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致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字体 > 字体答疑 > 正文

字体答疑

甲骨文于字怎么写(于作名词时是什么意思)

爱字体JH2023-03-30字体答疑1
本文目录甲骨文于字怎么写,于作名词时是什么意思?shi四声和xian一声怎么写?甲骨文之上是什么字?参于与参与的读音和意思?死于为什么称卒于?甲骨文于字怎么写,于作名词时是什么意思?1、于(拼音:yú
本文目录

甲骨文于字怎么写,于作名词时是什么意思?

1、于(拼音:yú、xū、yū),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字形、字义关系不明。“于”作介词,古代通“於”。

甲骨文于字怎么写(于作名词时是什么意思)

2、现代的“于”多用来介绍动作的时间、地点、人物等,表示在、从、到、对、给、向等义。“于”用在被动句中,引出主动者,用在形容词后,引出比较的对象。另外“于”还可作动词后缀。

shi四声和xian一声怎么写?

事,先。

事,汉字常用字,拼音为shì,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此字本义指治事、从事;引申义指事业、事情;职事;任职、侍奉等;还可指事例、成例。

先,汉语常用字,读音xiān,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时代。基本含义为时间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先前;引申含义为家族或民族的较早的一代或几代:先人。先的常用组词为先世。包含先的常用成语为兵贵先声。

甲骨文之上是什么字?

在甲骨文发现之前,我国年代最久远的文字就是金文了。

金文,又称“钟鼎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既然已经可以铸造青铜器,就说明社会生产力已经发展了一定高度,即金文决不是我国最早的文字。

在青铜尚未出现之前,中国的文字应该刻在哪儿呢?

晚清翰林院编修王懿荣于1899年患上了伤寒,太医给他开的处方中有一味药叫“龙骨”。

在从药铺抓来“龙骨”上,王懿荣目光锐利,发现了上面刻着,与铜器铭文相似的刀痕,从而断定这是一种前所未见的古老文字!

王懿荣寻根究底,查明来历,派人到药铺拣出那些刻有文字的“龙骨”,以高价买回,共得1000多片,通过潜心研究,最终成为了把甲骨文考订为商代文字的第一人!

古老而系统的甲骨文,与埃及的纸草文字、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和印度的哈拉伯文字并称为世界四大文字体系。

现在发现的甲骨文最早的是商朝的武丁时代——公元前1271年至公元前1213年,即甲骨文的历史最早只能追溯到3000年前。

也就是说,甲骨文的发现,仅仅把我国始创文字的历史往前推进了几百年。

几乎所有的中国考古学家都认为甲骨文并不是中国最早的文字。

目前,世界上公认最早的文字是出现在古代中东和北非地区,苏美尔文明的楔形文字和古埃及象形文字,距今5000多年。

3000年前的甲骨文与之相比,只能是“小字辈”。

郭沫若在研究了甲骨文以后,认为甲骨文已是六书具备的成熟文字,那么它的发展和演变,从初创到成熟,起码要经历1500年以上。

因此,中国考古学家都觉得,有朝一日,一定会找到堪与楔形文字和象形文字年代媲美的中国文字!

毕竟,中华文明五千年,商代往前有夏代,夏代往前还有“三皇五帝”时期,这些先民一定有自己的文字!

1987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在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遗址出土了数千件陶、石、骨、甲等质料遗物。

经碳14测定,这里的文化层异常单纯,属于距今8000年且保存完好的原始社会聚落遗址。

让人惊奇的是,甲骨上竟然载有契刻符号!

新发现的甲骨契刻符号,多载于随葬的带孔龟甲甲板上。这类带孔甲板,是与远古时期人类占卜相联的佩在身上的饰物。从部分契刻符号的形体来看,个别与安阳殷墟甲骨卜辞的字形近似,从这种现象看来,安阳殷墟的甲骨卜辞应与此一脉相承。它为探索中国文字的起源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至此,许多学者认为,中国文字的形成过程远比人们想象中要缓慢得多,其源头甚至可追溯到八千年前!

