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致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字体 > 字体百科 > 正文

字体百科

魏贞_魏氏家谱睢宁魏集

爱字体2023-05-31字体百科0
本文目录魏贞,魏氏家谱睢宁魏集?大家觉得明英宗是个怎样的皇帝?屈原不屈宁求索?你认为中国各朝各代第一文人是谁?土木堡之变的真实情况?魏贞,魏氏家谱睢宁魏集?魏姓何来来源有二;1、出自姬姓,以邑为氏,或
本文目录

魏贞,魏氏家谱睢宁魏集?

魏姓何来

魏贞_魏氏家谱睢宁魏集

来源有二;

1、出自姬姓,以邑为氏,或以国名为氏。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受封于毕,其孙毕万在毕国被西戎功灭后,投奔到晋国,成为大夫。因功,被赐魏地为邑,其后子孙以邑为氏,称为魏氏。公元前445年毕万的后代魏斯建立魏国,公元前225年被秦所灭后,亡国的魏国王族以国名为氏,形成魏姓最重要的一支。史称魏姓正宗。

2、外姓改姓魏。战国秦昭襄王时有国相、穰侯、昭襄王母宣太后异父弟魏冉,本楚人,芈姓,后改姓魏;南宋蒲江人有魏了翁,庆元进士,本高氏,后改姓魏;明代有昆山人唯校,其先世本李姓,弘治进士,后改姓魏。

魏姓分布

魏氏早期主要是在今山西、河南、山东省境内发展繁衍,也有部分分居于今湖北、湖南省境。魏公子无忌之孙魏无知的5世孙魏歆定居于巨鹿(今属河北)。魏无知有两个玄孙,一个叫魏谌,定居清河;一个叫魏汉,定居任城。此外,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魏氏有部分人迁至今陕西省境内。东汉时江南一些地方已有魏姓居民。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随行将佐有魏有人、魏仁浦,后均在福建安家。唐代有魏慕中自巨鹿徙居江西南昌,历15世,有一支移居福建宁化石壁村,又历11世,有魏才禄,生4子:长子魏元,移居广东长乐;二子魏亨,移居福建上杭,5代孙邦政又移居广东龙川;三子魏利,留守祖坟;四子魏贞,有一子移居广东揭阳,还有一子居海丰。魏元的裔孙魏应浩、魏特敬于乾隆年间迁至台湾新竹县;裔孙魏鼎高于清朝咸丰三年去美国,后到加拿大定居;裔孙魏松于1910年到印尼,开锡矿致富,曾任马来西亚立法议员。

魏姓家谱

江苏:魏氏宗谱四卷、魏氏族谱八卷首一卷、魏氏族谱六卷、绍继堂魏氏族谱四卷

浙江:魏氏太廉堂进主册不分卷、兰风魏氏宗谱八卷、慈水魏氏宗谱二十八卷、山阴吴塘魏氏宗谱十卷、黄岩魏氏宗谱六卷

河南:汜水魏氏族谱六卷、项城魏氏族谱、镇平魏氏族谱五卷、魏氏族谱一卷

湖南:魏氏五修族谱二十卷首一卷、魏氏五修族谱八卷首四卷、衡阳魏氏宗谱四十卷首一卷

四川:华阳魏氏宗祠族谱一卷、魏氏支祠族谱一卷、魏氏谱牒一卷、魏氏族谱一卷

魏氏族谱不分卷、续魏氏族谱不分卷、濂南下魏重修族谱不分卷

历史名人

魏 徵:唐代名臣,太宗时,任谏议大夫,敢犯颜直谏。提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治世名言。曾谏二百余事。

魏 源:清末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与龚自珍同为今文经学派,主张抵御外来侵略。曾编撰《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名思想,倡导改革变法。他是中国最早放眼看世界的杰出人物之一。

魏无忌:魏国信陵君。魏安厘王之弟,有食客3000人,是当时魏家的杰出子弟。他与齐之孟尝君、赵之平原君、楚之春申君并称四公子。

魏武子:魏姓最早在历史上出人头地的人物,春秋时晋国大夫,其二子魏颗和魏绛,也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魏 延:三国时蜀汉名将,曾随刘备于蜀,以勇猛闻名,累迁为征西大将军,为南郑候。

魏忠贤(明末阉党罪魁魏忠贤)

大家觉得明英宗是个怎样的皇帝?

