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致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字体 > 字体百科 > 正文

字体百科

周南芣苢_关雎汉广蒹葭三种风格的爱而求不得

爱字体2023-05-13字体百科1
本文目录周南芣苢,关雎汉广蒹葭三种风格的爱而求不得?诗经里那些惊艳了千年的文字?诗歌中的诗眼该如何掌握?请用一首优美的诗文来赞美五一劳动节?息夫人息妫极力促进中原与楚文化交融?周南芣苢,关雎汉广蒹葭三
本文目录

周南芣苢,关雎汉广蒹葭三种风格的爱而求不得?

“求而不得”,是文学作品里产生无限感情牵动的一种艺术手法,《关雎》《汉广》《蒹葭》这三首诗都用到了这个手法,其实是没有事件因果的,只是在写一个怀情的状态。不过恰是这种状态,碰到了怀情的人,就产生了共鸣,就成了三种不同的“求而不得。

周南芣苢_关雎汉广蒹葭三种风格的爱而求不得

《关雎》所阐述的感情为最理想的男才女貌型爱情,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说女孩,要“窈窕淑女”,窈窕就是美好的样子,古代研读《诗经》的学者多认为“淑女”就是指周文王的妃子太姒,这样一个女子,身兼美貌与“后妃之德”,所以不一般。再看写诗的作者,他说“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弹琴奏瑟的与那女子亲近,又鸣钟击鼓的让她快乐起来,这首先便说明这个诗人的地位不一般,还晓通音律,诗文极佳,颇有才学。这就是《关雎》中所写的爱情,其实并非是求而不得,而是这样一个身份地位的诗人对自己想要的配偶的想象,或是要求。即使写自己“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也是感知一种感情时的激动心情。总之,他用这么美好的诗句写出的,其实是自己的爱情观。或是套用古代学者的观点,《关雎》就是在写周文王与其妃子太姒,主旨是赞扬二人,因为它是诗经的第一首诗,分量举足轻重。但是,我们更容易相信这就是一个年轻的才子对佳人的思念情诗,只单纯的理解,至少“辗转反侧”让我们都产生了情感共鸣。

《汉广》相对来说,人物设定就很明确了,是樵夫所唱的恋歌,与其说是“求而不得”,不如说是汉子们的求爱号子,很多善歌的古老名族都有这样的号子,对着山那边或水那边的姑娘们表达爱意,这是一种很美好的歌令。《汉广》用词之美,意境之辽阔,让人如临其境,仿佛亲眼看到了艰难砍柴的樵夫,对着宽广的汉水,唱出的恋歌。当他们喊出“之子于归,言秣其驹”的时候,更像是一个憨厚的男人对那女子说,“我会身体力行的对你好,最粗重的活儿都由我来做”,他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可以给予对方的,但是一片真心可昭日月。只是跨越阶层的感情,就如同横渡汉水一样遥不可及,我只是个樵夫,你是骑着马儿的贵人,如何能求得这样一份感情呢?所以,也有古代学者,将“汉有游女”翻译成汉水的女神,若说这诗是对女神的美颂,便显得不那么惆怅了。

《蒹葭》是《秦风》里鹤立鸡群之作,就如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道的:“以好战乐斗之邦,忽遇高超远举之作……”,也就是说,一个好战的民族怎么突然写出这么悠美的一首诗呢?那只能说,“求而不得”是最能激发创作欲的一种极为深刻的感情状态,深切的疼过,才能说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总是寻觅不到,才有“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但是对于“伊人”是何人,从古至今的学者,却各有想法:一说是思念贤才,一说是招求隐士,一说是想念亲人朋友,当然更多的人还是认为,是在追求爱人。就如宋代朱熹所说:“……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然不知其何所指也。”就是说,这上下求索而不可得的,到底是什么,朱熹也说不清。所以这首诗更像是诗人的一个梦,他梦到了秋天,梦到了一个让自己魂牵梦绕的人,可是怎么找都找不到他,顺着水流一路在岸边找下去,那人却总像在水的中央。这样的寻找是不是让人心中一荡呢?所以我最喜欢这首,不是因为它鹤立鸡群,是因为它能让我的心跟着上下飘荡,真正的击中了我。

对我来说,《关雎》的理想,显得美而不实;《汉广》中低到尘埃里的恋慕,虽然感人,却不是我认同的爱情观;而《蒹葭》更像是在寻找那个完美的自己,每个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美好而迷茫的年华,它让你充满可能,也充满想象。

说的有点太多了,望大家见谅。

最后推荐《诗经》中另一首,也含有一丝”求而不得“的情诗,《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这是一种痴恋呀!

