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致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字体 > 字体百科 > 正文

字体百科

金文大篆_金文大篆产生的基础是什么

爱字体2023-08-12字体百科2
本文目录金文大篆,金文大篆产生的基础是什么?阳字的甲骨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怎么写?篆书时代划分?篆书在我国书法史与考古界有什么重要地位?雯的来历和雯的甲骨文金文?金文大篆,金文大篆产生的基础是什么
本文目录

金文大篆,金文大篆产生的基础是什么?

中国书法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为大篆、小篆、隶书。到东汉、魏晋时期,草书、楷书、行书基本定型。回顾书法史可以发现“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志。因些金文,大篆皆是在甲骨文基础上推演而来。

金文大篆_金文大篆产生的基础是什么

甲骨文多是锲刻文字,笔画苍劲有力,古普自然,更具有简单图画特征,字形结构不固定,变化多样。

金文是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金属铸器,如鼎,钟等以上或突起或凹陷的形式铸造或刻制的文字),也叫钟鼎文.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大篆是对后来的小篆而言的.广义的大篆包括小篆,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和六国文字.所以说铭文和金文广义上说都是大篆.总结古代的甲骨字是金文和大篆产生的基础。说得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留言指点。

阳字的甲骨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怎么写?

阳,汉语常用字,一级字,读作yáng。最早见于甲骨文。会意字兼形声字。

篆书时代划分?

回答:篆字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文字,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篆书书法是中国书法的五大书体之一,它和楷书、行书、草书、隶书一道构成了独特的中国汉字书法艺术。篆书的很多书法经典佳作,千百年来广为流传,至今仍被书法爱好者所学习和欣赏。

在书法的五大书体之中,篆书恐怕是最神秘,最不为人所了解的一种书体。它如何的起源与演变?又在历朝历代各个时期如何发展?

篆书起源:

历史上,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的夏、商、周三代,被称为“先秦”。

先秦时期的文字包括以下四种:

1、从文字诞生之初就产生的甲骨文;甲骨文是殷商时期由巫师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都是占卜、或祭袍活动的文字。

2、商朝时期诞生的金文;金文是商朝时期铸造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其有名的代表作有《大盂鼎》、《毛公鼎》、《散氏盘》等。金文起源于商朝只是目前的普遍看法,还有待确切考证。事实上,关于金文涎生的时间是有争议的,一种认为金文是由甲骨文发展而来。另一种则认为,金文的起源早于甲骨文。

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石鼓文,石鼓文为东周战国时代的秦国刻石,是秦王命人凿造的十枚石鼓,上面内容都是用籀文刻的四言诗,记载一些秦王游猎之事。

4、还有竹简木牍、帛书等。

先秦时期产生的这些文字被后世统称为“大篆”。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文字、贷币、车辙和度量衡等,即“车同轨,书同文”。他命丞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的工作,李斯以秦国文字为文字统一标准,撰写了一批文字,刻在全国各地的名山上供人参照学习,有《泰山刻石》、《峄山刻石》、《会稽刻石》、《琅琊台刻石》。

秦始皇统一后的文字被后世称为小篆,也叫秦篆。

大篆和小篆被统称为篆书。

李斯始创了小篆,被后世称为小篆的“鼻祖”。李斯在皇始皇统一文字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小篆相比较大篆,在形体笔画上都作了省略,在字数上比大篆有所增加,在书写上更加有规可循。从书法艺术的角度看,小篆字体修长端庄,结构疏密有致。线条匀称,以中锋用笔为主,章法上上密下疏,排列整齐。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由于小篆是官书,只在正式隆重的场合使用,在民间的普及程度有限。在民间,人们仍大量使用简牍、帛书和民间的刻符等。

篆书的发展及演变:

汉代篆书:秦朝之后的汉朝,是中国文字演变和书法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是多种书体共存并互相影响的时期,篆书、隶书、章草等都书体都处在应用与发展变化之中。一方面,古文字逐渐完成历史使命,走向终结。另一方面,今文字日趋发展,并逐渐成熟。从书法艺术的角度看,文字逐渐显现出艺术自觉性。