昏君 败家子 罪人 有个人魅力的人

罪名1; 宠幸王振 (明实录里记载王振也有功劳和务实的一面但和所造成的坏影响,不堪一提)

振遂跋扈不可制。作大第皇城东,建智化寺,穷极土木。兴麓川之师,西南骚动。侍讲刘球因雷震上言陈得失,语刺振。振下球狱,使指挥马顺支解之。大理少卿薛瑄、祭酒李时勉素不礼振。振摭他事陷瑄几死,时勉至荷校国子监门。御史李铎遇振不跪,谪戍铁岭卫。驸马都尉石璟詈其家阉,振恶贱己同类,下璟狱。怒霸州知州张需禁饬牧马校卒,逮之,并坐需举主王铎。又械户部尚书刘中敷,侍郎吴玺、陈瑺于长安门。所忤恨,辄加罪谪。内侍张环、顾忠、锦衣卫卒王永心不平,以匿名书暴振罪状。事发,磔于市,不覆奏。

罪名2;害死明军数十万将士

秋七月己丑,瓦剌也先寇大同,参将吴浩战死,下诏亲征。吏部尚书王直帅群臣谏,不听。癸巳,命郕王居守。是日,西宁侯宋瑛、武进伯朱冕与瓦剌战于阳和,败没。甲午,发京师。乙未,次龙虎台。军中夜惊。丁酉,次居庸关。辛丑,次宣府。群臣屡请驻跸,不许。丙午,次阳和。八月戊申,次大同。镇守太监郭敬谏,议旋师。己酉,广宁伯刘安为总兵官,镇大同。庚戌,师还。丁巳,次宣府。庚申,瓦剌兵大至,恭顺侯吴克忠、都督吴克勤战没,成国公朱勇、永顺伯薛绶救之,至鹞儿岭遇伏,全军尽覆。辛酉,次土木,被围。壬戌,师溃,死者数十万。

罪名3; 害死朝廷支柱,朝廷差不多重要官员名将

英国公张辅,奉宁侯陈瀛,驸马都尉并源,平乡伯陈怀,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陈埙,修武伯沈荣,都督梁成、王贵,尚书王佐、邝野,学士曹鼐、张益,侍郎丁铉、王永和,副都御史邓棨等,翰林侍读学士张益、通政司左通政龚全安、太常少卿黄养正、戴庆祖、王一居、太仆少卿刘容、尚宝少卿淩寿、给事中包良佐、姚铣、鲍辉、中书舍人俞拱、潘澄、钱昺、监察御史张洪、黄裳、魏贞、夏诚、申佑、尹竑、童存德、孙**祥凤、郎中齐汪、冯学明、员外郎王健、程思温、程式、逯端、主事俞鉴、张瑭、郑瑄、大理左寺副马豫、行人司正尹昌、行人罗如墉、钦天监夏官正、刘信、序班李恭、石玉等皆死焉。

张辅,字文弼,河南祥符县人,河间忠武王玉之子。太宗皇帝靖难,玉为元动,辅从征伐有功,授蔚州卫指挥同知。东昌之战,忠武王殁于行阵,辅袭职为都指挥同知。永乐初,封辅信安伯。又,明年进爵新城侯。五年,征交阯,充右副将军。时总兵官成国公朱能道卒,命辅代之,节制诸将,号令严明,兵锋所向克捷。明年,俘黎季犛父子,献京师。郡县其地策勋,进封英国公。七年,复往交阯擒余寇,简定。九年,擒陈季扩。十三年,佩征夷将军印,充总兵官,镇守交阯。

英国公张辅刚毅威严,治军整肃,屹立如山。三次平定交趾,威名远传海外,这样的朝廷栋梁就在土木堡被几个人混招给害死

朱勇;

凤阳怀远人,太傅、成国公能之子。自少读书,如韦布士。及袭爵,益恭谨。太宗嘉之,委以心腹,付以兵权。仁宗眷顾益隆。宣德初,宣宗亲征汉庶人,勇赞成之,赏赉加厚。三年,以随征沙漠有功,加太子太保。五年,勇见南北诸军操备漕运,远近相乖,请以南军漕运,北军操备,从之。又见京军数少,言恐非居重御轻之意,于是选天下精兵十万益之。