诗经里那些惊艳了千年的文字?

诚邀,一缕英雄为您解答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也称为“国风”,包括15个诸侯地区的诗,共160首,占《诗经》篇数的一大部分,这些诗大部分是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和“小雅”,共105首,这些诗都是周王都直接统治地区(京畿)的诗歌,这些诗是出自于朝廷官吏的作品。颂分为“鲁颂”、“周颂”、“商颂”,一共40首,主要是周王朝,鲁国和商代的统治者用于祭祀或其他重大典礼活动的乐歌。

《诗经》的意义

《诗经》以其丰富的思想内容,迷人的艺术魅力以及写实的精神,成为了我国诗歌史的开山之作,集大成之作。开创了我国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

诗中有画,景情并茂,朴素的诗句蕴含着当时的人们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对生活的热爱,反映着那个时代的社会人文风情。

诗中浪漫主义(爱情诗篇)和现实主义(生活,役苦,劳作)的永恒主题,构筑了一代又一代爱好文学的人们在漫长的岁月里和充满坎坷的人生旅途上的精神食粮和情感寄托,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求知如渴的学子们在浩瀚诗海中汲取营养。

《诗经》以其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绚丽而绮美的文字意象(韩愈《进学解》:“《诗》正而葩。”)描写了古人栩栩如生的生活场景与画面,才在中国传颂咏唱两千余年而不衰,脍炙人口数百代而不厌,可以说是妇孺皆知,家喻户晓。

《诗经》的内容

《诗经》中常用的赋、比、兴艺术写作手法被后世历代诗人传承,学习,借鉴和应用。同时《诗经》也是一部有较高史料价值的古代文献,其中许多诗歌记载了关于商周民族起源的传说,商周之际的许多历史大事件和民族早期活动的史实。如:

有的诗歌记载了当时的君臣制度,土地制度,如《小雅·谷风之什·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有的诗歌记载了当时的赋税制度,如《大雅·公刘》:“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其军三单,度其隰原,彻田为粮。”其中“彻田为粮”意思是耕种土地一百亩者,丈量彻取十亩土地的收入作为赋税。

有的诗歌记载了当时的殉葬制度,如《国风·秦风·黄鸟》:“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有的诗歌描写了战争场面,如《国风·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有的诗歌记载了天气现象,如《国风·邺风·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有的诗歌记载了天气历法,如《国风·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粟烈。无衣之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火,星名,又称大火,即星宿,天蝎座星。每年夏历五六月份黄昏时,出现在正南方天空,方向最正,位置最高,以后就开始偏西向下降。

有的诗篇描绘了热火朝天的农耕场景,如《周颂·载芟》:“载芟载柞,其耕泽泽。千耦其耘,徂隰徂畛。侯主侯伯,侯亚侯旅。侯彊侯以,有叹其馌,思媚其妇,有依其士。”

也有描写如农夫戍卒的下层人民生活的,如《小雅·鹿鸣之什·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诗经·硕人》的美

当然了,《诗经》中还有对女性的描写,从《诗经》中描写的女性,我们可以看到诗经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女性自古以来就是诗歌中被赞美的主,女性的美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诗经》当然不会例外。

在众多美女图中堪称经典的是《卫风·硕人》中的庄姜,通过这首诗中的庄姜形象,我们知道了诗经时代人们对女性的审美——那就是崇尚身材高大健康之美。这与周代的社会制度和当时的社会现状有关,也与周代生育人口的 需要有关。庄姜还具有女子贤德之美,《硕人》虽未直接称颂庄姜的贤德,却以烘云托月的手法反映出庄姜深具美贤之名。《硕人》之美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结合。

清代文学家姚际恒在《诗经通论》中写道:“千古颂美人者,无出其右,是为绝唱。”一位庄姜,在三千年来无数美人中独占鳌头,那么庄姜美在哪里? 又反映出周代人怎样的审美观?

一、庄姜其人

《硕人》描绘庄姜的句子有“硕人其颀”、“硕人敖敖”,意思就是说庄姜身材高大、颀长。着难道就是诗经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吗?这还要从庄姜这位女性的身份、地位说起,庄姜是怎样的一位女子呢? 她能代表那时的美女吗?

