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致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字体 > 字体百科 > 正文

字体百科

潘莹_历史上真的存在精绝古国吗

爱字体2023-07-08字体百科0
本文目录潘莹,历史上真的存在精绝古国吗?精绝古城是真的吗?探探创始人?潘莹,历史上真的存在精绝古国吗?近年来,盗墓题材在影视剧市场占有一席之地。除了大热的《盗墓笔记》系列外,天下霸唱的小说《鬼吹灯》也
本文目录

潘莹,历史上真的存在精绝古国吗?

近年来,盗墓题材在影视剧市场占有一席之地。除了大热的《盗墓笔记》系列外,天下霸唱的小说《鬼吹灯》也是人气极高,《鬼吹灯》系列改编成影视剧后,更是备受观众追捧。

潘莹_历史上真的存在精绝古国吗

《鬼吹灯》开篇第一个故事《精绝古城》,讲述的是主人公一行深入沙漠,寻找传说中由女王统治的精绝国。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精绝国的所有人一夜之间突然消失。那么历史上的精绝国真的存在吗?是否真的是由女王统治?

精绝国并非是天下霸唱杜撰出来的名称,历史上的确存在过,但是目前还找不到其确切的源头。“精绝”一词,最早出现在东汉史学家班固编著的《汉书·西域传》中:精绝国, 王治精绝城, 去长安八千八百二十里。户四百八十,口三千三百六十,胜兵五百人。精绝都尉、左右将、译长各一人。北至都护治所二千七百二十三里,南至戎卢国四日行。地厄狭,西通扜弥四百六十里。

从史料的记载来看,精绝国地形闭塞,交通不便,全国人口大约有三千三百多人,其中胜兵五百人,国王驻在精绝城,其下设置有精绝都尉、左右将军、译长各一人。

精绝国属于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所谓的西域三十六国,是中原的汉朝对西域各国的总称,其数量不止三十六个国家,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龟兹、楼兰、乌孙、鄯善等国。

精绝国的人口规模虽然只有三千多人,但并不是西域三十六国中最小的。按照人口规模,当时西域的国家可分为三类,人口规模达到数万乃至十万上下的属于大型国家;人口规模在一万人上下的属于中型国家;人口规模数百人至一两千人的属于小型国家,精绝国在小国中算是大的。

精绝国旁边有一个鄯善国,本名楼兰。尉屠耆成为楼兰国王之后,将国名改为鄯善。随着鄯善国的逐渐强大,开始对外扩张,陆续吞并周边的小国。由于精绝国小力弱,未能幸免,最终沦为了鄯善统治下的一个州。公元5世纪,鄯善国灭亡,精绝也随之销声匿迹。

然而,精绝国并没有在历史中彻底湮灭。两百多年后,唐代高僧玄奘法师在取经东归的途中,他所见到精绝已经成了一片废墟。他在《大唐西域记》中描述:“媲麽川东入沙碛,行二百余里,至尼壤城,周三四里,在大泽中,泽地热湿,难以履涉,芦草荒茂,无复途径,唯趣城路仅得通行,故往来者莫不由此城焉,而瞿萨旦那以为东境之关防也。”

这其中的“尼壤城”,指的就是曾经的精绝。玄奘法师的《大唐西域记》,成为了最后一个有关精绝的记载。至此以后,精绝消失于历史。

清末民初,中国积贫积弱,内忧外患。位于西北地区的新疆,由于地广人稀、气候干燥,使得大部分文物得以完好的保存。但是当时的管理者对于文物的保护意识差,导致西方探险家从新疆带走了众多的文物。这些文物在西方社会引起了轰动,一时间,中国西北地区成为了西方探险家、地理学家和考古学家的乐园。

1901年初,英国探险家斯坦因从印度经克什米尔地区,来到新疆塔里木盆地南缘的尼雅河绿洲(今新疆民丰县附近),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件让他兴奋不已的事。

有一天,他雇佣的驮夫哈桑阿洪告诉他,在巴扎(集市)上有一位叫易卜拉欣的农民,从北方的沙漠中带回了两块写着不知道什么文字的小木板。当斯坦看到这两块木板时,对古文字颇有研究的他立即认出,这些歪歪扭扭的文字就是早已死亡的佉卢文。

