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致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字体 > 字体百科 > 正文

字体百科

古代字体大全查找_古代的文字是如何拼读和传播的

爱字体2023-04-02字体百科0
本文目录古代字体大全查找,古代的文字是如何拼读和传播的?中国的汉字究竟有多少个?古代有哪些酷刑?一二三四五一直到十?文字甲乙丙丁的来源是什么?古代字体大全查找,古代的文字是如何拼读和传播的?感谢邀请。
本文目录

古代字体大全查找,古代的文字是如何拼读和传播的?

感谢邀请。

古代字体大全查找_古代的文字是如何拼读和传播的

古代的文字是如何拼读和传播的,这个题目很大,完全说清楚就是一本专著了。

咱们只能“撮其要者”,简而言之。

甲骨文之前是否还有文字,现在尚无定论。所以,甲骨文之前的“拼读和传播”就可以不讨论了。

甲骨文,肯定是成熟文字了,可以从甲骨文说起。

学者们考证,殷商时期,存在一个贞人集团。他们负责占卜等事宜,负责人世与神灵的沟通。当时的文字,掌握在他们“手里”——不止甲骨文,甲骨文是契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学者们认为,当时的主要书写工具是毛笔。甲骨上,确实发现了用毛笔书写的朱字。

徐中舒先生进一步考证,贞人集团中,存在着“儒”这个团体,住于“儒丘”。“儒”的甲骨文,写为“需”,为“人之腋下有水滴之象形”。这是说,这些人,在祭祀之前,是要沐浴净身的,以表虔诚。

孔子原籍宋国,为商族之后,亦当为“需人”之后,所以才有了儒家。

儒家这一集团内部,一定是有文字传承办法的。基本的方法,一定是和孔门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这种形式有关的。

殷商的时候,文字的传播,包括拼读,是在贞人、 “需人”族群内部通过 “办学”或口耳相传实现的。

周代,族群或“职业”仍然是文字传承的一个重要渠道,比如儒的族群和家族内部,史官的家学等等。

除此之外,办学已成为惯例。

孟子说:“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

夏和商,不必多说了。周代,是有庠有学的。

《学记》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国有学,是说国家的学校,其教育的内容关乎国家管理,叫“大学”。党有庠,是乡学,讲知识,其教育内容叫“小学”。庠、校、序,都是平民小学。贵族的小学叫“塾”

小学所教的知识里,包括文字。

《汉志》曰——

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既然有了学校,有没有课本呢?

从目前掌握的史籍看,周代开始,就应该有课本。

比如,现在知道,先秦时期,即有童蒙识字的课本《史籀篇》。稍后,有《苍颉》、《爰历》、《博学》。

西汉,有司马相如编的《凡将篇》;史游编的《急就篇》;扬雄顺续《苍颉》的《训纂篇》。

后来又有贾魴又补充的《滂熹篇》,等等。

这些见于史籍记载,未见记载应当还有。

上述这些识字课本的体例,基本是杂取若干字,编成四言、六言或七言的谐韵的文句。其目的,仅仅是为了使儿童读起来顺口,容易记诵,至于对字形、字音、字义则并不加以解析。

书中不加解释,就要靠老师的耳提面命了。所以,读音和释义上,不规范是肯定的。

周朝及至春秋战国,疆土面积已经很大。

群雄争霸,各国文字差异越发明显,方言迥异。

孟子说:“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是说,一个楚国大夫想让他的儿子讲齐国话,那到底是该请个楚国老师教呢,还是请个齐国老师教?

