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致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字体 > 字体答疑 > 正文

字体答疑

牵字大篆怎么写(是否证明我国中医药有广泛的发展前景呢)

爱字体JH2023-07-19字体答疑1
本文目录牵字大篆怎么写,是否证明我国中医药有广泛的发展前景呢?什么造型福字寓意好?什么的谷水?他是伟大的帝王还是残酷的暴君呢?如何客观的评价蔡元培?牵字大篆怎么写,是否证明我国中医药有广泛的发展前景呢
本文目录

牵字大篆怎么写,是否证明我国中医药有广泛的发展前景呢?

青蒿素来源于中药青蒿,中药是以中药理论为指导的用药,青蒿治疟疾的主要成份是青蒿素,青蒿素是中药现代化提取物,打过比喻吧,相当于一个中国人取得美国籍,从法律上讲属于西方美国人,从人种,血缘关系讲他是炎黄子孙,任何物种都讲究来源,人也一样,如果一个人经过剖腹产现代医术生下来,难道说是西方人吗

牵字大篆怎么写(是否证明我国中医药有广泛的发展前景呢)

还有些人,拿清朝皇子多夭折来否认抹黑中医,为什么清朝皇子多夭折,这与清朝皇帝近亲乱伦结婚不无关系,清朝皇帝只能从有世代姻亲关系的五个贵族女子结婚,甚至乱伦婚姻,不能与满族和汉族平民女子结婚,这也是清朝皇室衰败的主要原因

青蒿素与中医药有没有关系,你看一看屠呦呦本人怎么说的吧,别人有什么资格乱评

什么造型福字寓意好?

“福” 字,也就是我们大家在新年之际贴于门上的那个字,在甲骨文中,其形状就像是左右两只手举着一只尊,在“士”的前面,是为省“士” ,也就是求神保祐。求哪一位神?天神,“天主降气以感万物,故言引出万物也。”即传说中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祐于谁?(呵,保佑的是谁呢?)子孙后代!您在祈福,那当然是为了保佑您的子孙后代了。

古代人说,富贵寿考等齐备是为福。(嗯,在此对“考”字解释一下。呵,“考”就是老人高寿无疾而终,这是大福)《书·洪范》说的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终命” 。“福”是与“祸”相对的。老子以辩证的思想对“福”与“祸”进行了阐述,在《老子》第五十八章有“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就是说,这“祸”啊是相对于福而来的,而福呢,有时可以招致祸害的。赛翁失马焉知非福,赛翁丢了马,是不好的事,可是那丢的马又跑回来了,而且,还带回了几匹马。这是因祸得福。而相对于那个捡拾了赛翁的马的人,一下子反却丢了几匹马,这是因福得祸了。

祈福纳吉,目的是求祈和希望对生活和经营有利的环境,这环境包括人的环境和自然的环境。祈福的方式很多,其表现形式融合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和祭祀、祝福、拜寿的活动当中,开工、建房也离不开;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各家敬各家的神,各行敬各行的神,就是那令人生厌的小偷,他们还敬着“贼神” 。

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小起头花、戒指,大至建屋、上梁,在人们的衣饰上,在房脊的设计装饰上,无处不是以借喻、隐喻和暗喻的寓意,以象征主义的思维方式祈福纳吉。从无权无势的老百姓,到皇权浩荡的皇上,无不如此。

位于北京什刹海西侧的恭王府萃锦园的秘云洞内有一“福”字碑。那字确是康熙皇帝御笔。该“福”字碑上独有“康熙御笔之宝”印玺置于碑顶。“康熙御笔之宝”印玺,一般只能盖在圣旨和重要的公务文件上,那为何押在这“福”字碑上呢?

康熙写这个“福”字大有说法。康熙三岁丧母,是孝庄皇太后将其抚养。康熙十二年,在孝庄太后六十大寿将临,岂料这老太太竟大病不起。拟古孝道的康熙决定为孝庄皇太后请福。于是,康熙放弃旁事,在沐浴斋戒三日之后,精选了一只上镌正楷“赐福苍生”四金字的大白云,满怀对祖母敬爱,伏安凝神,一气呵成写就这了这一“福”字。并郑重地将“康熙御笔之宝”印玺押在“福”字的正上方,寓意“鸿运当头,福星高照”。孝庄皇太后得知康熙御笔这倾情致孝的“福”字,百病皆消。

以下是几幅关于“福”的图形寓意说明。

一、五福捧寿

五福是指:一福曰寿,二福曰富,三福曰康宁,四福曰修好德,五福曰考终命。图案是五头蝙蝠围一“寿”字环绕飞舞,意取其谐音

二、福禄寿

寿星右手中持老枝仗,杖头系挂老葫芦,左手托一硕大的仙桃,牵鹿而行,头上有几头蝙蝠飞舞。蝙蝠取其谐音为“福” ,禄亦取其谐音为“禄” ,葫芦应其谐音为“福禄”,寿星、仙桃象征寿。

三、五福临门

将绘有五头蝙蝠的门联贴在门上,意在祈求寿、富、康宁、修好德、考终命五福临至门庭。

四、五福和合

绘画的图案为五头蝙蝠欢悦出盒。象征寿、富、康宁、修好德、考终命五福一起到来,家庭生活和和美美。

五、天降鸿福

绘画中或者刻板中的图案有云纹、蝙蝠,以及借喻的象征表意方式,以云为天,以蝙蝠为福。以求有鸿福从天而降。

六、福寿双全

两支寿桃挂于枝上,一支蝙蝠口衔两枚铜钱翩翩飞舞;寿桃象征长寿,蝠应其谐音“福”,而双钱取其谐音为“双全” 。

七、福善吉庆

童子手持扇子、戟、罄,天上有蝙蝠飞舞,扇子取“善”字的谐音,戟的音应“吉”的谐音,罄取其谐音为“庆” 。象征福善吉庆。

什么的谷水?

