本、版本和真迹鉴定这样的知识储备,基本上到了书店购买字帖只关注是哪一碑帖,而很少知道同一碑,不同拓本的品质天差地别。

其次是,原本再好的拓本也只是真迹的一个影子,经过出版社、印刷厂处理后更是面目全非。大成经常说,出版社和印刷厂的美工,有时候是中国书法传承的大敌,这并非一味调侃。他们本身不懂书法,为了让印刷品字帖呈现更清楚的状态,用已经失真的摄影手段拍下原迹以后,他们往往会用PS进行大量调亮、去掉色彩、加大对比度、调整曲线图、抹去年代久远带来的岁月痕迹,最可怕的是勤劳的美工会对碑拓稍有残破的边缘重新勾画、涂抹,使得锤拓过程中保留的字口边缘墨色过渡的微妙信息完全消失。

另则,为了方便印刷和装订,字帖多为开数固定的规格,就此必须对原帖或者拓本进行切割分页处理,这样一来,就将原有的章法切割得支离破碎。

同时,印刷业最高的精度是250线,大致相当于IPHONE3的显示器精度,这样低的线数导致网格状点阵进一步削弱了对原帖或者拓本的还原度。

在古代,真迹或者碑刻的好拓本根本与大众无缘,所以达官显贵、官宦世家和皇上家拼命出书法大家,高手在民间根本就是一句笑话(其实到现在也根本是一句笑话)。好字帖就是学书的输入源头,输入的东西层次很低、信息不足,怎能指望练出书法高手?

现在科技发展了,有了“法帖3.0”这样以超越人的肉眼极限的超精度真迹复制手段,我们也可以像皇子们一样面对“真迹”临帖。

“法帖3.0”就是在着力把这一批存世珍品超精度数码化,完成不下真迹一等的复制。比如刚刚完成的虞世南《孔子庙堂碑》陕本唐拓,就是存世无二的好本子,比日本三井本、《刘园集帖》和其他丛帖的翻刻本要好上很多。大成国学堂费了很大心力弄到了,“法帖3.0”完成了复制工作。另外像《鲜于璜碑》的1927年初拓本、《集王圣教序》的西安碑林北宋拓藏本……这都是来历明晰、传承有序、锤拓精准、缺字较少、着墨均匀、没有明显改变字形和点画粗细的独一无二的好本子。

大成比较建议:学书法,能用墨迹本就离碑拓远一点,越远越好。最好的道路还是直接用“法帖3.0”复制古代墨迹来学。这是捷径。

学书法,三分勤奋,三分天资,还有三分在帖,一分在和书法的缘分。帖不好,越学越坏。坏到一定程度,就回不了头了。这就是坏帖的恶劣之处。

假如某帖实在没有真迹,如《集王圣教序》,那么在选择存世最好的拓本的同时,至少要用一些弥补的方法去解决碑拓已经缺失的笔法和墨韵的细节。比如用《赵孟頫临王羲之圣教序》同参,用大量的读帖去抓取二王笔法,再结合《集王圣教序》的结字技巧和章法规则。这样学习,事半功倍。而以上二者的超级复制工作,“法帖3.0”都已经完成。这是古人没有可能具备的条件。

最后,我们要说,初学者,能学帖当然学帖。米芾说“石刻不可学”有其深意在。能学原迹当然学原迹。至少要学“法帖3.0”版极清原迹复制本,一定不要在修改过的、缩放过的、调色过的、裁接成一页一页的、黑黝黝模糊不清、笔法糊涂的印刷品字帖中讨要古人笔法,那是南辕北辙!

“法帖3.0”展览级真迹复制帖、定制毛笔和定制课程,

大成国学堂致力改变学习书法生态之作!

敬请点赞关注,临池学书者,欢迎加我信yudacheng003入群一起快乐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