秦始皇统一中国,车同轨书同文,六国文字,被以秦国的小篆统一了。这大部分算好事。

但是,他又焚书。弄得后世看不懂残存的六国文字写成的书了。

最长不过百年,汉代的文人对先秦的文字和文化已经一头雾水。

此时,有了三本重要的书籍——《说文解字》、《方言》和《尔雅》。

扬雄的《方言》,把当时能够搜集到各国方言,北到朝鲜,南到百越,做了很重要的解释。

《尔雅》,“尔”即“迩”,亲近、接近的意思;“雅”,即“夏”或“正”。连起来的意思,是“追寻正根儿”——追寻中原文化的正根儿。这是部辞书,收词语4300多个,分为2091个条目。本20篇,现存19篇,分为“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yuè)”、“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chù)”。相当于现在的百科全书。

《说文》,则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字典。

《说文》辨识声读的方法,一叫“比次声音,说明字义”。比如,释“瑗”曰:“大孔璧。人君上除陛以相引。从玉,爰声。”这是以“相引”解释“瑗”的命名。古时,“引”“爰”同音,本为一语。

二叫“读若”。比如,“氓,民也。从民,亡声。读若盲。”

为什么已经说“亡声”了,还要说“读若盲”呢?《说文》里的“读若”,包含两种种情况——音义相同的读若;音同义异的读若。

篇幅原因,不再详述。

许慎这种“读若”的办法,后来被人改为“音某”。

例如,《诗.周南》云“薄之掇之”。《毛传》曰:“掇,拾也。”陆德明《经典释文》说:“拾,音十。”

这种“注音”的方法,叫“直音”。这种方法的不足,是有些字无法注音,比如“丢”,没有另一个字可以为其注音。

还有一种注音的方法,和“直音”很相似,是利用同意不同调的字来注音。

例如,“刀”,《康熙字典》注为“到平声”。这就比简单的“直音”注音好了一些,把声调注明了。

但在拼音注声之前,真正的好方法,是 “反切”。

“反切”,是汉语音韵学的开端。

反切,汉末已有此方法。开始,此法称“反”,又叫“翻”。唐代,很忌讳“反”字,遂改为“切”。反切,是后来的统称。反和切,都是一个意思,就是拼音。

三国魏孙炎著《尔雅音义》,使用“反”注音。但此书已佚。

现存最古的韵书是《广韵》。

《广韵》的前身,是《唐韵》。

《唐韵》的前身,是《切韵》。

《切韵》为隋代陆法言所著,书成于隋仁寿元年,即公元601年。比较系统地使用了“反”的注音方法。

反切注音,是用两个字拼出一个字来。

例如,“相”,为“息亮切”。原来叫“息亮反”。

反切的原理,是上字代表声母,下字代表整个韵母。

反切也有局限性。对于古人的反切,要遵循两个原则——

1,反切上字,只取声母,不管韵母和声调;

2,反切下字,只取韵母和声调,不管声母。

其实还有许多细则,不必详述。

汉字如何拼读,如何传播,一是靠直音反切,二是靠学校和收门徒,大致就是这样了。

中国的汉字究竟有多少个?

【中国文字共字有多少个】?

从仓颉造字之说,再到被发掘整理出的4500个,已被释读的有2000多个甲骨文字。再到如今,中国共有多少个字,恐怕就如同中国现在究竟有多少个人一样,很难精确到个位之数……不过我们可以从明朝人[梅膺祚]编撰的《字汇》中了解到有3300多个单字……

到了清朝由[张玉书 陈廷敬等]在《字汇》《正字通》(该书由明朝人张自烈编撰)的基础上编撰了享有盛誉的文字工具书《康熙字典》。该书收字47035个……现在的最新版《新华字典》收录字为85000余字……据有关方面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目前共有字数约在11至12万个之间。但真正的常用字约为7至8千个。有人可能不理解,十多万个字,为何【闲置】那么多?请看下面截图看到了吧,三个魚字读音为鲜,与【鲜】字同音同义。是[鲜]字的异体字。三个鹿字读音为粗,同样是[粗]字的异体字。还有诸如[槑]为梅的异体字。[斈]为学的异体字,引伸一下【学 學 斈】,学习一词,写繁体时觉得麻烦[學習],写异体时多数人不认识[斈习],所以一般写作【学习】。还有一些如二个繁体龙字,三个繁体龙字,这两个字音都是[dá]。此类字只能作为【茶佘饭后】谈天打屁的谈资,现代的你,还有必要去“学习″这类″知识"呜?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地说,中国的文字还在不断地上扬,【新字】还在不断出现,上图这个字,是我在五年前用[奥克斯]按键机在电脑上翻拍的,字意,大家肯定明白,这,不是创造又是什么?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学好自己的母语,再去学外语,可能会更灵活一些,朋友,你认为如何?