河南王城西北,谷水之右有石碛,碛南出为死谷,北出为湖沟。

魏太和四年,暴水流高三丈,此地下停流以成湖渚,造沟以通水,东西十里,决湖以注瀍水。

谷水又径河南王城西北,所谓成周矣。《公羊》曰:成周者何?东周也。何休曰:名为成周者,周道始成,王所都也。《地理志》曰:河南河南县,故郏、鄏地也。京相璠曰:郏山名;鄏地邑也。卜年定鼎,为王之东都,谓之新邑,是为王城。其城东南名曰鼎门,盖九鼎所从入也,故谓是地为鼎中。

楚子伐陆浑之戎,问鼎于此;《述征记》曰:谷、洛二水,本于王城东北合流,所谓谷、洛斗也。

今城之东南缺千步,世又谓之谷、洛斗处,俱为非也。

余按史传,周灵王之时,谷、洛二水斗,毁王宫,王将堨之,太子晋谏王,不听,遗堰三堤尚存。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齐人城郏,穆叔如周贺。韦昭曰:洛水在王城南,谷水在王城北。东入于瀍。至灵王时,谷水盛出于王城西,而南流合子洛;两水相格,有似于斗,而毁王城西南也。

颍容著《春秋条例》言,西城梁门枯水处,世谓之死谷是也。始知缘生行中造次,入关经究故事,与实违矣。

考王封周桓公于是为西周,及其孙惠公,封少子于巩为东周,故有东西之名矣。

秦灭周,以为三川郡,项羽封申阳为河南王,汉以为河南郡,王莽又名之曰保忠信卿:光武都各阳,以为尹。尹,正也,所以董正京畿,率先百郡也。

谷水又东流径乾祭门北,子朝之乱,晋所开也,东至千金堨。《河南十二县境簿》曰:河南县城东十五里有千金堨。《洛阳记》曰:千金堨旧堰谷水,魏时更修此堰,谓之千金堨竭。

积石为堨而开沟渠五所,谓之五龙渠。

渠上立堨,堨之东首,立一石人,石人腹上刻勒云:太和五年二月八白庚戌造筑此堨,更开沟渠此水衡渠上,其水助其坚也,必经年历世,是故部立石人以记之云尔。

盖魏明帝修王、张故绩也。堨是都水使者陈协所造。《语林》曰:陈协数进阮步兵酒,后晋文王欲修九龙堰,阮举协,文王用之。掘地得古承水铜龙六枚,堰遂成。

水历堨东注,谓之千金渠。逮于晋世,大水暴注,沟渎泄坏,又广功焉。

石人东胁下文云:太始七年六月二十三日,大水迸瀑,出常流上三丈,荡坏二堨,五龙泄水,南注泻下,加岁久漱啮,每涝即坏,历载消弃大功,今故无令遏,更于西开泄,名曰代龙渠,地形正平,诚得为泄至理。千金不与水势激争,无缘当坏,由其卑下,水得逾上漱啮故也。今增高千金于旧一丈四尺,五龙自然必历世无患。若五龙岁久复坏,可转于西更开二堨、二渠。合用二十三万五千六百九十八功,以其年十月二十三日起作,功重人少,到八年四月二十日毕。代龙渠即九龙渠也。后张方入洛,破千金堨。永嘉初,汝阴太守李矩、汝南太守袁孚修之,以利漕运,公私赖之。水积年渠堨颓毁,石砌殆尽,遗基见存,朝廷太和中修复故堨。按千金堨石人西胁下文云:若沟渠久疏,深引水者当于河南城北、石碛西,更开渠北出,使首狐丘。故沟东下,因故易就碛坚,便时事业已讫,然后见之。加边方多事,人力苦少,又渠堨新成,未患于水,是以不敢预修通之。若于后当复兴功者,宜就西碛,故书之于石,以遗后贤矣。虽石碛沦败,故迹可凭,准之于文,北引渠东合旧渎。旧渎又东,晋惠帝造石梁于水上,按桥西门之南颊文,称晋元康二年十一月二十日,改治石巷、水门,除竖枋,更为函枋,立作覆枋,屋前后辟级续石障,使南北入岸,筑治嫩处,破石以为杀矣。到三年三月十五日毕讫。并纪列门广长深浅于左右巷,东西长七尺,南北龙尾广十二丈,巷渎口高三丈,谓之皋门桥。潘岳《西征赋》曰:驻马皋门。即此处也。谷水又东,又结石梁,跨水制城,西梁也。谷水又东,左会金谷水,水出太白原,东南流历金谷,谓之金谷水,东南流径晋卫尉卿石崇之故居。石季伦《金谷诗集叙》曰:余以元康七年,从太仆出为证虏将军,有别庐在河南界金谷涧中,有清泉茂树,众果、竹、柏、药草备具。金谷水又东南流入于谷。谷水又东径金墉城北,魏明帝于洛阳城西北角筑之,谓之金墉城。起层楼于东北隅,《晋宫阁名》曰:金墉有崇天堂,即此。地上架木为榭,故白楼矣。皇居创徙,宫极未就。止跸于此。构宵榭于故台,所谓台以停停也。南曰乾光门,夹建两观,观下列朱桁于堑,以为御路。东曰含春门,北有门,城上西面列观,五十步一睥睨,屋台置一钟以和漏鼓,西北连庑函荫,墉比广榭。炎夏之日,高视常以避暑。为绿水池一所,在金墉者也。谷水径洛阳小城北,因阿旧城,凭结金墉,故向城也。永嘉之乱,结以为垒,号洛阳垒,故《洛阳记》曰:陵云台西有金市,金市北对洛阳垒者也。