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致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字体 > 字体百科 > 正文

字体百科

日式字体_为什么日本却没有汉姓

爱字体2023-06-19字体百科0
本文目录日式字体,为什么日本却没有汉姓?日本人总共学到中国多少东西?日文为何有些是中文的繁体字?日本语是什么语系?但读音却和中文很不一样?日式字体,为什么日本却没有汉姓?这三个国家虽然同为汉文化圈,但
本文目录

日式字体,为什么日本却没有汉姓?

这三个国家虽然同为汉文化圈,但是却不完全相同。

日式字体_为什么日本却没有汉姓

朝鲜越南与中国国土相连,历史上曾经直接归中国中央政府管辖,所以文化交流更早更密切。

日本虽然与中国联系也很频繁,但是毕竟隔着一片海洋,所以密切程度不如朝鲜越南。

正是因为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这两个国家的人就不可能没有姓氏,中国的姓氏制度自然而然就在两国执行起来。

根据有关研究,中国的姓氏最早形成于夏商之前的上古时代,至今五千多年。

而朝鲜越南的姓氏均形成于两千多年前,并且全部都是从中国直接引进的。

而日本不同。日本由于远离大陆,社会发展还处于极端落后的状态。当朝鲜越南人已经有了姓氏的时候,日本连文字都没有,直到1500年前才开始引进汉字。

由于没有文字,当然谈不上有汉姓。

可能有人很奇怪,中日交流不是秦汉就有了吗?怎么直到几百年以后还没有文字呢?

我只能说当时的日本是太太太落后了!由于生产力极其低下,所以家庭都无法产生,自然文字和姓氏就都没有需求的必要了。

说来大家可能会很吃惊,日本人的姓氏出现仅仅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也就是说,明治维新之前日本人根本就没有姓氏,可能连姓氏为何物都不知道。

几千年来,日本从中国引进了无数的文化财富,为什么唯独不引进姓氏呢?

那就是因为当时的日本人认为姓氏不重要,甚至是无用的东西。

这一方面是因为当时日本生产力低下,另外一方面则是日本人的道德观。

我们知道姓氏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防止乱伦,这一点我们中国人极其重视。

但是日本人无所谓。即使到现在,他们仍然是在男女共浴,甚至是父亲给成年女儿洗澡这样在中国极端不齿的行为在他们那里却习以为常。

由此可见,古代日本人是何等的混乱不堪!

正是这两个原因导致了日本人认为姓氏无足轻重。

如果不是明治维新时期需要户籍管理,国家强行命令每个人必须有名有姓,恐怕到现在日本人都还是没有姓氏的。

日本人开始有姓是1870年,也就是中日甲午战争前25年,也是中英鸦片战争后的30年。当时的中国已经处于历史上最羸弱的时期,日本人在强行推广姓氏的时候,当然不会再像朝鲜越南那样直接使用中国姓氏,这就是日本人没有汉姓的原因。

日本人总共学到中国多少东西?

在古代,中国和日本交流广泛而密切,两国之间一衣带水。

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古代历史中,与日本的交流也成为中国对外交流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例如我们都熟悉的历史事件,鉴真东渡,日本派遣唐使来到我国等等。

日本民族作为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不仅学习我们的汉字、建筑制式等等,同样,中国绘画也对日本绘画产生了影响。

下面我们就简要了解一下,日本绘画对于中国古代绘画的借鉴和学习。

日本佛绘

日本飞鸟时代,开始于593年,结束于迁都平城京的710年,在百年的时间里,这也成为日本绘画的萌芽时期。在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重要事件其中之一就是佛教从中国的传入,同时对整个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绘画也鲜明了体现了这一点。

据文献《日本书纪》记载,佛教传入日本的标志是汉文佛典及造像的传入。此后,在日本圣德太子的倡导下,开始修造寺院,积极招纳大陆工匠和画师雕塑佛像、绘制壁画。虽然在飞鸟时代还没有出现严格意义上的绘画作品,日本在这一时期已经出现了颜料和纸墨,相关作品均为木石造像和壁刻漆画。在该时期的作品中,佛龛"玉虫厨子"上的漆画被认为是最接近于绘画的艺术作品。

