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致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字体 > 字体百科 > 正文

字体百科

台阁体_一旦恋上魏碑就不愿意写唐楷了

爱字体2023-08-11字体百科0
本文目录台阁体,一旦恋上魏碑就不愿意写唐楷了?徐渭和王铎谁的字好?沈度文征明谁的书法好?为什么写楷书的人不是很多?近代有人提出批评馆阁体书法?台阁体,一旦恋上魏碑就不愿意写唐楷了?我们对魏碑和唐楷应该
本文目录

台阁体,一旦恋上魏碑就不愿意写唐楷了?

台阁体_一旦恋上魏碑就不愿意写唐楷了

我们对魏碑和唐楷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不必厚此薄彼,扬一家贬一家。魏碑是一种楷书,唐楷也是一种楷书,他们分属不同历史时期的楷书,按楷书字体的演变,他们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关係。其实,学魏碑不学唐楷是不明智的,同样,只学唐楷不学魏碑的也会困惑而走不久远的。

(附刘浚川先生书法照片)

徐渭和王铎谁的字好?

徐渭与王铎、祝枝山、董其昌同属于明代草书大家,徐渭打破了以“台阁体”为主导的明代书坛,把明代书法推向了新的高峰,他用笔狼迹,气势磅礴,其作品元气鼓荡, 撼人心魄。

王铎草书师承非常宽广, 时间跨度从东汉、魏、晋、南北朝以至唐、宋, 所涉及的名家有张芝、大王、小王、沈嘉、杜预、怀素、米芾等几十位,在用笔上, 王铎草书既得到传统书法的传承, 又有自己创造性地发挥,他把张旭、颜真卿一系正锋用笔和二王一系中、侧兼用的汇合, 再加上“拓而为大”、“不规规模拟”等个人创新的淬砺, 使他的草书线条具有精致的细节、雄健的笔力和极强的运动感。结体与章法上, 王铎也有创造性地发挥。结构上的疏密并置、正奇对比, 尤其在结体的欹势上,大大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的草书作品。

因此王铎的草书明显比徐渭更加完善!水平更高一些!

沈度文征明谁的书法好?

沈度擅篆、隶、楷、行等书体,与弟沈粲皆擅长书法,藏于秘府,被称为“馆阁体”,馆阁体书法早在宋代即已出现,至明代,因其为皇帝所赏识,而获得很大发展,遂成为一种独立的书体形式明代台阁体书法结体平正。而文征明书法也善篆、隶、楷、行、草各有造诣。非常擅长行书和小楷,笔划婉转,节奏缓和,有“明朝第一”之称。我认为文征明书法更好些。

为什么写楷书的人不是很多?

唐楷较难写,如果稍有失误,神情就不像了,唐楷平稳端庄,对称均衡为美,就像中国古代建筑物中精密的框架结构。无论是笔画形态走样,或是比例失调。都会影响到整体美。"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唐碑一板一眼,中规中矩。是最能体现法度的。

姚孟起说:"唐碑最难学,一画有一画步位,一字有一字步武,一画走作为一字累,一字走作为通篇累,若汉与六朝,可因失得救,因难见巧。″

(上图为颜真卿楷书多宝塔碑局部。)

近代有人提出批评馆阁体书法?

谢谢大家讨论这个问题。馆阁体是一种“体”好像真的不够确切,但是,属于一种风格应该没有问题。

反对馆阁体,不是不要抄公文工工整整,而是把抄公文的习气带到日常生活之中。

就像官腔官调也不是不对,但是,进门也官腔官调就有些可笑了。

馆阁体影响了中国文人的性格,以反对馆阁体呼唤人的个性,这是有时代进步意义的。

从晚清到今天,一直坚持反对馆阁体,实际不是把字写得太工整就是错,而是有没有个性独立精神,才是时代的悲。

郑板桥就是特立独行的书法家,但是,他的“诗抄”也是工工整整的书法,不算馆阁体,也好不到哪去。

不过,实用领域的馆阁体,并不是什么错,而是生活化的书法,也恭恭敬敬,真的毫无生气了。

我们今天是一个龙腾虎跃,生气勃勃的时代,创作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书法作品,工工整整恭恭敬敬的书法,肯定记录不了这个时代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