又东历大夏门下,故夏门也。陆机《与弟书》云:门有三层,高百尺,魏明帝造,门内东侧,际城有魏明帝所起景阳山,余基尚存。孙盛《魏春秋》曰:景初元年,明帝愈崇宫殿雕饰观阁,取白石英及紫石英及五色大石于太行谷城之山,起景阳山于芳林园,树松竹草木,捕禽兽以充其中。于时百役繁兴,帝躬自掘土,率群臣三公已下,莫不展力。山之东,旧有九江,陆机《洛阳记》曰:九江直作圆水。水中作圆坛三破之,夹水得相径通。《东京赋》曰:濯龙芳林,九谷八溪,芙蓉覆水,秋兰被涯。今也山则块阜独立,江无复仿佛矣。谷水又东,枝分南入华林园,历疏圃南,圃中有古玉井,井悉以珉玉为之,以缁石为口,工作精密,犹不变古,璨焉如新。又径瑶华宫南,历景阳山北,山有都亭堂上结方湖,湖中起御坐石也。御坐前建蓬莱山,曲池接筵,飞沼拂席,南面射侯,夹席武峙,背山堂上,则石路崎岖,岩嶂峻险,云台风观,缨峦带阜,游观者升降阿阁,出入虹陛,望之状凫没鸾举矣。其中引水飞皋,倾澜瀑布,或枉渚声溜,潺潺不断,竹柏荫于层石,绣薄丛于泉侧,微飙暂拂,则芳溢于六空,实为神居矣。其水东注天渊池,池中有魏文帝九华台,殿基悉是洛中故碑累之,今造钓台于其上。池南直魏文帝茅茨堂,前有《茅茨碑》,是黄初中所立也。其水自天渊池东出华林园,径听讼观南,故平望观也。魏明帝常言,狱,天下之命也,每断大狱,恒幸观听之。以太和三年,更从今名。观西北接华林,隶簿昔刘桢磨石处也。《文士传》曰:文帝之在东宫也,宴诸文学,酒酣,命甄后出拜,坐者咸伏,惟刘桢平视之。太祖以为不敬,送徒隶簿。后太祖乘步牵车乘城,降阅簿作,诸徒咸敬,而桢拒坐,磨石不动。太祖曰,此非刘桢也,石如何性。桢曰:石出荆山玄岩之下,外炳五色之章,内秉坚贞之志,雕之不增文,磨之不加莹,禀气贞正,禀性自然。太祖曰:名岂虚哉?复为文学。池水又东流入洛阳县之南池,池,即故翟泉也,南北百一十步,东西七十步。皇甫谧曰:悼王葬景王于翟泉,今洛阳太仓中大冢是也,《春秋》定公元年,晋魏献子合诸侯之大夫于翟泉,始盟城周。班固、服虔、皇甫谧咸言翟泉在洛阳东北,周之墓地。今案周威烈王葬洛阳城内东北隅,景王冢在洛阳太仓中,翟泉在两冢之间,侧广莫门道东,建春门路北。路,即东宫街也,于洛阳为东北。后秦封吕不韦为洛阳十万户侯,大其城,并得景王冢矣,是其墓地也。及晋永嘉元年,洛阳东北步广里地陷,有二鹅出,苍色者飞翔冲天,白色者止焉。陈留孝廉董养曰:步广,周之翟泉,盟会之地,今色苍胡象矣,其可尽言乎?后五年,刘曜、王弥入洛,帝居平阳。陆机《洛阳记》曰:步广里在洛阳城内,宫东是翟泉所在,不得于太仓西南也。京相璠与裴司空彦季修《晋舆地图》,作《春秋地名》,亦言今太仓西南池水名翟泉。又曰:旧说言翟泉本自在洛阳北苌宏城,成周乃绕之。杜预因其一怔,谓必是翟泉,而即实非也。后遂为东宫池。晋《中州记》曰:惠帝为太子,出闻虾蟆声,问人为是官虾蟆、私虾蟆,侍臣贾允对曰:在官地为官虾蟆,在私地为私虾蟆。令曰:若官虾蟆,可给廪。先是有谶云:虾蟆当贵。昔晋朝收愍怀太子于后池,即是池也。其一水自大夏门东径宣武观,凭城结构,不更增墉,左右夹列步廊,参差翼跂,南望天渊池,北瞩宣武场。《竹林七贤论》曰:王戎幼而清秀,魏明帝于宣武场上为栏苞虎牙,使力士袒裼,迭与之搏,纵百姓观之。戎年七岁,亦往观焉,虎乘间薄栏而吼,其声震地,观者无不辟易颠仆,戎亭然不动。帝于门上见之,使问姓名而异之。场西故贾充宅地。谷水又东径广莫门北,汉之谷门也。北对芒阜,连岭修亘,苞总众山,始自洛口,西逾平阴悉芒垅也。《魏志》曰:明帝欲平北芒,令登合见孟津,侍中辛毗谏曰:若九河溢涌,洪水为害,丘陵皆夷,何以御之?帝乃止。谷水又东屈南,径建春门石桥下,即上东门也。阮嗣宗《咏怀诗》曰:步出上东门者也。一曰上升门,晋曰建阳门。《百官志》曰:洛阳十二门,每门候一人,六百石。《东观汉记》曰:郅恽为上东门候,光武尝出,夜还,诏开门欲入,恽不内,上令从门间识面,恽曰:火明辽远。遂拒不开,由是上益重之。亦袁本初挂节处也。桥首建两石柱,桥之《右柱铭》云,阳嘉四年乙酉壬申,诏书以城下漕渠,东通河、济,南引江、淮,方贡委输,所由而至,使中谒者魏郡清渊马宪监作石桥梁柱,敦敕工匠尽要妙之巧,攒立重石,累高周距,桥工路博,流通万里云云。河南尹邳崇、丞渤海重合双福、水曹掾中牟任防、史王荫、史赵兴、将作吏睢阳申翔,道桥掾成皋卑国,洛阳令江双,丞平阳降监掾王腾之,主石作右北平山仲,三月起作,八月毕成。其水依柱,又自乐里道屈而东出阳渠。