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致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字体 > 字体百科 > 正文

字体百科

汉仪大宋简_什么是汉仪书宋一简的字体

爱字体2023-04-17字体百科0
本文目录汉仪大宋简,什么是汉仪书宋一简的字体?汉武帝时期发明了新的官职刺史?李谅祚怎么死的?唐朝时期中国盛行的昆仑奴究竟是怎样来的?古代打仗真的有那么多人吗?汉仪大宋简,什么是汉仪书宋一简的字体?首先
本文目录

汉仪大宋简,什么是汉仪书宋一简的字体?

首先说“汉仪字库”是一种字库的名字。字库有好多种,其中的宋体也有好多种,汉仪书宋一简是汉仪字库里面宋体的一种,另外还有汉仪书宋二、汉仪中宋、汉仪大宋、汉仪粗宋等

汉仪大宋简_什么是汉仪书宋一简的字体

汉武帝时期发明了新的官职刺史?

汉朝初期,汉文帝认为御史经常会失职,所以命令丞相派其他的人员出使各地,这类人员的官职就是刺史,在当时是一个不常使用的官职。而到了汉武帝时期,才正式用起了刺史。这个官职担负的是监察的任务,又相当于皇帝的特派员。

在汉文帝时期,他发现派出去的御史不可靠,经常会出现失职的情况,也会贪赃枉法,在中央集权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就能让丞相派其他的人去监督御史来做事,这些人一般都是在暗中的。因为,汉文帝时总是会派临时的人充当刺史,没有专门的刺史官职,所以很多人都是不知道这个官位的。

一直到了汉武帝时期,刺史的官职才真正得到重用。因为汉武帝时,中央政府权力已经越来越大了,毕竟能够控制的郡国就有110多个,如果这时候御史再搞小动作的话,实在会影响许多的事情进展。所以,刺史的存在是必要的。

然而,御史在前刺史在后的这种机制是不成熟的,毕竟刺史就仿佛间谍一样,又有点像是侦探一般,只能够在暗处去观察动态却不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为此,汉武帝将御史提到了明面上,并直接废除了御史制度,创立了规范完善的刺史制杜。汉武帝决定要在全国除了都城之外的附近7个郡中都分派刺史,每一个区域的刺史可以达到40多名,这些人员在当时担任的责任,也是监察其他的官员来做事,也就意味着承担了监督的职责。汉武帝更是将这些40人,当成了中央特派员来使用。

接下来要讲的就是关于这些特派员具体要履行哪些职责?

首先,刺史是有举报权的。在当时的情况下,刺史可以监督所有官员做事,如果看到某位官员没有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的话,完全可以将其进行举报。但要注意的就是,刺史虽然有举报权,可是他并没有罢免权,他只能将事情向上汇报,至于如何处置这个官员,是由上级领导说了算。如此看来,刺史就好像是一个打小报告的人一样。

其次,刺史监察的对象主要是郡国的地方高官。目的是为了防止那些高官和诸侯王进行勾结,因为有许多皇帝都是在诸侯王勾结的地方官员之后,才受到皇位要挟的。为了避免发生这样的事情,刺史的存在也是尤为重要的。最后,刺史是没有固定办公场所的。虽然,在每一个区域都有下派刺史人员,但这些人员并没有固定的一个场所用来办公,他们采用的是巡回监察制度,也就是指所有人员都是流动的,不见得一直会在一个地方工作。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王朝的中央集权,也是为了防止刺史在地方上与官员结党营私。

以上便是关于汉武帝时期发明新官职刺史的职务所在了,其实就是让刺史去代替御史工作,不过他们也有着监督其他官职工作的责任。

我是文史墨客,不当之处,请多指教,期待与您的交流!

李谅祚怎么死的?

李谅祚是西夏的第二位君主,史称 夏毅宗 。李谅祚生于公元1047年,是夏景宗李元昊和宣穆惠文皇后没藏氏之子,公元1048年继位为帝,公元1067年去世。

李谅祚虽然是西夏的第二位君主,但实际上他的出生并不好,是李元昊和没藏式私通生下的儿子。没藏氏本重臣野利遇乞妻,野利遇乞被元昊赐死后,她出家为尼。因为没藏式生的十分妖娆艳丽,所以后来李元昊访问野利氏遗口,一眼就看上了没藏式,把她接到宫中私通。