正统初,上命勇教习勋臣子孙,多至成立。四年,加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九年,率兵征剿虏寇,以功加太保。至是,死于难。

薛绶;

骁勇善战。永乐二十二年,袭父斌爵,为永顺伯。

至是,与虏战,弦断矢尽,犹以空弓击虏。虏怒,支解之。既而知绶本山后人,曰:“此与吾同类,故勇如此也。”相与哭之。

吴克忠;

凉州人,恭顺伯允诚之次子。永乐十六年,袭父爵,还镇凉州。寻奏留京师。洪熙元年,以征迤北功,进封恭顺侯,授诰券,子孙世袭。

正统九年,剿平虏寇,加太子太保。克忠骁勇善战,至是,与其弟都督克勤、其子瑾极力御虏。虏据山颠,矢石交下,官军死伤溃亡殆尽。克忠犹下马跪射,矢尽,贼围之,克忠以枪杀数十人而死。克勤亦死,惟瑾得脱归。

以上出自《明英宗实录》

实在太多了,以上的将领死的悲壮,但死因可悲 !可怜!可笑!可恨!

罪名4;若无于谦于少保 就造成明朝的靖康耻

帝北狩。甲子,京师闻败,群臣聚器于朝,侍讲徐珵请南迁,兵部侍郎于谦不可。

郕王方摄朝,廷臣请族诛王振。而振党马顺者,辄叱言官。于是给事中王竑廷击顺,众随之。朝班大乱,卫卒声汹汹。王惧欲起,谦排众直前掖王止,且启王宣谕曰:"顺等罪当死,勿论。"众乃定。谦袍袖为之尽裂。退出左掖门,吏部尚书王直执谦手叹曰"国家正赖公耳。今日虽百王直何能为!"当是时,上下皆倚重谦,谦亦毅然以社稷安危为己任。

初,大臣忧国无主,太子方幼,寇且至,请皇太后立郕王。王惊谢至再。谦扬言曰:"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王乃受命。九月,景帝立,谦入对,慷慨泣奏曰:"寇得志,要留大驾,势必轻中国,长驱而南。请饬诸边守臣协力防遏。京营兵械且尽,宜亟分道募民兵,令工部缮器甲。遣都督孙镗、卫颖、张軏、张仪、雷通分兵守九门要地,列营郭外。都御史杨善、给事中王竑参之。徙附郭居民入城。通州积粮,令官军自诣关支,以赢米为之直,毋弃以资敌。文臣如轩輗者,宜用为巡抚。武臣如石亨、杨洪、柳溥者,宜用为将帅。至军旅之事,臣身当之,不效则治臣罪。"帝深纳之。

十月敕谦提督各营军马。而也先挟上皇破紫荆关直入,窥京师。石亨议敛兵坚壁老之。谦不可,曰:"奈何示弱,使敌益轻我。"亟分遣诸将,率师二十二万,列阵九门外:都督陶瑾安定门,广宁伯刘安东直门,武进伯硃瑛朝阳门,都督刘聚西直门,镇远侯顾兴祖阜成门,都指挥李端正阳门,都督刘得新崇文门,都指挥汤节宣武门,而谦自与石亨率副总兵范广、武兴陈德胜门外,当也先。以部事付侍郎吴宁,悉闭诸城门,身自督战。下令,临阵将不顾军先退者,斩其将。军不顾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于是将士知必死,皆用命。副总兵高礼、毛福寿却敌彰义门北,擒其长一人。帝喜,令谦选精兵屯教场以便调用,复命太监兴安、李永昌同谦理军务。

上皇既归,瓦剌复请朝贡。先是,贡使不过百人,正统十三年至三千余,赏赉不餍,遂入寇。及是又遣使三千来朝,谦请列兵居庸关备不虞。京师盛陈兵,宴之。因言和议难恃,条上安边三策。请敕大同、宣府、永平、山海、辽东各路总兵官增修备御。京兵分隶五军、神机、三千诸营,虽各有总兵,不相统一,请择精锐十五万,分十营团操。团营之制自此始。具《兵志》中。瓦剌入贡,每携故所掠人口至。谦必奏酬其使,前后赎还累数百人。

