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致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字体 > 字体百科 > 正文

字体百科

行体字_临摹方法有几种

爱字体2023-06-10字体百科0
本文目录行体字,临摹方法有几种?有什么好的练字方法?德云社三个字是谁题写的?嫡出和庶出的孩子?学习它们有什么意义?行体字,临摹方法有几种?谢谢你的邀请和提问。“什么叫临摹?临摹的方法有几种初学书法,什
本文目录

行体字,临摹方法有几种?

谢谢你的邀请和提问。“什么叫临摹?临摹的方法有几种初学书法,什么方法临摹更快?”临摹是我们学习书法的基本手段。也是我们学习书法的终生手段,大体上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初学临摹,一个是高级阶段的精心临摹。

行体字_临摹方法有几种

临和摹是两个概念,摹,比较接近于复制。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叫影摹。一种方法叫勾勒填墨。

初学书法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影摹也叫用“影格”,就是把一张透明的纸蒙在字帖上面,照着字帖上面来描,这种方法也叫“描红”。因为字帖是老师用朱砂墨写的字帖,字帖的颜色鲜亮,学生可以在字帖上面蒙着一张纸来描摹。

唐代武后万岁通天二年(697)临摹复制的《万岁通天帖》中王志的《喉痛帖》临摹方法是填墨与细线描画相结合的,把枯笔飞白也逼真地复制出来了

这种方法就是以字帖中几个字(一般是一页大楷)通过描摹反复练习,来熟悉毛笔字的书写方法。在“描红”阶段学习临摹,一般只有一个字帖,或者要换几次字帖。这种方法临摹的字和字帖上面的字是一模一样大的。

还有一种方法是勾勒填墨。这种方法也叫“向拓”。具体的方法是,把字帖对着窗户,蒙上一张纸,用毛很细的毛笔勾勒下来,然后再填墨。

这种方法基本上属于复制字帖,与学习书法临摹关系不是很大。初学书法一般也不用这种方法,但是复制字帖,就必需要用这种方法,因为用“向拓”的方法临摹字帖,可以把字帖的原来的样子临摹的一丝不差例如,唐太宗时期的书法家冯成素临摹的《兰亭序》就是用这种方法临摹出来的字帖,这是一个《兰亭序》的复制品。

唐太宗时期冯承素用“向拓”填墨临摹的《兰亭序》

与冯成素同时临摹《兰亭序》的,还有虞世南、褚遂良,但是虞世南和褚遂良临摹的《兰亭序》是用对临的方法。所以,他们两个人临摹的《兰亭序》跟字帖差别还是蛮大的。这就是向拓和对临的差别。

在武后万岁通天二年(697),王羲之的后代王方庆向朝廷献出了自己收藏的祖传王家一门二十八人的墨迹珍本十卷献出。就组织人对这些字帖进行临摹,这个字帖就是有名的《万岁通天帖》。按照常理,可能我们都认为这个《万岁通天帖》也是用“向拓”的方法,勾勒填墨出来的。

但是根据日本学者表立云于1988年在辽宁省博物馆参观《万岁通天帖》时,他用放大镜观看细部用笔发现:这个字帖的临摹方法与过去我们的想象完全不同,居然像绘画一样用很细的平行线条排列有序的,逐步描绘出来的。临摹的逼真程度,几乎可以用一丝不差来形容了。

武后万岁通天二年临摹的《万岁通天帖》中王僧虔的《太子舍人帖》

对武后时期的临摹成就,唐代美术理论家张彦远的评价非常高,他说,当时的临摹达到了“一丝不差”的程度。对此很长时间,千里马是有一定的怀疑态度的。但是。从《万岁通天帖》的临摹来看,武后时期确实有了新的临摹方法,能够达到复制水平的高超复原程度。