庄姜,身份高贵,地位显赫。《硕人》中这样描述庄姜:“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她原是齐侯的女儿,卫侯的妻子,齐国太子的胞妹,邢侯的小姨,谭公是她的妹婿。庄姜的地位可谓尊贵无比。或许就是因为这个尊贵,再加上美貌,她就具有代表性的作用。

庄姜的美——外在的健康美

庄姜是怎样的美? 《诗经》里对庄姜描写的文字可以说惊艳了千年的,那到底这些句子美在哪里?《诗经》中用这样的诗句来描写她的外貌“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她是一个健康的美女。试想面带病容之人,怎会有如凝脂般的肤色,又怎会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样的美女,难怪姚际恒慨叹“千古绝唱”,后来的美女大多逃不出这样的标准,依然是以手指纤细,皮肤白皙,美丽的脖颈,笑容甜美,顾盼生姿为美。

庄姜不仅容貌美,这首诗还强调“硕人”,“硕”在《说文解字》中称: “头大也。引申为凡大之称。”硕即大也,也就是说庄姜身材高大。在周代,无论男女,皆以身材高大健康向上为美。不仅在《硕人》中歌颂身材高大之美,在《诗经》的其他篇章中,也常见到歌咏身材高大的男女。

如《齐风·猗嗟》中描绘“猗嗟昌兮,颀而长兮”。赞美一位健美艺高的射手,其中说到他的身材是“颀而长兮”,即高大健壮之美。再如《邶风·简兮》中说“硕人俣俣”,也是赞美舞师身材高大健美。在《陈风·泽陂》中,据高亨注: “一个男子暗暗爱上一个美女,但是不得亲近,因作此诗以抒忧思。”那么这位美女是什么样子,她“硕大且卷”、“硕大且俨”,一定是位身材高大的美女了。

诗经代又为何崇尚身材高大健康之美呢? 这与周代的社会制度和当时的社会现状有关。诗经时代,正是我国的春秋时期,在那个时代男子打仗做官,女子在家操持家务。如果要让家庭过得更加安定富足,就不能缺少勤劳的女子。

在《诗经》的很多篇章中,都有勤劳的女子,都可以看到女子劳动的身影,当时女子大多从事采摘劳动。如《召南·采蘩》和《召南·采蘋》中描写的是在水边采摘蘩和蘋的勤劳女子形象,《周南·芣苡》描写的是在田地里采摘车前草的勤劳女子形象,还有《周南·汝坟》中描写的是一位在汝河岸边砍柴的勤劳女子形象。

要想从事繁重的劳动,身材瘦小,体弱多病的女子根本无法担此重任,因此在诗经时代崇尚身材高大的健康之美就很自然了。

诗经时代人们崇尚“硕人”之美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为了生育人口。诗经时代战争频繁,还有自然灾害的因素等人口数量难以持续增长,加之医疗卫水平的原因,各诸侯国人口数量锐减,因此对人口的需求是国家富强的根本条件。在《诗经》中也处处表现出这种对生育的强烈渴望。

因此在周代,统治者就会采取各种手段促进人口增长。出现“仲春之月”的设立,鼓励人们生育以增加人口。在《诗经》的一些篇章中随处可见对生育的鼓励。如《周南·螽斯》:“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用蝗虫多子,比作人的多子,祝贺人多子多孙。

诗经时代,蝗虫多子则成为人们羡慕赞美地对象。同样多子的还有花椒,也备受当时人们的青睐。如《唐风·椒聊》:“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硕大无朋。椒聊且,远条且。椒聊之实,蕃衍盈匊。彼其之子,硕大且笃。椒聊且,远条且。”以花椒喻繁衍强盛。

庄姜的美——内在的品德美

庄姜具有女子贤德之美。若从表面上来看这首《硕人》,只是在描绘庄姜地位的尊贵,相貌的美丽,甚至赞叹姻族强大,礼仪繁盛,没有一句赞美庄姜的贤德。而事实上,这是《诗经》比兴手法的又一运用。

《硕人》虽未直接称颂庄姜的贤德,却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庄姜深具美贤之名。如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写道:“庄姜不徒恃其美,恃其富,而自有余富与美与贵之外,盖美则贤焉者也。”

这首诗以“硕人”尾题目形容庄姜之美,就是点睛之笔。硕人不仅指身材高大,还指有美好的品德。《硕人》描述庄姜之美,身份之尊,姻族之盛,实则是在突出庄姜的贤。

庄姜之贤就在于她不恃美而骄,不恃富而狂。庄姜是一位绝世美女,相信一定具有倾国倾城之貌,她还是堂堂齐国的公主,嫁给当时处于弱势的小小的卫国之君,却因没有儿子而遭谗言失宠。