昔陆机为成都王颖入洛败北而返,水南即马市,旧洛阳有三市,斯其一也。亦嵇叔夜为司马昭所害处也。北则白社故里,昔孙子荆会董威辇于白社,谓此矣。以同载为荣,故有《威辇图》。又东径马市石桥,桥南有二石柱,并无文刻也。汉司空渔阳王梁之为河南也,将引谷水以溉京都,渠成而水不流,故以坐免。后张纯堰洛以通漕,洛中公私穰赡。是渠今引谷水,盖纯之创也。按陆机《洛阳记》、刘澄之《永初记》言,城之西面有阳渠,周公制之也。昔周迁殷民于洛邑,城隍逼狭,卑陋之所耳。晋故城成周以居敬王,秦又广之,以封不韦,以是推之,非专周公可知矣。亦谓之九曲渎,《河南十二县境簿》云:九曲渎在河南巩县西,西至洛阳。又按傅畅《晋书》云:都水使者陈狼凿运渠,从洛口入注九曲至东阳门。是以阮嗣宗《咏怀诗》所谓朝出上东门,遥望首阳岑:又言遥遥九曲间,裴徊欲何之者也。阳渠水南暨阊阖门,汉之上西门者也。《汉宫记》曰:上西门所以不纯白者,汉家厄于戍,故以丹镂之。太和迁都,徙门南侧。其水北乘高渠,枝分上下,历故石桥东入城,径望先寺,中有碑,碑侧法《子丹碑》作龙矩势,于今作则佳,方古犹劣。渠水又东历故金市南,直千秋门右,宫门也。又枝流入石逗伏流,注灵芝九龙池。魏太和中,皇都迁洛阳,经构宫极,修理街渠,务穷隐,发石视之,曾无毁坏。又石工细密,非今之所拟,亦奇为精至也,遂因用之。其一水自千秋门南流径神虎门下,东对云龙门,二门衡栿之上,皆刻云龙风虎之状,以火齐薄之,及其晨光初起,夕景斜辉,霜文翠照,陆离眩目。又南径通门、掖门西,又南流东转,径阊阖门南。案《礼》,王有五门,谓皋门、库门、雉门、应门、路门,路门一曰毕门,亦曰虎门也。魏明帝上法太极于格阳,南宫起太极殿于汉崇德殿之故处,改雉门为阊阖门。昔在汉世,洛阳宫殿门题,多是大篆,言是蔡邕诸子。自董卓焚宫殿,魏太祖平荆州,汉吏部尚书安定梁孟皇善师宜官八分体,求以赎死。太祖善其法,常仰系帐中爱玩之,以为胜宜官。北宫榜题,咸是鹄笔,南宫既建,明帝令侍中京兆韦诞以古篆书之。皇都迁洛,始令中书舍人沈含馨以隶书书之;景明、正始之年,又敕符节令江式以大篆易之。今诸桁榜题,皆是式书。《周官》,太宰以正月悬治法于象魏。《广雅》曰:阙,谓之象魏。《风俗通》曰:鲁昭公设两观于门,是谓之阙,从门,欮声,《尔雅》曰:观谓之阙。《说文》曰:阙,门观也。《汉官典职》曰:偃师去洛四十五里,望朱雀阙,其上郁然与天连,是明峻极矣。《洛阳故宫名》有朱雀阙、白虎阙、苍龙阙、北阙、南宫阙也。《东观汉记》曰:更始发洛阳,李松奉引车马奔触北阙铁柱门,三马皆死。即斯阙也。《白虎通》曰:门必有阙者何?阙者,所以饰门,别尊卑也。今阊阖门外夹建巨阙,以应天宿,虽不如礼,犹象而魏之,上加复思,以易观矣。《广雅》曰:复思谓之屏。《释名》曰:屏,自障屏也;罦思在门外,罦复也。臣将入请事于此,复重思之也。汉末兵起,坏园陵罦思,曰无使民复思汉也。故《盐铁论》曰:垣阙罦思。言树屏隅角所架也。颖容又曰:阙者,上有所失,下得书之于阙,所以求论誉于人,故谓之阙矣。今阙前水南道右,置登闻鼓以纳谏。昔黄帝立明堂之议,尧有衢室之间,舜有告善之旌,禹有立鼓之讯,汤有总街之诽,武王有灵台之复,皆所以广设过误之备也。渠水又枝分,夹路南出,径太尉、司徒两坊间,谓之铜驼街。旧魏明帝置铜驼诸兽于阊阖南街,陆机云:驼高九尺,脊出太尉坊者也。水西有永宁寺,熙平中始创也,作九层浮图,浮图下基方十四丈,自金露盘下至地四十九丈,取法代都七级,而又高广之,虽二京之盛,五都之富,利刹灵图,未有若斯之构。按《释法显行传》,西国有爵离浮图,其高与此相状,东都西域,俱为庄妙矣。其地是曹爽故宅,经始之日,于寺院西南隅得爽窟室,下入土可丈许,地壁悉累方石砌之,石作细密,都无所毁,其石悉入法用,自非曹爽,庸匠亦难复制此。桓氏有言,曹子丹生此豚犊,信矣。渠左是魏、晋故庙地,今悉民居,无复遗墉也。渠水又西历庙社之间,南注南渠。庙社各以物色辨。方《周礼》,庙及路寝,皆如明堂,而有燕寝焉。惟祧庙则无,后代通为一庙,列正室于下,无复燕寝之制。《礼》,天子建国,左庙右社,以石为主,祭则希冕。今多王公摄事,王。者不亲拜焉。咸宁元年,洛阳大风,帝庙树折,青气属天,元王东渡,魏社代昌矣。渠水自铜驼街东径司马门南,魏明帝始筑,阙崩,压杀数百人,遂不复筑,故无阙门。南屏中旧有置铜翁仲处,金狄既沦,故处亦褫,惟坏石存焉。自此南直宣阳门,经纬通达,皆列驰道,往来之禁,一同两汉。曹子建尝行御街,犯门禁,以此见薄。