所以我们看,摹是复制字帖摹的方法,可以很好的还原真迹,但是未必是一种很好的书法学习和临摹的方法。

如果我们用摹这样的方法去学习书法,那无异于于缘木求鱼,会走上一条不太好的结果。

我们常说的临摹,虽然是摹和临两种方法,但是,由于摹主要是对字帖的复制工作,因此,一般的书法学习方法,不是用摹而是用临。而临摹的这个词的含义主要还是指临而不是摹。

乾隆十三年,乾隆皇帝对临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临,就是模仿字帖,这种临摹方法,可以按照字帖的用笔结构,写的跟字帖的大小基本一样大,也可以比原字帖小,也可以比原字帖大,总而言之,临摹字帖的大小比较自由。但是一般临摹字帖,我们要求跟字帖大小差不多一样大就可以了。过大或者过小是一种特殊情况。

临,也叫对临,就是把字帖放在眼前,看着字帖一笔一画来模仿字帖。这种临摹方法,有充分的观察和思考的时间来认真的揣摩字帖的用笔、结构、墨法等等。是一种一边观察一边思考,一边模仿的学习方法。跟“摹”的方法,只考虑完全忠实于字帖,完全依据字帖的复制方法是很不一样的。

此外我们还应该看到,复制字帖和描红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摹帖。

描红是初学书法描摹字帖,是一葫芦画瓢,复制字帖的描摹方法,需要比较高超的书法技巧和书法知识。

清代书法家篆刻家吴熙载对临方法临摹的隶书《乙瑛碑》

初学书法最好还是用对临的方法学习字帖比较快。主要表现在:

第一观察方便

如果与描红的方法比较临摹,对临是把字帖放在眼前来模仿字帖的,所以,会看得很清楚,而描摹是隔着一层纸,对于墨色,对于用笔,有时候看的不是那么清楚,总是感觉隔着一层,但是对临的方法,是字帖近距离的在你的眼前,观察起来比较方便,可以随时对字帖进行点点画画的分析、判断,对下笔会起到心中有数的作用。

第二视觉清晰

我们临摹字帖,把字帖放在眼前,在你眼前呈现出来的字帖上的用墨、用笔、笔画交代都能看得非常清晰,不像我们描红的那种方法,有时候感觉模模糊糊的或者不是很清楚,这种清晰的感觉,给我们会带来一种愉快的心情和肯定的用笔。

所以对临字帖就有这样的好处。

第三细节直观

初学书法最担心的就是用笔的起笔、行笔、收笔这些细节是怎么完成,怎么交代的,如果我们在字帖上蒙着一张纸,那么,这些细节观察起来就有一点模糊了。甚至有时在描红的过程当中,要把纸翻过来看一看,才能判断清楚是怎么用笔,然后再去下笔临摹。那么,我们对临字帖,就不存在这样的麻烦和干扰了,而是比较直观的可以看到字帖的起笔、行笔、收笔和接笔的变化。

元代晚期书法家俞和临摹的王羲之小楷《乐毅论》

所以我们建议哪怕就是初学书法,尽量避免不使用描红这种方法。

那么我们如何尽快的进入对临的状态呢?

学习书法,我们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怎么样去用笔,这是一个最大的问题,不光是初学者要了解怎样用笔,就是我们一生练书法的主要问题,还是在于如何掌握用笔的问题。

初学书法怎样才能尽快的进入临摹用笔的状态

千里马的建议是:我们要尽快的学会对笔画的分析,掌握笔画的规律到底在哪里。

这个方法到底难不难呢?当然不难,非常简单。如果这个方法太难,那就增加了我们学习方法的难度,延缓了我们快速进入临摹字帖的状态和临摹字帖的质量。

作者临摹的魏碑《敬史君碑》

为了让我们临摹字帖既能够保证质量,又能够比较快的进入对字帖学习的状态,所以我们要对笔法首先进行分析。

从大量的书法的规律性来看,我们临摹字帖,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基本的笔画。如果把基本的笔画掌握了,那么临摹字帖就没有什么问题了,我们在学习字帖的时候,一定要把字帖里面的基本笔画,就是点、横、竖、撇、捺这些笔画做一些简单的总结,这些笔画的总结,是所有笔画的代表性和基础性的笔画,但是他们的规律是共同的,这就是每一个笔画都存在着起笔、行笔、收笔。

但是重要的是,在一个字帖之中,每一个笔画的起笔、行笔和收笔都不太一样,这是需要我们认真推敲的,例如,颜真卿写的点就有不同的点法,横有不同的横法,但是它的基本规律是一样的。