然而庄姜没有倚仗自己是强国公主恃宠而骄,无论是在《硕人》中,还是我们所知道的历史,庄姜并没有因娘家的强盛而颐指气使,利用强权压迫卫公。相反,却在众人谗言之下,妥协地收养了一个儿子。

总结

《硕人》中的庄姜之美是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结合,也就是健康美和品德美的结合。从庄姜之美可以看到,诗经时代的人们对女子的审美是站在一个全面的角度去看的。周代人推崇的是健康自然,充满了活力,贤淑端庄,内外皆美的女性,这样的审美观即使在今天依然具有积极意义。

《诗经》作为我国的第一步诗歌总集,它从多个方面描写了诗经时代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硕人》这篇诗歌,让我们看到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形象,他的外在美和内在美是我们通过文字窥知诗经时代人们审美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国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财富。

《诗经》中的《硕人》里对庄姜描写的文字,惊艳了千年,它的美就在于对一位女子的外在美和内在美的描写。这篇诗歌的文字是如此优美,不可否认地说,他惊艳了千年,随着时代的发展,庄姜的美,庄姜身上的内涵,必将得到人们更深层次的接受和认同。请允许我将这首诗附录于下: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诗歌中的诗眼该如何掌握?

怎样才能把握准诗眼呢?

首先要具备寻找诗的诗眼所具备的素质:

1、有鉴赏诗歌的一般常识,如了解作者的身世、流派、作品的风格及创作诗歌的背景,做到知人论世。

2、要准确把握诗歌所传达出来的思想感情。

3、要仔细品味诗歌所用的修辞手法。

其次要懂得诗眼在句中的作用:

1、用以翻出新意。

2、借以增添情趣。

3、靠它增强形象性。

4、有的诗眼关乎诗意的精确。

最后我们也按诗眼的含义,分别来找。

第一, 就一首诗而言,指某一联或某一句,它们一般是:

1、 全诗的主旨所在;

2、 含有某种哲理的诗句;

3、全诗最精彩和关键的诗句,尤其是精炼的动词,形容词所在的诗句。

例; 临洞庭上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是一首干谒诗,这首诗委婉地表达想入朝为官的愿望,希望张丞相引荐。因此诗眼应该是颈联“欲济”二句。意思是说:想找到出路却无人引荐,正如无船渡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想出来做一番事业,出仕求官。与诗的主旨吻合。

例; 山中留客 高适

山光物态寻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湿衣。

从诗题看“留客”是主旨,因此诗眼是三四句。诗人采用委婉的方式,用那令人神往的意境积极去诱导点燃客人心里那要欣赏春山美景的火种。“入云深处亦湿衣”,即也有小雨,人不留客天留客,扣住了主旨。

第二、就某一联或某一句而言,诗眼一般是:

1、“句中眼”,即精炼生动的一个字,多指运用了一些修辞格的字或词类活用的一个字。

2、对后世文学作品影响极大的一个字,尤其是点石成金的动词。

例; 咏风 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诗眼应是“有情”表现在两处:一在“加我林壑清”——秋风轻拂林壑,使林壑幽美清新;一在“为君起松声”——在日落山静、夜幕降临之时,风又奏响大自然的乐曲,给人以宁静之美,给人以娱乐。同时把风拟人化,构思尤新。

例; 泊船瓜州 王安石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句中第三句的“绿”字为诗眼。形容词“绿”活用为动词“吹绿”。它既描绘了江南美丽的春色,寄托了诗人浩荡的情思,又极富有表现力。据洪迈《容斋续笔》载:开初为“到”改为“过”“入”“满”等字都不理想,只有“绿”字最为精警。这是因为前四字都只从风本身的流动着想,粘皮带首,以此描写看不见的春风,依然显得抽象,也缺乏个性;“绿”字则开拓一层,从春风吹过以后产生的奇妙的效果着想,从而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视觉形象——春风拂照,百草始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

如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分”“挂”字用得精妙,“分”使得野竹和云气相接的静态动了起来,一线泉水,凌空飞泻,“挂”字又把这幅动景化为静景了。表现了山峰的陡峭和山泉直落的情景。“遥看瀑布挂前川”中“挂”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又杜甫《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满”、“压”形象准确展现了融融春意,勃勃生机,表现了诗人无比欣慰心情。萧楚才改张乖崖“独恨太平无一事,江南闲杀老尚书”之“恨”为“幸”,“恨太平”是对天下太平的不满,“幸太平”是因天下太平而感到幸福,一字之改而诗意迥异。秦观的“山抹微云,天粘衰草”是取“抹”“粘”的动作勾画出线条轮廓。孔尚任《哀江南》“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剩”字引人注目,是表被动,有“残存”“残余”之意,另外“剩”字有时间感,给人无可奈何之感。

请用一首优美的诗文来赞美五一劳动节?

