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致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字体 > 字体百科 > 正文

字体百科

灵飞经小楷_很多人说硬笔不能临九成宫临了九成宫以后对行书太约束

爱字体2023-05-19字体百科0
本文目录灵飞经小楷,很多人说硬笔不能临九成宫临了九成宫以后对行书太约束?后无来者的小楷代表吗?最近用硬笔临灵飞经?灵飞经临落款用什么书体?写小楷灵飞经用什么毛的毛笔?灵飞经小楷,很多人说硬笔不能临九成
本文目录

灵飞经小楷,很多人说硬笔不能临九成宫临了九成宫以后对行书太约束?

首先感谢这位朋友的邀请。针对这个问题,我发表一点个人的看法,不当之处请大家指出!

“很多人说硬笔不能临《九成宫》临了九成宫以后对行书太约束了。”其实,据我个人的看来,这句话里面就有很多信息值得推敲。

灵飞经小楷_很多人说硬笔不能临九成宫临了九成宫以后对行书太约束

第一,我觉得不能用硬笔临习《九成宫》

欧阳询的《九成宫》自然是书法里的珍品,后来学书者奉为瑰宝,而且有人穷尽一生都在学习《九成宫》,但是我为什么说不能用硬笔临习《九成宫》这块碑帖呢?那是因为我觉得不能用“小笔去写大字”!《九成宫》碑上的字应该属于中楷,大概在3厘米左右,而我们学习书法最好学习原大的字,所以说《九成宫》用毛笔临写固然可以,但是用硬笔临习就不太适合了!

第二,行书最好不练欧阳询的

欧阳询的楷书精妙绝伦,而他的行书却没有他的楷书好,他的行书《张翰帖》并没有他的楷书好,而一般学习行书的人都是从“二王”的行书开始的,并且欧阳询也是学“二王”系统的。在我个人来看,由于欧阳询的楷书太好了,法度森严,所以导致了他的行书也不是那么流畅,关于欧阳询的行书,田蕴章老师也曾经说到过,认为欧阳询的行书并不是十分精彩,学习行书还是从“二王”入手。上面我们说到了硬笔不适合临习欧阳询的《九成宫》,甚至是毛笔也不太适合临习欧阳询的行书,那么对于硬笔来说,怎样临写楷书和行书呢?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三点。

第三,硬笔临古帖小楷

用硬笔临写毛笔字帖是被证明了的,是一条正确的路径,而且用硬笔临写毛笔字帖,只能是临写毛笔小楷字帖,因为我觉得用硬笔不太适合临写像《九成宫》《多宝塔》那样的大字,而是可以用硬笔去临习《灵飞经》《道德经》钟繇的《宣示表》王羲之的《黄庭经》《乐毅论》还有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以及姜夔的《跋王献之保姆贴》,直接用硬笔临写,会受益匪浅的!古帖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笔画精致。这样可以锻炼笔力,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字形俊俏活泼,不会有死板的感觉。由于古帖都是用毛笔书写,所以整体来看都是气韵连贯的。

第四,硬笔行书可以临摹现代人的字帖

记得田英章在他的书法讲座里专门谈到了这个问题,学习书法能不能学习现代人的字帖呢?他觉得是可以的,但是首要的一点就是:字要好!所以说,只要现代人的字好,就可以学,尤其是行书,我们为了满足日常运用,是可以直接学习现代人规范的字帖的,因为现代人的字帖学习起来非常方便,讲解清晰,内容丰富!而直接学习古帖难度更大,要知道,现代书法家的字也是从古帖里来的,所以我们不妨把他们的字当做桥梁通往古帖,有了一定的基础,自己再去古帖里寻找新的东西,我想,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也会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呢?欢迎大家留言,感谢关注笔尖写字课堂!

后无来者的小楷代表吗?

说《灵飞经》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小楷代表,我认为这样的论断有失偏颇。为什么呢?

《灵飞经》更多的是实用性书写,其艺术性谈不上最高。

佛教从汉代传入中国,到唐代到达鼎盛。当时,人们大兴寺院、建佛塔、造佛像、抄写经文等活动十分频繁。唐人写经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文化标签,当然不只是佛经,还有道家经文。这里有个大背景,虽然印刷术发明于唐朝,但基本上是到了唐朝后期才逐渐兴起,而当时的手工雕板又非易事,适用范围其实并不广。那么,大量的经文要传播怎么办呢?那就只有靠手写。所以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可以较为肯定的认为,唐人写经其实是一种实用性的书写,而非源于艺术性的书法创作。这一点,我们从《灵飞经》中带有强烈的行书笔意就不难看出——因为这样的写法速度较快。从书风特点来看,我们在大量唐人写经的墨本中都可以看到这种书风,从某种意义上讲,她的实用性特点是不是有些类似于“馆阁体”?但要肯定的是,即便是唐人写经诸如要达到《灵飞经》这种书写水准,依然要深厚的书法功底。就像我们现代人用钢笔、圆珠笔或是铅笔写字一样,没有一定的书法功底,是写不出漂亮耐看的文字的。