我们首先要明白每一个笔画都是有这样一个结构的,那么,我们就会用这样一个方法去分析每一个字的笔画结构,如果每一个笔画能够写对,而且有正确的入笔方法,那么学习字帖就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了。

临摹字帖要注意起笔、行笔、收笔、接笔的正确。

初学书法的起步,就起于我们对笔画的分析上面。

我们在很多临摹字帖的观察中还发现,很多学习书法的朋友,他们在临摹字帖的时候往往在哪出问题呢?就是在笔画上出问题,不是起笔不对,就是行笔的部分不对,或者收笔的部分不对,我们一定要准确的分析一个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这三个结构,每一个部分都是怎么样用笔的,才能够准确的把握字帖的用笔方法。

这是我们初学书法尽快入门的最好的方法。

因为这是一个书法原理,比如说,我们都知道,每一个笔画是由起笔、行笔和收笔来完成的,但是在字帖当中同样的笔画,不同的处理方法很多,所以书法家对不同的笔画在起笔、行笔、收笔用笔过程当中都不一样,但是,他的这个规律是不会改变的,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的观察。只是在怎么样起笔的,怎么样行笔的,怎么样收笔的方法上有差别,这正是需要我们去观察的。我们搞懂这个原理,最多需要一个星期,加上我们临摹字帖的实践就很快搞懂了,但是我们要学会要做到,把每一个笔画都写好,当然需要很长的一个过程,这就要看个人在临摹的过程当中具体在用笔的中是如何把握的了。

写好字不等于临摹准确,临摹正确。图片为董其昌临摹五代杨凝式《神仙起居帖》,没有一笔是准确的。我们可以从起笔、行笔、收笔、接笔来看。应该说这是意临了

随着临摹字帖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我们书法知识的提高,我们还要扩大知识面,因此我们的临摹并没有完成,仍然需要更多的临摹方法来满足我们学习书法,提高书法艺术创作能力。

所以除了对临,我们在对字帖,能够能够模仿的情况下,尽量的还要学会背下来,这种方法呢也叫背临。

背临实际上就是把我们平时临摹的字帖,能够在不看字帖的情况下临摹的跟字帖差不多,或者一模一样更好,这种方法也是训练我们加强临摹记忆的一种方法。

有没有最快能够记住临摹字帖的方法

临摹字帖记不住字帖,这是一个很多学习书法朋友遇到的实际问题也是一个苦恼的问题的问题,那么,有没有最快记住临摹自贴的方法呢,当然有,在这里千里马给大家说一个好方法,很简单。

我们前面说的要注重临摹字帖的笔画,起笔、行笔、收笔。

这个方法可以提高和加深我们对具体的单独的一个笔画的理解和把握。

我们临摹字帖不是说把一个一个的笔画写好就行了,我们还要掌握好字帖的结构,这个方法用什么方法来达到呢?我们把它叫做用“接笔”的方法来达到。

注意看“接笔”在哪里

接笔就是我们临摹字帖,每一个字第二个笔画以后的笔画,或者叫做一个字里边的“下一个”起笔点。就叫“接笔”。

“接笔”这个笔画要瞻前顾后,要承接前面一个笔画,要为下一个笔画做准备,这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它和上一个笔画的“连接点”如何安排的?这是这是打开我们记忆之窗的亮点。

如果我们在临摹字帖的时候注重记住我们“第二个”笔画的接笔点在什么位置,那么,我们对临摹字帖的记忆力就会大大的提高。

我们对很多书法教学发现:大多数或者绝大多数人没有提到过“接笔”这个概念。今天大家不妨试试,如果我们注重了“接笔”是不是会提高我们对一个字的记忆能力?