渠水又东径杜元凯所谓翟泉北,今无水。坎方九丈六尺,深二丈余,似是人功而不类于泉陂,是验非之一证也。又皇甫谧《帝王世纪》云:王室定遂徙居,成周小,不受王都,故坏翟泉而广之,泉源既塞,明无故处,是验非之二证也。杜预言:翟泉在太仓西南,既言西南,于洛阳不得为东北,是验非之三证也。稽之地说,事几明矣,不得为翟泉也。渠水历司空府前,径太仓南,出东阳门石桥下,注阳渠。谷水自阊阖门而南径土山东,水西三里有坂,坂上有土山,汉大将军梁冀所成,筑土为山,植木成苑,张璠《汉记》曰:山多峭坂,以象二崤,积金玉,采捕禽兽,以充其中,有人杀苑兔者,迭相寻逐,死者十三人。南出径西阳门,旧汉氏之西明门也,亦曰雍门矣。旧门在南,太和中以故门邪出,故徙是门。东对东阳门。谷水又南径白马寺东。昔汉明帝梦见大人,金色,项佩白光。以问群臣,或对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形如陛下所梦,得无是乎?于是发使天竺,写致经像,始以榆盛经,白马负图,表之中夏。故以白马为寺名。此榆后移在城内愍怀太子浮图中,近世复迁此寺,然金光流照,法轮东转,创自此矣。谷水又南径平乐观东,李尤《平乐观赋》曰:乃设平乐之显观,章秘伟之奇珍。华峤《后汉书》曰:灵帝于平乐观下起大坛,上建十二重,五采华盖高十丈,坛东北为小坛,复建九重,华盖高九丈,列奇兵骑士数万人,天子住大盖下。礼毕,天子躬擐甲,称无上将军,行阵三匝而还,设秘戏以示远人。故《东京赋》曰:其西则有平乐都场,示远之观,龙雀蟠蜿,天马半汉。应劭曰:飞廉神禽,能致风气,古人以良金铸其象。明帝永平五年,长安迎取飞廉并铜马,置上西门外平乐观。今于上西门外无他基观,惟西明门外独有此台,巍然广秀,疑即平乐观也。又言皇女稚殇,埋于台侧,故复名之曰皇女台。晋灼曰:飞廉,鹿身头如雀,有角而蛇尾豹文。董卓销为金,用铜马徙于建始殿东阶下,胡军丧乱,此象遂沦。谷水又南径西明门,故广阳门也。门左枝渠东派入城,径太社前,又东径太庙南,又东于青阳门右下注阳渠。谷水又南,东屈径津阳门南,故津门也。昔洛水泛泆漂害者众,津阳城门校尉将筑以遏水,谏议大夫陈宣止之曰:王尊臣也,水绝其足,朝廷中兴,必不入矣。水乃造门而退。谷水又东径宣阳门南,故苑门也。皇都迁洛,移置于此,对阊阖门南,直洛水浮桁。故《东京赋》曰:溯洛背河,左伊右瀍者也。夫洛阳考之中土,卜惟洛食,实为神也。门左即洛阳池处也。池东旧平城门所在矣,今塞。北对洛阳南宫,故蔡邕曰:平城门,正阳之门,与宫连属,郊祀法驾所由从出门之最尊者。《洛阳诸宫名》曰,南宫有謻台临照台。《东京赋》曰:其南则有謻门,曲榭邪阻城洫。《注》云:謻门,冰室门也;阻,依也;洫,城下池也。皆屈曲邪行依城池为道。故《说文》曰:隍,城池也。有水曰池,无水曰隍矣。謻门即宣阳门也,门内有宣阳冰室,《周礼》有冰人,日在北陆而藏之西陆,朝觌而出之。冰室旧在宣阳门内,故得是名。门既拥塞,冰室又罢。谷水又径灵台北,望云物也。汉光武所筑,高六丈,方二十步。世祖尝宴于此台,得鼮鼠于台上,亦谏议大夫第五子陵之所居,伦少子也,以清正,洛阳无主人,乡里无田宅,寄止灵台,或十日不炊,司隶校尉南阳左雄,尚书庐江朱孟兴等,皆伦故孝廉功曹,各致礼饷,并辞不受,永建中卒。谷水又东径平昌门南,故平门也。又径明堂北,汉光武中元元年立。寻其基构,上圆下方,九室重隅十二堂。蔡邕《月令章句》同之,故引水于其下为辟雍也。谷水又东径开阳门南,《晋宫阁名》曰:故建阳门也,《汉官》曰:开阳门始成,未有名宿,昔有一柱来,在楼上。琅琊开阳县上言:县南城门,一柱飞去。光武皇帝使来,识视良是,遂坚缚之,因刻记年月日以名焉。何汤字仲弓,尝为门候,上微行夜还,汤闭门不内,朝廷嘉之。又东径国子太学石经北,《周礼》有国学,教成均之法。《学记》曰:古者,家有塾,党有庠,遂有序,国有学。亦有虞氏之上庠、下庠,夏后氏之东序、西序,殷人之左学、右学,周人之东胶、虞庠。《王制》云: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故有太学、小学,教国之子弟焉,谓之国子。汉魏以来,置太学于国子堂。东汉灵帝光和六年,刻石镂碑载五经,立于太学讲堂前,悉在东侧。蔡邕以熹平四年,与五官中郎将堂溪典,光禄大夫杨赐,谏议大夫马日磾,议郎张驯、韩说,太史令单扬等,奏求正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邕乃自书丹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于是后儒晚学,咸取正焉。