罪名5;薄情寡义听从石亨诬告赐死于谦于少保

景泰八年正月壬午,亨与吉祥、有贞等既迎上皇复位,宣谕朝臣毕,即执谦与大学士王文下狱。诬谦等与黄竑构邪议,更立东宫;又与太监王诚、舒良、张永、王勤等谋迎立襄王子。亨等主其议,嗾言官上之。都御史萧惟祯定谳。坐以谋逆,处极刑。文不胜诬,辩之疾,谦笑曰:"亨等意耳,辩何益?"奏上,英宗尚犹豫曰:"于谦实有功。"有贞进曰:"不杀于谦,此举为无名。"帝意遂决。丙戌改元天顺,丁亥弃谦市,籍其家,家戍边。遂溪教谕吾豫言谦罪当族,谦所荐举诸文武大臣并应诛。部议持之而止。千户白琦又请榜其罪,镂板示天下,一时希旨取宠者,率以谦为口实。

罪名6;复辟后宠幸石亨,曹吉祥(石亨,曹吉祥也是略有功绩,但依然罪恶之及,尤其是害死于少保)

石、曹二家,专权恣肆,无复畏忌,生死予夺,皆在其手。士皆重足而立,莫敢仰视,君子患焉。

朝士亦有依附希进者,权势与石亨埒,时并称曹、石。二人恶言官有言,共谮于帝,命吏部尚书王翱察核年三十五以上者留,不及者调用。于是给事何等十三人改州判官,御史吴祯等二十三人改知县。会有风雷雨雹之变,帝乃悟,悉还其职。未几,二人争宠有隙,御史杨瑄、张鹏劾之,吉祥乃复与亨合,乘间醖帝。帝为下瑄等诏狱,而逮治阁臣徐有贞、李贤等。事具贤传。承天门灾,帝命阁臣岳正草罪己诏,诏语激切。吉祥、亨复醖正谤讪,帝又谪正。焰益张,朝野仄目。主

久之久之,帝觉其奸,意稍稍疑。及李贤力言夺门非是,始大悟,疏吉祥。无何,石亨败,吉祥不自安,渐蓄异谋,日犒诸达官,金钱、穀帛恣所取。诸达官恐吉祥败而己随黜退也,皆愿尽力效死。钦问客冯益曰:“自古有宦官子弟为天子者乎?

有哈铭者,蒙古人。幼从其父为通事,至是亦侍帝。帝宣谕也先及其部下,尝使铭。也先辈有所陈请,亦铭为转达。帝独居毡庐,南望悒郁。二人时进谐语慰帝,帝亦为解颜。

在瓦刺部落,凭借个人魅力收复两个小弟

废除殉制

《明史·后妃传》,“初,太祖崩,宫人多从死者”

皇太子祐樘聪明仁孝,德器夙成,宜即皇帝位,中外文武群臣其协心辅理,凡内外事一依祖宗旧制行用副予志,丧礼遵皇考遗制,以日易月,二十七日释服,毋禁音乐嫁娶

屈原不屈宁求索?

屈原不屈宁求索,嫦娥奔月情未了。

你认为中国各朝各代第一文人是谁?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我已经回答过了,不再重复。现将回答过的小文截图给大家参考:

土木堡之变的真实情况?

土木堡之变,又叫土木之变或土木之祸。

如果去掉堡字,还以为是建房子引来的祸变,其实土木堡之变指的是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的兵败事变。

别看现如今土木堡不过是一堆遗址了,在明朝土木堡是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境内的一个城堡,坐落于居庸关至大同长城一线的内侧,是长城防御系统组成部分,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军事的桥头堡。

再来讲讲为何皇帝会去亲征?

明朝打仗厉害的应属于明太祖和明太宗父子二人!明太祖驱逐鞑虏,定鼎中原。明太宗(嘉靖帝时改为成祖)曾五次亲征蒙古,并将首都设在北京意欲天子守国门(真实用途可不是哦)!

明朝历代皇帝都慕太宗之雄风,朱祁镇也不例外,亲征时才22岁,自然是一位血气方刚的青年,满腔的雄心壮志,自然也跃跃欲试。

朱祁镇觉得这正是自己一展拳脚的大好时机,一来是效仿他的父亲——明宣宗曾在杨荣的建议下,御驾亲征,打败汉王;二来为了证明自己,何况大明朝国势鼎盛,区区蛮夷,怕他不成?