为什么“接笔”会提高我们的记忆力呢?这是有一个科学道理的,不是简单的一个方法。

赵孟頫用笔的折法细节在于用笔圆润婉转

我们都知道,字帖上面的字都是有结构的,书法就是把不同的笔画巧妙的结构在一起的,那么,结构的重要的结构点在什么地方呢?它就是我们讲的“接笔”这个点。或者用形象的话来说就是字的“榫卯”点。

所以,我们在临摹字帖的时候,注重观察和研究这个点的位置,那么你的记忆力就会得到增强。所以这是我们学会背临的一个要点。

背临是我们学习书法,检验学习成绩和效果的一种手段,主要是检验我们学习字帖学的像不像记住了没有?如果通过背临检验我们临摹字帖临的很像,说明我们临摹的成绩还是非常好的。

如果临摹字帖背临成功,可以说我们基本上就告别了书法的初学阶段了。

告别书法初学阶段,就会意味着我们打下了一定的书法基础。

有这样一个基础,我们完全可以自由的自学书法了。然后我们多领一些字帖,最后达到各家能够融会贯通,我们一定会写出自己的书法风格的,但是后面还有很多临摹的方法,例如像意林等等这些我们就再不一一多说了,因为这些临摹方法已经不属于初学阶段的书法临摹了。

有什么好的练字方法?

书法是一门艺术,是要长期的练习和熏陶。所有的捷径、高效只是对的方法加大量的练习。

书法首先是手上功夫,功夫不到,手不应心;再就是它的艺术性,须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文化底蕴需要长期熏陶,不是短期就可以快速提升。手上功夫我们可以通过短期大量的练习快速提高很多。

满足日常书写是我们学习书法的第一步。下面附上几个学生通过30天练习后的学校作业。

要想短期有所提高,一定要选好字帖,做到多看,多练,多对比。一定要坚持,心在哪里,时间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祝大家练字愉快!

德云社三个字是谁题写的?

第一娱记出品必属精品!

德云社牌匾上的三个字谁写的?有什么意义?这个题目有点笼统,我最少看到过三四种不同字体的德云社牌匾,你问的是哪一个呢?既然问得很笼统,我就把常见到的几种都介绍下吧!

最有名的是马季先生写的,我认为也是最好的一版!

关于马季给德云社题字,曾经还引起过争议,当时也巧,马季正再给德云社题字的时候,接到一个圈内人士的电话,让他不要给德云社题字,说郭德纲这个人不好,不要理睬他。但是马季说:你不要这么说,大家都是同仁。

马季题的这个版本,画面布局均衡匀称,用墨浓淡有致,看得出来马季是有一定书法功底。郭德纲也把马季的题字奉若珍宝,裱起来藏在家里!

除了马季,郭德纲的师傅侯耀文也给德云社提过字,但是我个人认为,没有马季这版本好看。有人还说德云社的德字,可能还是一个错别字。现在德云社天桥旗舰店的招牌就是用的侯耀文的题字!

用得最多的郭德纲自己写的,但真的不怎么样!

郭德纲看得出来,他也很喜欢书画,偶尔在微博上还发过他的作品。不过凭心而论,他的书画水平真的很一般,当着爱好但是没问题,但是做牌匾,懂行的人来看,有点贻笑大方!

上图中“蝌蚪体”的德云社几个字,就是郭德纲自己写的。现在无论是钢丝节还是日常演出,这个版本的德云社三个字反而用得比较多!

鄙人学过美术,大学有专门的美术字体课程。说实话,郭德纲的手写体,真的就只是小学生水平。一般没有书法功底的人,常常会写这种体。如果非要点好听的,那就算是有一点点童趣吧!

还有早期的书法体牌匾,其实也不错,但是现在弃用了!

德云社刚起步的时候,因为没有太在乎形象,就比较简单的直接用了电脑里面的书法体。譬如隶书、粗黑体等。

这些字体虽然简单,但是都是比较经典的字体,所以看起来效果也不差,至少比郭德纲手写体要好看得多。

说起这个字体,德云社作为一个正规的企业,真应该请一个设计师做一套整体的VI设计,这对企业形象来说是有好处的!

嫡出和庶出的孩子?

