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致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字体 > 字体百科 > 正文

字体百科

楷书_楷书部首

爱字体2023-04-28字体百科7
本文目录楷书,楷书部首?正楷和行楷分别是怎样的呢?楷书就可达到相当水平?为什么有人说楷书难写?楷书都包含什么?楷书,楷书部首?答:楷书二字的部首分别是,楷字是左右结构的字,偏旁是木字旁,书字的部首是丨
本文目录

楷书,楷书部首?

答:楷书二字的部首分别是,楷字是左右结构的字,偏旁是木字旁,书字的部首是丨,因为书字是由一个丨穿插结构组成的字。

楷书_楷书部首

正楷和行楷分别是怎样的呢?

一、形态区别

1、正楷

形体方正、笔画平直、结构严谨、字形定型。2、行楷

字形是在楷书的点画基础上,略加变动而适于连笔书写的一种实用性很强的书体,是楷书的直接快写体。二、用笔区别1、正楷

起笔、行笔、收笔等过程中,提笔、顿笔、转笔等运用要求严格,书写要平稳,有轻重提按、入锋回笔等具体要求。笔数,笔顺,一定的行笔规则是不可以随意改变的。

2、行楷

用笔则灵活、方便,一般不需要逆锋、顿笔、停笔等严格的运笔,不强调用笔中更多的提按、笔画形态,只要求笔道流畅,使转合理,行笔巧妙。

三、笔顺区别

1、正楷

笔顺比较固定,先写哪一笔,后写哪一笔,是根据汉字结构特点加之人们日常书写习惯而总结出来的。2、行楷

笔顺不是一成不变的。行楷的书写,根据实际需要,个别地方由于书写到具体部位时,笔画的连结、萦带、减省等使字形变化,相应的笔顺也随之改变了。

楷书就可达到相当水平?

感谢邀请,“为什么说把“永”字写好,楷书就可达到相当水平?”我的看法是:一个“永”字就能包含8种笔法,这样的字实在很少,可见其笔画的丰富性,而一个“永”也包含了诸多的字法(结构)法则,所以说,这句话的意思不是单纯地说写好了“永”字就能写好楷书了,言外之意是应该回归书法本来的特点:从笔法,结构来探究“永”字,方能获得进步!一,一个“永”字延伸出8种笔法

按照现在规范字的写法,“永”字5笔就能写好即:点,横斜钩,横撇,撇,捺

那为什么“永”字会有八法呢?原来古人在写“永”字时并不是按照现在的笔顺规则来写的,古人一般写为:点,横,竖,钩,提,撇,撇,捺这样八个笔画,例如横斜钩这样的笔画拆分成横,竖,钩古人多这样写,也不独一家,而且古人还给这八种笔画起了生动且形象的名字:侧,勒,努,趯,策,掠,啄,磔,下面分别来做说明:

(1)侧

“侧”在“永字八法”中指的就是右点,在楷书中,所有的点笔都不取正势,右点也因此而得名。〔“永字八法”之“侧”笔法演示〕

需要注意的是,“侧”这个笔画体势饱满,然而需要一笔完成,不可来回钩描,诚若如此,必会显得臃肿没有精神。卫夫人在《笔阵图》中论述点笔说到:

点如高山坠石,瞌瞌然实如崩也!

(2)勒

这个"勒"字,我觉得既可以读(le)有悬崖勒马的意思,也可以读(lei)有(勒得住的意思)因为从“永字八法”这些描述词中可以看出,都是一些动词,而“勒”这个笔法是短横,意思是要求在写这一笔的时候要控制得住笔,不可放纵失势,因为行笔距离短,因此需要“勒得住”笔,以显笔画之精神!〔“永字八法”之“勒”笔法演示〕

况且在“永字八法”中,“勒”这个笔画有一定的抗肩角度,也颇有“悬崖勒马”的险峻之势!

(3)努

“永字八法”里的“努”法应该通弓弩的“弩”,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垂露竖。〔“永字八法”之“努”笔法演示〕

取“驽”之意,在古人看来,可能有弓弩之线绷直之意,因此也可以明白古人在这一笔上注入的法度是:劲挺不弯,刚直有力!