更重要的是他还有一位好先生——大太监王振。在朱祁镇前期有三杨主政还有太皇太后张氏辅政,王振自然没有出头之日,但是作为皇帝从小的玩伴深受朱祁镇厚爱,正统七年后王振逐渐大权独揽,小皇帝自然也信得过自己的家奴。

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首领也先竟然派出2500多人的贡使集团,为了多领赏物,又虚报为3000人。 本来这种事朝廷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花钱消灾,能使边境和平这也不是坏事。可是王振这人倒是正直,偏偏就是不肯多发,还轻易的将贡马削价。本来蒙古人就缺衣少食,自然不答应,也先秉着你给我我就来抢的理念,发兵四路大举攻明,并亲率一支大军进攻大同。蒙古骑兵自然是比汉人的步兵厉害,明朝边将与之作战均失利,向京师请兵救援。

好家伙,王振这次就玩得更大发了!他觉得用天子之威就能不战而屈人之兵,于是奉劝朱祁镇学习当年宋真宗澶渊之盟时的亲征,必定能退敌万里,青史留名,也不知道宋真宗留了啥好名,学他。朱祁镇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自然耐不住这样的怂恿,于是不顾大臣的劝阻执意亲征。

再来讲讲为何会被俘?

朱祁镇带着王振等100多名官员及50万大军从北京出发,要命的是辎重这些配备不完全;更要命的是朱祁镇让外行人王振全权掌握军政大权,内行人不得参预军政事务;最最要命的是未到大同,军中开始缺粮,民以食为天啊,不吃饭怎么打仗,不断有人死亡,军心不稳。最最最要命的是遇到了真正聪明的对手,也先是一位伪装大师,他率军佯装退以诱明军深入,朱祁镇和王振自然洋洋得意。

其实军中也不乏明智之士,兵部尚书邝埜和户部尚书王佐就是其中两人,他们都劝劝回军,后来王振也觉得撤回北京,只不过撤回去发生了更搞笑的事情。

朱祁镇带着王振等100多名官员及50万大军从北京出发,要命的是辎重这些配备不完全;更要命的是朱祁镇让外行人王振全权掌握军政大权,内行人不得参预军政事务;最最要命的是未到大同,军中开始缺粮,民以食为天啊,不吃饭怎么打仗,不断有人死亡,军心不稳。最最最要命的是遇到了真正聪明的对手,也先是一位伪装大师,他率军佯装退以诱明军深入,朱祁镇和王振自然洋洋得意。

其实此时离紫荆关倒是没多远,群臣也是进谏改道可能会被瓦剌追上,可是王振此时已经是王八吃了秤砣,坚决迂回宣府回京。但是耽误了行军速度,瓦剌大军真的追了上来,朱祁镇派人掩护以便加紧撤退,明军付出了上万人的代价使他撤退到了离怀来城仅20里之地——土木堡!

此时如果再加紧撤退,后面的是到此就是全剧终。可是王振此时偏偏又来了小性子——不走了,不管怎么说就是不走,因为他这一趟搜刮了不少塞外的好东西,担心跟不上他们逃跑的节奏。朱祁镇自然听先生的,做一个乖学生。

到了第二天,朱祁镇想走了,但是老天就偏偏不让他走了,瓦剌大军包围了土木堡。要命的是他们犯了马谡当年犯的错,驻扎的地方地势高而无水源。人一天不吃饭倒是可以,两天不喝水自然不行,不过王振倒是有点学问,没有河水喝我们可以喝地下水嘛!他让士兵就地挖井,可是挖了二丈(6m)多深,却不见一滴水。士兵自然饥渴难耐,怨声载道,骂不绝口,军心进一步涣散了。

也先再一次展现出伪装大师的手段,一边派人去议和麻痹明军,另一边假装撤退迷惑明军。瓦剌军撤退时将土木堡南面河水让出,却暗地埋伏,只等全歼明军。作为瓮中之鳖的明军,像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这些事情也来不及分辨了,王振命大军移营就水。得令的明军自然一哄而散奔向河边,其实是奔向死亡,瓦剌伏兵四起,明军溃败,王振也死于乱军之中,真是死得其所,慢哉慢哉!