现在好像没有嫡出和庶出之分了,往往小三的孩子一样可以分家产、一样受到法律保护的。可是古代却完全不一样了:正妻生的嫡出的孩子与妾所生的庶出的孩子,在地位上、在继承权上、在各种方面都是差距巨大的。贾宝玉和贾环剧照

随便举两个例子:红楼梦里面,贾宝玉是贾政正妻王夫人所生,这就是嫡子;贾环是妾赵姨娘所生,这就是庶子。贾宝玉那是享受到了众星捧月般的待遇,可是贾环只能在一旁悲伤着。

朱元璋和朱标

古代皇帝家也同样如此,很多朝代都是优先立嫡子为太子的,例如:

朱元璋一即位就立了嫡子朱标为太子,而且还不遗余力地培养;

朱棣

反观后来的朱棣就比较苦逼了,1360年朱棣出生于应天府(南京)。可是朱元璋一忙就忘了有这个儿子的存在了。一直到1367年的时候,朱元璋才给这个不太重视的庶子取名字:朱棣。

这也就是说,朱老四一直到七周岁该上幼儿园了,才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名字。

1380年的时候,朱元璋就让朱棣到北京去了——就藩。这也清楚明白地告诉朱棣:皇位你就别想了,你就老老实实帮助你大哥守住边关就行了。最后朱棣要想夺大位,也不得不铤而走险了。

其实通过这两个例子:我们完全可以看出——嫡子和庶子的差距是极其巨大的,待遇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下面我们来分析两个问题:一是,嫡子和庶子的差别到底有多大呢?二是,古代社会为什么要这么规定呢?

古代嫡子与庶子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上面,而是体现在方方面面

首先来普及一个知识:古代实行的也是“一夫一妻”制模式,男人往往只能有一个正室妻子。当然了,如果你的经济允许、实力到位的话,是可以娶别的女人的,不过统一叫做:妾室。

不过很多朝代对娶妾也是有规定的,例如:汉朝规定,“功成受封、得备八妾,卿大夫一妻二妾,庶人一夫一妇”,在元朝以后才慢慢放开了。

这样一来,正室妻子所生的孩子就是嫡子了,妾所生的孩子就是庶子了。往往一出生,嫡子和庶子之间就出现了不可逾越的鸿沟:我们来看看具体的区别!

区别一:财产继承权上面

如果父亲有爵位,那必然嫡子是继承人。若有多个嫡子,则由最年长的嫡子继承,对于嫡长子而言,其余嫡子和庶子无异。庶子就算比嫡子年长,但嫡子还是排在庶子之前。

慈安、慈禧和同治帝

区别二:称呼问题

庶子是不能称呼自己的生母为“母亲”的,只能称呼“姨娘”。庶子只能认父亲的正妻为“嫡母”,庶子通常都由嫡母抚养。

举个最简单直接的例子:同治帝是慈禧所生,可是必须喊慈安为“母亲”,也是由慈安直接抚养的。同治帝大婚的时候,其皇后也是由慈安亲自指定的。

区别三:婚嫁要门当户对、丧事也一样

一般情况下,嫡子找老婆会找嫡女,嫡女一般也会嫁给嫡子的。如果是庶出的女儿的话,那就更加难找对象了,毕竟古代女性地位比较低。

一般长辈去世的话,由嫡子负责料理后事,即使庶子的母亲去世的话,也是由嫡子来主持一切工作的。

贾环

区别四:礼仪方面

庶子见到嫡子不管年龄大小,都要行礼并问候。家里面如果办大事,例如:如果祭祖的话,嫡子负责主持,庶子一般没有任何发言权。

区别五:往往很多族谱上面都没有庶子的名字

古代人往往在族谱、墓志上面都没有庶子的名字。说白了就是:很多家庭根本就不承认庶子的家庭地位,也不愿意让庶子来继承香火。

总之一句话,古代人说的嫡庶有别那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往往一出生就注定了很多事情了。古代庶子要想逆袭改命,往往只有一个办法——考取功名,有了官位之后立马就不一样了。

我来回答大家一个重大的疑问:古代社会为什么要这么严格规定嫡庶有别这个事情呢?

其实早在周朝的时候,嫡庶有别这一套就被固定了下来。周朝就搞起了一套严密的“宗法制度”了,这套模式是以“血脉”来衡量一切的价值,包括最重要的社会地位和个人身份。

那么古代社会为什么要搞出来这么一套看起来极度不合理的模式呢?