(4)趯

“趯”法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竖钩“钩”起来的部分,可谓是短小精悍,俏皮活泼,这一笔在欧楷里得到了可谓完美的体现。〔“永字八法”之“趯”笔法演示〕

“趯”这个笔法解释起来颇有意味,古人形容它像脚底微微翘起,但却是后脚跟而并非前脚掌,这也充分符合“趯”这个笔画的形象特征。

(5)策

“策”这个笔画有“策马扬鞭”之意,因为“策”就是我们所书写的提画,有迅捷,轻快之意。〔“永字八法”之“策”笔法演示〕

古人十分形象地在“永字八法”中形容它,把它和赶马联系起来,含有轻扫,快捷之意,因此十分便于理解和精确。

(6)掠

“掠”就是我们平常所写的“撇”,在“永字八法”中特指斜撇,长撇,意为飞燕掠檐而下,轻盈畅快,形神峻爽。〔“永字八法”之“掠”笔法演示〕

需要注意的是写这一笔的最高境界是:潇洒中和,无往不收,要求要做到飘扬纵展,不激不厉,收放有度,运止有节。

(7)啄

“啄”这个笔画在“永字八法”中结合笔画的形态是很容易理解的,“啄”这个词也很明白,意为啄木鸟啄食时的一种动作,轻捷而迅速,坚定而有力!〔“永字八法”之“啄”笔法演示〕

“啄”这个笔法应该理解为“如鸟啄物,锐而且速”,王羲之对这一笔法的看法是:

啄不可缓,缓则失势!

(8)磔

“磔”这个笔法是“永字八法”当中的最后一法,它的难度仅次于右点和直钩。〔“永字八法”之“磔”笔法演示〕

“磔”在古代有在祭祀时将牲畜分裂之意,也有作为一种刑法的说法。

而《晋书桓温传》则表明为:

温眼如紫石棱,须作猬毛磔。

这里应该是“张开”之意,我认为是比较合理的解释。

总结这八种笔法来看,几乎包含了书法的基本笔画,像“永”字这样笔画少而笔法却很丰富的字实在不多见,因此学会了“永”字,就相当于掌握了书法的笔法。

而我们不能以偏概全,想以一个字作为万能之法以此去概括所有的笔法是不可能的,掌握了笔法仅仅是书法的第一步,第二步则是从字法(结构)上分析。

而“永”字不仅在笔法上蕴含丰富的内容,在结构上也有诸多可供借鉴之处。

我们仍然以不同书家书写的“永”字来探究“永”字在结构上有哪些值得借鉴之处。

一,点竖对正

点竖对正是汉字书写和书法中常常需要注意到的一个法则,意思是一个字,当然指上下结构的字,上有点下有竖的时候,点竖应该在一条直线上,按照这样的结构写出来的字才有一个“主心骨”,就像一个大树一样,不管多么枝繁叶茂,而树干却始终起着主导作用。〔以柳公权楷书“永”字为例,说明点竖对正〕

点竖对正也叫中直对正,这说明这一类字既要“正”又要“直”,类似于这样的字有:宝,卞等。

二,中宫收紧

在以前的文章我也说过,中宫收紧是结构中的大法,我认为它适合于每个字,很多人总是说字写得太大或者太散,其实就是没有注意到中宫收紧的法则。〔以颜真卿楷书“永”字说明中宫收紧〕

中宫收紧对于一个字的形态塑造和神态塑造都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字的“中宫”不收紧,那么字往往显得臃肿,迟滞,松散而无神!

但需要注意的是,一个字的“中宫”在不同的字里有不同的表现,例如“永”字的“中宫”部位在横撇,撇捺三个笔画的“报团”之处,而“故”字的“中宫”则是在“古”字和“反文旁”的“交接地带”。〔“故”字的中宫在两部分的交接地带〕

三,撇捺伸展

正所谓汉字的一撇一捺都有古人智慧的结晶,确实如此,而撇捺这两个笔画是最能表现字的神采的两个重要笔画,因此在撇捺上古人的注入的法度颇多,难度也比较大。〔以欧阳询楷书“永”字说明撇捺伸展〕

一个字中至少有一两个主笔,除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主笔,其余则可以称之为“副主笔”,就好比一个单位一般只有一个正主任,却有若干个副主任一样。

而“副主笔”对于一个字的塑造决不能小觑,以欧阳询楷书“永”字为例,中间的竖钩无疑是主笔,但是伸展的撇捺却丝毫不逊色于主笔,而是别有一番味道。

以上列举了三个由“永”字延伸出来的结构法则,这些法则黄自元在《间架结构九十二法》中都有论述,而由“永”字延伸出来的结构法则远不止以上所举三例。

总结起来,就可以说明“为什么说把“永”字写好了,楷书就可以达到相当水平了”,因为根据以上的分析,“永”字确是一个特殊的字例,能由它延伸出诸多笔法,结构的法则,掌握了笔法和结构,楷书不就能达到一个相当好的水平了吗?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欢迎留言,感谢关注!

