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致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字体 > 字体百科 > 正文

字体百科

赵执信_有君字的五言绝句

爱字体2023-04-09字体百科0
本文目录赵执信,有君字的五言绝句?漫步龙山随缱绻?博山历史古迹?有一个成语?历史上有哪些和荀彧一样容易被念错的名字?赵执信,有君字的五言绝句?“君”开头的五言诗句1、君看落空阔,何异大星芒。——出自清
本文目录

赵执信,有君字的五言绝句?

“君”开头的五言诗句

赵执信_有君字的五言绝句

1、君看落空阔,何异大星芒。——出自清·赵执信《萤火》

2、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出自唐·王维《送杨长史赴果州》

3、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出自两汉·佚名《孔雀东南飞》

4、君念春光好,妾向春光啼。——出自唐·乔知之《定情篇》

5、君看望君处,只是起行云。——出自唐·王涯《闺人赠远五首》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出自唐·王维《杂诗三首·其二》

7、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出自唐·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8、君时不得意,弃妾还金闺。——出自唐·乔知之《定情篇》

9、君诚中兴主,经纬固密勿。——出自唐·杜甫《北征》

10、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出自唐·李白《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

11、君问渔人意,沧浪自有歌。——出自唐·刘长卿《长沙早春雪后临湘水,呈同游诸子》

12、几度晓妆成,君看不言好。——出自唐·白居易《妇人苦》

13、君自垂千古,吾犹恋一生。——出自清·商景兰《悼亡·君自垂千古》

14、君王赐颜色,声价凌烟虹。——出自唐·李白《东武吟》

15、君山寒树绿,曾过洞庭湖。——出自唐·钱珝《江行无题一百首》

16、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出自魏晋·曹植《明月上高楼》

17、妾身重同穴,君意轻偕老。——出自唐·白居易《妇人苦》

18、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出自魏晋·曹植《明月上高楼》

19、君此卜行日,高堂应梦归。——出自唐·殷遥《送友人下第归省》

20、春光已满目,君在西山西。——出自唐·贯休《春寄西山陈陶》

21、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出自唐·王维《酬张少府》

22、君子抱仁义,不惧天地倾。——出自唐·王建《赠王侍御》

23、君子山岳定,小人丝毫争。——出自唐·孟郊《秋怀十五首》

24、妾妒亦知非,君恩那不借。——出自唐·齐浣《长门怨》

25、重新而忘故,君子所尤讥。——出自魏晋·徐干《室思》

26、君王分辇坐,诸侯拜迎逆。——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27、持此断君肠,君亦且自疑。——出自南北朝·吴迈远《长别离》

28、我留在金门,君去卧丹壑。——出自唐·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29、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出自唐·崔颢《长干行·君家何处住》

30、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出自唐·杜荀鹤《送人游吴》

31、君归向东郑,我来游上国。——出自唐·白居易《伤唐衢二首》

32、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出自宋·汪洙《神童诗》

33、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出自唐·王维《西施咏》

34、君心若似我,还得到其中。——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35、君王不可见,芳草旧宫春。——出自唐·刘长卿《春草宫怀古》

36、海内既无虞,君臣方肃雍。——出自唐·张籍《董公诗》

37、此夕一相望,君应知我诚。——出自唐·卢纶《偶宿山中忆畅当》

38、玉殿传金榜,君恩赐状头。——出自宋·汪洙《神童诗》

39、君有丈夫泪,泣人不泣身。——出自唐·孟郊《答姚怤见寄》

40、君爱菖蒲花,妾感苦寒竹。——出自唐·乔知之《定情篇》

41、君王弃北海,扫地借长鲸。——出自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42、人离皆复会,君独无返期。——出自魏晋·徐干《室思》

43、君臣原大节,儿女亦人情。——出自清·商景兰《悼亡·君自垂千古》

44、君才定何如,白日下争晖。——出自南北朝·吴迈远《长别离》

45、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出自南北朝·佚名《西洲曲》

46、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出自宋·苏轼《寒食雨二首》

47、君听鸿雁响,恐致稻粱难。——出自唐·杜甫《重简王明府》

48、此时妾比君,君心不如妾。——出自唐·乔知之《定情篇》

49、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出自宋·范仲淹《江上渔者》

50、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出自唐·杜甫《天末怀李白》

51、客难寒山子,君诗无道理。——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52、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出自两汉·佚名《孔雀东南飞》

53、君随丞相后,我往日华东。——出自唐·杜甫《奉答岑参补阙见赠》

54、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出自唐·刘禹锡《九日登高》

55、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出自两汉·佚名《孔雀东南飞》

56、君恩不可见,妾岂如秋扇。——出自唐·刘云《婕妤怨》

“君”结尾的五言诗句

1、从来圣明君,可听妖魅语。——出自唐·苏拯《巫山》

2、九十六圣君,浮云挂空名。——出自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3、何处遥望君,江边明月楼。——出自唐·王昌龄《送胡大》

4、等闲生险易,世路只如君。——出自唐·钱珝《江行无题一百首》

5、因题偏惜别,不可暂无君。——出自唐·孙岘《送钟员外》

6、智者君抛我,愚者我抛君。——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7、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出自两汉·佚名《有所思》