原因一:为了继承权考虑

看过古装剧、看过历史书的人都知道一个事实:古代很长时间皇帝设立继承人的标准都是“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说白了就是:嫡长子优先、嫡子优先,而不是以贤明来确认的。

很多人会说这个搞法不靠谱,应该以立贤为主才对。我想说的是:这样搞的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损失也最少。

贤明这个事情根本就没有标准,况且很多皇子会演戏的,例如:隋炀帝杨广一开始就很贤明,当然是表演出来的了。

如果老皇帝以贤明为标准的话,估计整个皇宫的皇子都会变得很“贤明”、都是奥斯卡影帝了。

我总体上感觉:古代皇帝大多数不靠谱,那是皇权模式的问题。大家不要忘了,好人在一个不好的环境下也会变成坏人,坏人在一个好的环境下也可以转变成好人的。

总之一句话,嫡庶之分固定了以后,更加有利于清晰、明白的划分继承问题。

原因二:为了统治稳定性着想

古代皇权社会,皇帝们最大、最迫切的任务就是为了维护统治的稳定性。有了嫡庶之分以后,往往就能把身份、地位、等级给固定下来了。

古代皇帝们希望打造一个稳定的社会模式,这个模式里面那是各司其职、等级分明、大家都安于现状等等。这样一来,更加有利于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管理,也能让自己的皇位稳一点、再稳一点。

嫡庶有别说白了就是:一种身份固化剂而已,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己的地位、都安于自己的地位。这样一来,皇帝们管理国家的成本就会小很多了,流动才是最大的不稳定性。

其实说白了,古代是一个等级社会、是一个金字塔模式的结构,皇帝在最高层然后依次往下。如果每一层都安安稳稳、那么皇帝的那一层也就无人可以挑战了。

最后我想说,嫡庶有别说到底还是血统论的一种具体体现形式而已。不过对于有些人来说还是觉得不错的,起码可以防止小三的孩子分家产、防止小三上位。

学习它们有什么意义?

谢谢您的邀请和提问。“楷书、行书和草书有什么区别?学习这些书法有什么意义?”你的问题看似没道理,其实也有一些道理。

这就是说,我们真的需要既要学习楷书,也要学习行书,还要学习草书吗?

如果你不是想学书法。真的不需要学那么多,起码草书不需要学的。

我们现在的楷书、行书、草书可以说是一个三位一体的书法体系。

楷书从起源上来说,是汉代末年就有一些萌芽了,但是,楷书到魏晋时代才比较成熟了,曹魏时期的书法家钟繇的《宣示表》标志着楷书的草书,被称为楷书的鼻祖。

但是,真正达到全国统一使用楷书写字,还是以唐朝为准。从曹魏钟繇到东晋王羲之的300年中,隶书仍然是主流书法。

楷书横平竖直,写起来比隶书要快,看起来比隶书更有方块字的整齐儒雅之美。

由于楷书点画清楚,笔笔分明,所以,南北朝以后到唐代,就逐渐成为通行的标准字了。

我们今天所有的出版物,都采用的“宋体”印刷字,就是从手写的楷书体雕刻为雕版字而形成的。所以,我们读书看报的字体,也是现代化的楷书字体。

书法的楷书,是我们写字学文化的基础。

我们从识字的第一天起,就给你看的是楷书。因为这种字笔画分明,横平竖直,没有含糊的地方。

学汉字我们一开始就学会了做事要做明明白白的事,写字要写清清楚楚的字。说话要说有条有理的话。

楷书还有历史的内涵,因为楷书是从历史的发展中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而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中国最早的字是甲骨文,但是,甲骨文只是特定的人群在使用,我们现在还不能确定甲骨文到底使用了多少年?是从什么时代使用的。所以,甲骨文尽管是中国最早的汉字,却还谈不上是“楷书”。

不过,后来的金文与甲骨文的继承关系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楷书,就是书法标准和汉字标准的意思。楷就是楷模,是样板,是大家都要学习的字。

西周的金文,是中国最早的“楷书”。虽然金文中有一些商朝文字,但是主流是西周文字。这是因为周朝使用文字,推行文字普及发展的力度是商朝之后非常空前的一个朝代。

汉字真正成为成熟的社会化文字,也是从西周开始的。所以,西周文字为主体的金鼎文字,从西周到战国,流行了大约800年。

但是,在这8000年中,春秋战国的后400年,由于诸侯国互相争霸,周朝王室的统治衰微,各诸侯国的文字,各自为政,互相拉开了一定的距离,文字比较乱,没有西周那样统一。但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字主流,仍然大体保持了“金文”的特色。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出于强化国家集权的需要,颁布了书同文的政令,整理了金文,按照秦国使用的字体样式,统一规范了汉字标准。