古代有哪些酷刑?

电视剧里,我们并不能看到真正的历史上的酷刑,其实历史上,真正的酷刑,是非常恐怖的。下面我们列举一些令人难以想象的古代酷刑!

一、梳洗

这里说的梳洗并不是女子的梳妆打扮,而是一种极为残酷的刑罚,它指的是用铁刷子把人身上的肉一下一下地抓梳下来,直至肉尽骨露,最终咽气。

梳洗之刑的真正发明者是朱元璋,据沈文的《圣君初政记》记载,实施梳洗之刑时,刽子手用滚开的水往犯人身上浇几遍,然后用铁刷子一下一下地刷去他身上的皮肉。

就像民间杀猪用开水烫过之后去毛一般,直到把皮肉刷尽,露出白骨,而受刑的人等不到最后早就气绝身亡了。

梳洗之刑与凌迟有异曲同工之妙。据《旧唐书.桓彦范传》记载,武三思曾派周利贞逮捕桓彦范,把他在竹槎上曳来曳去,肉被尽,露出白骨,然后又把他杖杀。

二、剥皮

历史上最爱搞剥皮的人是明太祖。

由于他是贫民出身,最恨贪官污吏,一旦被他抓到贪污,下场通常就是剥皮。他即位之初,曾抓到一对父子贪污,震怒之下,下令剥皮。皮剥下来之后制成两面鼓,挂在衙门口,以昭炯戒。

这种刑法据说是三国东吴最后一代国君孙皓发明的,不过让他闻名天下的却是明太祖朱元璋。

犯人被从脊背下刀,然后将背部的皮肤从两边撕开,就如同蝴蝶一般,又称为“蝴蝶展翼”。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是将犯人埋在土中,在脑袋上开个十字形的伤口,将水银倒进去,因为水银的密度很高,很重,会将人体的皮肤与肌肉分离。

在洪武一朝,因为贪污而被剥皮充草的官员数不胜数,甚至连朱元璋手下的大将蓝玉也逃不过被剥皮的下场。

三、腰斩

电视上的包青天,开铡的时候我们看到的都是把人头塞进去,刀起头落,仿佛中国式的断头台。

但是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包青天那三把铡刀其实是腰斩用的。也就是一刀下去,就要把人两段。由于腰斩是把人从中间切开,而主要的器官都在上半身,因此犯人不会一下子就死,斩完以后还会神智清醒,得过好一段时间才会断气。

明成祖杀方孝孺就是用腰斩,传说一刀下去之后,方孝孺还能以肘撑地爬行,以手沾血连书“篡”字,一共写了十二个半才断气,大家可以算算看一共要多少时间,而这段时间受刑人又得受多少苦痛。李斯也是被腰斩的。

补充说明一点,据说明成祖要求方孝孺执笔草诏,方孝孺执意不肯,明成祖威胁要诛他九族,方孝孺厉声说:诛我十族也不怕!明成祖一怒之下,把他的朋友算是第十族,一并诛却,当时株连数千人。

四、五马分尸

五马分尸很简单,就是把受刑人的头跟四肢套上绳子,由五匹快马拉着向五个方向急奔,把人撕成六块。

商鞅就是受五马分尸之刑。不要以为这没什么,要把人的头跟四肢砍下来都得花不少力气,更何况是用拉扯的。

而受刑人身受的苦处更可想而知,真到撕开的时候,恐怕受刑人已经不会觉得痛苦了。痛苦的是正在拉扯的时候,要花多少时间我不知道,不过恐怕不是几秒钟就可以解决的。而撕开的时候,恐怕是血雨满天。

五、人彘

另外常听到的“大卸八块”,通常是把人杀死以后,才把人的头、手脚剁下来,再把躯干剁成三块。活生生的倒是没听过。不过历史上有一段记载,恐怕比大卸八块还惨。

汉高祖死后,吕后把他的宠妾如意夫人抓来,剁去手脚,割掉鼻子耳朵舌头,眼睛挖出,丢在猪圈里喂养,取名“人彘”。结果吕后自己的儿子看到,给活活吓死......