这件事后来被野利后发现,令没藏氏到戒坛寺出家为尼,赐号没藏大师。但是这并不能阻止,李元昊和没藏式私通,他还是经常去与没藏式私会。李谅祚,就是李元昊与没藏式私通的产物,生在天授礼法延祚十年,没藏式跟随李元昊打猎之时。

李谅祚的出生使李元昊对没藏式更加宠爱,而没藏式的哥哥没藏讹庞也因此受到重用,权倾一时。等到后来,没藏式一族不满足于现状,将目光聚焦在皇位上。他们想要推翻宁令哥,赴李谅祚上位。

野利后因为失宠被废,太子宁令哥又因为爱妻被夺,直接在当年杀掉李元昊,准备自己登基为帝。不过最后宁令哥被没藏讹庞杀死,没藏讹庞欲扶持出生刚刚十一个月的李谅祚登基。

这种想法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因为李元昊在去世之前,已经留下遗诏,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委哥宁令。这些大臣们想要遵照李元昊的遗命行事,但是没藏讹庞十分霸道,最终以委哥宁令不是李元昊血脉为由,还是将李谅祚成功推上了皇位。

李谅祚登基之时才十一个月,还是一个不晓事的婴儿,国家的朝政大权自然掌握在没藏式兄妹手中。没藏氏被尊为宣穆惠文皇太后,成为摄政太后,而没藏讹庞以诺移赏都等三大将久掌兵权,令分掌国事,自任国相,总揽朝政。

没藏式的权势越来越高,行事也越发没有章法,经常同西夏国君一般无二。等到李谅祚年纪渐长,已经渐渐晓事之时,没藏式又被情夫杀害。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势地位不会因为没藏太后的死亡而动摇,没藏讹庞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李谅祚。

李谅祚对于没藏式一族横行霸道,专权擅政一事早就耿耿于怀。被逼强娶了没藏式之后,则更为明显。他一点也不喜欢自己的皇后,反而对没藏讹庞的儿媳妇梁氏喜爱异常,两人发生奸情,此后更是经常私通。

李谅祚与梁氏的奸情后来被没藏讹庞的儿子撞破,告到了没藏讹庞这里。没藏讹庞便计划,趁着李谅祚前来与梁氏私会之时,将李谅祚杀害,此后改朝换代。

这件事情被梁氏偶然得知,迅速将事情告诉了李谅祚。李谅祚因此与心腹商量应对之法,最终在大将漫咩等的支持下执杀讹庞及其家族,又杀妻没藏氏,结束了没藏氏专权的局面。

李谅祚除掉没藏式一族之后,终于开始执掌国家大权。他立梁氏为皇后,任用梁后弟梁乙埋为家相,锐意改革,实行亲宋的政策。

除掉没藏式留下的亲信旧臣之后,李谅祚引用汉族士人景询等任职,废行蕃礼,改从汉仪。李谅祚后来又调整监军司,加强军备,并控制军权,使文武互相制约。增设汉、蕃官职,充实行政机构。在一系列的政策下,大大加强皇权,促进了国家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

拱化二年,夏使吴宗赴宋贺正月,与宋朝引伴使发生争执,宋使声称 当用一百万兵逐入贺兰巢穴 。

夏毅宗认为宋朝侮辱西夏,所以准备发兵,以武力维护自己的自尊。他亲自率兵数万攻略宋朝秦凤、泾原诸州。不过这些都是为了挽回自己自尊心的手段,因为在一边进攻宋朝的时候,他属首次派使臣前往宋朝阐述意图。直到后来他在战争中被流矢射中,差点丢了命,才最终遣使求和。因为他履行了先前合约,所以宋夏两国关系得以恢复。

拱化五年,李谅祚诱杀保安军(今陕西志丹)的宋将。又企图征服河湟吐蕃,乘唃厮罗与辽失和,率兵直攻青唐城。派使臣前往辽国,表示出了亲辽意图。这一番动作,其实是他想在宋、夏、辽三国寻找平衡点的一次尝试。不过可惜的是,没有多久他就去世了,享年二十一岁,最终还是没有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唐朝时期中国盛行的昆仑奴究竟是怎样来的?