8、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出自唐·常建《宿王昌龄隐居》

9、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出自唐·杜甫《别房太尉墓》

10、一为书剑客,二遇圣明君。——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11、明朝遥捧酒,先合祝尧君。——出自唐·曹松《除夜》

12、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出自唐·骆宾王《从军行》

13、三端自孤立,六艺越诸君。——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14、誓开玄冥北,持以奉吾君。——出自唐·杜甫《后出塞五首》

15、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出自唐·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16、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出自唐·刘长卿《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17、发到阳关白,书今远报君。——出自唐·岑参《岁暮碛外寄元撝》

18、吾希段干木,偃息藩魏君。——出自魏晋·左思《咏史八首》

19、吹箫凌极浦,日暮送夫君。——出自唐·王维《辋川集·欹湖》

20、谓我不愧君,青鸟明丹心。——出自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21、临行泻赠君,勿薄细碎仇。——出自唐·刘叉《姚秀才爱予小剑因赠》

22、有意怀男女,无情亦任君。——出自唐·孔氏《赠夫诗三首》

23、长安风尘别,咫尺不见君。——出自唐·孟郊《送温初下第》

24、经月愁闻雨,新年苦忆君。——出自唐·张继《寄郑员外》

“君”在中间的五言诗句

1、寄语陶朱公,富与君相似。——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2、令君裁杏梁,更欲年年去。——出自唐·皇甫冉《赋得檐燕》

3、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出自唐·王维《相思》

4、怜君负米去,惜此落花时。——出自唐·徐铉《送王四十五归东都》

5、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出自唐·卢纶《李端公》

6、何当报君恩,却系单于头。——出自唐·王昌龄《九江口作》

7、吾君亦勤理,迟尔一来翔。——出自唐·韩愈《岐山下二首》

8、问君樽酒外,独坐更何须。——出自唐·王绩《独坐》

9、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出自南北朝·谢朓《玉阶怨·夕殿下珠帘》

10、知音如见赏,雅调为君传。——出自唐·朱湾《筝柱子》

11、登楼望君处,蔼蔼萧关道。——出自唐·刘云《有所思》

12、先君怀圣德,灵庙肃神心。——出自唐·李白《谒老君庙》

13、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出自唐·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14、春梦随我心,悠扬逐君去。——出自唐·包融《送国子张主簿》

15、下有妻子累,上有君亲恩。——出自唐·白居易《朱陈村》

16、遍行君臣药,先从冻馁均。——出自唐·苏拯《医人》

17、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出自唐·杜牧《张好好诗》

18、慕君遗荣利,老死此丘园。——出自唐·白居易《访陶公旧宅》

19、语及君臣际,经书满腹中。——出自唐·杜甫《吾宗》

20、身世如两忘,从君老烟水。——出自唐·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21、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出自两汉·班婕妤《怨歌行》

22、为君委曲言,愿君再三听。——出自唐·白居易《妇人苦》

23、寄言控弦者,愿君少留听。——出自唐·白居易《和答诗十首·答箭镞》

24、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宋·汪洙《神童诗》

25、夫君亦沦落,此地同飘寄。——出自唐·白居易《早秋晚望,兼呈韦侍郎》

26、愿君垂采摘,不使落风沙。——出自唐·独孤授《花发上林》

27、怀君万里别,持赠结交亲。——出自唐·陈子昂《送东莱王学士无竞》

28、劝君求出离,认取法中王。——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29、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出自唐·李白《广陵赠别》

30、东郊未解围,忠义似君稀。——出自唐·岑参《送裴判官自贼中再归河阳幕府》

31、叹君倜傥才,标举冠群英。——出自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32、府君得闻之,心中大欢喜。——出自两汉·佚名《孔雀东南飞》

33、遗音如可赏,试奏为君听。——出自唐·陈季《湘灵鼓瑟》

34、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出自唐·李白《春思》

35、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出自唐·张籍《没蕃故人》

36、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出自两汉·甄宓《塘上行》

37、人靡不有初,想君能终之。——出自魏晋·徐干《室思》

38、下以保子孙,上以奉君亲。——出自唐·韩愈《谢自然诗》

39、劝君勉忍古,忍古销尘埃。——出自唐·孟郊《秋怀十五首》

40、从君饱富贵,曾作此游无。——出自唐·白居易《宿杜曲花下》

41、到头君作鬼,岂令男女贫。——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42、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出自唐·李颀《送王昌龄》

43、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出自两汉·佚名《行行重行行》

44、使君且不顾,况复论秋胡。——出自唐·李白《陌上桑》

45、肩舁仍挈榼,莫怪就君来。——出自唐·白居易《雨中访崔十八》

46、贱他言孰采,劝君休叹息。——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47、独见海中月,照君池上楼。——出自唐·储光羲《题陆山人楼》

48、竹林二君子,尽日竟沉吟。——出自唐·李从谦《观棋》

49、此别无多语,期君晦盛名。——出自唐·杜牧《东都送郑处诲校书归上都》

50、如何与君别,当我盛年时。——出自南北朝·吴迈远《长别离》

5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出自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2、今来访故宅,森若君在前。——出自唐·白居易《访陶公旧宅》

