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致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字体 > 字体百科 > 正文

字体百科

道字书法_现代人写的书法和古人的书法到底差在哪

爱字体2023-08-21字体百科0
本文目录道字书法,现代人写的书法和古人的书法到底差在哪?如何做到天人合一?颜字多宝塔碑为什么感觉写大字不好看?老子所说的道是指的什么呢?怎样理解书法就是不断制造矛盾又合理解决矛盾的过程?道字书法,现代
本文目录

道字书法,现代人写的书法和古人的书法到底差在哪?

著名学者季羡林说,书法不仅讲求书法的典雅清正,而且要求书法具有深厚的文化意味,书法不仅是艺术,而且是文化,同时也是对汉文字的美化和文化化,从书法作品中可以看到文化修养和宽阔眼界。而文化底蕴的缺失,正是今日书法浅薄浮躁的重要原因,也是主要表现。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活跃于书坛的众多的所谓"专业"书法家们,为现代展厅度身订做重气势、讲刺激的作品,在节奏紧凑的现代社会获得成功,但我们无法回避的是,在这些热闹的背后,中国书法其实也面临着许多尴尬。比如说,由展览竞争机制所催生出来的许多书法家的作品,便有着先天的文化不足,宗白华所言的"一种表达最高意境与情操的民族艺术"的书法似乎已经是昨日神话。

道字书法_现代人写的书法和古人的书法到底差在哪

建国后,随着各级书法协会的不断涌现,加入各级书法家协会便成了一种"专业"书法家的资格认证。这些专业协会和专业人士制定了书法界的游戏规则,做出书法发展的远景和近景规划。可正如某些业界人士所抱怨的,有了专门的组织,却不见艺术的发展,没有优秀的作品,却依靠展览竞争机制制造虚假的繁荣,比起古代的大师,如今几乎没有一个可以拿得出手的。

更有不少所谓的"专业"书法家们,以书法为业,但却从不读书,只是每天埋头练字,然后去根据市场需求和他人之好,创作出一些浮躁不堪、油里油气的作品,并且还自以为是的认为,能卖钱的书法作品,才是好作品。

殊不知,我们所难以企及的古代书法大师,竟都不是“专业”搞书法的。古人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倾向于做官,所谓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书法为生的很少。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杨凝式、苏东坡等众多书法大家,都曾在宦海浮沉。就是到了近现代,也没有哪个书法大家是"专业"的,如张大千、齐白石、黄宾虹等,都以绘画著称于世;又如鲁迅、郭沫若、沈尹默等,似乎作家的身份更能代表他们;再如当代书法家中颇具影响力的启功先生,除了书法外,还对众多领域都有所涉猎,如教育,文物鉴定,国学,诗歌等。当然,在古代更没有像“书法协会”这样的专业书法机构。

康有为在给刘海粟的信中曾说过:"临碑不读书至多得古人皮毛,字匠而已……习字得转折停顿收缩之法不难,健筋骨血肉丰满有个性甚难。而有书卷气则极难,唯有书外求之。博览群书,气高志洁,心有巨眼,下笔自然起拔。此境非终生苦学不办,潜移默化自有乐地……"学习书法,不仅仅是书写的技巧、能力和书法功力,更多的是书者个人的文化修养与人生阅历。

中国第一位书法女博士解小青也曾说到:"其实写字的道理和做人的道理是相通的。字的结构好像人的脸面,美丑妍,一望便知。为此古人讲了很多方法,如顶戴、承覆、包裹、穿插等,而这里面只有一个原则,就是和谐,就是讲究避就揖让。彼此互让,方为尽善。构字重在和谐,而中国哲学最本质的精神,我想也是和谐。每写一个字,就好像我们去做一件事,去面对一些人,那么进退问题,分寸尺度,自然容易理解和把握。如果把书法生活化,会得到很多快乐的体验。"

的确,任何艺术形式都来源于生活,书法也不例外。从如今的书法现状来看,并不缺乏“专业”,也不需要“专业”,恰恰相反,而是需要更多的“不专业”,因为只有这些“不专业”们,才能使书法更加生活化。同时,书法只有不脱离生活,才是有灵魂的,也才更容易将个人文化修养与人生阅历,赋予其中的。

如何做到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一听就是很高的境界啊,也应该说是古今中外的至高思想体现吧,小说中有武学的天人合一,书法中有书写的天人合一,那如何才能做到呢?估计很难,借此机会我们就来聊聊吧。

1、大自然与人需要协调共存

天是自然的,人也是自然中的一部分。所以天和人本是一致的。但是在如今的社会里,人类索取欲望已经与自然界的万物更新不能融合匹配了,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的今天已与大自然产生了一种不平衡的发展。