六、凌迟

凌迟有被称呼为千刀万剐,这是中国古代刑法中最残忍,最血腥的刑法,当然能够享受这种刑法的人也不是一般的罪犯,一般都谋反啊,犯上作乱的,当然凌迟也分不同的级别,最低等的是八刀,又称为大卸八块,然后是三十六刀,一百零八刀,当然最恐怖的莫过于3三千六百刀。

据历史记载,明正德年间的大太监刘瑾就享受了三千六百刀的待遇,整个行刑过程长达三天三夜,到最后只剩下一副骸骨了。

而据说犯人若未割满一千刀就断了气,刽子手也要受刑。这是明朝的规定,而受此刑最有名的人就是大太监刘瑾,听说一共割了三天才让他断气......

而更惨的是明末抗清名将袁崇焕,因为崇祯皇帝中了反间计,误以为他通敌叛国, 判他凌迟处死,行刑前以渔网覆身(让肌肉突出以便下刀),游街示众,被北京城无知的民众冲上前去,把他的肉一块一块咬下来......那种心理的痛恐怕远高于生理的痛。

七、虿盆

这是古老的殷商时期的刑法,在周朝创立之后就被废除了,据传说是商朝最后一位皇帝帝辛和宠妃妲己,所创,将犯人全身衣物除去,丢入深坑之中,坑洞中只有数不清的蝎子蜈蚣已经饥饿的无毒蛇,犯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被一点点的啃噬。

七、骑木驴

骑木驴是古代专门惩治那些勾结奸夫谋害亲夫的女人所用的酷刑。

据《狄公案》记载,古代的骑木驴是这样的:先在一根木头驴车上竖起一根小木柱,把受刑的女子吊起来,放在木柱顶端,使木柱戳入体内,然后放开,让该女身体下坠,直至木柱自体内穿入,押赴刑场处决。

八、抽肠

具体做法是把一条横木杆的中间绑一根绳子,高挂在木架上,木杆的一端有铁钩,另一端缒着石块,像是一个巨大的秤。将一端的铁钩放下来,塞入犯人的肛门,把大肠头拉出来,挂在铁钩上,然后将另一端的石块向下拉,这样,铁钩的一端升起,犯人的肠子就被抽出来,高高悬挂成一条直线。犯人惨叫几声,不一会就气绝身亡。

除了以上重刑,还有一些衙门里常用的惩罚手段,据说19世纪曾有英国人目睹了清朝衙门曾执行的这些刑罚。

他们将过程用画的方式记录了下来,算是歪果仁眼中的满清十大酷刑:

廷杖:让犯人趴在地上用棍棒直接重打,古装剧中最常出现的刑罚。

照面拍板:用木板直接在犯人脸上赏巴掌。

竹桥渡仙:在犯人小腿上放一根竹子,让两个人各站在两端。

石灰腌目:用石灰粉直接撒入犯人眼中将他弄瞎。

排木夹指:用木条夹住犯人手指,让人痛不欲生。

机架夹足:将犯人固定在刑架上,官差拉紧木条夹犯人脚踝。

悬空吊刑:将犯人悬挂在半空中,让他痛苦不堪。

挑断脚筋:直接用刀将犯人脚筋挑断。

6环首死刑:将犯人吊死,与西方的绞刑类似。

斩首:浅显易懂的酷刑,也是让犯人受到最少痛苦的方式。

总之酷刑就是各种折磨人的手段,其创意跟脑洞都可以称得上“恐怖至极”。其实除了上面这些刑法之外还有炮烙、刖刑、烹煮、活埋、沉河、射杀、穿铁……数不清的刑法,随着封建王朝的破灭,这些压迫人民群众的刑法也消失殆尽了。

一二三四五一直到十?