问题:请用一首优美的诗文赞美五一劳动节。引言今天是2019年五一“国际劳动节”,首先,兵法天下祝福普天下所有的劳动者——节日快乐!劳动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生活方式

说起辛勤劳作,作为以“农业”为主体的华夏民族,生存繁衍,文明进步生生不息。可以自豪地说,这个话题没有哪一个民族比中国人更有话语权。

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古老的生活方式

早在公元11世纪,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就有很多有关劳动的记载,而且各行各业,分类众多: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伐木《魏风•伐檀》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摘《周南•芣苢》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养蚕 《召南•采蘩》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 ——公务员《召南•小星》定之方中,作于楚宫。——建筑《鄘风•方中》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养殖业《王风•君子于役》叔于田,乘乘马。执辔如组,两骖如舞。 ——狩猎《郑风•大叔于田》

除此之外,往后的历朝历代有关劳动的诗词歌赋比比皆是。要生存就必须“劳动”——不劳作不得食,似乎在这一点古今中外,道理相通。

最为著名的就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妇孺皆知,童叟无欺。

事实上古人对很多行业的劳作都有鲜活描写:

种田: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卖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职业军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医生: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今人医在手,手滥药不神。 我愿天地炉,多衔扁鹊身。遍行君臣药,先从冻馁均。 自然六合内,少闻贫病人。老师: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渔夫: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蚕妇: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 不是养蚕人;刺绣:一片丝罗轻似水,洞房西室女工劳;观刈麦: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乡村四月: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

后记:

如今我们必须感谢,为了自己的一份职责,还在劳动着的那些人——人世间最淳朴的感情是执着,最美好的两个字便是“谢谢”!

一句简单真诚的“感谢”,便足以打动你我……

心怀感恩,一切将是美好。

生命室一次旅行,感恩就是最美的风景,它成全着千回百转的暖,荡气回肠的情……

【水调歌头•悯农】

时令宜节气,农舍盼晴佳。

择季田埂劳作,艰辛是农家。

耕耘忧风怕雨,屡屡披霜带露,荷锄夕阳斜。

看风吹麦浪,足以慰生涯。

仓廪实,知礼序,富莫夸。

粗茶淡饭,人间至味未尝差。

勤俭方可持家,饥寒才觉饱暖,娱叟乐童夸。

最喜丰年足,把酒话桑麻。

【中吕·山坡羊•农家】

头上日舞,脚下沸土,弓腰移步锄禾黍。

汗漱漱,肠辘辘,皇天可解苍生苦?

几分收成何及顾。

旱,这般度。涝,这般度。

最后用这首诗,献给奉献在劳动岗位的所有新时代最辛苦的人,祝福你们!

【七言诗•赞环卫工人】

万家灯火酣梦乡,汗透衣背已先忙。

三尺蔽帚除积垢,一袭黄褂伴晨光。

风霜雪雨笃勤行,敬意诚心任劳伤。

但得一尘成净土,仍需心头存热凉。

【再次感谢悟空问答平台,感谢文友提问邀答!兵法天下,诗词文化。感谢您的阅读留言点赞,您的光临,是我的荣幸!】

息夫人息妫极力促进中原与楚文化交融?

大家好,我是头条号的作者史遇春,关于这个问题,我来说一下。

我写过一篇《桃花夫人“平安神”,诗家传唱息夫人》,仅作参考而已,全文如下:

说起桃花夫人,我首先能想到的,就是《诗经》里的句子。

《国风•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也不知道,是桃花映衬了美人,还是美人传扬了桃花。总之,《诗经》之后的结果是,美人桃花、桃花美人在许多人的心中成一体、或者说成了一家,她们相伴而出、相形增辉。

春秋时期,有这么一位著名的美女。据说,她有绝代的容颜,她的明眸如秋水般纯洁清澈,她的面庞似桃花样灿烂迷人,加上她的成就,所以,她被称为桃花夫人。

也有人说,因为这位美女出生的那一天,桃花开得正好,加之她一生的成就与身份,所以,他被称为桃花夫人。

这位桃花夫人是谁呢?