1907年,英国人斯坦因到敦煌骗取文物。王道士带他进洞中后,他惊讶地发现壁画上,菩萨侍从里竟然有一个赤裸上身,穿着短裤的“黑人”。

这个黑人毛发微卷,手里牵着大象,仿若菩萨的侍从。根据因斯坦的著作《西域考古记》中记载,这些黑人不仅在壁画上,在藏经洞所获绢画中也有大量黑人形象存在。

依照他自己的推测,这些“黑人”都是印度人。这个推测并不是混乱臆想,因为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那印度人作为象奴或狮奴,出现在中国佛教文物上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

不过,据后世研究发现,这些“黑人”还真不一定是印度人,它们在中国有一个专用的称呼:“昆仑奴”。

唐朝时,中国万邦来朝,风气开放,对外经济贸易频繁,同时异族奴隶贸易也异常繁荣。在各种异族奴隶中,“昆仑奴、新罗婢、菩萨蛮”尤为出名,是门阀世家,地方豪强等权贵们显摆身份的奢侈品。

其中,新罗婢指的是朝鲜半岛的婢女,以乖巧能干、温柔听话在贵族圈获得好评,菩萨蛮则是南方蛮国的美女,能歌善舞,身姿妖娆,是男人们的心头好。而与这两者齐名的昆仑奴,自然也有其特点。

昆仑奴肤色黝黑,性情温良,有些力大无穷,有些则善于训狮训象,并且由于身在异乡,往往对于主人格外忠心。如《唐传奇·昆仑奴》中记载,有一个叫磨勒的昆仑奴,就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高强武功,帮助主人崔生窃取了一品官员的妻妾红绡。

这个传奇故事,还被新加坡联合大陆拍了一部连续剧,就叫《昆仑奴》。其中马来西亚演员李月仪饰演的红绡,娇俏可爱,令人印象深刻。

那这些明显有别于唐人的“黑兄弟”,到底来自哪里?最终为何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昆仑奴的来历观点一:来自中国西部神山昆仑的原住民

“昆仑”,在我国神话中具有重要地位,如元始天尊、西王母等大神的道场都设在昆仑山之上,位于天地西北乾位之上,又有万山之祖、天柱、玉京山等别称。

而在现实中,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新疆、西藏间,伸延至青海境内,全长约2500公里,是我国西部山系的重要主干。因昆仑奴肤色异于常人,兼之力大无穷、牵象训狮的传闻,有不少人望文生义,认为昆仑奴来自我西北部的昆仑山之上。

这种说法当然是错误的,经学者考证,唐朝的“昆仑”与我们现在对昆仑文化的理解不一样。唐朝时的“昆仑”二字实则是外语的音译词,学者苏雪林认为翻译自印度,刘义棠则认为来自突厥语,可不管词源何处,都专指形容黑的事物,跟昆仑神山没有半毛钱关系。

观点二:来自非洲

说起“黑兄弟”,自然离不开黑人的发源地非洲。学者张星烺在《唐时非洲黑奴输入中国考》文章中,通过对《岭外代答》《经行记》等古籍的考证,认为昆仑奴由阿拉伯人从非洲贩卖到中国。

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唐朝之时万邦来朝,丝绸之路异常繁荣,阿拉伯人经常不远万里来长安做生意,顺便搞点黑奴贸易也是能说通。所以,这个说法在早期得到了一批学者的赞同。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唐朝文物出土,以及学者们的深入研究,这个说法渐渐退出主流。目前普遍认为,由于路途遥远等原因,来自非洲的“昆仑奴”的确有,但只是少数。

观点三:来自东南亚

昆仑家住海中州,蛮客将来汉地游。言语解教秦吉了,波涛初过郁林洲——张籍《昆仑儿》

相比于非洲说,东南亚说逐渐成为学界主流。在很多古籍中,都明确记载了唐朝时在南海上的广阔岛屿上,有一个叫昆仑的国度,里面生活着肤色黝黑,身材矮小,穿着热带地区特色的敢曼。

《岭外代答》记载:“西南海上有昆仑层期国,连接大海岛,……海岛多野人,身如黑漆,拳发,诱以食而擒之,动以千万,卖为蕃奴。”

除了研究古籍外,更多的例证来自出土文物。如各地出土的唐朝黑人陶俑,敦煌莫高窟里的壁画、绢画等等,这些文物的昆仑奴形象都跟东南亚古老人种尼格利陀人一样。

其实,认真分析也知道,非洲黑人大多人高马大,并且人家也没有穿短裤的习惯,头上还喜欢戴羽毛,跟唐朝记载的“昆仑奴”外形差异较大。

观点四:来自印度

文章开头英国人斯坦因便持这个观点,细究下来在于昆仑奴从事的佛教活动,及牵象训狮的形象。

另外戊戌六公子之一的谭嗣同也认为昆仑奴来自印度。他认为喜马拉雅山便是古昆仑,而此山在印度北,所以唐朝呼印度人为昆仑奴。按照他的说法,再回头看他的绝命诗“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不是又别有一番异趣。