这个问题,人们通常会引用《说文解字》中的相关解释来回答,可归纳为两点:

1.“一二三亖”等字形用于表示数字,为指事(象事),直观易懂。

2.“四、五、六、七、八、九、十”等字形用于表示数字,属于假借。

其中,《说文解字》似乎还记载着3个字形的字形之义:五(陰陽在天地閒交午)、八(象分別相背之形)、九(象其屈曲究盡之形)。

“四、六、七、十”等的字形之义则不见载于《说文》,后世只能基于字形、字音作出一些猜测,然后再去探究它们的造字依据。例如,一些人依据“七”的小篆字形及字音,猜测它是“切”的初字,即“七”的字形之义为“象刀切物之形”。

这样归纳一下,大家可能马上就会发现一个问题:

即使能说清楚“四、五、六、七、八、九、十”等的字形之义和造字依据,也仍然不知道它们为什么可用于表示相应的数字。

这些字形用于表示数字,显然属于假借,我们只有进一步找出假借义与字形义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说清楚我国古人对相应数字的命名过程,才算是完整地回答了题主的问题。

例如:字形“八”为什么可用于表示数字8呢?一句“假借”显然是不够的。要想把问题说清楚,让大家心里不再有疑惑,就必须去剖析假借的具体依据:“分离”与“数字8”两个不同的语意(字义),为什么能用同一个语音来表示?它们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这就涉及到语音起源的问题了,不再仅仅是文字起源的问题。

语音起源是人类未解之谜,西方甚至一度都不让探究……我们能解决吗?

解决不了,并不代表什么都不能去做……

做点小小的猜测,对人畜都无害,总可以吧?

(猜都不让猜的朋友,就别往下看了,省得把自己气坏了)

语音起源和文字起源是两个不同的过程,后者是从视觉(形体)角度去命名客观事物,前者则是从听觉(声音)角度去命名客观事物,思维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以“八”为例,从视觉(形体)的角度,我们根本无法找出“分离”与“数字8”两种事物的共性,无法将两者联系在一起。但是,如果从听觉(声音)角度考察,我们可以发现折断棍棒等物体的声音为ba,模仿该声响得到的语音可用于表示分离、分叉等意。人类用十指计数,十根手指八个叉,数目是固定不变的,所以我国古人又借用此音来表示数字8。

总之,语音和文字都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命名,但其命名依据有所不同。释解汉字的字源,必须两条腿走路,既要讲清楚语音的起源,又要讲清楚字形的起源。

但是,语音起源的过程发生在人类之初,到文字产生时早已被遗忘,不可能留下相应的记载……西方人虽然一直在追问语音的起源,但实际探究的并不是语音的起源,而是文字的起源。西方所谓的语源,只是把多音节词解析成一个个词根,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实际上是构词法,分析字母文字的构成,而不是去探究语音的起源。其性质,和我们把汉字拆解为不同的偏旁部首一样。

我国的祖先,做的比西方人更绝,压根就不提语音起源的事,完全回避了这个问题。例如:《说文》只是剖析字形的起源,没问过字音的起源;对待假借字,只是从静态结果的角度视为同音通用,而不是从动态过程的角度视为记录语音的结果;对待形声字,也只是简单地指出形旁和声旁,没有进一步去追问原因。总之,从《说文》开始,2000多年来,中国人在释解字源时,都是在用一条腿走路!

人们总是想从视觉(形体)这一个角度,去解决全部的问题……为此,便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大量似是而非的解说,例如《说文》对“四、六、七、十”等字的解释……后人知道这些解说不可信,却受《说文》影响,又着力于从视觉(形体)角度去解决问题,结果是作出更多的曲解……要避免这种现象发生,只有一路可走:改变观念,改变思路,改变方法,补齐另外一条腿,用两条腿去走路,去释解字源!

当然了,前人没有系统地探究过语源问题,走这条路开始肯定是艰难的,但我们不能因为难便不去做……我们做的事,即使全都是错的,也为后人积累了经验,也是有意义的……

最后,回答一下题主的问题,对众数字的字源和语源作出一些猜测。

(仅仅只是猜测哦……)

先强调一件事:中外古人都发明了十进位,其实际依据应该是人类拥有十指,即古人最初习惯用十指来数数、计数,所以发明了十进位……中国古人对数字的命名,与此有很大的关系,如认为“十”为数之满,五是数之中,九是接近十的数字,十指构成八个指叉……等等。

字源:指事,象棍棒横放之形,表示数字1。

语源:模仿自碾压物体破碎声,初音近于ngi/nge,表示“夷”(碾平)。字形“一”是平的,地平线呈“一”字形,所以借用此音表示数字1。

字源:指事,象两根棍棒横放之形,表示数字2。

语源:模仿自两个硬物相互轧压声,初音近于nge,表示轧压、数字2.