为什么有人说楷书难写?

我一直认为楷书最难写,楷书中笔画最简单的字最难写!

书法艺术深合禅理,禅学中对世界万物的是认识分三个境界: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书法的练习亦是如此:先是一笔一画练习楷书,横平竖直,左收右放,留白计黑,布局得当;熟练掌握后可以练习行书,行书游刃有余后可以练习草书,等到把书法各种形式的技艺都烂熟于心后,可以融汇贯通在回归到楷书的书写了,这时候的楷书的神韵应该有了质的飞跃了!

同一个字即使是楷书,不同的书家有不同的神韵和风采,假若楷书完全的横平竖直,笔画整齐划一,像印刷体一样,书法就没有变化的美感了,只是呆板无生气了!正如王羲之曾指出的:平直相似,上下方整,便不似书!

南齐王僧虔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神采是一种抽象的表现,它是一种可学与不可学,可求与不可求的东西。只有刻苦练习,多读书,多知多懂,把自身的气质融入到书法书写中,才能写出形神兼备,生动传神的书法作品来!

楷书不仅仅是开始,更是回归!

楷书都包含什么?

“楷书都包含什么?”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楷书的形成历史悠久,本身具有博大丰富的内容,但是就楷书的字体形态和表现形式而言,或者说从技法层面来探究,楷书则包含了笔法,结体,章法三个至关重要且具体的层面。

在论述“楷书都包含了什么?”这个大议题的时候,我想有必要简明说一下楷书的渊源,以便于我们更好地接近楷书所包含的具体内容。

楷书的渊源

楷书,也叫正书,真书。相传为东汉的王次仲所作,《宣和书谱》里记载:

“在汉建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书。所谓楷法者,即今之正书是也。”

这里说明楷书是由王次仲率先所作,但是我们现存的最早的正楷碑帖,则是钟繇所作的,因此钟繇也被称为“正书之祖。”他的楷书为小楷作品,代表作有《宣示表》《贺捷表》《荐季直表》,魏晋的小楷成为后来者学习的典范。〔钟繇楷书《宣示表》〕

如近代王羲之的楷书,代表作有《黄庭经》《乐毅论》《东方朔画赞》等,清乾隆皇帝评价为:

“千古妙迹,古来楷法之精,未有与之匹者。”

王羲之继承了钟繇的书法并加以改进,奠定了我国正楷的基础。

《书法精论》一书中总结楷书说得很好:

“汉魏萌其芽,两晋树其干,六朝发起花,隋唐结其实。”

但我认为,楷书的发展和最终的形成,这个过程并不是哪一个书法家或者哪一代书法家发明或者创造的,楷书的形成应当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几代人的共同努力而完成的。〔王羲之楷书《东方朔画赞》〕

因此,就楷书的形成过程而言,本就是内容丰富多彩的。楷书的起源,发展以及最终的形成,是宏观方面的大的内容,而就如我前面所说的那样,楷书实际的,具体的内容则表现为笔法,结体,章法三个层面。

笔法是楷书的第一要义

笔法可以理解为书写,表现笔画的方法,尤其是对于楷书而言,无论是欧颜柳赵,还是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他们的楷书无一不是笔法精妙之作,所以才成为后学者之典范。因此,笔法是楷书的第一要义!

黄庭坚作为北宋的大书法家,一生都非常重视用笔之法,他说:

“古人工书无他异,但能用笔耳。凡学书,欲先学用笔。”

由此可见笔法是楷书中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内容,另外一方面,笔法是直接用来表现笔画特点的,按照“一点乃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的说法,楷书中的笔法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点了。

笔法作为楷书中重要的内容,不仅仅在于它能表现出笔画的具体形态,还在于它能表现不同书家的书体风格。

就拿欧体和颜体的笔画来做对比,例如欧体的横画一般多为方笔,颜体则多为圆笔,欧体横画起笔直下截成方头,而颜体则是逆锋起笔后,转锋向下落笔;在收笔上也不同,颜体都用重顿垂尾的笔法,而欧体回锋的幅度却很小,由此一来,欧体的横画多为上仰的扁担形,而颜体大多由重到轻,笔画越来越细。〔颜真卿楷书与欧阳询楷书笔法各异,体现了不同的楷书风格,丰富了楷书的笔法内容〕