53、怀君未忍去,惆怅意无穷。——出自唐·李白《赠崔秋浦三首》

54、送君一为别,凄断故乡情。——出自唐·陈子昂《送殷大入蜀》

55、复道从兹去,思君不暂忘。——出自唐·崔翘《送友人使夷陵》

56、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出自唐·李白《送友人入蜀》

57、更有高堂处,知君路不迷。——出自唐·郑锡《送客之江西》

58、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出自两汉·佚名《冉冉孤生竹》

59、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出自唐·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

60、竟不得一日,謇謇立君前。——出自唐·白居易《哭孔戡》

61、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出自唐·李商隐《蝉》

62、结妾独守志,结君早归意。——出自唐·孟郊《结爱》

63、他贤君即受,不贤君莫与。——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64、为君意气重,无功终不归。——出自南北朝·吴均《战城南》

65、愿引他时事,移君此日心。——出自唐·白居易《妇人苦》

66、终去哭坟前,还君一掬泪。——出自唐·白居易《伤唐衢二首》

67、窗前故栽竹,与君为主人。——出自唐·白居易《招王质夫》

68、保我不鉴璧,信君方得珠。——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69、我愿君子气,散为青松栽。——出自唐·贯休《古意九首》

70、似我何由届,与君心不同。——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71、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出自魏晋·徐干《室思》

72、问君何以然,世网婴我故。——出自唐·王维《偶然作六首》

73、栖岩君寂灭,处世余龙蠖。——出自唐·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74、唯君于我分,坚久如金石。——出自唐·白居易《寄杨六》

75、知君当此夕,亦望镜湖水。——出自唐·刘禹锡《月夜忆乐天兼寄微之》

76、为君乐战死,谁喜作征夫。——出自唐·曹松《塞上行》

77、虽乏谏诤姿,恐君有遗失。——出自唐·杜甫《北征》

78、从风入君怀,四坐莫不叹。——出自两汉·佚名《四坐且莫喧》

79、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出自唐·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80、得生君户牖,不愿夹华池。——出自南北朝·沈约《咏檐前竹》

81、蓬蒿钻髑髅,此日君应悔。——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82、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出自唐·修睦《落叶》

83、知君京口去,借问几时回。——出自唐·岑参《送樊侍御使丹阳便觐》

84、寄身虽在远,岂忘君须臾。——出自魏晋·徐干《室思》

85、送君江南去,秋醉洛阳酒。——出自唐·沈颂《送人还吴》

86、铙吹发夏口,使君居上头。——出自唐·王维《送康太守》

87、赠君比芳菲,爱惠常不歇。——出自唐·乔知之《定情篇》

88、我生君之后,相去五百年。——出自唐·白居易《访陶公旧宅》

89、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出自唐·白居易《采地黄者》

90、自君辽海去,玉匣闭春弦。——出自唐·崔珪《孤寝怨》

91、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出自两汉·佚名《十五从军征》

92、幸君扬素风,永作来者程。——出自唐·王建《赠王侍御》

93、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出自两汉·佚名《孔雀东南飞》

94、干细力未成,用之君自速。——出自唐·白居易《有木诗八首》

95、若奏巴渝曲,时当君思中。——出自南北朝·萧纲《蜀道难·其一》

96、夫君自有恨,聊借此中传。——出自唐·李商隐《谢先辈防记念拙诗甚多,异日偶有此寄》

97、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出自唐·杜甫《赠别郑炼赴襄阳》

98、思君不可得,愁见江水碧。——出自唐·李白《江行寄远》

99、念与君相别,各在天一方。——出自魏晋·徐干《室思》

100、怜君亦同志,晚岁傍山居。——出自唐·许浑《卜居招书侣》

101、道契君臣合,时来名位彰。——出自唐·王珪《咏淮阴侯》

102、此中俱失路,思君不可思。——出自唐·孔绍安《伤顾学士》

103、纵你居犀角,饶君带虎睛。——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104、漠漠复霏霏,为君垣上衣。——出自唐·李得《赋得垣衣》

105、回谢争名客,甘从君所嗤。——出自唐·白居易《官舍小亭闲望》

106、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出自唐·白居易《井底引银瓶·止淫奔也》

107、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出自唐·杜牧《秋霁寄远》

108、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出自唐·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109、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出自唐·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漫步龙山随缱绻?

缱绻qiǎn quǎn 1、牢结;不离散。纠缠萦绕;固结不解。缱,,不相离也。——《说文新附》 无纵诡随,以谨~。——《诗·大雅》 从公,无通内外。——《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诗·大雅·民劳》:“无纵诡随,以谨缱绻。” 马瑞辰 通释:“缱绻即紧絭之别体。

” 高亨 注:“缱绻,固结不解之意。” 引申为不离散。《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缱绻从公,无通外内。” 杜预 注:“缱绻,不离散也。” 晋 潘岳 《为贾谧作赠陆机》诗:“昔余与子,缱绻东朝。” 2、情意深厚。缠绵。形容感情深厚。唐 白居易 《寄元九》诗:“岂是贪衣食,感君心缱绻。