也就是说,贾湖新石器遗址发现的龟壳上的契刻痕迹,乃是最终演变成汉字体系已知的最早前身。

香港中文大学饶宗颐曾对贾湖契刻进行了深入探讨考证,提出“贾湖刻符对汉字来源的关健性问题,提供了崭新的资料”。北京大学历史系古文字学家葛英会也认为“这些符号应该是一种文字”。有的学者认为“贾湖契刻的发现,为商代甲骨文的历史源头探索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不久,有考古学家宣布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发现了中国西北大麦地岩画中的图画文字,声称这是一种更为年代久远的原始文字。

几乎也在同时,安徽蚌埠有学者称蚌埠双墩遗址中,发现蚌埠双墩刻画符号……

但是,也有学者认为,这些原始文字,只是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表意符号,介于符号和文字之间,使用范围也比较狭窄,距离像甲骨文那样成熟、系统的文字还差得很远。他们指出,甲骨文之所以迄今仍被定为最早的文字,主要基于其字音、字义与现代汉字一脉相承,有音可读、有形可释、有意可解,可以成文,也可以通篇解读。而上述“文字”显然并不具备这些特征,只能称为“刻画记事符号”。

“刻画记事”与“结绳记事”,不就一步之遥吗?

我们能说那些数目不等、大小不一的绳结,就是一个个文字吗?

由此可见,寻找中国更久远的文字,除了激情和热血,还需要理智和冷静。

在中国的神话传说里,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

历史上也有山东寿光仓颉创造文字的记载。

随着现代考古工作的进展,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中国文明历史的源头应该在黄河的入海口南侧。

人文始祖、东夷领袖太昊、黄帝、蚩尤和尧舜的故乡就在山东。

即山东就是东夷文化的中心。

既然如此,那么,中国文字的主要源头会不会在山东呢?

考古人员在山东省莒县大汶口文化遗址——陵阳河遗址发现有一组图像,上为圆圆的太阳,下是五个山峰相连的山脉,中间似一簇火焰。

有学者考证:这些陶文刻画在表面极显著的位置,形体接近商代的青铜器铭文,可能与后来的甲骨文有一定联系。

但这种推测的结果和上面提到的贾湖刻符、中国西北大麦地岩画、蚌埠双墩刻画符号的命运是一样的,并不能解决中国更早文字的源头。

可喜的是,从本世纪初的几年时间里,山东省内已出土了数百块兽甲骨,刻着近千个图文符号,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凤君将这些兽甲骨集中起来,悉心研究,已找出了这些图文符号的结构和布局的规律,认为有些偏旁多次出现。

参于与参与的读音和意思?

“参于”和“参与”的区别是:参于是错误的,正确的为参与。

参与,读音cān yù,汉语词语,意思为介入,参加。

出自《三国志·卷五六·吴书·朱桓传》:“是时全琮为督,权又令偏将军胡综宣传诏命,参与军事。”

造句:

1、集思广益话安全,全员参与促发展。

2、他性格粗野,经常参与打架斗殴。

3、好事就积极参与,坏事就立即离开。

4、人人关心环境质量,人人参与环境保护。

5、参与禁毒你我他,和谐生活美如花。

死于为什么称卒于?

人死了叫卒的原因:卒的本义是古代供隶役穿的一种衣服。衣上著有标记,以区别于常人,因为兵丁穿着统一的服装,慢慢演化,称为卒。

卒(拼音:zú、cù)是汉语常用字,初文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一般认为像缝好了线的衣服。本义指完成、终结,由此引申为死亡。后假借指隶役,特指服役士兵,古时多指步兵。卒又做副词用,表示终于。一说“卒”的古字形为有特殊标记的衣服,本义指差役。以上义读zú。卒又有急迫、仓促的意思,读作cù,与“猝”通。

出处:

《史记·高祖本纪》:“以故汉王得与数十骑出西门遁……诸将卒不能从者,尽在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