在捺画方面,也形态各异,颜体的捺画力度由轻到重,笔画由细到粗,笔毫铺足之后则力送锋尖,写成有缺口的“燕尾捺”,而欧体则写成刀形捺脚。

这不仅体现了不同笔法的丰富性,而且从笔法的运行态势我们就能分辨出不同的书体,这在楷书中,本身就是一个十分鲜明的特点和构成内容了。

结构是楷书的核心所在

在所有的书体当中,楷书的结体是最为严密,也是最讲究笔法的,因为楷书属于静态的字体,因此它的结体原则是比较固定的,是有规律可循的。

我们今天推崇和学习的楷书仍然还是唐代的楷书,为什么呢?因为在前面也说了,楷书在唐代时已经达到了顶峰,自然在结体法则方面也就确定下来了,古人用他们的智慧给后学者留下了可供效法的宝贵的学习蓝本。

无论钟张羲献还是欧颜柳赵,还是苏黄米蔡,他们的大字看来“结构而无间,小字则宽绰有余。”这其中的奥妙就在于对于楷书结构的准确把握。

在楷书中,结构的完美表现又以欧阳询的楷书最为突出。〔欧阳询楷书《化度寺》结体严谨,为楷书的结体原则贡献了重要内容〕

欧字往往将有些字的中心部位的笔画,向左边偏移一些,而将下部的笔画向左偏移或伸长,这样来达到左右均衡,重心稳定。有人打过很形象的比方,说它好象是走钢丝的杂技团演员那样,左脚踩在钢丝上,身子向左倾斜,右臂和右腿尽势向右边斜伸,取得左右平衡,稳定重心。所以欧字越是险劲,越显稳重,如果将欧字写得四平八稳,就不成其为欧字了。

可以说,结构是楷书的核心所在,没有准确的结构,一个字,乃至于整篇楷书作品则无所倚靠,没有根据,整篇楷书的气势和法度也就荡然无存了。

此外,楷书还有很多具体书写需要注意的结体原则,例如中宫收紧,左收右放,左窄右宽,上窄下宽等等,掌握了这些结构原则也就等于掌握了楷书,结构在楷书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是楷书的脊梁和主干,因此,怎能说结构不是楷书的重要内容呢?

章法是楷书整体内容的集中体现

清代刘煕载在《书概》中说:

“书之章法有大小,小如一字及数字,大如一行及数行,一幅及数幅,皆须有相避相形、相呼相应之妙。”

从这段论述章法的文字可以看出,章法包含了我们以上所说的两个楷书的重要内容,那就是笔法和结构,笔法和结构在章法中得到了统一的体现,而章法本身又是楷书中的一大内容所在。

这也就更加能证明:笔法结构章法是楷书中不可或缺的三个重要内容,也是楷书乃至于书法的三个基本要素。

章法在楷书中的作用不仅仅能体现出楷书的书体风格,传达一种楷书的庄重美感,对于练习楷书者而言,还是一个检验学习效果的好途径,通过楷书章法,任何笔法和结构的瑕疵都会暴露无遗,以便于更好地把握楷书的实际意义与内容。

楷书除了包含笔法结构章法三个重要的技法方面的内容之外,他还涵盖了书家的人品,学识和修养。

拿颜真卿的楷书为例,颜真卿一生性格耿直,刚直不阿,一身正气,因此它的楷书显得宽博雄浑,雄强刚劲,这与颜真卿的人品修养是一脉相承的,后世常称颜真卿和他的颜体是人品与书品俱佳并完美结合的典范。〔颜真卿人品超群,书法冠绝,堪称书品人品完美结合的第一人〕

柳公权说过:“学书在用笔,笔正则心正”,我想倘若颜真卿没有深厚的内心情怀和修养,断然写不出这样端正雄强的楷书来。

欧阳询一生不慕虚名,醉心于书法,古稀高龄尚在弘文馆教授书法,他的字如他的人品一样,清秀高雅,风骨清奇,为后人效法之法帖。

如果颜真卿和欧阳询没有深厚且丰富的内心情感世界,没有博大精深的文化涵养,单凭笔墨技法取胜,我想他们的书法是不会流传千古的,这也是书法家和写字匠的区别。

言,心声也,书,心画也。——汉·思想家扬雄《发言·问神》

“言为心声,字为心画。”这句论断是西汉著名思想家扬雄的经典论述,我想,施之于颜真卿和欧阳询实非过誉,因为他们在楷书中融入了除笔法,结构,章法以外的重要内容,丰富了楷书,提高了楷书的地位以及转变了楷书的审美角度,让人们不再拘泥于楷书的一笔一画,而是透过笔墨看到楷书中跟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东西。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感谢关注,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