字源:指事,象三根棍棒横放之形,表示数字3。

语源:不知道……可能和水流散开声有关,最初用于表示众多。

字源:“亖”为指事,象四根棍棒横放之形,表示数字4。

“四”这个字形,可能是由

这个字形匀称美化而来,此字形可能是人体之形,突出四肢。

语源:不知道。

字源:假借。字形“㐅”,象挥舞棍棒之形,本义是“舞”(挥舞)。

语源:模仿自挥舞棍棒之声,初音近于wu/ngu,表示舞动。手握处为挥舞棍棒的中心,所以经联想拓展,此音可用于表示“午”(日之中),“五”(数之中)等。

字源:假借,字形来源具体不明。

语源:可能源自模仿水流下落声,取叠加之义(用手指计数,六要换手)。

字源:假借,字形来源具体不明……有可能和“气、云”一样,象水汽上升之形。

语源:可能和“气”同源,源自模仿急细气流溢出声……人类有七窍,数目是固定的,所以借用此音表示数字7.

字源:假借。字形象棍棒断裂之形,本义表示分离。

语源:模仿物体断裂之声,初音近于ba/pa,表示断裂、分叉、分离……人类双手十指有八个指叉,数目是固定的,所以借用此音来表示数字8。

字源:假借。字形象物体纠结在一起之形,本义表示纠结,接近。

语源:与“纠、就”等同源,可能模仿自烤肉焦糊时油脂发出的声音,初音近于ngu/ngo,表示纠结、接近(指肉受热收缩)……九是接近十的数,故借用表示接近的音来表示。

字源:假借。甲骨文和金文都有众多不同的字体,大部分为谷粒形,小部分为瓜果之形,在线条化(发展为小篆)过程中,中部加一横表示果实鼓凸之形,字形之义当为果实,当为“实”之初字……实的本义是富有,后借用于表示果实,则“十”专用于表示数字,仅在“针”“𠤏”等字中取谷物本义。

语源:可能模仿自较细气体溢出声、箭矢飞行之声等,表示“实”(充满)、“失”“逝”(离开)“矢”(箭)等……十为数之满,故借用此音表示。

文字甲乙丙丁的来源是什么?

甲,乙,丙,丁是十天干其中的四个,十天干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据传说,天干地支起源于公元前2697年,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干支纪年法。

记载传说“相传黄帝时代,因有蚩尤神扰乱,黄帝忧民之苦,遂与蚩尤大战于涿鹿之野,流血百里不能治之,黄帝于是斋戒沐浴、筑坛祀天、方丘礼地。天乃降十干。十二支。帝乃将十干圆布像天形,十二支方布像地形,始以干为天,支为地,然后乃能治之。后有大挠氏将十天干、十二地支分配成六十甲子,并以黄来开国日定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此为天干地支之由来。”

实际上在现在所用历法上,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是无法出现的。

根据“五虎遁法”甲子年对应的是丙子月。

但是在古代历法中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的确出现过。

相传,古六历是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其中,夏历建寅、殷历建丑、周历建子,根据夏商周秦的顺序,秦历建亥,以亥月为岁首。

但是西汉制定太初历将原来以冬十月为岁首恢复为以夏历正月为岁首,并吸收了干支历的二十四节气成分作为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使历书与农时季节更为适应。

到了东汉初期,光武帝刘秀时期民间已使用干支纪年。延至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干支纪年被以政府命令的形式颁行于全国。尔后各朝各代,实行年号纪年之外,并以干支法作为纪年,沿行不废。

所以甲,乙,丙,丁最早是一种纪年符号,用于记录时间,后期随着社会的发展用于命理学,风水学,占卜学,乃至今天应用到各行各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