佉卢文是一种印度古文字,和印度婆罗米文字的出现时间相近。后来,婆罗米文字在印度和东南亚地区派生出了许多文字,而佉卢文却没有什么后继文字,最终被婆罗米文字取代。

佉卢文流行时,正是佛教的发展时期,因此有许多佛经是用佉卢文来书写,佛经通过丝绸之路向中亚和中国西部流传,这也使得佉卢文一度成为中亚地区广为流通的文字。

佉卢文是由252个不同的符号表示各种辅音和元音的组合,从右向左横写,看上去像蝌蚪。历史上,佉卢文曾是鄯善国的官方文字,而它的邻居精绝国官方使用的却是汉字。精绝国被鄯善吞并之后,佉卢文也就成为精绝的官方文字。“精绝”一词,正是佉卢文的本地称呼“Cad ota”的汉代译音。

早已消亡的神秘文字,在新疆的重新出现,使得斯坦大为震惊。重金之下,农民易卜拉欣成为了斯坦因的向导,顺利的把他带到了发现佉卢文木板的地方。

斯坦因眼前看到的景象,让他目瞪口呆。后来,斯坦因在书中是这样描述他所看到的一切:厅堂内有雕刻十分精美的木椅,没开封的佉卢文书还整齐地放在屋内墙壁旁;房屋的立柱、门板、窗户,屋外的栏杆和室内炉灶、烤馕炉还在当年的位置,安然如故,井然有序。就连储藏室里厚积的谷子,似乎还有藤黄颜色的痕迹,时间仿佛在这里停止了。一千多年前那些匆忙离去的人们,似乎随时有可能再次推门而进。

斯坦因发现的这处废墟位于尼雅河末端的一片古代绿洲上。绿洲早已被黄沙覆盖,而古代遗址就散落在沙丘之间,斯坦因把这里命名为“尼雅遗址”。

斯坦因的这次“探险”活动,持续了16天,带走了大约500多枚佉卢文简牍,58件汉文木简,以及汉代铜镜、玻璃器、木雕、丝毛织物、漆器残片等许多珍贵文物,装了十几个大木箱,全数运回了英国。

随着尼雅遗址被斯坦因介绍到西方,它的劫难也从此开始,各国的探险家蜂拥而至,由此衍生了一股大肆盗掘文物之风。1905年,美国人亨廷顿涉足此地;1911年,日本人橘瑞超等人进入尼雅遗址。

1906年10月,斯坦因在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并雇佣了更多人之后,第二次来到尼雅遗址。

斯坦因后来在书中对这次经历做了详尽描述:在一间屋子的北墙下,我接连找到许多木简 。这些木简杂乱松散的堆在一起, 从灰泥地面堆至半米高。仔细一数,总共 54 枚。距离发现大量木简的北墙不远处, 有一大块黏土,黏土中竟然埋藏着一枚完整的矩形简牍,简牍的封泥和捆扎的线绳完好。而在靠近墙柱的基座下, 堆满了层层摞起的同样大小的木板。这一次,斯坦因从尼雅遗址带走了321枚佉卢文简牍和11枚汉文木简。

1913年,斯坦因第三次来到尼雅遗址,带走了51枚佉卢文简牍,以及大量的木器、铜器、石器、陶器、玻璃器等珍贵文物。

1931年2月,斯坦因不顾中国政府和学者的强烈反对,第四次来到尼雅遗址,这也是他最后一次进入尼雅遗址。这一次,斯坦因又带走了26枚汉文简牍。其中一枚汉简上写着“汉精绝王承书从”几个字,这是汉代公文的格式,从而确定了尼雅遗址是就是古代精绝国故址。

清末民初,西方的这些所谓的探险家,其身份是非常复杂的,他们的动机和目的是获取别国文化遗产的同时,搜集各种情报。

虽然斯坦因在调查和发掘尼雅遗址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是当时最为科学的,尤其是他的田野记录方式,被他盗掘的多数文物也都保存至今,但是他对遗址发掘后,并没有做保护性的回填处理,对沙埋遗址造成了致命的损害。而且他盗掘了大量的文物,使得文化遗产脱离原本的文化环境。

解放前,新疆地区的考古基本上被西方所谓的学者和探险家所垄断。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考古工作者才开始深入地对尼雅遗址进行研究。