及碑始立,其观视及笔写者,车乘日千余辆,填塞街陌矣。今碑上悉铭刻蔡邕等名。魏正始中,又立古、篆、隶《三字石经》,古文出于黄帝之世,仓颉本鸟迹为字,取其孳乳相生,故文字有六义焉。自秦用篆书,焚烧先典,古文绝矣。鲁恭王得孔子宅书,不知有古文,谓之科斗书,盖因科斗之名,遂效其形耳。言大篆出于周宣之时,史籀创著。平王东迁,文字乖错,秦之李斯及胡母敬,又改籀书谓之小篆,故有大篆、小篆焉。然许氏《字说》专释于篆,而不本古文,言古隶之书起于秦代,而篆字文繁,无会剧务,故用隶人之省,谓之隶书,或云即程邈于云阳增损者,是言隶者,篆捷也。孙畅之尝见青州刺史傅宏仁说临淄人发古冢,得桐棺前和外隐为隶字,言齐太公六世孙,胡公之棺也。惟三字是古,余同今书,证知隶自出古,非始于秦。魏初,传古文出邯郸淳,《石经》古文,转失淳法,树之于堂西,石长八尺,广四尺,列石于其下,碑石四十八枚,广三十丈。魏明帝又刊《典论》六碑,附于其次。陆机言,《太学赞》别一碑,在讲堂西,下列《石龟碑》,载蔡邕、韩说、堂溪典等名。《太学弟子赞》复一碑,在外门中。今二碑并无。《石经》东有一碑,是汉顺帝阳嘉元年立,碑文云:建武二十七年造太学,年积毁坏。永建六年九月,诏书修太学,刻石记年,用作工徒十一万二千人,阳嘉元年八月作毕。碑南面刻颂,表里镂字,犹存不破。《汉石经》北有晋《辟雝行礼碑》,是太始二年立,其碑中折,但世代不同,物不停故,《石经》沦缺,存半毁几,驾言永久,谅用怃焉。考古有三雝之文,今灵台太学,并无辟雝处。晋永嘉中,王弥、刘曜入洛,焚毁二学,尚仿佛前基矣。谷水于城东南隅枝分北注,径青阳门东,故清明门也,亦曰税门,亦曰芒门。又北径东阳门东,故中东门也。又北径故太仓西,《洛阳地记》曰:大城东有太仓,仓下运船常有千计。即是处也。又北入洛阳沟。谷水又东左边为池,又东右出为方湖,东西百九十步,南北七十步,故水衡署之所在也。谷水又东南转屈而东注,谓之阮曲,云阮嗣宗之故居也。谷水又东注鸿池陂,《百官志》曰:鸿池,池名也,在洛阳东二十里,丞一人,二百石。池东西千步,南北千一百步,四周有塘池,中又有东西横塘,水溜径通,故李尤《鸿池陂铭》曰:鸿泽之陂,圣王所规,开源东注,出自城池也。其水又东,左合七里涧。晋《后略》曰:成都王颖使吴人陆机为前锋都督,伐京师,轻进,为洛军所乘,大败于鹿苑,人相登蹑,死于堑中及七里涧,涧为之满。即是涧也。涧有石梁,即旅人桥也。昔孙登不欲久居洛阳,知杨氏荣不保终,思欲遁迹林乡,隐沦妄死,杨骏埋之于此桥之东,骏后寻亡矣。《搜神记》曰:太康末,京、洛始为折杨之歌,有兵革辛苦之辞。骏后被诛,太后幽死,折杨之应也。凡是数桥,皆累石为之,亦高壮矣,制作甚佳,虽以时往损功,而不废行旅。朱超石《与兄书》云:桥去洛阳宫六七里,悉用大石,下圆以通水,可受大舫过也。题其上云:太康三年十一月初就功,日用七万五千人,至四月末止。此桥经破落,复更修补,今无复文字。阳渠水又东流径汉广野君郦食其庙南,庙在北山上,成公绥所谓偃师西山也。山上旧基尚存,庙宇东向,门有两石人对倚,北石人胸前铭云:门亭长石人。西有二石阙,虽经颓毁,犹高丈余。阙西,即庙故基也。基前有碑,文字剥缺,不复可识,子安仰澄芬于万古,赞清徽于庙像,文字厥集矣。阳渠水又东径亳殷南,昔盘庚所迁,改商曰殷,此始也。班固曰:尸乡,故殷汤所都者也。故亦曰汤亭。薛瓒《汉书注》、皇甫谧《帝王世纪》,并以为非,以为帝喾都矣。《晋太康记》、《地道记》,并言田横死于是亭,故改曰尸乡,非也。余按司马彪《郡国志》,以为春秋之尸氏也。其泽,野负原夹,郭多坟陇焉。即陆士衡会王辅嗣处也。袁氏《王陆诗叙》:机初入洛,次河南之偃师,时忽结阴,望道左若民居者,因往逗宿,见一少年,姿神端远,与机言玄,机服其能而无以酬折,前致一辩,机题纬古今,综检名实,此少年不甚欣解。将晓,去,税驾逆旅,妪曰:君何宿而来?自东数十里无村落,止有山阳王家墓。机乃怪怅,还睇昨路,空野霾云,攒木蔽日,知所遇者,审王弼也。此山即祝鸡翁之故居也。《搜神记》曰:祝鸡翁者,洛阳人也,居尸乡北山下,养鸡百年余,鸡至于余头,皆有名字。欲取,呼之名,则种别而至。后之吴山,莫知所去矣。谷水又东径偃师城南。皇甫谧曰:帝喾作都于亳,偃师是也。王莽之所谓师氏者也。谷水又东流注于洛水矣。