篆书在汉代,呈现出两方面特点:

一是仍然保留通用性。在汉代的官方高级文书和重要仪典,如诏书、碑额、官印、宫砖等场合,篆书依然是通用文字之一。

二是汉代篆书也逐渐的由实用性上向艺术性上演变。受新兴文字的影响,西汉的篆书体势由秦代的弧圆变得方正,呈现出方圆兼备的特点。东汉的篆书无论是从笔法,还是外形结构上都呈现出不同于小篆的各种风格特征。汉篆著名的碑额有《韩仁铭》、《西狭颂》、《华山碑》、《孔宙碑》、《袁博碑》等,这些篆书碑刻风格逈异,各具风貌,是后世了解汉篆的一个重要窗口。

汉《韩仁铭》

汉代篆书既有对秦代小篆的传续,更有对秦代小篆的发展变化。在小篆的延续和发展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国两晋时期的篆书:在三国两晋时期楷书、行书、草书等书体逐渐发展成熟,书法艺术步入完全自觉性的历史新阶段,篆书发展在这个时期陷入低谷,在篆书理论和篆书艺术表现上均乏善可陈。

其实,仔细分析就不难发现,篆书在这段时期的衰落实属必然,篆书的特点是书写繁琐,通用性差,一直是作为官方的文字而存在,即使在小篆一统文字后的秦代民间应用也极不广泛,接受度也不高,只被当成官书。在那些隆重的场合,如记功刻石、叔量诏版、兵虎符时才会应用到。而三国两晋时,楷书、行书、草书等书写更简单便利的书体逐渐发展成熟,渐渐的取代了篆书和隶书等书体的实用空间。而且随着书法艺术逐渐自觉化,楷书、行书和草书等在艺术表现力上更具优势的书体就为更多的人所接受。

所以说此消彼长,楷书、行书、草书等书体在三国两晋的繁荣发展压缩了篆书、隶书的发展空间,篆隶渐渐衰落也就成为必然。

篆书发展的这种颓势,一直持续到了隋朝未期,随着唐朝文化盛世的到来才有了改变。

唐代篆书: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政治开明,国力强盛,无论经济还是文化都极大的繁荣。唐代的书法艺术也得益于此,各书体皆得到蓬勃发展,篆书也随之复兴。唐代的帝王们对书法极为重视,据史料记载,唐代皇帝中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等人都善习篆书。

《碑帖叙录》记载:“《代国长公主碑》唐玄宗李隆基篆额。”据《金石录》载:“《唐工部尚书来曜碑》肃宗篆额。巜唐慈恩寺常住庄地碑》大历六年代宗篆额。

唐代篆书复兴的代表性人物是李阳冰,他与秦朝的李斯被后人称为篆书上的“二李”,李阳冰酷爱篆书,他对李斯的小篆用功极深,并在李斯小篆的基础上发展变化出“玉箸篆”和“铁线篆”。其篆书体势修长,结构端庄,用笔纤细匀称。李阳冰的篆书存世作品有《三坟记》、《谦卦铭》、《怡亭铭》等。

李阳冰《三坟记》

唐代还有史惟则、瞿令问等篆书名家。

唐代篆书在历史上颇负盛名,人们普遍认为唐代在篆书上的成就,是秦朝李斯始创小篆之后的另一座高峰。

宋代篆书:宋代在篆书上的成就不如唐代,但也不差,尽管宋代没出过李斯、李阳冰那样有名的篆书大家,但擅篆者也不少,比如宋代释梦英、徐铉、徐错、郭忠恕等人。

释梦英是宋代高僧,擅长篆书。据史料记载其:

”效十八体书,尤工玉箸。”

明陶宗仪《书史会要》:梦英”与郭忠恕同时习篆,皆宗李阳冰。"

从史料中可以看出,宋代释梦英和郭忠恕的篆书师从唐代李阳冰。释梦英的篆书笔法精致老道,其篆书水平并不在李阳冰之下。宋人陶毅在其所著《梦英篆书千字文碑序》中赞曰:史籀没而蔡邕作,阳冰死而梦英生。”