从1959年开始,考古工作者多次对尼雅遗址进行调查和发掘,尤其是1988年和1990至1997年间,由中国和日本有关方面联合组织的“中日共同尼雅遗迹学术考察队”,对尼雅遗址进行了九次预备考察和正式考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990年,中日共同尼雅遗迹学术考察队来到尼雅遗址,这一次考察队员从一座民宅废墟中的残破红色陶罐中发现了19枚佉卢文简牍,这是自1959年以来发现简牍最多的一次,之后再也没有发现过。

通过历代学者对尼雅遗址简牍的破译,可以了解到精绝国的大致面貌。精绝国曾经实行的是奴隶制度,是一个佛教盛行的国家,大约存在于公元前2世纪初至西晋王朝末期的4世纪初,最终废弃于4世纪末5世纪初。

天下霸唱在《鬼吹灯》小说中,将精绝国描述为一个由女王支配的强大国家,但在真实的历史中并非如此。

根据考古发现并结合历史文献来看,精绝国实行的是一夫多妻制,男尊女卑,不太可能存在女王。而且精绝国并非是一个黩武之国,倒是经常受到周边国家威胁。

在精绝国西南方向有一个叫“SU-PIS”的国家,有学者认为这个国家就是史籍中记载的苏毗国,这是一个母系氏族社会的国家,可能存在女王。虽然这个国家的社会形态比较原始,但是打起仗了非常凶猛,一度对精绝国构成极大的威胁。在精绝人的眼中,他们是一群像魔鬼一样野蛮、凶猛、可怕的敌人。

有些学者据此认为,正是“SUPIS”人的入侵造成了精绝国的消失。但是从精绝国遗址所展现的状态来看,这里的很多建筑和生活用品就像主人突然消失了一样,仍然平静的待在原地,并不像是遭受了战争的破坏而被遗弃。

斯坦因曾在佛塔遗址西北约三公里的一座房间内,发现了115枚佉卢文简牍,这些简牍大多属于法律文书,有些则是契约,因此这里很可能是一处官署,只有官署才会保存这些重要的文书。但令人不解的是,这座官署和遗址中其他的多数建筑一起,在公元5世纪的某个时刻突然被遗弃,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精绝人的仓促离开?

在尼雅遗址中,我们可以看到,精绝人的房屋是用粗大的胡杨木作为主要框架,然后再以芦苇、红柳条编织成墙,在墙上薄敷泥土,同时,在墙外还编织了篱笆,并种上树木以避沙遮阳。

精绝人如此建造房屋的目的,就是为了阻挡风沙。如此大规模的建造房屋,可想而知这座城市对周围树木的消耗有多大。

正是在这种毫无节制的砍伐下,精绝国的树木日益减少,水源也逐渐紧张,生存环境也逐步恶化。

尼雅遗址出土的第386号佉卢文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由于河水断流,导致耕地无法灌溉,当水成为稀缺资源时,精绝国王不得不亲自出面干涉水的分配。

根据第482号佉卢文书上的记载,为了保护树木,精绝国王甚至下了一道敕谕:“活树严禁砍伐,违者罚马一匹;哪怕只是砍了树的枝杈,也要罚母牛一头。”

虽然精绝人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出台了最早的“森林法”,实施了严格的惩罚制度,但大势已去,不是几条法令就可以逆转的,人在大自然面前是何等的卑微和渺小。

随着沙尘暴的频繁造访,河流的改道,水资源的枯竭,再加上频繁的战乱,丝绸之路沿线的西域城邦,生存环境越发恶劣,丝绸之路的辉煌不再,最终导致精绝国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正是人为因素,导致了精绝国的消亡。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缘,在精绝国被废弃的同时,还有一批建立在绿洲之上的城邦,因同样的原因遭遇了毁灭的命运,如克里雅河流域的喀拉墩,安迪尔河下游的安迪尔古城等。

1995年10月,中日尼雅遗址联合考察队再次对尼雅遗址进行了考察。考察队此行的目的,原本是要对编号为N14的废墟进行发掘,偶然间却发现了一座夫妻合葬墓。

墓主穿着十分讲究,大部分为丝绸之物,色彩鲜艳,绚烂夺目,上面还绣了小篆的吉语文字,如“延年益寿长葆子孙”“安乐绣”“千秋万世宜子孙”等。根据墓葬中丰厚的随葬品以及身上华贵的衣衾可以判断,墓主生前应该是贵族阶层。