历史上把金文叫大篆,把秦始皇统一后的文字叫“小篆”。因为大篆和小篆都是篆书体系,只是有前后的不同,并没有巨大字体的演变。

小篆是中国文字史上真正的“楷书”。也是祖母级的“楷书”。

因为,中国的小篆这种字体,是汉字历史上的第一个字典,是第一个书法史上的“字祖”字体,是中国汉字“字典的字典”。

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事还真是有一点历史故事的。

汉字事实上在战国晚期,已经在流行一种“行书”,这就是隶书。

为什么说隶书是“行书”?因为隶书是篆书的快速写法,也是篆书的解体写法。

如果战国时代还是一个金文的时代,汉字的“楷书”,当然就是金文这种篆书了。

但是,篆书写起来有点慢,也不太好写,所以,下级文职官员,写文书就比较潦草,如果快速写出篆书,就是隶书的那个样子了。所以,我们可以把隶书看作是篆书时代的行书了。

而秦始皇统一文字的时候,其实民间已经非常流行隶书了。

但是,隶书在秦朝当然还不属于官方认可的规范字,所以,没有禁止隶书,也没有提倡写隶书。隶书为什么叫“隶书”?历史上有很多说法。其中一个说隶书是“佐书”,就是辅助书法的意思。我个人认为,这个书法太精确了。因为,隶书早期并没有官方规范文字的地位,它只是篆书的快速写法,是对篆书的补充。

可是,秦朝只有短短二十多年就灭亡了。取代秦朝的是汉朝。

汉朝的官方楷书仍然是秦始皇统一以后的“小篆”字体。这样,小篆的楷书地位就进一步得到了巩固。

但是,在汉代,隶书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发达,以至于官方也用隶书写官方文件了。

到东汉时代隶书已经完全与小篆一样,成为一种“楷书”了。

因为大家都在用隶书写文章,而不是用小篆写文章。

例如东汉末年灵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至东汉光和六年(公元183年)雕刻的《熹平石经》,就是东汉德高望重的大书法家蔡邕用隶书写的一个儒家经典。

根据汉灵帝的意见,他把儒家学生当时必学的七部经典著作《鲁诗》、《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刻成石书,立在太学供学子们学习。

蔡邕不但是文学家,也是书法家,所以,蔡邕的书法也成为一种楷书,成为东汉末年的书法样板。

这其中就有蔡邕的女儿蔡琰和钟繇,也是学习蔡邕书法的学者,他们都是著名书法家。这就是隶书是楷书的证据之一。

在东汉以后,中国的“楷书”,实际上已经有两个:一个是小篆,一个是隶书。中国的书法,也除了篆书,还有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所以,汉代开始小篆永远就定位在“楷书”,而隶书被后来的“唐楷”,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楷书”给代替了。

所以,我们今天的楷书就是从唐楷中来的书法。

那么小篆呢?它的“楷书”地位仍然没有任何变化,而且还是“字典的字典”!不过,今天,一般我们是不会学习小篆的,所以,这个“楷书”我们绝大多数人不但不认识,更是很难写出来的。

但是,古代小篆是必须要学的书法。因为,汉字有一个经典《说文解字》是我们研究汉字的每一个字的来源和原始原理的字典,也是学习儒家经典文献的,依据,所以,《说文解字》必须学。正因为如此,小篆才具有“字典的字典”的地位。

因为不论我们今天的《新华字典》还是古代的《玉篇》、《康熙字典》的依据,都是从《说文解字》中发展而来的。

假如没有《说文解字》这部字典的字典存在,可能我们发现甲骨文之后,能不能认识这些字都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可见小篆流传下来的重大意义。

由于从唐代以来就我们已经习惯于唐楷、行书、草书这样一个书法体系了。

所以,楷书是我们今天的标准字,我们必须学会写堂堂正正的楷书。

那么,行书和草书是怎么回事?其实,按照文字学的观点来说,行书和草书,只能算是“辅助文字”,就像隶书是“佐书”一样,根本不是“标准字”。所以,理论上说,我们真的可以不学行书、草书。