” 宋 王安石 《解使事泊棠阴时三弟皆在京师》诗:“久留非可意,欲去犹缱绻。” 明 刘基 《送黄叔旸归金华觐省》诗:“赠诗慰缱绻,俛仰空徘徊。” 清 纳兰性德 《与顾梁汾书》:“缱绻之情,兄固有之,弟亦何能不尔也。” 望江汉兮濩渃,兮伤怀。——《楚辞·九思·疾世》 临当背面时,裁诗示~。

——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 少尽~。——唐·李朝威《柳毅传》 以后对饮对唱,缠绵~。——《红楼梦》 追忆往日~——《千年缘》 3、弯曲,屈:领。4。引申为结交。清 金人瑞 《桃源行》:“父老十数引儿童,笑迎生客相缱绻。” 清 陆次云 《圆圆传》:“ 圆圆 曰:‘当世乱而公无所依,祸必至,曷不缔交於 吴将军 ,庶缓急有藉乎?’畹曰:‘斯何时,吾欲与之缱绻,不暇也。

’” 5。特指男女恋情。唐 元稹 《莺莺传》:“留连时有恨,缱绻意难终。” 清 赵执信 《谒金门·赠金仙》词:“谁送暗香来枕畔,顿成新缱绻。” 欧阳予倩 《孔雀东南飞》第五场:“叫郎君多谢你深情缱绻,用什么表心中的万语千言!” 6。引申为幽会。

宋 陆游 《避暑漫抄》:“不过执衣侍膳,未尝得一缱绻。” 《红楼梦》第十六回:“[ 秦钟 ]又与 智能儿 几次偷期缱绻,未免失於检点。” 7。指夫妻关系。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天须开眼!觑了俺学士哥哥,少年登第,才貌过人,文章超世,於人更美满。

却教我,与这匹夫做缱绻?” 元 关汉卿 《四春园》第二折:“你则为鸾交凤友,更和这燕侣莺俦,则为俺爷毒害,分缱绻,折绸缪。” 明 朱有炖 《香囊怨》第二折:“常言道夫乃是妇之天,若成了欢娱缱绻,尽今世永团圆。”。

博山历史古迹?

淄博颜文姜祠,赵执信故居,南万山古瓷窑址,淄博正觉寺等。

有一个成语?

一败如水

形容大败,犹水泄地不可复收

一败涂地

形容彻底失败,不可收拾

一班半点

犹言一点半点,常暗指男女关系。班,通“斑”

一班一辈

谓同等,不相上下

一班一级

犹言一官半职

一般见识

谓同样浅薄的见解和气度

一般无二

完全相同,毫无两样

一斑半点

比喻极小部分

一板三眼

本为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四拍子的叫一板三眼。比喻义与“一板一眼”同

一板一眼

本为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二拍子的叫一板一眼。后即借喻言语行为有条理,合规矩

一瓣心香

谓心中虔诚敬礼,如燃香供佛

一暴十寒

亦作“一曝十寒”。晒一天,冷十天。比喻做事没有恒心

一本万利

用极少资本牟取最大利润,形容本轻利重

一本正经

原指一部正规的经典。后即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有时带有讽刺意味

一笔不苟

谓作书画或撰文极其认真,毫不马虎

一笔勾断

同“一笔勾”

一笔勾消

亦作“一笔勾销”。全部取消之意

一笔勾销

见“一笔勾消”

一笔抹摋

见“一笔抹煞”

一笔抹杀

见“一笔抹煞”

一笔抹煞

一笔全部抹掉。常喻轻率地全部否定

一碧万顷

形容青绿无际

一臂之力

指给予帮助的力量。常与“助”连用,表示从旁帮忙

一鞭先著

晋刘琨少负志气,与祖逖为友,共以收复中原为志,曾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见《晋书·刘琨传》。后以为争先的典实。亦泛指先行

一表非凡

见“一表非俗”

一表非俗

形容人的仪表非比寻常

一表人才

见“一表人物”

一表人材

见“一表人物”

一表人物

形容容貌英俊。表,仪表

一表堂堂

形容仪表堂皇

一秉大公

谓言论行事全秉公心

一秉虔诚

谓诚心诚意

一秉至公

见“一秉大公”

一病不起

谓卧病后日见沉重,终至死亡。不起,用作死的婉辞

一波三折

指写字笔画曲折多姿。语本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宣和书谱·太上内景神经》:“然其一波三折笔之势,亦自不苟。”后比喻事多波折

一波万波

见“一波纟毚动万波随”

一不扭众

谓一人不应或难以违反众意

一步登天

一步跨上青天。比喻一下子达到极高的境界或程度。常用以讽人突得高位

一步一鬼

汉王充《论衡·论死》:“如人死辄为鬼,则道路之上一步一鬼也。”本谓鬼很多,后为疑心生暗鬼之意

一步一趋

①形容紧跟着行走。语本《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②比喻事事模仿和追随别人。常含贬意

一草一木

《后汉书·应劭传》:“春一草枯则为灾,秋一木华亦为异。”唐李商隐有《永乐县所居一草一木无非自栽今春悉已芳茂因书即事一章》诗。后亦以“一草一木”喻微细之物

一差半错

变故,差错

一差二错

指意外的变化或差错

一差二误

指意外的差错和失误

一差二悮

同“一差二误”

一差两讹

同“一差二错”