释梦英的篆书作品有《篆书千字文》、《篆书梦英十八体诗刻》等传世。

释梦英的篆书《千字文》

后世皆知宋朝书家们在行书上成就很高,却对宋代书者的篆书了解很少,这一方面是他们行书上的光芒过于耀目,掩盖了其在篆书上的成就。另一方面也是宋朝书家们的篆书作品传世极少,人们对他们的篆书不甚了解。宋代书法大师黄庭坚以行书和草书名扬千古,为人所熟知。据史料记载,其在篆书上也用功很深,也很有造诣,只是其篆书作品未有存世者。

黄庭坚对习篆非常重视,他曾说:

今士大夫不知(篆籀)十室而九夫,不学篆籀书,真行草都难工,今世书家,都不究其理。

黄庭坚认为:不学好篆书,其它的书体也很难学好。

宋代书法尚意,宋代的文人书家讲究诗书情趣,宋代的篆书也因为脱离了实用性,而完全成了文人书者欣赏把玩的艺术爱好。宋代金石学大兴,文人书者们对篆隶、金石碑刻兴趣大增。在这种背景下,宋代在古文字学的研究上颇有建树,留下了很多这方面的著作,有王厚之著《钟鼎款识》、郭忠恕著《汗简》、薛尚功著《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欧阳修著《集古录》等。这些著作为之后的元、明、清在篆书与古文字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整体来说:宋代早期,篆书取法唐代李阳冰,篆书风格与唐人篆书并无二致,后期风格呈现多样化,装饰化,个性化的特点。

元代篆书:元代书法泛起复古思潮,研习篆隶的书家很多,在篆书的理论著作方面颇有建树。有名的著作有赵孟著《印史序》、杨桓著《六书统》、周伯琦著《说文字源》、应在著《篆法点画辨决》等等。

在元代,篆书的应用更加广泛,除了碑刻、墓盖、匾额等篆书常用场景外,篆书还大量的被应用到书画作品的题跋中,还出现以篆书作“引首”。

在元代以前,篆书多以石刻的方式留存,在元代,以篆书书写的墨迹作品很多,这使得篆书的表现形式更直观,更多样化。

在篆书的艺术表现方面,有成就者也不少,如赵孟、虞集、钱良佑等人。

书法大家赵孟在篆书方面也显现了他超常的艺术天赋,他大篆、小篆皆擅长。赵孟的篆书师出《石鼓文》、李斯的小篆和唐代李阳冰的篆法。

他的篆书端庄秀丽,雅韵多姿,非常精致。其篆书代表作有《玄妙观重修三门记》、《张总管墓志铭卷》、《湖州妙严寺记》、《光福寺重建塔记》等等。

赵孟篆

元代篆书在赵孟等人的影响下,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篆书的传承上和延续上做出了贡献。

明代篆书:明代篆书继承了元代赵孟等人的衣钵,明代的书家们也大都深受赵孟复古主义的影响。在明代早期的篆书中我们可见,更多的是对秦篆及唐人篆的良好传承,虽然明代早期的篆书个性化不太明显,但书风传统,篆法古朴,对传统经典有很深的研习。

在经过早期的积累后,明代的篆书在中后期迎来个性化大发展、大转变,以李东阳、乔宇、徐霖等为代表的书家开始尝试新风格,从早期的对篆书传统的继承开始向个性化发展转变。

李东阳篆

晚明时期的书法家赵宦光是明代篆书篇章中,必须提及的名字,赵宦光精于篆书,在篆书创作和理论上皆有建树,他在篆书中掺入草法,开“草篆”书法之先河,在篆书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另开篇章,堪称大胆的创新与尝试,对后世学篆者如邓石如等人产生了深刻影响。