随着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加深,到了奈良时代,日本的佛绘艺术已经到达了较高的水平,最具代表性的是奈良法隆寺的金堂壁画。壁画中的人物妙相庄严、婉丽多姿,明显是吸收了初唐样式而成。

日本唐绘

随着时间的发展,日本进入平安时代,开始于794年,结束于1192年。在这个日本皇室政治发展的时期,他们也与处在盛世时期的唐朝建立了密切的交往。如9世纪初,日本僧人空海与最澄入唐求法,不仅带回了真言和天台二宗,同时也把唐朝佛教密宗的佛画图样带入日本。唐朝文化对于日本文化造成了深刻的影响,不仅是带来了盛唐的灿烂,同时也影响了日本人的自发性创造。在绘画方面,直接学习中国的绘画叫做"唐画",而日本人进行仿照唐朝绘画风格的画作叫做"唐绘"。

在唐朝文化的广泛影响下,大量唐风绘画被绘制,频繁的出现在平安诗集和文献中。在这一时期的唐绘品种也极为丰富,有学者将见载于史册的数百幅唐绘作品归纳为三十五个系列,涉及人物画、动物画、风景画等各个门类。

在唐朝,人们大量创造仕女图,以张萱、周昉二人的作品最为著名。周昉的《簪花仕女图》造型丰满娇艳。圆润的脸型、丰腴的体态、浓丽的服饰,是唐代仕女画的典型。而日本的《鸟毛立女屏风》同样是仕女图,一位唐装的美丽贵妇,画中美女丰颊精眉,呈盛唐审美趣味;服装配饰都有着盛唐时期的长安风味。但此时,日本画家已经开始了自发性的创造,画中仕女面容表情不同于唐朝的自在和慵懒,而是岛国女子独有的温顺与哀婉,表现着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日本画师虽用中国笔墨形成,表达的却是本民族的精神性内涵及对艺术的独到感受力和趣味追求。

随着唐王朝盛世的灭亡,日本对于中国文化的吸收和借鉴也逐步减少,在绘画方面,日本由唐绘时期进入了本土的大和绘时期。

日本汉画

时间到了中国的宋代,由于皇室南迁,临安也就是今天的杭州成为南宋国都。在地理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日本与南宋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在绘画方面,以院体画和禅宗画为主体的南宋水墨画大量流传日本,继唐绘画后再次给日本绘画以重大影响。

中国的水墨画是以单一的色泽,和线条来突出象征意味的,这或许和日本人心理上的追求不谋而合,因此他们也选择了这种内敛的绘画方式。奠定水墨汉画主流地位的人物是室町时期的画僧周文天章,其代表画作有《水色峦光图》和《竹斋读书图》,他学习了中国山水画中的常见绘画方式。在此之后,日本绘画大师还有很多,如日本室町时代水墨画的集大成者雪舟等杨,狩野派的代表人物狩野元信等等。他们致力于将日本的审美趣味与中国传统的山水画意境相互融合,不拘泥于绘画的限制,从而表现出日本民族绘画的特点和品格。

随着时间的发展,日本绘画也渐渐形成属于本民族的特色,在学习别国绘画方式和风格的时候,逐步探索出日本绘画的魅力。不管是之后,学习中国文人画的日本文人画,还是近代的浮世绘,在学习之余始终表现的是本民族的精神追求和内涵。

日文为何有些是中文的繁体字?

日文中为何有繁体汉字?