一长半短

见“一长二短”

一长二短

①指意外的变故。②一五一十,原原本本

一长一短

形容琐谈不休

一场春梦

本喻世事无常,转眼成空。后亦喻幻想破灭

一倡百和

一人首倡,百人附和。极言附和者之多。倡,亦作“唱”

一倡三叹

《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谓一人歌唱,三人相和。后多用以形容音乐、诗文优美,富有余味,令人赞赏不己。倡,亦作“唱”

一倡一和

①《诗·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谓一个先唱,一个和声,形容两人感情相通。后多比喻两人相互配合,彼此呼应。倡,亦作“唱”。②谓鸣声相呼应

一唱百和

见“一倡百和”

一唱三叹

见“一倡三叹”

一唱一和

见“一倡一和”

一朝千里

犹一日千里

一朝一夕

一个早晨或一个晚上。形容时间短促

一朝之忿

一时激发的愤恨

一朝之患

突然发生的祸患

一彻万融

犹言一通百通

一尘不到

形容清净纯洁

一尘不染

①佛教谓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修道者达到真性清净不被六尘所染污为“一尘不染”。后多用以形容清净廉洁,品格高尚。②指非常清洁

一尘不缁

犹一尘不染

一成不变

《礼记·王制》:“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变,故君子尽心焉。”孔颖达疏:“容貌一成之后,若以刀锯凿之,断者不可续,死者不可生,故云不可变。”后以一成不变”谓刑法一经制定,不容变更。亦泛指墨守成规,不知变通

一成不易

同“一成不变”

一成一旅

方十里为成,五百人为旅。传夏少康凭此灭过、戈而复禹业。后遂用为势微力弱卒能克敌制胜、光复旧业之典

一筹莫展

《宋史·蔡幼学传》:“多士盈庭而一筹不吐。”后以“一筹莫展”比喻一点办法也没有

一触即发

①本指箭在弦上,张弓待发。比喻事态发展已极紧张,一经触动即可爆发。②泛指极易发生

一触即溃

一经接触就溃败。形容很容易被打垮

一串骊珠

形容歌声圆润,唱时如一串明珠

一床两好

犹言一对璧人,谓夫妇两人情投意合

一槌定音

见“一锤定音”

一锤定音

本指制造铜锣时最后一锤决定锣的音色,后借喻凭一句话作出最后决定

一辞同轨

犹众口一词

一蹴而成

见“一蹴而就”

一蹴而得

见“一蹴而就”

一蹴而就

宋苏洵《上田枢密书》:“天下之学者,孰不欲一蹴而造圣人之域。”后以“一蹴而就”谓迈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就能完成

一蹴可几

同“一蹴而就”。几,近,及

一寸赤心

同“一寸丹心”

一寸丹心

一片赤诚之心

一寸光阴一寸金

俗谚。意谓时间非常可贵,必须珍惜

一搭两用

一物二用

一搭一档

谓互相配合,彼此协作。有时含贬意

一代风流

指开创风气,为当世所景仰的人物

一箪一瓢

《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原为孔子赞美颜回安贫乐道之语。后用以比喻生活清苦

一旦一夕

同“一朝一夕”

一刀两段

①见“一刀两断”。②指斩首,被杀

一刀两断

比喻坚决地断绝关系

一得之功

一点微小的成绩

一得之见

一点见解。常用作谦辞

一得之愚

对自己意见的谦词。犹言一点肤浅的见解。语出《晏子春秋·杂下十八》

一德一心

大家一条心

一点半点

表示微小而不定的数量

一点灵犀

①唐李商隐《无题》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谓犀角上有纹,两头感应通灵,故以“一点灵犀”喻心心相印。②指聪敏

一点一滴

形容微少零星

一雕双兔

唐李林甫、张九龄、裴耀卿并为相,李抑扬张、裴自得,张裴二人罄折卑逊,时人窃言“一雕挟两兔”。见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卷下及《新唐书·李林甫传》。后因以“一雕双兔”谓三人并列显位,一人势盛而两人受其挟制

一跌不振

同“一蹶不振”

一丁不识

一字不识

一定不移

见“一定不易”

一定不易

《淮南子·主术训》:“今夫权衡规矩,一定而不易,不为秦楚变节,不为胡越改容。”后因以“一定不易”谓既经确定不可改变或事理正确不可改动

一定之规

①一定的规律或规则。②喻已经打定的主意

一而光

见“一扫而空”

一发千钧

语本《汉书·枚乘传》:“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县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谓一根头发上系着千钧的重量。比喻极其危险

一帆风顺

①本指帆船一路顺风。亦用为祝人旅途安吉之辞。②比喻境遇顺利或办事容易

一帆顺风

同“一帆风顺”

一反常态

完全改变了平常的态度

一饭千金

汉韩信少贫,在淮阴城钓鱼,有漂母见其饥,饭之。后信为楚王,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见《史记·淮阴侯列传》。后称受恩重报为“一饭千金”