《灵飞经》墨本

《兜沙经》墨本

敦煌唐人写经

《灵飞经》的盛名,或许更多来源于它的历史背景。

我们知道,大量的唐人写经墨本现世于敦煌的莫高窟。而经典的《灵飞经》则不然,它有属于自己的历史。《灵飞经》自唐之后,一直深藏宋朝内宫,这一点从元代袁桷、明代董其昌的题跋上我们可以清晰的知晓。到了元朝《灵飞经》基本处于隐匿状态,到了明朝忽然出现,董其昌将其抵押给了海宁的陈瓛,董其昌后来赎回的时候,陈家扣留了其中四十三行。后来,四十三行由清人翁同龢家族的后代翁万戈带到了美国,现藏在美国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所以,《灵飞经》不同于其他唐人写经的墨本,一是流传的过程复杂曲折,《灵飞经》自身丰富多彩的故事也为自己加码不少;二是经手了多位历史名人,加上这些名人的题跋,其价值自然会比一般的唐人写经墨本要高出许多。从这一方面来讲,《灵飞经》的盛名或许更多来源于它的历史背景,而非其本身的书法艺术价值。

《灵飞经》四十三行墨本,现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其实比《灵飞经》高超的小楷作品还有很多。

有人说,《灵飞经》是天下第一小楷。我不知道这种理论从何而来,抑或有什么真凭实据。从小楷书法的来讲,历朝历代包括当今,几乎所有的书家都在苦苦追寻晋人足迹,追求魏晋遗韵。古人将,大字难以结密,小字难以宽绰。用今人的话讲,小楷以形散而神聚最为难。《灵飞经》恰恰在这一点就略显薄弱。普遍书家研习小楷,往往从钟繇的《宣示表》《荐季直表》,王羲之的《黄庭经》《乐毅论》,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等帖入手,从《灵飞经》入手的并不多,这是不是也说明了一些问题。我们看唐朝以后擅小楷者及其代表作,如蔡襄《茶录》、黄庭坚《金刚经》、姜夔《跋王献之保姆帖》、文徵明《草堂十志》、王宠《游包山集》、黄道周《孝经》、傅山《小楷千字文》等,几乎清一色一魏晋小楷为宗,很少有使用《灵飞经》笔法的。

王羲之《黄庭经》

王献之《洛神赋》

钟繇《贺捷表》

最后我想说,《灵飞经》结字疏展、工整精细,是小楷中的能品,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称其为“天下第一”则有失偏颇,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就更是夸张了些。

最近用硬笔临灵飞经?

首先给你点个赞!很多人练习硬笔书法,选择的都是现代硬笔书法字帖,而您选择的却是中国古代小楷字帖,这个选择值得肯定!中国古代碑帖是书法的源泉和精髓,练习硬笔书法必须从中国古代著名小楷中汲取营养。《灵飞经》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钟绍京《灵飞经》(局部)

《灵飞经》,又名《六甲灵飞经》,是道教的经书之一,作者有争议,普遍认为是唐代书法家、宰相钟绍京所书。唐代著名小楷极品,被誉为“天下第一小楷”,是历代学习小楷的典范之作。《灵飞经》是最适合作为硬笔范帖的古帖之一。

您临习一段时间后觉得效果不太好,可能是临习时间比较短,或者是没找到合适的方法。怎么样提高呢,谈点个人看法。

认真读帖

唐代著名书法理论家孙过庭的《书谱》里说“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意思是,学书者在临帖时,对碑帖中的字观察的越仔细,临摹起来就越像。那么应该从哪些方面读贴呢?

赵孟頫临《灵飞经》(局部)

用笔方法

《灵飞经》用笔方法丰富,有圆笔、方笔、更有很多地方用的尖笔。所谓尖笔,就是下笔顺势落纸,不按不驻,自然行笔,起笔处形成尖锋。

笔画

写好一个字,首先要学好基本笔画。举例说明。

来看垂露竖的写法,快速切入落笔,重按后向下行笔,速度由慢到快,向下重按后收笔。要求写的垂直挺拔,中间略细。

结构

所谓结构,就是各个偏旁之间的位置关系,大小关系,角度关系。下面以一个例字来分析。

“降”,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的耳字旁由于笔画较少,所以写的小些,并且位置偏上,是为了避让右边部分。

章法

《灵飞经》的章法,纵有行横无列,字的大小有别,参差错落,疏密有致,变化自然。通篇浑然一体,顾盼照应,流畅飘逸,妙趣横生。

认真读帖是为了临得更像,要想临得的形神兼备,必须认真读帖。只有反复的临、读,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清末状元刘春霖临《灵飞经》(局部)

最后建议不要只用硬笔临写,由于书写工具的差异,用毛笔临写更能体现原帖的运笔规律和神韵,最好用硬笔、毛笔交错临习,才能相得益彰,更上一层楼。

灵飞经临落款用什么书体?

灵飞经临落款可以用行书,因为灵飞经是工整的楷书。这样可以略有区别。

写小楷灵飞经用什么毛的毛笔?

从书法专业老师哪里和书法书友哪里了解得知,练习书写小楷灵飞经多使用纯狼毫和紫羊毫以及七狼三羊兼毫毛笔,小号毛笔出锋在0.5左右为宜。小号紫毫毛笔对小楷笔法特点的把控相对容易一些,更能体现出小楷的结构特点和笔画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