他是伟大的帝王还是残酷的暴君呢?

世界上,最难评价的是人,不论古代和现在。咱们是说名人。

这个说法,包括两方面——一是,同一个人,在不同人看来,可能会有截然迥异的评价,所谓“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因为评价者所站的角度不同;二是,大多数的人,都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混合体”,这就使人们对其评价的难度大大地增加。

秦始皇亦如是。

刘邦还是亭长的时候,远远观望秦始皇,“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艳羡之情溢于言表。项羽见到秦始皇游会稽,说:“彼可取而代也。”丝毫不把始皇帝看在眼里。

对秦始皇的评价,历来也是各执一端。当然,在汉以后儒家的眼里,秦皇肯定是仁义不施、暴虐专横了。

那么,能不能对秦始皇做一个比较公允的评价呢?应该可以——即,只能将其放在当时具体的历史环境去考察;并从稍微长一些的历史进程对其功过作评价。

秦始皇在位三十七年,用十年横扫寰宇,剪灭六国,又当了十年始皇帝。

西汉贾谊写了一篇非常著名的《过秦论》。

其曰: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以鞭笞天下,威震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毁名城,杀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驽,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二百多字,概括了始皇的一生,有好也有坏。

贾谊后面还有话,一言以蔽之,就是秦始皇有成功也有失败。最大的失败,就是“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然则死后没多久,辉煌鼎盛的秦朝大厦,就轰然倒塌了。

始皇何以成功,贾谊说得很清楚,首先是“奋六世之余烈”。从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开始,连续六代秦王,并未改弦更张,嬴政,继承了六世先王的遗志,这是他成功的重要条件。

商鞅变法,主要是重农、尚法、强兵。重农,开垦了大片耕地,使秦国的农业,明显发达于其他诸侯国;尚法,削弱了旧贵族,培植了新兴的封建势力;强兵,不在于武器和战法,而是凭军功分地封爵,是秦国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增强。

实际上,对秦国还有过重大贡献的,是昭王在位时的国相范睢。他促成秦王亲政,赶走魏冉,不许太后擅权,实行远交近攻,建立职业军人的禁军,主张“得寸则王之寸,得尺则王之尺”,即牢牢控制占领的疆土。

尽管前260年,长平之战也令秦国遭受了重大损失,使其建立统一帝国的目标延缓了几十年,但打败赵国之后,秦国再也没有强敌。

秦王政,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即位的,他所面临的,已经没有可与秦国匹敌的对手。

尽管如上所说,秦王嬴政的个人意志和性格,在其成就统一大业过程中,还是起到了重要作用的。

如果他不是临危不惧,长信侯嫪毐叛乱的时候,可能已经就落败了。那年他22岁。

假设他性格过于懦弱,后来也不会毅然除掉仲父国相吕不韦。

征战十年,虽然六国对手已无昔日雄风,但狡猾和难缠程度并不减当年。

就是说,嬴政,是在前六世秦王积累的基础之上,加上个人的浓重色彩,才打下了一个前无古人的大一统帝国。

从商周开始,已经不断受到西北游牧民族的袭扰。西周时的晋国,已在北部边界修建城墙,以御外侮。末年的平王,干脆被西戎赶到了洛阳。

贾谊说,秦皇统一后,“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这对于中原的政权和百姓来说,总体上是好事。但又似乎怨声载道,孟姜女哭长城未必是史实,可以算是一种评价。

再就是平百越,设郡县,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还有焚书坑儒,等等。差不多都是毁誉参半。