一饭之德

喻微小的恩德

一飞冲天

比喻平时默默无闻,突然做出惊人之举

一吠百声

即一犬吠形,百犬吠声

一分一毫

形容很少的数量

一佛出世

①佛教认为世界每经历一小劫,有一佛出世。②引申为难得之意。③犹一佛出世,二佛生天

一夫当关

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一夫之勇

犹言匹夫之勇

一夫之用

谓仅能当一人之用,而无兼人之能

一傅众咻

谓一人施教,众人喧扰。比喻事不专一,绝无效果。语本《孟子·滕文公下》:“有楚大夫於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

一概而论

亦作“一而论”。指对问题不作具体分析,笼统地同样看待。语本《楚辞·九章·怀沙》:“同糅玉石兮,一而相量。”

一高二低

①高低强弱或胜负输赢。②谓意外的变故

一个半个

谓为数甚少

一根一板

方言。原原本本,一五一十

一鼓一板

鼓、板都是演唱时用以调和节奏的,两者不可分离,因以喻互相帮衬

一鼓作气

《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古代作战击鼓进军,擂第一通鼓时士气最盛。后多喻趁锐气旺盛之时一举成事或鼓足干劲,一往直前

一谷不登

见“一谷不升”

一谷不升

指歉收

一顾倾城

《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后遂以“一顾倾城”形容美女的眼波,亦以喻女子的美貌

一官半职

泛指普通的官职

一轨同风

车轨相同,风俗一致。语出《礼记·中庸》:“车同轨,书同文。”《晋书·苻坚载记上》:“一轨九州,同风天下。”后因以“一轨同风”比喻国家统一,政令划一

一国三公

一国之中有三个主公。比喻令出多门,事权不一

一寒如此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魏使须贾於秦,范雎闻之,为微行,敝衣闲步之邸,见须贾……须贾意哀之,留与坐饮食,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一绨袍以赐之。”后用以表示贫困潦倒至极

一毫不差

完全相同,没有一点差异

一毫不苟

犹一丝不苟

一毫不染

犹一尘不染

一毫千里

语本《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豪(毫)氂,缪以千里’。”《大戴礼记·保傅》:“《易》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君子慎始也。”卢辩注:“据《易说》言也。”谓差错虽微,造成的危害甚大

一呵而就

一口气完成

一狠二狠

犹言索性,干脆。多指下极大的决心

一哄而起

一下子就跟着行动起来。多含贬义

一哄而散

亦作“一閧而散”。在一片吵闹声中散去。亦表示突然、混乱地散去

一哄而上

同“一哄而起”

一閧而散

见“一哄而散”

一呼百诺

一声呼唤,百人应诺。形容权势显赫,侍从众多

一呼百应

一声呼唤,人皆响应。形容接应的人很多

一呼再喏

听到一声呼唤即连声应答。表示恭顺

一狐之掖

见“一狐之腋”

一狐之腋

一只狐狸腋下的皮毛。常用以喻指少量的皮毛或珍贵的皮毛

一虎不河

《诗·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原谓空手搏虎,徒步渡河,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后在元剧中以“一虎不河”比喻不顾一切

一花独放

一种花独自开放。与“百花齐放”相对,常比喻缺少各种不同形式、风格的艺术作品

一画开天

相传伏羲画八卦,始于乾卦三之第一画,乾为天,故谓“一画开天”

一褱而论

见“一概而论”

一还一报

谓做一件坏事后必受一次报复

一簧两舌

喻诳言乱语。簧,乐器的发声薄片

一挥而成

同“一挥而就”

一挥而就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荐举不捷》:“扞王璘呴复为鸟散馀花落诗二十首,援毫而就。时忽风雨暴至,数幅为回飚所卷,泥滓沾渍,不胜舒卷。璘曰:‘勿取,但将纸来!’复纵笔一挥,斯须复十馀篇矣。”后因以“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

一挥九制

一提笔就能写出九道制书。谓文思敏捷

一麾出守

南朝宋颜延之《五君咏·阮始平》:“屡荐不入官,一麾乃出守。”麾有挥斥、排挤意,谓阮咸受荀勖排斥,出为始平太守。麾亦有旌麾意,故后多以“一麾出守”用作朝官出为外任之典

一晦一明

一暗一明。常指昼夜循环

一饥两饱

犹言每天不能饱食。形容生活贫困

一技之长

指有某种专长或技能

一家眷属

本指一家人,后以喻同一格局

一家老小

谓全家人

一家无二

谓一家之人没有两样

一家一火

谓所有家当什物

一家一计

指一夫一妻的家庭生活或财产。亦引申为一家人

一家之辞

同“一家之言”

一家之学

自成一家的学派

一家之言

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一家的学说或论著

一家之作

自成一家的著作

一见了然

犹一目了然

一见倾心

一见面就产生倾慕的情感

一见如故

见“一见如旧”

一见如旧

初次相见意气相投,有如故交。语本《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扞吴公子札呴聘於郑,见子产,如旧相识。”

一见锺情

①指男女之间一见面即产生爱情。②借指对人或事物一看见就发生了很深的感情

一剑之任

①谓以一人一剑之力。指作战的士兵,犹言一人之勇。②指独力担任艰巨的任务

一箭上垛

①犹言一箭中的。比喻事情一办即成。②喻一见中意

一箭双雕

见“一箭双雕”

