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致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字体 > 字体答疑 > 正文

字体答疑

外字行书怎么写好看(草书写的字大部分人不认识有用吗)

爱字体JH2023-02-24字体答疑1
本文目录外字行书怎么写好看,草书写的字大部分人不认识有用吗?如何学好行书—点之法?练哪位大师的字体?如何将字写得整齐好看?行书创作节奏和章法该如何安排?外字行书怎么写好看,草书写的字大部分人不认识有用
本文目录

外字行书怎么写好看,草书写的字大部分人不认识有用吗?

这个问题是书法常识性的最显浅的问题,草书肯定是字。一,中国的书法是以中国的汉字作为书写对象和载体的一种线条的艺术,所以写出来的,不管是楷书行书篆书隶书还是草书,都是汉字;二,草书是书法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一种书体,它的萌芽于汉,是由隶书变化而来的,到晋开始成熟,代表性书家有张芝、二王等,到唐朝,出现草书一个高峰,代表人物就是张旭、怀素、颜真卿等,但是不管草书怎样发展,写的都是中国的文字;三,草书是隶书的发展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使用文字更加频繁,尤其是随着书写的工具变化,汉代开始使用纸,普遍使用毛笔,这样就从过去的刻字或者是写在木片竹片上,无法快写,到了用纸可以快写,就慢慢出现草书。草书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笔画的减省和笔画的连绵,出现了一些符号性的东西。后来草书就一直以这种约定俗成的的写法作为一个规范,所以草书并不是乱写,也是有严格规范的写法的;四,一般人看不懂得草书是很正常的,就是因为没有学习过,哪里会懂得?还有一个错误的认识,就是认为草书是楷书、行书的快写 ,这样的认识往往会对草书更加认不出来。五,草书是书法界公认的难度最大、艺术性最高、最具欣赏价值、最具有视觉震撼力的一个书体,作为草书人,应该多向社会普及草书的知识,反过来作为普通人,应该多读书,多了解书法的知识,大家共同努力,避免草书成为孤家寡人,共同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六,至于说有所谓“有识之士”对山东博物馆等郭老书体不好,容易产生误导,郑重其事提议要撤掉改用其他字体,窃以为对我们真正书法界来说,那是个笑话和莫大讽刺,自已愚顽竞怪先生书法不好,恰恰证明这个所谓的有识之士学问是多么苍白,不是去检讨提升自己,教育民,却拿真正草书大师出气,这岂不是我们社会缺乏文化的一个悲哀?!岂不是一个文化掩耳盗铃的丑剧乎?!

外字行书怎么写好看(草书写的字大部分人不认识有用吗)

如何学好行书—点之法?

【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

点,是汉字当中最为基本的笔画,写好点是写好行书的基础。

点的写法,通常取其敲侧之势,点要写得沉着有力、落笔爽快,有高山坠石之势。

下面以米芾行书为例,一一将行书点画技巧解析如下:

一、侧点 1.顺锋落笔、迅即下按(亦有逆锋、筑锋下笔者)。2.向右下顿笔,完成点的主体。3.回锋略收。如《宋 · 米芾 · 蜀素帖》诵字:二、出锋点

在行书中,出锋点较多,以增强顾盼之意。出锋点写法同侧点,唯在回锋后向左下挑出。如《宋 · 米芾 · 苕溪诗帖》家字:

三、右向点

点在字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具有不同的姿态、形象。右向点与侧点的方向相反,一般在字的左边。写法同侧点,唯顿笔方向向左下。如《宋 · 米芾 · 复官帖》只字:

四、挑点

写法同右向点基本相同,回锋收笔后向右上迅疾挑出。如《宋 · 米芾 · 张季明帖》八字:

五、捺点

在行书当中,为了书写的便捷和呼应,往往把捺画改成长点。如《宋 · 米芾 · 三吴帖》“水” 字点为长点,多用以代捺。

六、组合点除独点外,大多数点都是组合在一起的。在行书中它们组成联系紧密的部件。

1、左右组合写法:《宋 · 米芾 · 苕溪诗帖》“兴”字中的点为平两点,左右呼应:

2、上下组合写法:《宋 · 米芾 · 蜀素帖》“寒”的点为竖两点,饶有姿态:

3、多点组合写法:

《宋 · 米芾 · 苕溪诗帖》“江”字的竖三点,“渔”字的平四点,都是多点组合。书写的时候要注意各点的大小、轻重、姿态及它们之间的呼应关系:

码字不容易,请记得点赞、分享一下哦!