其实这事是有历史渊源的,古时候的中国曾经在农耕文明时代还是非常强大的,不论国力还是文化都影响和辐射整个东亚地区,当时的日本也是从各个方面效仿中国,包括语言文字,甚至直接借用汉字来书写,其实日语的片假名也是借鉴了中国汉字的草书写法。唐代的时候派出大量的遣唐史来当时的中国全面学习。

后来在韩国举行大量去除汉字运动的时候,日本人并没有盲从,而是选择性的保留了日语书面语言中的汉字,这样日语里就留存大量的繁体汉字。

关于一种语言中借用另一种语言的现象,个人认为其根源还是在于国力支撑下文化的繁荣。打个比喻:在同一历史朝代,强盛的一方往往生产力,创造力强大能生产出很多同时代本不存在的事物,那么为了匹配该新生事物必须要产生与之相对应的词汇,那么处于弱国力的一方,在语言中只能借用其原产区的命名与发音,这就是外来语的引用。日语中存留大量汉语繁体字的根源也基本是这种情况。

日语现存汉语繁体字的意思有一些已经变更了,也和我们汉语中的意思不一样,这是语言发展的正常现象,就像汉语的一些词汇在现代看来表达的也不是当时意思了,比如:小姐一词,在上世纪40-70年代和可以用来称呼年轻女性,现在小姐一词已经衍生出妓女的意味。

日语里引用的更多是古汉语,也是古汉语基于那个历史时段的意思,还有一些汉字已经日本化了,表达的完全是日本人赋予的意思,所以日语里有一部分汉字的意思与我们汉语里的汉字意思不同。

日本语是什么语系?

「 ==== 日语、蒙古语、满族语 应该都属于阿尔泰语系。

日语与中文之间的差异,比中文与英文等印欧语系之间的差异还要大。

中文、印欧语系,在最根本的的语法组成上是一致的,比如都是:主语S、谓语V、宾语O结构。而日本人、蒙古人他们的语言结构完全不一样,他们的语法结构是:主语S、宾语O、谓语V。

在婴儿呀呀学语阶段称呼的“爸爸”、“妈妈”等形成的词汇,中文、印欧语系的发音基本是一致的,但是蒙古语、满语、日本语,则与我们完全没有共同之处。

事实上这种差别是可以史前人类迁徙过程中得到比较合理的解释的。

要想弄清楚人类语言的差别,完全不了解人类的迁徙历程,有些疑问将会是难以理解的。

下面大致,罗列一根据人类Y染色体在整个世界分布而假设出的人类迁徙过程。应该注意的是,每个研究的结论都不相同,但几乎都指向了一个大致相同的方向。这里的每一张图片,仅仅能作为参考。如果有兴趣,想弄得稍微清楚一些,需要读者自己私下从不同方面来了解。这里面的结论都不肯定,数据相对而言是客观一点的。

==========================================================================

日本最开始是矮黑人后代,以矮黑人为主体,黄种人随着历史推进慢慢加入日本列岛,就现在的日本人来讲的话,日本现代人的复习Y染色体基因,矮黑人主体后来黄种人进入日本列岛,他们共同的后代。看下面的图:

日语与中文之间的差异,比中文与英文等印欧语系之间的差异还要大。

中文、印欧语系,在最根本的的语法组成上是一致的,比如都是:主语S、谓语V、宾语O结构。而日本人、蒙古人他们的语言结构完全不一样,他们的语法结构是:主语S、宾语O、谓语V。

事实上这种差别是可以史前人类迁徙过程中得到比较合理的解释的。

今天的东方人、西方人的共同祖先可能最早分离才不过5万的历史。7.5万年前走出非洲,沿着内陆迁徙,在中亚草原生活几万年,其中一支大约在3、4万年来到了西伯利亚,这一支最后在1.8万年前最早达到美洲大陆;另一支达到西欧;还有一只到了印度,最后也在3、4万年到达印度再到了中国。我估计冰河时期冰川扩张时,有一批西伯利亚人最终被冰川逼到了中国北部。可能是刚刚离开非洲热带大陆的智人,无法适应纬度较高的寒冷地区。

同样是7.5万年前走出非洲的另一支部落,沿着海路迁徙,只花了几千年就到达了澳大利亚和亚洲沿海。后来沿着内陆支迁徙到东亚大陆的部落,将早已经到达东亚大陆的矮黑人、棕种人进行了种族替换和驱逐,以至于向青藏高原、蒙古高原、日本等偏僻岛屿基本上都混杂了大量M175基因,由于最后一次冰川期结束,全球海平面上升120多米,导致孤岛形成,因而大量的C、D等代表矮黑人、棕色人种的基因的后代得以保留了起来。东亚大陆基本上都会是O(M175)的后代了。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的东亚人、欧洲人肤色变浅得历史可能不超过3万的历史,3万年之前,地球上的人都是黑色的。