他还著有《篆学指南》等理论著作,对明代篆书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

赵宦光篆

明代的书家们在篆书的发展创新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在篆书艺术个性化的展示上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清代篆书:篆书发展到清代,进入鼎盛时期。清代篆书的繁荣与复兴与当时的学术环境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其中朴学(即考据学)和金石学等的影响对清代篆书的发展极为关键,这些学术研究与思想为清代篆书大发展、大繁荣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清代中期,碑学兴起,文人书家的艺术观念和审美观念都受到了深刻的影响,研习篆书的书者大量出现。清代篆书的风格上也发生了转变,书家们追求个性化的展现,纷纷的从秦篆的束缚中突破出来,他们从商周鼎彝、金文、石鼓刻石、汉代碑额、瓦当等古文字中吸取精华,形成了篆书的不同风格和流派。

清代有影响的篆书名家邓石如、刘墉、吴昌硕、赵之谦、翁方纲、钱坫等人在篆书发展历史上拥有显赫地位,都堪称篆书大家。

邓石如篆

清代的篆书无论从艺术水平、篆书风格的多样化、高水平有影响的书家的数量、篆书相关的理论著作和研究等各个方面都堪称历史最强。说清代是篆书发展的盛世毫不为过。

当代篆书:篆书发展到了近代和当代仍然有很顽强的生命力,仍散发着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尽管当代篆书早已失去了实用价值,但他仍然以其珍贵的艺术价值吸引了很多书法爱好者欣赏它,学习它。在当代中国书协主办的书法展赛中,高水平的篆书参展作品总能见到,这说明篆书这一古老的书体在当代被很好的传承。

篆书在我国书法史与考古界有什么重要地位?

东汉许慎编著的《说文解字》被认为是中国文字研究史上的皇皇巨著,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而这部伟大的文字学研究著作,实际上就是许慎根据当时的小篆、参考战国先秦时期的诸国文字,研究编撰而来,这本书不仅对于研究中国文字的源流演变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了解当时的篆书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但是长期以来,对于大众而言,篆书显得非常神秘和遥远,他和甲骨文一样,看起来是一种远古时期人们使用的早期文字。即便是现在,我们拿来很多篆书字来看,也往往会一头雾水,看不懂这些篆字和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汉字有什么联系和对应关系。毕竟他们在外型上相差太远。

但实际上,篆书对于中国文字的定型、规范和发展,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甲骨文和大篆文字作为早期人类使用的抽象符号,往往还带有一定的具象性、形象性。

比如,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大汶口地区发现很多原始陶器的遗迹,这些陶器上面有很多刻画符号。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被誉为大汶口文化符号、疑似为“旦”字雏形的刻画符号。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刻画符号整体上来说很具有形象性,它有三部分组成,按照今天我们的理解,这三个部分分别是“日”“火”“山”。如果这真的是表示“旦”这个字,那么这就很明晰的体现了当时刻画符号的复杂性,这虽然已经具有相当大的抽象性,但是与我们今天看到的“旦”字是有很大差距的。

而许慎的《说文解字》以及后来诸多文字学家进行文字学研究的意义,也正是通过对于这些抽象符号的考察,揭示出他们演变的规律、演变中形态的差异,从而探求出人们进行这样演变的意义和背后先民所存在的思维方式。

而要想连接起先古文字和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文字之间的联系,那么篆书是我们必须要了解和解释的书体。

篆书是中国文字史上第一个比较具有规范意义的文字,尤其是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确定小篆文字的规范地位之时。

七国统一之前,各个诸侯国家文字不尽相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文字混乱和无序的一面,小篆一统六国文字,重新确立了文字的秩序,这虽然对当时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有很大的帮助作用,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各个国家文字之间的差异,而这些差异是我们了解当时各个诸侯国家人们思维方式的重要途径。

许慎《说文解字》在相当大程度上保留了上古时期的文字资料,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看法,为我们了解文字发展提供了便利。

就书法史来说,篆书是第一个具有书法审美色彩的文字书体。甲骨文和金文、篆籀之文虽然也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但是比之篆书还是相当差,尤其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李斯撰写了很多篆书碑刻,用来颂扬秦始皇的伟大功业,这些篆书作品后世的书法家看来,极具美感和欣赏性。

比如著名的《峄山刻石》,《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东行郡县,上邹绎山,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原秦峄山篆碑,立于峄山书门。从内容和创作目的上来说,他就是一个为秦始皇歌功颂德的碑石书法,但是正因为这块碑石的目的性,让他在书写风格上更有秦帝国的气象,一种磅礴的、宏伟朴实的气象。