朱祁镇这时倒是冷静了许多,他深感突围无望,索性跳下马来,面向南方,盘膝而坐,等待就缚。据《明英宗实录》记载,朱祁镇被抓后,由于衣甲与他人不同引起注意,并报告了也先的弟弟赛刊王。赛刊王询问明英宗时,明英宗反问道:“你是谁?是也先,还是伯颜帖木儿,或者是赛刊王。”赛刊王感到明英宗说话的口气很大,立即报告也先,也先立即去请安磕头行君臣礼,献上各种野味美食。

其实这只不过是溢美之词,真正不杀朱祁镇的原因是因为也先想奇货可居罢了。

再来讲讲皇帝被俘,为何明朝没和北宋一样乱掉?

其实在朱祁镇亲征的时候,还做了一手准备立年仅两岁的皇子朱见深为皇太子,令异母皇弟朱祁钰留守(注意不是监国)。

其实明朝上下听到皇帝被俘的时,朝野震惊,很多人动了南逃的想法,提出迁都南京,如果这样的话明朝可能变成第二个北宋。但是这时站出来一个人,他就是于谦,是粉身碎骨浑不怕的于谦,不是抽烟喝酒烫头的于谦,他极力反对南迁,指责南迁是亡国之论,他还支持朱祁钰清算王振旧党,得到了大臣的拥戴。

在于谦等人的拥立之下,明朝另立新君朱祁钰以安民心,也让瓦剌不能打着皇帝的名义招摇撞骗。

断了别人的财路,自然让别气急败坏。也先带着朱祁镇率大军南下攻打北京,朱祁钰倒是识人让于谦全权负责守战之事。

正统年间打赢北京保卫战主要是臣民一心,不像后世李自成进入北京城一样民心向背。不仅于谦亲自上阵,民众更是积极配合,在先前损失20万人的情况下北京保卫战的成绩是显著的——

十月初二,副总兵高礼、毛福寿迎敌于章仪门的土城之北,败瓦剌先锋官,首战告捷,军心大振。派右通政王复到土城拜谒英宗。十月十三日,也先进攻德胜门。石亨,范广等将领在民间的土房内埋伏,二人大败敌军。也先的弟弟孛罗、平章卯那孩战死。也先转而攻打西直门,又大败十四日,战于章仪门,居民投石相助,再次大胜!此时,围攻居庸关的瓦剌军与守军大战七天七夜,还是大败!也先在十五日夜,拔营而走,明军以炮火追击,杀敌万人,也先向回良乡逃去。十七日出紫荆关,明军直追,败敌于固安、霸州,擒阿归等18人。

也正是如此,明朝没成为第二个北宋。

后来他们都怎么样了?

成为太上皇朱祁镇在瓦剌被俘近一年,瓦剌由于得不到好处还得养着这尊佛,于是就放他回去。可是此时当上皇帝的弟弟朱祁钰极其不希望哥哥回来,但是却没办法。

迎回来后的太上皇被囚禁在南宫过了七年囚徒的日子,甚至吃穿不足,靠原配钱皇后不得不自己做些女红,托人带出去变卖,以补家用。为免有人联络被软禁的太上皇,景泰帝甚至把南宫附近的树木砍伐殆尽,让人无法藏匿。

朱祁钰这种做法也太让人震惊,后来还废掉太子朱见深,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可惜好景不长朱见济病死,朱祁钰也生病。

不受待见却想当大官的几个人——武清侯石亨、都督张辄,太常卿许彬、左副都御史徐有贞以及原王振门下太监曹吉祥等人密谋拥立太上皇复位,这就是夺门之变。

重新登基的朱祁镇以谋逆罪处死于谦、王文,籍没其家,而且于谦所推荐的文武官员都被波及。朱祁镇又废朱祁钰为郕王,软禁在西苑。朱祁钰死后葬于西山,恶谥为戾。

虽然朱祁镇报复了当年拥立朱祁钰登基的一干人等,但是皇位失而复得也使得勤政处事,他最大的贡献其实是废除自明太祖开始的宫妃殉葬制度。

欢迎关注【最爱肉丸子先生】,以轻松有趣的方法,带你畅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