一箭双雕

一箭射中两雕。雕,亦作“雕”,一种性凶猛的大鸟。《北史·长孙晟传》:“尝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箭两只与晟,请射取之。晟驰往,遇雕相攫,遂一发双贯焉。”又《新唐书·高骈传》:“事朱叔明为司马,有二雕并飞,骈曰:‘我且贵,当中之。’一发贯二雕焉。”后因以“一箭双雕”形容射艺高明,亦用以比喻一举两得

一箭之地

谓距离不远

一浆十饼

比喻小恩小惠。浆、饼皆微物,故有此语

一脚不移

借喻坚定不移

一阶半级

指低微的官职

一阶半职

同“一阶半级”

一接如旧

犹言一见如故

一介不苟

见“一介不取”

一介不取

语出《孟子·万章上》:“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后以“一介不取”谓一丝一毫亦不苟取

一介之才

微小的才能

一介之善

微小的善行

一介之士

①一个微末的士人。②忠心正直的人

一举成名

原指士子一旦科举及第就天下闻名,后亦泛指一下子就出了名

一举两得

做一件事能使两方面都得到好处。语本《东观汉记·耿弇传》:“吾得临淄,即西安孤,必覆亡矣。所谓一举而两得者也。”

一举两全

谓一举措而能顾全两面

一举千里

一飞就是千里。喻前程远大

一举三反

《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后以“一举三反”指善于推理,能由此及彼

一举万里

见“一举千里”

一举一动

指每一个举动

一决雌雄

一决胜负。雌雄,喻高低

一蹶不兴

见“一蹶不振”

一蹶不振

比喻一经挫折,就不能再行振作

一刻千金

短暂的时间价值千金。比喻时间极其宝贵

一空依傍

指在艺术、学术等方面独创而全不摹仿

一孔之见

汉桓宽《盐铁论·相刺》:“持规而非矩,执准而非绳,通一孔,晓一理,而不知权衡。”《礼记·中庸》“反古之道”汉郑玄注:“反古之道,谓晓一孔之人,不知今王之新政可从。”唐孔颖达疏:“孔谓孔穴。孔穴所出,事有多涂。今惟晓知一孔之人,不知馀孔通达,惟守此一处,故云晓一孔之人。”后因称狭隘片面的见解为“一孔之见”

一口同声

犹一口同音

一口同音

犹言众口一词

一口一声

犹口口声声

一匡九合

春秋时管仲辅助齐桓公“一匡天下,九合诸侯”,建立霸业。后亦以“一匡九合”指立国大事

一匡天下

使天下得到匡正

一夔一契

夔契都是舜时贤臣,后因以“一夔一契”喻良辅

一馈十起

《淮南子·氾论训》:“当此之时,扞禹呴一馈而十起,一沐而三捉发,以劳天下之民。”意谓一饭之顷亦多次起立。后因以“一馈十起”形容事务繁劳

一壸千金

比喻物虽微贱,关键时得其所用,便十分宝贵

一来二去

指经过一段时间逐渐产生某种情况

一览无馀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申昜,则一览而尽,故纡馀委曲,若不可测。”后以“一览无馀”谓一眼即可全见

一揽包收

谓总揽一切

一劳久逸

见“一劳永逸”

一劳永逸

亦作“一劳久逸”。谓劳苦一次,可望永安。语本汉扬雄《谏勿许单于朝疏》:“以为不壹劳者不久佚,不蹔费者不永宁,是以忍百万之师,以摧饿虎之喙……而不悔也。”

一了百当

①犹言一了百了。②谓问题解决得彻底,或事情办得甚为妥当

一了百了

语本《朱子语类》卷八:“有资质甚高者,一了一切了,即不须节节用工也。”原为对天资高的人的赞誉之辞,后亦以谓主要的事情了结,其他一切也跟着了结

一鳞半甲

唐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上·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於讽刺,亦有陈拾遗(陈子昂)一鳞半甲”此系以龙为喻,意谓略有相似之处。后用以比喻事物的零星片段。亦作“一鳞片甲”

一鳞半爪

见“一鳞一爪”

一鳞片甲

见“一鳞半甲”

一鳞片爪

见“一鳞一爪”

一鳞一爪

谓龙在云中,时露一鳞一爪,难于见其全貌。清王士禛主张作诗贵含蓄,忌浅露,以此为喻。赵执信驳其说,曰:“神龙者屈伸变化,固无定体,恍惚望见者,第指其一鳞一爪,而龙之首尾完好,故宛然在也。”见赵所著《谈龙录》。后用以喻事物的零星片段

一龙一蛇

喻时隐时显,变化莫测

一龙一猪

喻二人相去悬殊

一路风尘

形容旅途辛苦

一路风清

形容安定升平的景象

一路福星

宋鲜于侁为京东转运使,比行,司马光谓人曰:“福星往矣。”见宋秦观《鲜于子骏行状》。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元佑更化》、清翟灏《通俗编·祝诵》引《四友斋丛说》均作“一路福星”。福星,即岁星,旧时术士谓岁星照临能降福于民。宋代行政大区称路,后以路为道路之“路”,以“一路福星”为祝人旅途平安之语