更多书法技巧文章,欢迎关注【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

练哪位大师的字体?

我最初是练廖蕴玉的"青少年行书范本。后来练王羲之的"兰亭序"和"圣教序"。

我没有听别人劝说,没有选择先楷后行,就先从行书学起。这中间自学了今人启功的书论,还有孙过庭的"书谱"。他们的理论对我帮助很大。启功的书论就说到先楷不科学。正和我意。书论说到各种字体之间的关系。让我茅塞顿开。加上勤奋,不娇不燥。踏踏实实的学习书外各种知识。学书有了一些进步。今后路很长,希望能更上一层楼。

如何将字写得整齐好看?

(现在的字)之前在网络上看到一句话,觉得用在练字方面也很适用:

让你一步步走向平庸的三个关键惯性:懒而不自知,知而不能改,改而不能持。

练字是一个需要不断持续的过程。练字讲究的不仅是技巧,更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1) 让自己喜欢上写字

(现在的字)如果把练字当成一项工作,一定会因为枯燥而难以坚持。因此,需要找到一些方法,让自己喜欢上写字。

比如,可以去看一些自己喜欢的书法家的字帖,或者去微博搜索一些好看的字体。这时候可以从外部因素激发自己的动力。一旦自己开始产生兴趣就会慢慢喜欢上写字。

(2)要学会“读字”,而不是一味“临摹”

(现在的字)我有很多朋友刚开始练字的时候会临摹,就是描红。字帖上面有一张白纸,或者是白纸上面印了颜色很浅的字体轮廓,只要照着上面描一遍就可以。

最早我自己练字的时候,也是采取这种方式。描了几遍后,觉得自己写的真好。但是一旦脱离字帖,自己单独写,发现一点也没变。

问题出在哪里?没有思考。学习最重要的是思考!如果我们像一个机器人一样描字体,必然不会把字写好。因此,要想练好字,就要先读字。我们先要仔细研究这个字的结构,笔画,然后在自己脑子里过一遍,最后才下笔去写。写完后,跟字帖对照,发现不同之处,并反复思考练习。

(小时候的字)

只有经过不断思考,练习我们的字,才能写的越来越好。

练字其实就是一项马拉松长跑,要有技巧,更要有心态。

行书创作节奏和章法该如何安排?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的回答如下:

看了你的米体行书作品,觉得你写得很不错,米芾的用笔和结字特点都在你的作品中有所表现,米芾的行书在笔法和结构上比较难掌握,而你基本把握了他的特点。可以看出你是具有一定书法基础和功力的,是具有一定书法天赋的。你作品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章法和取势问题,而这二个问题都与书写节奏有直接关系,所以下面我就浅谈下书法中的节奏问题。以及节奏与章法的关系和作品中的“取势”问题,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在人们的普遍认知里,节奏一词是个音乐术语。在音乐中节奏是指音符的长短、高低、强弱等变化的组合。节奏是旋律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乐曲的基本构成因素。

有研究认为:节奏本质上来源于运动,节奏也是在运动中产生的。节奏本质上来源于运动的特点,使节奏具有普遍性,事实上,节奏也并不只是存在于音乐中,而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艺术来源于自然界,节奏也存在于各种艺术形式之中。

节奏在艺术中的主要作用就是使艺术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能表达各种情感。舒缓的节奏使人沉静,激昂的节奏使人振奋,低沉的节奏使人感到压抑,而欢快的节奏使人心情愉快。各种情感都可以通过节奏上的变化得以展现。

节奏是艺术最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是艺术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因素。

在书法艺术中,节奏同样十分重要。书圣王羲之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经认识到书写节奏在书法中的重要作用。王羲之在其著作《书论》中说:

“每书欲十迟五急,十曲五直,十藏五出,十起五伏,方可谓书。”

王羲之的这段话中的“起伏”说的是在用笔过程中行笔节奏的变化。“迟急”是说运笔速度节奏的变化;“曲直”是说行笔运动轨迹的变化;“藏出”是说起笔、收笔的变化;“起伏”是说行笔过程之中提、按节奏的变化。

王羲之这段话清楚地告诉我们二件事:

一书法艺术中的节奏同样来自于书法家的运动。二、书法家通过运笔快慢的变化,通过起笔与收笔的变化、通过线条曲直的变化、通过用笔提按的变化来掌控书法中的节奏。

书法家各种用笔动作节奏的不同,反映到纸上就表现为线条粗细、长短的变化、线条曲与直的变化、字体大与小的变化、墨色浓与淡的变化、字势欹与正的变化等。

书法中的节奏还清淅明确地通过起笔和收笔来得以表现,在书法中起笔是一种节奏,而收笔又是另外一种节奏。起笔以顿笔、行笔为主要动作,而收笔则以顿笔、回锋为主要动作。在起笔和收笔中都包括“行”和“顿”的过程,这本身就是一种书写节奏上的变化。如果起笔时不顿笔,不蓄势,没有节奏变化,提笔就写,落笔就走,则很容易使笔画浮滑,缺少质感。所以,还是要顿笔。变化书写节奏除了使顿笔能够蓄势,还有调锋之妙用。不顿笔则锋不调,锋不调则不能中锋行笔。

变化书写节奏在行草书中很重要,行草书讲究流畅呼应,挥洒自如,但再流畅也不能一挥而就,一笔写到底,更不能以一种节奏从头写到尾,要从点画的粗细变化,线条的曲直姿态,结字的大小,字势的欹正等方面不断变化书写节奏,使整幅作品有张有弛,有静有动,顾盼有致,更富有艺术表现力。

王羲之的书法节奏总体而言比较平缓,这与他平和内向的性格和中庸典雅的书法风格有关。

而米芾的书法节奏就呈激荡起伏之势,这与米南宫那豪放率真的性格也十分吻合。研究掌握米芾行书中的节奏变化特点,对学好他的书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米芾的行书作品中,节奏的变化比较明显,时常呈现跳跃式的特点,如果将王羲之的书法形容为典雅舒缓的小夜曲的话,那米芾的书法就是起伏激昂的交响乐章。

我们在上文中已经指出了书法中的节奏变化是通过线条的粗细、长短、曲直变化,还有字势和墨色的变化来呈现的,那我们就对照米南宫的作品来作一下具体分析。

在上图的米芾行书作品中,线条的粗细、长短的变化极为明显,“米”字和后面几字线条都很细,而下一行的“轻”等字线条明显变粗。“芾”字最后一竖很短,而下面连在一起的“顿首”两字的最后一笔却拉得很长。

在上图的米芾行书作品中,结字大小和墨色浓淡的变化均非常明显。

米芾行书的节奏还体现在字势欹与正的变化中,在下图米芾的书法作品中,字势忽偏左,忽取正势,忽又偏右,米芾以不断变化的字势,来获得书写的节奏感。

书法节奏与书法中的“势”和章法的关系是互相关联,互相影响的。“势”是一种在字的线条和形态上,乃至章法上所表现出的一种趋势。节奏与取势和章法这三者关系在书法中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不可分割的。没有书写节奏的变化就无法展现作品中的“势”,也无法将章法的美妙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

在书法作品中,每个字的书写都应有节奏,要让每个字,每行字,整幅作品都展现出书写节奏上的变化,要赋予作品以“气势”,这种气势表现在每个笔画、每个字和作品整体的姿态上,它是一种动态的感觉。

我们了解了节奏在书法作品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节奏和取势及章法的关系后,就可以找出你作品中的问题。

从你的作品中能看出你有很不错的书法功底,应该也在临习米芾行书上下了不少功夫。但这幅作品写得过于文静了,对作品中节奏和“势”的把握做得不够好,没能表现出米芾书法的那种痛快淋漓的感觉,可以说:“只见其貌,未见其神。”

在上图你的作品中,除了第四,第五行取势稍向左倾斜,略显字势节奏的变化外。其余部分取势都过于安稳,使整幅作品章法上略显单调乏味。

在字的线条粗细的变化方面,在结字大小和墨色浓淡的变化方面,你处理的都过于保守,对比都不太明显,没能制造出米体行书在用笔、结字和章法上所表现出的那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

在字势的安排上没有左右迎合之势,应处理得更大胆一些,有的字可以左顾,有的字可以右盼,以左右顾盼之势来营造书写情趣,打破平淡安稳局面。如下图米芾《蜀素帖》中字势的安排。

节奏缺少变化、作品过于平淡,在取“势”方面做的不够好,有其貌、无其神,是你这幅作品的最大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学习米芾行书的书法爱好者都必须面对的几大难点,是深入学习米芾书法的拦路虎,有很多人因为没能解决好这些问题,在学习米芾行书的过程中没能更进一步,没能掌握到米芾行书内在的精髓。

节奏、取势、神采这些东西比较抽象,只能意绘,不可言传。只能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加以感受,有时也需要一点天赋,但只要你能在不断临帖的过程中对用笔和结构,字势和章法等方面的细节仔细观察,并多加以细心揣摩,相信你一定会有所领悟。

回答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