其实,这个说法依旧有几分道理。按照印度历史记载,古时越南西贡地区奴隶贸易非常繁荣,有亚洲最大的奴隶市场,说不定就有印度人被掳掠到这里再卖到中国。

总的来说,唐朝时盛行的昆仑奴大多来自东南亚、南亚,极少部分来自非洲和印度。

昆仑奴到中国的原因和作用

有句话说得好:“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因为唐朝时对外族奴隶贸易的放纵和达官贵人对昆仑奴的追捧,大多数昆仑奴都是被捕奴队非法劫掠而来,这种昆仑奴往往被卖作私奴,地位低下,处境悲惨。

较好一些的是周边小国以及阿拉伯商人作为“贡品”进贡的昆仑奴,这些人被官府收录,吃的是官家饭,或被赐予王宫贵族,有些昆仑奴的待遇甚至比普通老百姓还好。

地位最高的昆仑奴,则是东南亚小国家访问大唐派来的“留学生”。这些人严格来说,并不是奴隶,而是自由人。

其中代表人物便是高僧鉴真的徒弟军法力。他作为鉴真东渡随同的3位异族之一,曾帮助鉴真建造寺院,是一名出色的建筑家和雕塑家。

这些昆仑奴在中国主要从事的工作可分为两类:佛事类和俗事类。佛事类除了狮奴象奴以外,还有侍者、香炉使者等等,这些人也被统称为僧祇。

俗事工作则是保镖、看门、送饭、劳作、武艺搏击表演等,说白了与一般奴隶仆人待遇差别不大。甚至由于对其勇力的迷信,往往被下派一些危险任务。

《太平广记》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说唐朝宰相李德裕因“牛李党争”被排挤出京,浩浩荡荡带了几艘宝船,船里都是他收刮的文玩字画、奇珍异宝。

结果船队走到一处鳄鱼滩时,有一艘宝船船底被暗礁划了一个大口子,金银财宝都掉进了水里。李德裕立马命令自家的昆仑奴下船打捞。

鳄鱼在古代又叫猪婆龙,一般人根本奈何不了,这位昆仑奴无奈下水,最终也不过是变成了鳄鱼们的盘中餐。

如这般对昆仑奴的欺压之事在当时可谓屡见不鲜,期间虽有昆仑奴反抗杀死广州都督路元睿之事,但依旧改变不了昆仑奴悲惨的命运。说到底,不过是国弱民贫,落后就要挨打。

昆仑奴的消失及思考

昆仑奴盛行于唐朝,却在唐之后渐渐消失,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中国国力的衰弱和法制文明的进步。

第一,需求决定市场。

安史之乱后,大唐由盛转衰,各地藩镇割据,经济贸易受到重创,达官贵人们的钱包也扁了一大截,对于“昆仑奴”这些高级奴仆的需求变小,整体市场萎缩变小。

第二,两宋“废奴运动”兴起。

有一说一,两宋军事力量在中国历朝历代是比较拉跨,但经济实力和文化发展堪称顶峰。由于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强烈要求解放生产力,基于人身依附的奴隶制度因此被废除。

两宋通过立法和监督等行政手段,推动废奴运动,最终导致有夏以来三千年良贱制度的消亡,也代表着宋朝领先全世界的文明发展程度。这个时候还生活在中国的昆仑奴,大多已经获得自由,彻底融入民间。

虽然后来元明时奴隶制又有反复,但昆仑奴已不多见,直到清朝闭关锁国,昆仑奴便彻底消失在浩荡的历史长河中。

古代打仗真的有那么多人吗?

在古代战争中,动辄便是数十万大军,例如战国时期“长平之战”,秦赵出兵多达百万;又如新莽末年“昆阳之战”,王莽出兵42万;再如东晋十六国时期“淝水之战”,前秦出兵多达112万等等。那么,在生产能力相对落后,运输补给能力相对较差的古代,真的能够出动如此多的兵马吗?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要分两种情况来看。

情形之一:征兵制下出兵数量极为夸张典型例子:秦汉征兵制、隋唐府兵制、明朝卫所制

古代军事制度中,征兵制和募兵制乃是军队组成的两种主要方式,虽然历代王朝皆采取两种制度并存的方式组建军队,但却均存在一定的侧重点,秦汉、隋唐(中前期)、明朝便是典型的以征兵制为主,募兵制为辅。