其中一位墓主的右臂上佩戴着一块织锦护膊,这就是著名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这件护膊虽然尺寸有限,长18.5厘米,宽12.5厘米,但其工艺却繁复精致,令人叹为观止,它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境展览的文物之一。

在这座墓地东北不远处,就是编号为N14的废墟。这座废墟规模很大,由3座大型房屋和一座用木板建成的“垃圾坑”以及一些土坯墙组成。斯坦因曾在这个 “垃圾坑”中挖掘出了32件汉文简牍,里面提到了“王母”、“王”、“大王”等称谓。后来,根据学者的破译,这些简牍都是属于官方性质的文书。

因此,有学者认为N14废墟是当年精绝国王的宫殿所在地,而发现的墓地又距离废墟非常近,再结合墓主丰厚的陪葬品以及墓主身上华贵的衣衾,推断墓主人可能是精绝国的某一任国王夫妇。

严格意义上来说,精绝国只是尼雅遗址的一个历史阶段。根据考古发现,距今一万年前,就已经有人类在整个尼雅河200 多公里的范围内活动,尼雅河古河道尾闾地带,地势开阔,古尼雅人在这里发展了早期农业。

之后,尼雅人在这里建立了精绝国。随着精绝国被废弃,尼雅人又在精绝国以南不远处建立了尼壤城,此时的历史已经运行到了唐代。到了清代,昔日的尼壤城成为了一个叫尼雅的村庄。过去的精绝国,如今的民丰县,物阜且民丰,今天的民丰一片欣欣向荣。

精绝古城是真的吗?

首先,谢邀。精绝古城是真的,小说源于历史但是和历史是有差距的。

以下是正文:

新疆民丰县:死亡之海上的精绝国,2000年前消失,如今文物被掠夺

来源:网络

- 精绝国 -

遗失2000多年前的记忆

这里,是进入沙漠公路的第一段。

帕米尔高原和天山阻挡了这里的居民与外界的联系,但也给与了他们安静质朴的生活。

by weirdo

1901年,随着臭名昭著的文物探险家斯坦因的到来,他们静谧的生活被打破,一个消失已久的国度重现人们视野。

这是精绝古国,一个停留在汉代的古国,丝绸之路上机构完整的要塞,死亡之海中的东方庞贝。

然而这个古国没有破坏的痕迹却在朝夕之间忽然消失,只剩下断壁残桓在黄沙之下埋藏了千年之久。

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切一切都在预示着这片土地的与众不同。

//////////

西域古国的历史缩影

如今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们,只剩下祖辈流传下来的零星记忆,对于精绝古国的历史,知之甚少。

by 民丰县官网

其实,在《汉书•西域传》中就有关于精绝国的记载。

“精绝国,王治精绝城,去长安八千八百二十里,户四百八十,口三千三百六十,胜兵五百人。精绝都尉、左右将,驿长各一个。北至都护治所二千七百二十三里,南至戍庐国四日,行地空,西通扜弥四百六十里。”

距离长安八千八百二十里,住着四百八十户人家,有3360人,养着士兵五百人。

by 网络

精绝国,作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而存在,地处绿洲,成为了商队歇息、补给的中转站。

公元60年,精绝国被东汉纳入西域都护府的管辖范围,自此,精绝国承担着丝绸之路南道的重要补给。

玉门关以西汉长城遗址 by 新华社

伴随着商旅往来的交易,精绝国一度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只是由于边远贫瘠、国小力弱,他们从外界汲取的文明养分终究有限,这里的居民们仍然过着简朴的生活。

由于没有自己的文字,对于这座古城的记载,古书上也只能找到只言片语。

玉门关小方盘遗址 by 陈斌

于是,这座古城在历史长河中消失似乎成了冥冥中一种必然。

然而对于这个西域小国的忽然消失,至今还没有确切的说法,都还是专家学者们的种种猜测。

在尼雅的泥沙中,还有保存完好的民居,还有没有开封的各类文书整齐的放置在屋内的墙壁旁。

在出土的佉卢文木简中提到“砍伐活树,罚一匹马,砍伐树杈,罚母牛一头”,用法律的手段保护水源和树木固然是精绝人爱护环境的表现,也同时佐证了精绝的环境恶劣,到了不得不用法律手段的地步。

by 网络

于是,环境恶化问题变成了猜测消失的原因之一,但抛弃未开封的官书似乎难以自圆其说。

其实若要深探消失的缘由,也许从精绝国当时面临的大环境可以找到答案。

东汉末年,汉朝国力衰弱,中原处于分裂与战乱,西域的政治真空,于是西域小国相互侵吞战乱。

by 沈桥

而当时,和精绝同等地位的高昌城迅速发展很快占据了尼雅丝绸之路中心的地位,加上东南方苏毗人的攻击以及于阗王国的威胁让精绝人过分担忧。

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下,精绝的居民开始迁移,而这或许可成为这一古城消失的解释。