用图片科普一下:

=================================================================

图1:

看到日本了没?日本最开始的原住民是走出非洲的矮黑人D后代

从这张图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中日语言差异大于汉语与印欧语系之间的差异不同了。

也容易理解,日本大和民族为什么那么矮了。没有黄种人基因,日本将更糟糕,日本人历史上出于自卑,还有人种改造计划,这也容易理解了。

印度是人种的熔炉,这个铁定没错,人类向东亚的迁徙,每次都会经过印度。

N就是所谓的基因学上“华夏-芬兰”人种中的指的是芬兰,事实上,北欧、北亚土著就是这个类型,在整个中国都有分布,但是比例不大,现代中国人这个类型只占1%-2%之间。

看到没,今天的中国人2/3以上有这类型,汉族及少数民族3/4以上都是类型,有些少数民族几乎100%是这个类型。

日本也占40+%,今天的日本人矮黑人D2类型过半,今天的日本更多的表现出的是黄种人特征。

下面详细分析O(M175)类型:

看看日本

O3:中国60%的人口是这个类型

东亚最早开始种植水稻、粟米,掀起农业文明,开始定居生活,最开始就是M122,农业文明浪潮,经过几千年从中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传播到朝鲜半岛、台湾岛、东南亚和日本列岛。

M117:汉藏语系,古华夏民族就是这个(黄河流域),汉族里面整个M134(包含M117 15%以上)达到了30%以上。

下面O(M175)类型讲完了,继续:

该打某些人的脸了,美洲原住民父系Y染色体跟中国人没多大的关系

印欧语系民族,也就是现在西欧国家,英、法、德、意大利、西班牙、印度高种姓,综合起来就是雅利安人,又一次证明了,印度是人种的熔炉,文明一波接一波,亡了一次又一次,史前社会就是这样的。

这个也稍微细说一下:

=======================================================================

外蒙古

藏族O类型,一半以上是M117,汉藏同源,最开始是发现汉语、藏语文字存在系统性的对应关系的得出的,后来在基因上得到印证。

日本的D类型几乎都是D2类型。

日本从西到东,O类型呈递减的趋势,事实上到了北海道,O几乎就不见了。注意:这里跟前面说的有矛盾之处,我接受信息大致从不同方面,有写研究者偏向的一种结论,有些偏向的是另一种结论,总的来说,大致的趋势是一样的,具体的细节有时会有很大的出入。就算是凭借现代技术,也不可能把人类迁徙历程弄的一清二楚,只能接近事实。

但读音却和中文很不一样?

古代日本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按照日本典籍《古语拾遗》的记载,“上古之世,未有文字,贵贱老少,口口相传,前言往行,存而不忘。”就是说,古代的事情,日本人是靠口耳相传予以保留的。

为什么除了日本,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和民族使用日语?日语究竟是土生土长的,还是在外来语言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关于这个问题,各国学者进行了长达至少一个世纪的研究,至今依然没有定论。但有一点共识:日语不是土生土长的,而是受到来自南北两方面语系的影响,特别是收到南方的泰米尔语系及北方的阿尔泰语系的影响。因此,日语也属于黏着语。黏着语的特征是通过词尾和句尾的变化表示语法意义。句子不是按照主谓宾,而是按照主宾谓的顺序排列,谓语在句子的末尾。在一些抗战剧里就有颇具黏着语特征的表述。例如:“你的什么的干活?”“米西米西的有?”谓语都在最后。中文属于孤立语,至少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顺序非常重要。例如,“她爱我”和“我爱她”,同样三个字,顺序不同,意思截然不同。二是同音字特别多,例如,周公姓“姬”名“旦”,和“鸡蛋”同音;“教授”和“叫兽”同音。也就是说,日语和汉语,分属两大系统,原非同类。

那么,日语中为什么有那么多汉字呢?必须强调,日语和汉语不同类,但日文却产生于中文。因为,日文是在对中文进行改造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日文主要由三种书写方式:汉字、平假名、片假名。“假名”就是在吸收和借鉴汉字读音及书写方式的基础上形成的。“假名”相对于“真名”(汉字)而言。“假”意为“借用”,“名”意为“字”。“假名”就是“借用的字”。那么,“真名”(汉字)是通过什么途径、以什么样的方式被日本借用的呢?