天地万物的运作都受大自然的约束,所以人类需要遵从大自然的生态法则,保持自身与大自然之间的协调、平衡、统一。这也是千古不变的至真真理法则。

我们人类一方面需要保护大自然环境,另一方面也需要我们对大自然给予奉献,与大自然和谐共存,完美合一。

2、中庸之天人合一

读过《中庸》吗?你会发现在儒家思想中,天人合一的概念不仅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是人和宇宙(天与道)之间的关系,上天主宰了人性,人性会按照自己的本性去做,这种率真的人性就是合乎天道的,如果你想成为正人君子,就要认清自己,了解自己的本性是什么,在成长的经历中学会修身正德。

平时可以问问自己,今天我这件事做的对吗?是不是真心想做的,而不是某些其他原因呢?需要不断的反省自己的内心,在这过程中也是认识本心的过程,你内心所想反映着你的本性,需要给自己定位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同时要提升道德,修身养性。

3、平日里的天人合一

在你的平日生活中,很多事情也都反映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如公交车上让座,我们完全有能力可以自己的座位让给有需要的朋友,也许今天你给老人让了一下座,哪天有人就会给你让座,看似是一个互帮互助过程,其实也是符合人类发展规律的做法,也是人性的体现。

现在网络发达了,共享单车似乎已经成为了社会交通的公共资源,当你使用完之后,应该把它摆放整齐,如果你动了邪念,想占为己有那时万万不可的,故意破坏单车也不行,这样的人永远得不到别人的尊重,更不要说做到天人合一了。

在马路上见到老奶奶摔倒了,那你到底该扶不扶啊?有人会说不要扶,她是“碰瓷”的,难道现在的人心都如此的冷漠吗,老人绊倒摔倒,就应该第一时间想到把她扶起来,甚至老人都不必对我说声谢谢的,因为那是你应该做的。这才是人真正本心的善良。按照你的善心善性去做事,做出来的事也是道义之事,这有助于社会的良性发展,也有利于你自我的提升,天人合一品质的形成。

最后想说,这是我对天人合一初浅的理解,所以难,但也是一种追求和信念。我们需要不断的前进,往好的方面,虽然暂时未能达到天人合一的标准,但是我们一直努力着。 坚守人性道德的准则,修身养性,尊重他人,互相帮助,用天人合一的眼光来看看这个百味的人生!

颜字多宝塔碑为什么感觉写大字不好看?

《多宝塔碑》是颜真卿早期作品,他四十四岁时作,和晚期成熟时期作品是有差异的。

因为此碑笔画不肥厚,结构是中宫紧结型的。如果在五分米左右的纸上(相当于一张报纸那么大)一次一张纸只写一个字,那么放大后书写的字确实不好看。

(颜真卿《多宝塔碑》局部)。

我以前用《颜家庙碑》的字体在报纸那么大的红纸上,给纺织企业写过大字横幅标语。一张纸只写一个字,用直径5厘米粗的斗笔沾黄颜色广告颜料书写。执笔用抓笔方式。写此碑字体远观效果较好。因为《颜家庙碑》笔画肥厚,适合放大。而且结构外密中疏,笔画将纸四边撑满。有扩张感,所以用此碑字体写出来的大字适合远观效果。

一个字在纸面上占的面积越小,四周留白相应越多,会对字产生压缩感。所以写大字四周留白要少,占纸的面积要大。字体要选择宽博厚重风格的,但字越大,笔画之间的间隙留白要越少。

(上图为《颜家庙碑》局部。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

老子所说的道是指的什么呢?

在解读《老子》的《道可道》一书中,作者熊逸有句话说得颇有意思,“有些人喜欢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更多的人喜欢跪在巨人的脚下”。毕竟,人类是群居型动物,既有超越历史的理想,又有寻找偶像的心理需求,甚至经常的情况是,人总是要找一个可以崇拜的精神偶像,如果不是领导者,则可能是歌星、影星等。而对于古代经典,我们也经常抱持着类似的态度:一方面,我们很愿意相信,几千年前的老祖宗早就已经参透了人间世事和宇宙大道;另一方面,很多后人想通过充实或者标注古代经典来阐述后来越来越丰富的哲学观点。于是两种态度一拍即合、各取所需,也就有了我们今天所能读到的很多让我们顶礼膜拜的“传世名著”,《老子》就是如此,《易经》的情况也类似。不信的话,你可以翻阅郭店楚简本的《老子》,一定会发现其实作者原本的观点非常朴实,远没有通行本以及不断加注版本那么的深刻和玄妙。作为理性思考者,我们有必要在阅读经典避免过分崇拜的态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相对客观地理解经典中的智慧,而这正是打开《老子》的第一个正确姿势。