只是随着岁月的变迁,曾经的古城已不复存在,被黄沙掩埋。

//////////

偶然的精绝国遗址

直到探险家斯坦因发现东汉时期的精绝国遗址,黄沙掩埋的秘密才被揭开。

同时也开启了这里2000多年前的记忆。

这块土地位于民丰县,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处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缘。

古时称尼雅,而在维语中,民丰县城所在的绿洲一带被称作“尼雅巴扎”,意即“尼雅河上的集市”。

by 蚂蜂窝

1901年1月,匈牙利裔英国人斯坦因在结束了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克里雅河流域的丹丹乌里克的考察后四处高价收购各种文物,却意外得到了一位磨坊主人藏有的写有佉卢文字的木牍。

by 居士

这一偶然的发现给了这个文物偷盗分子机会,几乎没有任何意外,他成功找到了精绝国遗址。

斯坦因这一次的探险,持续了16天,带出了总数约700多件的佉卢文木犊,58件汉文木简,十几个大木箱,全数运回英国。

by 蚂蜂窝

随着斯塔因将尼雅介绍给西方,尼雅的劫难也从此开始,各国的探险家蜂拥而至,由此衍生了一股盗掘文物之风。

直到第四次斯塔因进入遗址,挖掘出26枚汉代木简,在木简的记录中才证实了这是精绝国故址的存在。

只是在这一发现的背后,却是本土文物缺失带来的伤痛。

by 新华社记者潘莹

而记载着精绝古国信息的木简,仍然在大英博物馆中。

尽管斯坦因带走了大部分文物,但对于东方汉朝中原的文化,他了解的十分有限,严格说来,斯坦因只是遗址的开启者,真正让民丰历史丰满的却是中国的考古学者。

直到20世纪50年代,新疆的考古慢慢恢复,西域古代文明也成为新疆考古的重点,这些中国的考古学家重新走进精绝国遗址。

//////////

如今,物阜且民丰

现在,民丰的长者们也许还留着残存的回忆,向外人述说当年考古的壮观景象。

由于北靠塔克拉玛干沙漠,民丰人承载着沙漠给予这片土地恶劣的环境,面临着随时随地的干旱。

by 网络

by 鱼湖

但他们根据先人们的经验,将胡杨用到了极致。而胡杨这种耐盐、耐旱、固沙的植物,也能喂饱骆驼,建造房屋,充当柴火。

by 新华社记者沈桥

遗址、小说、传说固然给这里增添了神秘色彩,令人向往,但不曾到过这里,也就无法想象一个现代化的县城里藏着一个2000年前的古国。

by 新疆扒啦

by 民丰县官网

by 新疆扒啦

也许当你站在这片土地上,眼前也会浮现曾经驼铃悠扬、满载货品的骆驼商队途经精绝国歇脚的影像。

但精绝已是过去,未来是民丰,物阜且民丰。

by 民丰县官网

海拔3000米之上是昆仑雪菊生长的环境,民丰人靠着这独有的优势和旅游业的发展,顺利在2017年摘掉贫困县的帽子。

这似乎是在印证着2000年前汉朝古人的预言。

1995年由中国考古学家发现,在民丰出土的来自东汉末至魏晋时期绣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织锦护膊。

by 风乘

通过科学家们对“五星聚会”的研究,推算出2040年9月9日将会出现罕见的五星聚会天文奇观。

美国的一位天文考古学家也曾激情的说过,伴随2040年9月五星聚会奇观同时到来的,很可能是中国更加的繁荣和富强。

在如今这样的发展形势下,或许这并不是预言,而是真相。

-END-

文 编辑 丨小县令

部分素材来源丨网络

参考:

上观新闻:《别信鬼吹灯,考古学家还你一个真正的精绝古城》等

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

探探创始人?

王宇2014年和潘莹创立社交,交友平台探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