她有名有姓,历史详明,身后还被诗家传唱了千百年。

她就是大名鼎鼎的息夫人。

息夫人姓妫(gui),她是春秋时期著名的美女之一,出生于陈国宛丘(今河南周口淮阳)。她是陈庄公之女,因嫁给息国的国君,故亦称息妫。

这里,需要简单介绍一下息国。

息国是西周至春秋初期的姬姓侯爵诸侯国。息国故城位于今河南息县城西南6公里的青龙寺一带。春秋初期,息国被楚文王灭掉,息国所辖的地域被楚国设置为县。

据记载,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息夫人嫁给息国国君为妻。

息夫人出嫁时,需要路过蔡国。恰巧,蔡国国君蔡哀侯的妻子,是息夫人的姐妹。

出于礼仪的考虑和妻子的请求,蔡哀侯对路过的送亲队伍说道:

“新娘是我妻子的姊妹,既然路过我国,我当尽地主之谊,况且成亲的时间还算宽裕,让她们姐妹一会,也是好事一件。”

于是,息夫人被留下见面。

不想,蔡哀侯话说得好听,做人做事却十分不地道,他在息夫人姐妹见面的间隙,竟然对息夫人无礼。

这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更何况,蔡哀侯仗着在自家的地盘上,他对息夫人无礼时,也不避讳,明目张胆地胡作非为。

息侯听说此事后,大怒。他派人对楚国的国君楚文王说:

“请您假装进攻我国。然后,我向蔡国求援。按照常理推测,蔡哀侯一定会派军队相救。如此,楚国就可以乘机攻击蔡国,借此建立战功,获取战利。”

楚文王听从了息侯的计策。

同年九月,楚军在莘地(今河南汝南县境)击败蔡军,俘虏了蔡哀侯。

蔡哀侯战败被俘,心怀怨恨,他时刻设计,希望报复息侯。

鲁庄公十四年(公元前680年),蔡哀侯在楚文王面前大力称赞息夫人的容貌娇美、姿色骄人。

楚文王和蔡哀侯大概是一路人,都是好色无礼之徒,他在听了蔡哀侯的一番言辞之后,便立刻对息夫人垂涎三尺,恨不得马上得到息夫人。

经过谋划,楚文王以巡游为名来到息国。

出于对楚国的敬重与畏惧,息侯深情款待楚文王,他还让自己的太太息夫人一同参与会见。

楚文王见到息夫人之后,发现蔡哀侯所言非虚,息夫人果然容貌极美,甚至比蔡哀侯的描述还要靓丽十分。

次日,楚文王设宴招待息侯,说是要还息侯的厚待之礼。

在设宴招待息侯时,楚文王乘机以武力胁迫,俘虏了息侯。息国随之灭亡。

息国亡国之后,息侯成了楚国守卫城门的士兵。

国破夫囚,息夫人对人生已失去了希望,她原本想着投井自杀。但是,息夫人在听了斗丹的劝阻之后,她打消了自杀的念头。为保全丈夫息侯的性命,也为了避免生灵的涂炭,息夫人无奈地嫁给楚文王。

息夫人进入楚宫三年,她为楚文王生下两个儿子:楚堵敖和楚成王。

在楚宫生活的过程中,息夫人从未主动说过话。

有一次,楚文王问息夫人为什么从不主动说话。息夫人回答说:

“我一个女人家,一生伺候过两个丈夫。这样的遭遇,我没有以死相向就已经很惭愧了,我还有什么话可说的?”

楚文王为了讨好息夫人,他觉得,是因为蔡哀侯的缘故,息国才被自己消灭。于是,楚文王派兵攻打蔡国,借口就是,蔡哀侯是息国灭亡的罪魁祸首。这个理由虽然很搞笑,但是,总算是个理由。有时候,强权就是这样地让人无语。

鲁庄公十九年(公元前675年),楚文王去世,息夫人长子楚堵敖继位。

鲁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72年),楚堵敖想杀死自己的弟弟——后来的楚成王。楚成王逃到了随国,然后联合随国将楚堵敖杀死,自立为君。当时楚成王地位不稳,阅历尚浅,楚的军国大权落入楚文王的弟弟令尹子元手中。

令尹子元和哥哥楚文王还真是亲兄弟,至少,在好色这一点上,这兄弟两人不相上下。因为贪恋嫂嫂息夫人的美色,为了诱惑息夫人,子元在息夫人的宫室旁边建造了一座房舍,在里边摇铃铎边跳万舞。

息夫人听到后,哭着说:

“先君让人跳这个舞蹈,是用来演习战备的。现在令尹不将此舞用于对付仇敌的战阵之前,而是用于一个丧夫的寡妇旁边,这不是很奇怪的事情吗?”