当然,贬低的态度也不可取,就好像经常有人会问,《老子》和《易经》科学吗?其实,科学只不过是从某个特定的角度,对于地球和宇宙环境现有状态的一种判断,既谈不上精确,也远非终极真理,顶多称得上是一种权宜之计。因此,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是阅打开这类经典的第二个正确姿势。

那么我们究竟该遵照原意,还是后世的发挥或者自己的理解来解读《老子》呢?这要看我们阅读的出发点是什么。如果我们是考古学家或者历史学家,希望达到尽可能还原古人思想的目的,那么“求真”就至关重要;而如果我们只是希望从书中得到某些智慧、学以致用的话,那么其实没必要较真到非要挖掘出作者原意的地步,也没必要为了某句话真正的含义而争论不休。无论是谁的解读,只要言之成理、对我们有所助益就可以被接纳和吸收。而这就是阅读《老子》的第三个正确姿势。

今天,就让我们带着以上“三个正确姿势”探讨一下《老子》中的三个核心智慧:

“道可道,非常道”

既然“道可道,非常道”,那么《老子》为什么还要花这么多篇幅来论道?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关于道是否可道的讨论,《庄子·天道》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齐桓公在堂上读书,轮扁在堂下砍削木材制作车轮。过了一会儿,轮扁放下椎凿的工具走上堂来,问齐桓公说:“请问,公所读的是什么书呀?”

桓公说:“是记载圣人之言的书。”

轮扁又问:“圣人还在吗?”

桓公说:“已经死去了。”

轮扁说:“那么您所读的书不过是圣人留下的糟粕罢了。”

桓公说:“我读书,做轮子的匠人怎么能议论?说出道理就可以放过你,没有道理可说就要处死。”

轮扁说:“我是从我做的事情看出来的。砍削木材制作轮子,轮孔宽舒则滑脱不坚固;轮孔紧缩则轮辐滞涩难入。只有不宽舒不紧缩,才能手心相应,制作出质量最好的车轮.。这里面有规律,但我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我不能明白地告诉我的儿子,我儿子也不能从我这里得到做轮子的经验和方法,所以我已七十岁了,还在独自做车轮。古代人和他们所不能言传的东西都一起死去了,那么您读的书不过就是古人留下的糟粕罢了!”

轮扁说的有没有道理呢?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尽然。今天的标准化生产不就是试图把轮扁所说的“不可道之道”固化下来么?如果这些“道”都不可道,那又怎么实现的标准化生产呢?而在这个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时代,越来越多我们认为是“道”的东西都正在被算法化和数据化。比如,我们曾认为围棋的基本原理虽然可以学会,但是再往深入之“道”却是不可言传的。可是当AlphaGo战胜李世石,而它的升级版Master横扫国际棋坛、创造60场不败的神话之时,这个“道”似乎已被人工智能所学会,那么学会的前提也就必然是有人成功地将其讲出来了,只不过我们无法确定人工智能专家所道之“道”与人类围棋高手心中之“道”是否一致。未来,我们可能会面临越来越多类似的情形,绘画、书法、写作、料理之“道”在都可能被人工智能以算法的形式学去甚至超越人类本身,不知道那时候我们是否还会像过去一样仍然对玄而又玄、引以为傲之“道”充满信心?

人工智能专家所道之“道”与人类围棋高手心中之“道”是否一致?

当然,我们不能简单的得出这样的结论,即谁赢了谁就得“道”了,毕竟人生不是比赛、量化总有偏颇,而且至少有些“道”是不容易道出的。《孙子兵法》就讲“因利而制权”,也就是根据有利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但是真正上了战场,几乎很难遇到两次一模一样的战争态势,那么究竟怎么“因利而制权”呢?“背水而战”一般是要吃大亏的,但是韩信却用之而取得大胜,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些厚积薄发的经验和思考可能在某种程度上的确算得上是不可道之“道”,至少是不容易道之“道”。

说了这么多,我们对“道可道,非常道”的态度究竟是什么?那就是,我们承认这种“道”的存在,毕竟除了类似“因利而制权”的问题以外,还有很多我们可能无法解释或者说很难解释的东西,像是审美、意境等。无论未来发展成什么样子,我们还是愿意相信“道可道,非常道”是会有其保留地的。但是,我们应该对越来越多的被道出之“道”保持接纳和开放的态度,而不是固步自封。而在可能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尝试以某种方式,让其他人理解我们心中之“道”,因为不管它正确与否,碰撞一下总归是多利而少害的。