一路货色

犹言一路货

一路平安

指旅途顺利。亦常用作对出门人的祝福语

一路神只

谓同伙的人。意含讥讽

一路顺风

谓诸事顺利。原指帆船的航行,今常用作对出门人的祝颂语,犹言一路平安

一乱涂地

形容乱到不可收拾

一落千丈

唐韩愈《听颖师弹琴》诗:“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原指琴声骤然低落。后常用以形容景况急剧下降

一马当先

策马走在最前列。多形容领先,带头

一马平川

可以纵马疾驰的平原。亦泛称广阔的平地

一马一鞍

比喻一夫一妻,白头偕老

一脉同气

谓出于同源。指同胞兄弟姐妹的亲密关系

一脉相承

见“一脉相传”

一脉相传

谓一个血统或派系世代相续流传下来。常比喻某种思想、学说或行为之间的继承关系

一脉相通

谓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犹如一条脉络贯穿下来可以互通

一脉香烟

谓延续家世的后代。人死,后嗣须常上香祭扫,故云

一毛不拔

语出《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燕丹子》卷中:“荆轲曰:‘有鄙志,常谓心向意,投身不顾;情有异,一毛不拔。’”后以“一毛不拔”形容极端吝啬

一门同气

谓同门兄弟

一门心思

一心一意

一梦华胥

《列子·黄帝》:“扞黄帝呴昼寝而梦,游於华胥氏之国。华胥氏之国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后因称一场幻梦为“一梦华胥”

一面如旧

同“一见如故”

一面之词

亦作“一面之辞”。单方面的话

一面之辞

见“一面之词”

一面之交

谓只见过一面,了解不深

一面之款

见“一面之交”

一面之识

谓只见过一面,略有认识

一面之雅

见“一面之交”

一面之缘

见过一面的缘分

一民同俗

谓使人民的思想风俗齐同

一鸣惊人

比喻平时默默无闻,突然有惊人的表现

一瞑不视

①闭眼不能再看,指死亡。语出《战国策·楚策一》:“有断脰决腹,一瞑而万世不视,不知所益,以忧社稷者。”鲍彪注:“瞑,不视也,谓死。”②形容不怕牺牲。③人为的闭眼不看。指逃避现实

一命归西

见“一命归阴”

一命归阴

指死亡

一命鸣呼

指死亡。常含幽默诙谐意味

一命之荣

谓受任一官的荣耀

一模二样

犹言一模一样

一模一样

样子完全相同

一木难支

①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扞和峤呴曰:‘元裒如北厦门,拉攞自欲坏,非一木所能支。’”隋王通《文中子·事君》:“大厦将颠,非一木所支也。”后以“一木难支”谓崩溃的形势非一人所能挽救。②喻艰巨的事业非一人所能胜任

一目了然

一看就很清楚。亦作“一目了然”

一目了然

见“一目了然”

一目了然

一看就很清楚。亦作“一目了然”

一目十行

一眼能看十行文章。形容阅读的速度极快。语本《梁书·简文帝纪》:“读书十行俱下。”及《北齐书·河南康舒王孝瑜传》:“兼爱文学,读书敏速,十行俱下。”

一目数行

犹一目十行

一目五行

犹一目十行

一目之士

指见解片面,不能看到事物整体的人

一男半女

指一个子女,一个儿子或女儿

一年半载

约计时间之词。多则一年,少则半年

一年一度

谓每年一次

一念之差

一个念头的差错

一念之误

见“一念之差”

一牛吼地

谓牛鸣声可及之地。喻距离较近

一牛鸣地

见“一牛吼地”

一诺千金

形容说话极有信用。语本《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一诺无辞

一口答应,没有二话

一拍即合

原指一打拍子就合于乐曲的节奏。比喻一下子就能够互相吻合

一盘散沙

形容力量分散,不能团结一致

一喷一醒

①唐韩愈孟郊《斗鸡联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厉乃。”王伯大音释引樊汝霖云:“鸡用水喷,神气始醒。”后宋儒常以此语比喻慎独戒惧功夫。②喻推动督促

一片冰心

谓心地纯洁,性情淡泊

一片宫商

形容象乐声那样和谐动听。宫、商,古代五音的两个音阶,常用作乐声的代称

一片散沙

见“一盘散沙”

历史上有哪些和荀彧一样容易被念错的名字?

这个就多了,比如很多皇帝的名字,因为民间要避讳,所以皇帝的名字一般都很生僻,避免给子民造成麻烦。看到荀彧,我第一个想到的是三国人物,蒯氏兄弟,蒯良,蒯越。蒯字,念kuai,三声。蒯氏兄弟是刘表的谋士,是荆州的士族,刘表进入荆州时向他们问计。

前面说到皇帝,汉元帝的名字就很生僻,刘奭(shi,四声)。汉元帝是汉宣帝的儿子,汉元帝时期,西域都护陈汤和甘延寿灭掉了北匈奴,斩首郅支单于,说下了那句著名的“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汉元帝)

最后说个两个字都不好读的,嫪毐(lao,ai),应该是四声和三声。他是秦始皇的妈的男宠,还和秦始皇的母亲有孩子,自称秦王的“假父”,是著名的男宠。最后的结局是谋反被车裂。

就说三个吧,如果对您有帮助,请点赞关注支持,多谢!我是@麦地传奇,专注历史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