所谓征兵制,便是国家依靠行政手段强制征集百姓补充军队的制度,其典型特点便是战时为兵、闲时为民,而其典型代表便是秦汉的征兵制、隋唐的府兵制和明朝的卫所制。

1、秦汉征兵制

从春秋中后期开始,各诸侯国便开始相继改革田制和军制,从而打破了奴隶不准当兵的限制,开始将兵役扩大至所有男丁。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开始普遍推行郡县征兵制,即按郡、县、乡、里等行政体系征集境内丁壮为兵。于是,各诸侯国除了魏武卒、秦锐士等少数精锐部队为职业军人外,战争时期出征的军队大多以征兵制为主,百姓们平时务农,农闲时则要接受军事训练,战争爆发时则应征入伍出征作战。

根据云梦秦简《徭律》和《戍律》的记载,当时各诸侯国主要采取“卒更”、“践更”、“过更”、“赀徭(戍)”和“居役”等方式,确保所有适龄男子全部接受军事训练,从而保证战时国家的动员能力和军队战斗力。另根据《云梦秦简·编年纪》的记载,秦国不仅是普通百姓,就连官吏也要接受军事训练,只有达到一定爵位才可免征。

根据《汉仪注》等史料的记载,战国时期的百姓自15~17岁起役,60或65岁而免。如秦国规定,凡17岁的男子必须向官府登记,申报姓名、年龄、健康状况等,称为“傅”。傅籍后,随时应征,至60岁免役,有爵位者则可提前至56岁止役。

在《商君书·兵守》中,则有“三军:壮男为一军,壮女为一军,男女之老弱者为一军,此之谓三军也”的记载,可见国家一旦陷入生死存亡之际,基本可以说是男女皆兵,从而达到最大动员能力,《汉书·严安传》也有类似记载。彼时,一旦战争爆发,“十丁抽一”几乎就是常态,而在危及国家存亡的战争中,甚至可以达到“六丁抽一”,乃至“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地步。直到汉武帝后,国家出征才开始逐渐以募兵制为主,至东汉后募兵制开始逐渐取代征兵制。

2、隋唐府兵制

隋唐府兵制其实早在南北朝时便已经开始出现,东魏于“邙山之战”中败于西魏,为了补充兵力,于此后数年内不断收编关陇汉人豪族的乡兵部曲,选任当州豪望为乡帅,后建立起八柱国(大将军)、十二大将军、二十四开府(又称二十四军)的府兵系统。

后历经宇文泰、宇文护的发展,至北周武帝年间,改府兵军士为“侍官”,将府兵纳为皇帝的亲军,不隶属国。同时,广募汉民入伍,免其服役,只要一人充当府兵,全家即编入军籍,不属州县。军人及其家属居城者置军坊,居乡者为乡团,置坊主、团主以领之。

隋朝建立之后,隋文帝杨坚于开皇十年(590年)下诏,“凡是军人可悉属州县,垦田籍帐,一与民同,军府统领,宜依旧式”。自此,府兵本身归军府统领的组织系统虽然保持不变,但却标志着兵农合一的完成。

唐朝基本沿用了这一制度。根据《历代兵制》和《唐六典·兵部》的记载,唐初规定,内府即“三卫”“五府”之兵,从二品至五品官家子孙中征集,非高官子弟不得跻身此列。而设于诸道折冲府的外府之兵,“皆取六品以下子孙及白丁(无爵人家)无职役者点充”。

年龄一般在20或25岁以上,56或60岁以下,每3年或6年点选一次,“财均者取强,力均者取富,财力又均,先取多丁”(《唐律疏议・擅兴》)。为兵者依均田令授田,免租庸调,并可立功得爵入官。凡出征作战或番上宿卫,须自备一定武器、资粮。

府兵制乃是唐朝初期的主要兵制,直到唐中期均田制遭到破坏之后,府兵制才开始衰败,征兵制逐渐被募兵制取代。

3、明朝卫所制

在反元建国这段时期,明朝积攒了大量兵力,战乱年代一口吃的便可养活一个士兵,可随着天下平定,朝廷要养如此多的军队,却并不是一件易事,为了减少朝廷负担,朱元璋于洪武十七年(1384年)在全国各军事要地设立卫所,正式建立卫所制。