“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怎么可能无不为?”这是现代人经常会有的一种疑惑。作为理性的思考者,我们千万不要想不通就往神秘主义或玄学的方向走,而是要考虑是不是其中有些我们没读懂的表达方式。提到“无为”,其实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另一个极为相似的西方概念,“看不见的手”。

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可谓是西方经济学的经典概念,《国富论》原文中是这样写的:

“每个人都试图用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品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来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清楚增进的公共福利有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个人的利益,但当他这样做的时候,就会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达到另一个目标,而这个目标绝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个人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效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

读起来,这句话倒是和《老子》中的一句话颇为相似,“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难道说,《老子》竟有这么高的经济学修养?无疑,这种猜测是荒谬的。不过从中国古人喜欢“以天道比人事”的角度来看,《老子》从自然中窥到了一些端倪并非不可能。而从后来很多加注过此书的其他人的角度来看,《老子》所说的“无为”并不见得是“无所作为”而很可能是“顺势而为”。本来春秋战国时期,支持“顺势而为”的思想家就不在少数。比如,我们经常听说中国古人强调“天时”其实就是一种“顺势而为”的思想。

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汉初的“黄老之治”,虽然我们不确定是不是参看了《老子》的内容,但是至少是把《老子》的名号挂出来了。那么什么是“黄老之治”呢?假如我们亲身站在汉初那个转折点上或许很容易理解。《史记·平准书》记载:西汉初年,经历了秦末战争,经济破坏严重,物质极端匮乏。皇帝都凑不齐四匹颜色一样的马来拉车,大臣有的坐牛车,老百姓家里连值得藏着掖着的东西都没有。所以,极度需要休养生息。因此,汉初,从汉高祖开始,就开始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每年仅仅从华山以东的地区给中央政府官员调拨俸米,不过几十石。 吕后(包括汉惠帝)时期,延续了原来的政策。曹参在萧何之后继任丞相,每天只管喝酒,惠帝很担心这样会耽误国事。曹参说:“您不如高祖,我不如萧何,还想制定出比他们更高明的政策吗?”所以政策没有改变,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萧规曹随”。 之后的汉文帝是历史上有名的清心寡欲、从善如流的好皇帝,在位期间基本没有什么大的举动,让经济得到充分的自我发展。

无为是什么意思?

西汉初政府之所以这么做也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但《老子》里确实有句话可能是“无为无不为”的方法论,那就是“治大国如烹小鲜”,烹小鲜不能翻来翻去,治大国也不能总折腾。在《老子》看来,少去干预、多去顺应规律,这就是所谓的“无为”,即“顺势而为”。之后,很多事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办成,这就是“无不为”。要说《老子》里面哪点对我个人启发最大,可能就是“无为无不为”,这点所反映的思想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倡导的“摸着石头过河”、“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简直如出一辙。

面对组织的变革,无论之前的制度和管理方法我们多么看不上眼,首先还是要沿袭以前的办法,而不是上来就把之前的方法彻底推翻,然后依据主观的“长远规划”进行重建。在沿袭了一段时间、摸清了趋势之后再根据情况去做微调。好的方法往往都是在渐进中一点点形成的,而非来自某个开天辟地的“伟大构想”。就算很多“伟大构想”刚开始看来确实创造了“奇迹”,但久了会发现,事物又逐渐退回到原来的规律和轨迹上面。所以《老子》认为,“无为才能无不为”,“圣人要行无为之事,处不言之教”。当然,我们必须得说,“无为”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它仅仅是满足特定条件下可采用的方法之一。不顾具体情况的“无为”只会伤及自身,某些情况下,“有为”才是更好的解决方案。

“大道废,有仁义”

《老子》在矛盾论这块确实着墨不少,而且经典语句层出不穷。比如下面的三段: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这几句的启示作用集中在两点上面:1. 越标榜什么就说明越缺少什么;那怎么办呢?按照《老子》的想法就是下面的一点,2. 人要消除分别心。