息夫人的侍者把她的话告诉了子元。

子元假惺惺地说道:

“女人都不曾忘记袭击仇敌,而我,反倒给忘记了。”

鲁庄公三十年(公元前664年),子元更是变本加厉。他竟公然住进了王宫,企图进一步接近自己的嫂子,以便挑逗息夫人。

因为子元的所作所为很让人看不过去,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若敖氏的斗射师也很正气,他找到子元,痛斥其无道。结果,斗射师反遭子元囚禁。

若敖氏一族原本就对子元的嚣张跋扈非常反感,长期隐忍积累了太多的怨恨。这个时候,子元不仅做着有辱尊卑伦常的事,还囚禁了谏阻自己的斗射师。因此,若敖氏更是怒不可遏。

事已至此,若敖氏经过商议,一致决定当机立断,对付子元。时任申公的斗班率众闯入宫中,愤怒地砍杀了子元。

持续八年的子元之乱至此得到平息。

从此以后,息夫人隐居深宫,不问政事。

关于息夫人的结局也有多种不同版本。

息夫人之死及桃花夫人庙(桃花庙)传说

话说息夫人嫁给楚文王之后,有一年,秋风送爽、桂子飘香的时节,楚文王兴高采烈地出城打猎,预计两三天后才能回宫。息夫人趁此机会,悄悄地跑到城门处私会还在做守卫的前夫息侯,两人见面,恍若隔世,触景情动。

息夫人边哭边说:

“我在楚国的王宫,忍辱偷生。起初,我是为了保全大王您的性命。后来,我就想着今生能够再见大王一面……如今,我心愿已了,我死也瞑目了。”

息侯听言,心碎肠断,他安慰息夫人道:

“如果苍天怜念你我,将来或许还有重聚之日。我甘任守城卫士、做楚国的小吏,我也是在等待和您团圆的机会啊!”

息夫人听了丈夫的话,心如刀绞。她觉得,与其痛苦地偷生苟活,还不如慷慨一死,一了百了。于是,息夫人奋力朝城墙用头撞去。息侯阻拦不及,眼看自己的妻子顷刻命亡。息侯大恸,顿时万念俱灰,为报答息夫人的深情,也撞死在城下。

楚文王打猎回来,听说此事,黯然神伤,有感于二人的真情,命令以诸侯之礼将息侯与息夫人合葬在汉阳城外的桃花山上。

后人在山麓建祠,四时奉祀,称此祠为“桃花夫人庙”,又称桃花庙。

至今,桃花庙仍为汉阳府(今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的名胜之一。

唐代大诗人杜牧途经汉阳时,曾到桃花夫人庙中凭吊,并题诗道:

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度几春。

毕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

息亡身入楚王家,回看春风一面花。

感旧不言常掩泪,只应翻恨有荣华。

这首诗温柔敦厚地道出了千古艰难惟一死的况味。

一个娇弱的女子,要保全自己丈夫的性命,别无他法,只能含垢忍辱地面对残酷的现实。而三年少言寡语,就是对眼前的一切所做的坚忍果敢的挑战与抗争。

危难时刻,息夫人甘以一己之身换得息国百姓免遭涂炭,以惊人的胆魄嫁入楚国,做了楚王夫人,这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啊!

息夫人的功绩

据传,息夫人嫁入楚国之后,楚文王熊赀对她十分宠爱。他在楚国别都穰邑(今邓州西南隅)为息夫人建造一座紫金山,并开凿修建桃花洞。紫金山上,古柏森森,山下庙宇楼榭齐整,山旁泉水潺孱。在楚国生活时,息夫人愈加精进,成了楚文王的贤内助,她建议楚文王对民众施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储备重臣、重视教化、严治后宫……多被楚文王采纳。楚文王死后,息夫人倾力辅佐太子熊恽,除逆安邦,重外交、选贤才、赦天下、劝农桑,大胆改革,最后还政于君,为楚成王及后世楚王奠定了雄霸中原的基础。

息夫人的评价及“平安神”的名号

息夫人有着拒绝以色侍人、倡导女性自立的鲜明个性。她对中原文化和楚地文化的交融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她建立一身赴难、劝课农桑、推崇新政、辅幼称霸的四项功勋。

众所周知,在河南的土地上,息夫人所经之处都建庙立碑,被尊为“平安神”,如今依然是河南省信阳市息县的地域形象名片。

诗家传唱息夫人

一、唐代

王维《息夫人》

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日恩。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李白《望夫石》