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些中国人移居日本,成为“归化人”。当时日本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于是他们就用汉字为日语注音。因为在中国用汉字为外来语注音古已有之。例如,梵语“Amitābha”[ˌʌmiˈtɑ:bə]汉字写作“阿弥陀佛”,就是音译。中国将这种音译称为“假借”,它是汉字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转注、形声、假借的一种。今日中国,“可口可乐”、“奔驰”等,均属此类。

5世纪初,日本开始出现借用汉字为日语注音的文字即“假名”,并逐渐固定,形成了“万叶假名”。所以称“万叶假名”,是因为收录了4世纪到8世纪共4500首诗歌的《万叶集》,就是用这种假名写成的。万叶假名共有88个字。

由于“万叶假名”依然用的是汉字,笔画繁琐,因此在平安时代初期,即9世纪初,“片假名”开始形成。片假名就是将汉字楷体进行简化。例如,万叶假名用“伊”为日语的yi注音,而片假名则只取“伊”的偏旁“イ”。所以,在日语里イ就读yi。

进入平安时代以后,日本男权主义社会的特征日趋明显,妇女开始与汉字疏远。但是,贵族社会的妇女依然需要通过文字进行表达、进行交流。因此,在简化汉字草书的基础上,又形成了平假名。由于平假名最初主要为妇女所用,因此又叫“女手”,意思是女人手写的文字。

近代以后,随着中国国力的衰退,日本着力削弱中国文化影响的动向更加强烈。1886年,语言学家小岛一腾发表了《日本新字》一文,率先提出了“汉字全废论”。他还按照罗马字即拼音文字,设计出了24个字母,第2年又增加到28个字母。19世纪末,评论家木村鹰太郎和历史学家重野安绎分别提出了“日本文字改良案”和“汉字限制论”,但没有结果。1945年日本战败后,“日语落后”被认为是日本战败的原因之一,“汉字废止论”被重新提出。1945年11月12日,《读卖新闻》发表社论称:“废除汉字,可以同时促进我们扫除头脑中存在的封建意识,奋起追求美国式干脆利落的效率”。但是,直到今天,虽然日语中外来语取代汉字的倾向日益强烈,但汉字始终没有被淘汰。为什么?因为,日语也有很多同音字,例如,汉字“间隔”和“感觉”在日语中都读「かんかく」,如果去掉汉字,将造成混乱。

汉语言学家王力教授指出,“现代汉语中的意译词语,大多数不是中国人自己创译的,而是采用日本人的原译”。意思是,现代汉语中引自西方的词语,大都是由日本人翻译并传入中国的。例如,“文明”一词在《易经》里就有:“见龙在田,天下文明。”但是将civilization翻译成“文明”,是头像印在一万日元上、被日本人誉为“国民教师”的福泽谕吉。再如“民族”这个词,在中国最早出现,是6世纪的《南齐书》的“今诸华士女,民族弗革”,那个“民族”是指风俗习惯,而将原义为“出生地”的nation翻译成“民族”,也是日本人。当年,亡命日本的梁启超写了一篇文章,题为《民族和民族主义》,从此使具有现代含义的“民族”这个词,开始在中国流传。“中华民族”这个词也因此问世。中国晚清以后的西学,实际上就是“东学”。在自然科学领域,将mathematics 、physics、chemistry翻译成数学、物理、化学的,是日本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专用术语,如哲学、政治、货币、交易等,都来自日本。今天比较流行的单词,如“洗脑”、“吐槽”、“宅男”、“达人”、“人气”等,也来自日本。

1981年日本政府颁布的《常用汉字表》计1850个汉字。但是,非常用的汉字是这一数字的好几倍。称日本和中国“同文同种”,还是有一定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