为什么要标榜"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我们必须承认,《老子》的这部分对于人生启发极大,尤其是对于想要提升一个精神层次来说更是如此。而那句,“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简直振聋发聩。举例来说,我们能说出唐太宗时期有哪些忠臣吗?我们看到过和谐的家庭天天强调孝顺吗?似乎没有,为什么?因为这些都是在失去的时候才会得到标榜的。标榜以德治国的时候,恰恰说明了现实最大的问题是缺德;标榜清官忠臣的时候,恰恰说明这些人才是社会的另类。以上的这部分内容说得非常有道理,但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觉得《老子》的想法并不高明,至少是有欠稳妥的。“不尚贤”大体说得过去,因为贤与不贤与其让政府和组织来定义,倒不如让市场和社会来决定,从这个角度讲,这其实应该说是“无为无不为”的具体体现。但“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是否是最好的方式呢?是否就能真的消弭人的欲望和恶行呢?我看不见得。因为一方面,分别心很多是与生俱来的,刻意消除难免会有“违背人性”和“愚民”之嫌;另一方面,没有分别心的社会是缺乏动力的,这样的社会真的就理想了吗?

也许站在很高的角度,人世间无所谓好与坏、善与恶。假设我们是宇宙大神,我们当然会觉得人世间的诸多灾难不过像是动物界司空见惯的相互残杀而已。但回到人间,我们却无法漠视现实世界的这些幸运与不幸。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关于“正义”之讨论了。

如果是站在更高的哲学层面,其实矛盾本身都是一个自古就颇具争议的问题。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就说,“对立是不存在的。冷和热看似相对而生,其实冷不过是热的缺失罢了。”我们千万别小瞧这样的观点,它可是深深地影响了基督教神学。因为信徒们很难接受上帝同时创造了善和恶这个事实,又没法对于世上之恶视而不见。但巴门尼德的逻辑给了他们一个很好的解释,“恶是不存在的,我们所谓之恶,只是善的缺失。”

当然,除了上面的三点,《老子》还讲以柔克刚,但在这一点上,《老子》犯了今天看来颇为明显了逻辑错误。比如,为什么“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其根本原因并非老子所说的“水弱”,而是“水多”。滴水穿石也是同样道理,如果只是一滴水是不可能穿石的。换句话说,《老子》看到水善“攻坚强”并没有错,错在把原因归为水之弱,其实恰恰相反,那是因为水积累得足够多而变强造成的,所以在这一点上,我觉得《老子》是站不住脚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微思考网站http://vthink.org,或关注公众号(可搜索公众号“vthinkorg”或者“微思考”),每周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启新的思维角

怎样理解书法就是不断制造矛盾又合理解决矛盾的过程?

文学作品也好,书法作品也罢,她们之所以迷人,就在于她们的矛盾冲突丰富,但却又能和谐统一。

《流浪地球》去年异常火爆,导演通过一系列手法,展现在生与死面前,如何处理个人安危与人类安危这一主要矛盾,一步一步将作品推向高潮。

书法作品虽然是平面的,但它也可通过浓淡、粗细、枯湿、大小、疏密、欹正等一系列矛盾,来制造冲突,形成节奏,进而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下面选取苏轼的“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中的一个局部来解说这些矛盾。

1、浓淡

浓与淡可以是笔画与笔画、字与字、字组与字组、块面与块面之间,墨色的变化,形成鲜明的对比。比如图中两个画圈处。

2、粗细

粗细是通过用力的轻重表现中的笔画的粗与细的变化。重按则粗,轻提笔锋则细。

如图,“寒”用力重,笔画粗;“纸”用力轻,笔画细。

3、枯湿

刚蘸墨时墨浓而润泽,随着书写继续,墨汁消耗,墨色随之变得干枯。这正体现了书写的自然性与墨色的丰富性。

很多初学者不明白这一道理,写一笔蘸一次墨,失去了很多韵味。

4、疏密

疏可跑马,密不透风。一件作品,从头至尾密不透风,会让人压抑,需要有透气之处。

这正如下围棋,一子挨着一子下,如果没有两个眼来透气,最后只能是死棋。

如图,两片密不透风的浓墨之中,以“衔纸”穿插其中,一下就让作品“活”了起来。

5、虚实

书法中,有些字并不需要将一笔一画写得清清楚楚,可以以一些特定的符号一代而过,这就是虚笔。

写字要虚实相生,如“寒食”二字,“寒”字实写,“食”则虚笔较多。虚实可以在单字之间,也可在字组之内。

以上只是列举了常见的制造矛盾的手法,书法创作中远不止这些。

矛盾的制造中也有一些原则。

比如不能突兀,刚浓墨写了一个字,马上故意将笔弄干,写一个枯笔。

比如矛盾不能单一,刚说了要大小错落,书写时就大一个小一个排列。

最后,我们必须要明白,矛盾是为了制造冲突,冲突最后必须统一。一件作品,不能从冲突中来,往冲突中去。制造矛盾,最终必须和谐统一。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