仿佛古容仪,含愁带曙辉。

露如今日泪,苔似昔年衣。

有恨同湘女,无言类楚妃。

寂然芳霭内,犹若待夫归。

宋之问《息夫人》

可怜楚破息,肠断息夫人。

仍为泉下骨,不作楚王嫔。

楚王宠莫盛,息君情更亲。

情亲怨生别,一朝俱杀身。

施肩吾《经桃花夫人庙》

谁能枉驾入荒榛,随例形相土木身。

不及连山种桃树,花开犹得识夫人。

罗隐《息夫人庙》

百雉摧残连野青,庙门犹见昔朝廷。

一生虽抱楚王恨,千载终为息地灵。

虫网翠环终缥缈,风吹宝瑟助微冥。

玉颜浑似羞来客,依旧无言照画屏。

韦庄《庭前桃》

曾向桃源烂漫游,也同渔父泛仙舟。

皆言洞里千株好,未胜庭前一树幽。

带露似垂湘女泪,无言如伴息妫愁。

五陵公子饶春恨,莫引香风上酒楼。

胡曾《息城》

息亡身入楚王家,回首春风一面花。

感旧不言长掩泪,只应翻恨有容华。

白敏中《息夫人不言赋》(以此人不言其志安在为韵)

有一人兮甚美,事二夫兮深耻。不咄咄以怨人,常默默而伤已。何窈窕兮若彼,而寂寞兮如此。舌虽在而口不言,身未亡而心已死。殆其丧主失身,去故从新。初为息侯之妇,今为楚国之嫔。标二八之佳丽,冠三千之等伦。岂君恩之不至,顾我恨之有因。触类无言,似峡口为云之女,含情不语,如山头化石之人。守而不改,邈矣而心有所在;行之实难,确乎而性有所安。指逝波于旧宠,比浮云于新欢。得不伫蕙思于心曲,秘玉声于舌端。于是语笑已而,得意其。处喧哗而不乱,挺节操以自持。翠羽常低,多值敛眉之日;瓠犀难见,少逢启齿之时。然则动宜三省,情顺九思。似慎枢机,暗合吉人之象;类含锋刃,潜符《静女》之诗。嗟夫!秦家之女兮,在德何有;贾氏之妻兮,其言亦苟。谁令喋喋,驻五马而诮使君之愚;焉用嘻嘻,获一雉而忘大夫之丑。彼则尔,此则否。外结舌而内结肠,先箝心而后箝口。既而载离生育,几变寒暄。想蘼芜之不见,厌芣苢之空繁。势异丝萝,徒新婚而非偶;华如桃李,虽结子而无言。及夫云梦春游,章华夜侍。永忘一顾之念,难夺三缄之志。起居有节,惟闻佩玉之声;应对无时,不吐如兰之气。君王于是崇其意,重其义。命女史以书之,为楚宫之故事。

杜牧《题桃花夫人庙》

(前文已录)

刘长卿《过桃花夫人庙》

寂寞应千岁,桃花想一枝。

路人看古木,江月向空祠。

云雨飞何处,山川是旧时。

独怜春草色,犹似忆佳期。

二、宋代

徐照《题桃花夫人庙》

一树桃花发,桃花即是君。

空祠临野水,何处觅行云。

事迹樵人说,炉香过客焚。

雨添碑上藓,难读古时文。

三、明代

袁中道《汉阳感旧》

泊天白浪净无尘,惟有孤峦塞去津。

芳草偏怜衡处士,桃花不梦息夫人。

江头鼓枻机全息,汉上题襟迹已陈。

屈指光阴今二纪,无情痴泪漫沾襟。

四、清代

邓汉仪《题息夫人庙》

楚宫慵扫眉黛新,

只自无言对暮春。

千古艰难惟一死,

伤心岂独息夫人。

吴天章《桃花夫人》

桃花夫人好颜色,月中飞出云中得。

新感恩仍旧感恩,一倾城矣再倾国。

哀枚《息夫人》

人生一死谈何易,看得分明胜丈夫。

闻得息姫归楚日,下楼还要侍儿扶。

张九钺《桃花夫人庙》

佳人难再得,一笑已倾城。

江水不言去,桃花春又生。

烟霞古洞閟,粉黛满湖晴。

楚国茫茫大,仍然以息名。

这是我的头条号网址:

https://www.toutiao.com/c/user/6134662558/#mid=6134493673

谢谢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