但是,实践上这是行不通的。例如,我们写楷书就比较慢,写行书、草书就比较快。这就会提高我们的书写效率。所以,最好我们也能写行书和草书。

如果我们写文章,像写楷书那样慢条斯理的,那是写不出文章的,也是不够有效率的。

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大脑的反映速度,是很快的,写文章就要跟上大脑的速度,才能把文章写出来。慢了,就会浪费时间,甚至耽误事情。那么行书和草书就可以帮助我们写字的速度和效率,能够赶上大脑的反映速度。

从实践来看,我们最常用的书法不是楷书,而是行书和草书,尤其是行书是我们使用频率最高的。

这是因为行书比较接近楷书,也容易辨认,书写速度中速,比较符合一般状态下写文章都速度要求,有较高的工作效率,是最受欢迎的书法。

如果我们学习楷书是为了正确认识汉字,那么,我们学会楷书是为了正确书写汉字。而学习行书是为了提高汉字的工作效率。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最好把楷书和行书都学好。

草书是比行书更潦草的书法。从汉字书写来说,也是最有效率的书写方法。

但是,草书的书写速度太快,并不适合写长篇文章,一般草书的字数都不太多。这是因为,我们大脑的反射也要受到神经反射弧的限制,不可能一个小时都高速运转。但是,草书确实可以把转瞬即逝的思想记录下来。所以,书写速度就会比行书要快很多。

中国的书法,有人说草书比行书楷书都要早,这是没有道理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前面要说那么多“楷书”的原因。

首先,只有楷书才是真正的文字。其它的书法,都是围绕着楷书的书法,也就是一种“辅助”文字,是楷书的衍生。

我们完全可以说,在西周以前是没有行书和草书的。但是,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了行书和草书。

这是因为春秋战国时代,文字得到了很大的普及,文字不再是极少数人的专利,而成为社会化应用程度较高的社会工具了。

所以,只有楷书一种写法,是无法适应社会化程度发展应用的。

比如,我们要快速传递一个文字信息,按照“楷书”的写法,肯定要慢慢写,但是,如果不允许慢慢写呢?这就要有快速的写法。因此,写字速度就会提高。这就会产生“行书”和“草书”。

而写得快,不可能超越“楷书”的范围。例如,篆书时代的“行书”、“草书”,只能是隶书系统的书法。

而隶书时代的行书和草书,只能是隶书系统的“行书”和“草书”。所以,隶书时代的草书,只能是“章草”。隶书时代的“行书”,只能是“草隶”。

行书和草书都是“楷书”的快速写法,只是书写速度不同,对笔画和结构的调整也不一样。为了快速书写,草书的笔画更节省和简化,这是行书和草书共同的规律。

而楷书始终是行书和草书的依据。所以,楷书脱离了隶书体系以后,行书和草书也就脱离了隶书体系,而要围绕着“钟王”体系。

草书中的“今草”就是以楷书为基础的草书,而“章草”是围绕隶书的草书。

行书也是同样的道理。

那么,楷书、行书、草书,到底先有什么字体?我的看法是,依次先有楷书,人后行书,再然后是草书。

这是书法以楷书和书写为依据的规律性原理,并不是我们想象出来的。

因为任何时代真正的文字是“楷书”,而不是行书、草书,所以,首先要确立楷书。

如果楷书确立了,那么把楷书写的快一点,也是首先有稍微快一点的可能,这就是行书,再更快一点,这就是草书可能。而且。没有行书就没有草书。没有楷书也就没有行书。

书法的逻辑就是没有楷书就没有行书,没有行书就没有草书。而不可能颠倒这个逻辑。

但是,我们要学会的历史观是:楷书是一个发展过程。楷书经历了金文、大篆、隶书和唐楷。而行书和草书,也经历了隶书、章草、草隶和今草的发展过程。

今天,我们大家公知的楷书是唐楷,公知的行书是王羲之的“草隶”,公职的草书是“今草”。所以,楷书行书草书都是发展的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