卫所制下,每卫下辖五个千户所,每千户为一千一百二十人,设千户。千户下辖十个百户所,约一百一十二人,设百户。百户之下又设总旗、小旗等单位。卫所官兵于各地开垦屯田耕种,从而实现自给自足,而负责屯田种地的,便被称为屯军,而负责驻守操练的,则被称为旗军,两军定期轮换。

卫所之中,除了京城的上直卫等为皇帝亲军外,各地卫所分别受各省省都指挥使司统领,隶属于五军都督府,亦隶属于兵部,有事从征调发,无事则还归卫所。而为了确保卫所充裕,朝廷还设立了一套军户制度,军户为世袭,且管理颇严格,除籍十分困难,大致上除非丁尽户绝、家中有人成为高官或是皇帝特免,是无法除军籍的。

明朝中期以后,虽然由于军士占役,军户大量逃亡,军屯遭到破坏等因素影响,卫所制趋于崩溃,逐渐被募兵制所取代,但明朝的卫所制还是一直延续到了明末。

如上,无论是秦汉时期的征兵制,还是隋唐时期的府兵制,亦或是明朝的卫所制,庞大的兵力来源,都极大确保了国家的动员能力,除了明朝中后期因军屯崩坏导致朝廷需要支付军饷之外,战国、秦汉和隋唐出兵朝廷的负担相对均较小,这便是朝廷动辄能够出动数十万大军的原因。

事实上,“昆阳之战”和“淝水之战”,朝廷之所以出兵数量如此之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从各地抽调大量百姓入军参战。但如此大规模的征调,军队数量固然能够保障,但军队的质量却相对较低,这也是其他朝代很少以征兵制为主的重要原因。

情形之二:虚张声势夸大自身兵力典型例子:赤壁之战

古代战争中,夸大兵力似乎是个习以为常的事情,哪怕仅有几万甚至数千人马,也敢“号称”数十万大军,这也是导致史料记载之中,动辄出现数十万大军的一个主要原因。

例如《汉书·高帝纪》中便记载,“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也就是说,“鸿门宴”发生之前,刘邦与项羽在关中相会,项羽统兵四十万(本部兵马+诸侯联军),却号称百万大军,刘邦统率着十万兵马,却号称二十万之众。

而古代之所以会如此夸大兵力,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冷兵器战争中,军心士气是影响战局的一个极为重要因素,一定程度的夸大本方兵力,能够起到稳定军心、提振士气的作用,同时也可恐吓对方,打击对方的士气。二是具体兵力难以统计,正所谓“人一过万,无边无际”,这种情况下要统计清楚对方兵力,实在不是件易事。

而夸大兵力的一个典型战例,便是东汉末年的“赤壁之战”。建安十三年(208年)七月,曹操率军南下,荆州刘表去世之后,刘琮望风而降,后曹操想要趁机消灭东吴,于是给孙权写了一封信。而在《江表传》中有“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的记载,也就是说曹操当时是自称统兵八十余万的。

得知曹操的兵力后,东吴诸多大臣均劝孙权投降,周瑜却对曹操的兵力进行了一番分析,说道,“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军已久疲,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尚怀狐疑”。

要知道,“官渡之战”时期,曹操东拼西凑才拿出三万兵马,而根据《三国志》和《后汉纪》的记载,曹操击败袁绍之后,虽有七八万军队投降,但袁绍并未予以收编,反而将其全部坑杀。也就是说,“官渡之战”后曹操虽然实力大涨,但军队扩充规模实际极为有限,而“赤壁之战”前西北威胁仍在,曹操必然要留守兵力防御,再加上各地的守军,周瑜所说的“十五六万”其实已经是极限。

曹操南下之后虽然荆州归降,但荆南四郡却只是名义上的归顺,荆州虽有军队七八万之多,但实际上投降曹操的,也就襄阳一带的两三万人马而已。也就是说,刘琮投降之后,曹操手中最多也就十七八万的兵力而已。

此外,“赤壁之战”爆发之时,曹操还令徐晃驻扎樊城,又令曹仁镇守江陵,因此曹操实际上抵达赤壁前线的军队,满打满算也就十万人左右,而这其中还包含有刚刚投降的两三万荆州水军。

其实“淝水之战”与“赤壁之战”极为类似,当时苻坚虽然抽调了各地兵马一百余万,但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其实最终抵达前线的还不足30万人。

综上,古代动辄出兵数十万,其实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征兵制下出兵数量本就比较庞大,另一种情况则是源于虚张声势夸大自身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