因为这块碑石的书法,后世的人推李斯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一人,他也当之无愧的成为了第一位被人所记住的“书法家”。李斯的书法,虽然在当时还没有特殊的创作意识和书法家身份的认同,但是很明显的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帝国初创时期昂扬向上、蓬勃的生命力,自商周两代之后,整个中原地区的版图还是第一次建立在中央集权制度的政权之中,这当然在相当大程度上给了李斯极大的信心,让他能够创作如此宏伟风格的篆书。

但是这块碑石命途坎坷,因为它实在是太有名了,唐朝时候,许多达官贵人、来访者络绎不绝,这使得当时地方官和百姓叫苦不迭,于是他们出了一个馊主意,把这块碑是毁掉,这样一了百了。唐代著名的诗人杜甫曾经在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中写道:

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

“野火焚”即言此碑被坏之事,而“枣木传刻”是说后来人根据流传下来的拓片翻刻一事。

但是即便这块碑石已经失真相当严重了,我们仍然可以从后世的翻刻拓片中看到它的美感。

篆书特有的一种雍容淳朴、高雅圆润之感,在《峄山碑》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要不然后世的书法家、文人也不会这样对这块碑石的书法热衷到如此地步了。

篆书书法家在无意识中所确立的淳朴典雅,中和致正的书法审美理想,就成为了后世书法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来源。在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王羲之。

王羲之最初学习书法,是跟卫夫人一起学习的,但是后来王羲之改换了学习的方向:

右军曰:“予少学卫夫人书,将谓大能。及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曹喜等书,又之许下见钟繇、梁鹄书,又之洛下见蔡邕《石经》三体,又于从兄处见张昶《华岳碑》,遂改本师,于众碑学习焉。”右军所采之博,所师之古如此,今人未尝师右军之所师,岂能步趋右军也?南、北朝碑莫不有汉分意,《李仲璇》、《曹子建》等碑显用篆笔者无论。若《谷朗》、《郛休》、《爨宝子》、《灵庙碑》、《鞠彦云》、《吊比干》皆用隶体。

这段话记载于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中,虽然康有为拿出这个这个例子是在为他宣扬碑学书法、否定帖学书法来做证据铺垫,但是,无疑我们可以从中看到王羲之的书法风格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过篆书碑刻书法的影响。

沈尹默先生在《二王法书管窥》中曾经提出王羲之“变古”这一说法:

羲之从卫夫人学书……姿媚之习尚……后来博览秦汉以来篆隶淳古之迹……便欲改学……可以体会到羲之的姿媚风格和变古不尽的地方,是有深厚根源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考察王羲之的书法,我们会发现,王羲之书法风格形成的过程带有一定程度上的复杂性,他一方面有卫夫人的“帖学”启蒙色彩,而后又不满足于帖学局限,有意得以碑学加以补充发展,这也让他的书法既没有帖学媚俗无骨的毛病,也没有碑学粗野无度的弊端,整体上较好,风格较为中正。

而王羲之这一书法风格和审美追求也被后世的书法家们所效仿、继承、发展。因此,从根源上来说,中国书法中,篆书这一书体仅仅具有独立的书体审美意义,而且它所代表的审美风格也一直是中国书法审美范式中最坚实的底色。

后世欧阳询等人“艺综南北”,合南北书法之长处,其实也是将碑帖两派的书法进行融会贯通的做法,这与王羲之学习篆书来补足卫夫人书法缺陷的做法如出一辙。

总之,篆书作为一种书法字体,在文字学意义上他为我们考古文物资料的研究、为我们研究文字演变,探寻古代人们思维方式、确立中国书法审美基础底色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我们初学书法,也可以以篆书作为入门字体,对于我们练习书法技巧、掌握控笔能力、感知书法审美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雯的来历和雯的甲骨文金文?

“雯”字最早大概出现于汉朝,所以是不会有甲骨文写法的。“雯”字简繁同形,也就是说,没有另外繁体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