究竟该怎样公允评价秦始皇呢。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了一个“资本人格化”的概念。在西方现代经济学中,尽管有不少经济学家扭扭捏捏,但实际上很看重以这个概念来评价和研究资本、资本所有人和管理人的作用。

其实,不妨把类似的概念,也借用到对战国时期人物的研究和评价上来。

就是说,秦齐楚燕韩赵魏的所有者或“法定代表人”们,不过都是一定“资本”的人格化。

区别在哪里,在于秦王嬴政,是秦国这块看似偏远但实际上农业相对发达这样的“资本”的人格化;而六国的君王,虽然基本上也都是新兴的封建制度“资本”人格了,不过,或者不够纯粹,或者程度较低。

“资本”的本质是“逐利”。发展到了战国时期,中国的农业社会,已经发展到必须在向前进一步,彻底摆脱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程度。

因此,统一成为大趋势。

只有统一,才有可能抗御西北部游牧民族的侵略;也只有统一,才能应对黄河长江等水域频发的旱涝灾害。

不管秦王嬴政肚子里打什么算盘,但当其登上王位,且不是无所作为的话,他只能一往无前地这样干。这种似乎被内在规律所操纵,就是“时”和“势”的力量,也就是借用“资本人格化”要说明的道理。

秦始皇,是被时代的大势裹挟着前行的。

统一六国后,还要平定百越,这就是“资本逐利”的效果。如果假以时日,他不是半百病亡,难说他还会往哪里打。总之,只要有可能,大概他就不会停歇。

当然,他本人,也并非毫无主动。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都是他主动做的。

可是,这些事,别给他戴高帽,是他听了儒生们的忽悠,“改制”的结果。

战国时的邹衍,搞了一套“五行终始说”,大意是说,从黄帝开始,禹汤文王依次为“土木金火”四德。一些齐儒谏议始皇,秦当改制为“水德”。于是,始皇下诏:“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更名河日德水,以为水德之始。”黄河都不叫黄河了,叫德水。同时,“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书同文,车同轨等等,是因为秦始皇迷信。客观上,反倒成了好事。

焚书,是嬴政的一大败笔。这是被李斯忽悠的。不过,商鞅变法的时候,也禁过《诗》《书》。

秦国虽然农业发达,但文化上却相对落后。从孝公开始,历代秦王即便不是文盲,也一定没读过多少书,他们不懂得如何统一人们的思想,很容易就被有些文化的像李斯这样的人牵着鼻子走了。

坑儒的事情,需要另说。一帮方士,骗秦皇可以寻到长生不老的秘方,后来他感觉受骗,就一忽隆活埋了几百人。这倒不是他有意禁绝儒学。

至于秦始皇严刑酷法、暴虐恣肆,有他的相当部分责任,也有后来儒学的夸大其词。

哪个君王对妨害到自己权势的人和事宽大柔和过么,其实没有。被儒家吹得天花乱坠的三代,比如西周,武王伐纣和周公平定“三监之乱”,那都是大开杀戒,“血流漂橹”的,看看《尚书》,就能明白。

还有说秦始皇大修宫殿,“以人从欲”,又有哪个皇帝不如此呢,除非形势局面不允许。

说到秦始皇四处巡游,不能说没有游山玩水成分,但更主要的,是他对各地的治理状况不放心,皇帝这个“法定代表人”属于“无限责任”,往往又信不过手下,不亲自巡游不行。

归纳一下——

秦始皇最大的功绩,是在西周之后,再次实现了中国的大一统。而且,从质和量上,都大大不同了——疆域面积增加很多,而且,彻底清扫了奴隶制的残余。这为随之而来的汉代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汉依秦制,实行的基本是秦朝的一整套制度。

秦皇所做的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包括修秦道等等,尽管他有自己的目的,但客观上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其他的事情,前面已经讲过了,焚书是大坏事;暴虐酷法未必只他这样干了。

怎么概括呢,不一定说秦始皇多么伟大,但讲是千古一帝绝对配得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这几个属于一个级别。

如何客观的评价蔡元培?

100年前,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

风雨如晦的近代中国,他几乎以完美形象矗立潮头

然而少有人知道,左右时代之人的苦痛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1916年,教育总长范源濂的急电

惊破了蔡元培在法国的宁静时光

袁世凯病逝,黎元洪继任大总统

范源濂盛邀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

“国事渐平,教育宜急,现以首都最高学府,

尤赖大贤主宰”

这不是美差,而是挑战

在他之前,北大已走马灯似的换了四任校长

个个是俊杰英才,包括严复这样的大家

▲ 1916年12月26日,大总统黎元洪亲自颁布委任状,任命蔡元培为北大校长。

当时的北大乌烟瘴气,歪风横行,

被戏称为“官僚养成所”

学生不务正业,整天打牌喝酒逛窑子,混文凭捞官位

老师不学无术,讲课敷衍、无心学术、师德败坏

有钱的老师学生经常流连于花街柳巷“八大胡同”

很多朋友纷纷上门劝蔡元培不要趟这个浑水:

“北大太腐败,整顿得不好,反而影响名声”

蔡元培撂下一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十几天后,他写信告知妻子:

“船票已买得,十月初二日午后开”

这个烫手山芋,蔡元培似乎没犹豫便接过了手

他在归国途中给汪精卫写的信透露了他的心声:

“如果能够培养出一批杰出的人才,中国就有希望”

▲ 在中国,蔡元培最早提出并实践“教授治校”。信奉学术至上,提倡思想自由,开创了中国教育新纪元,打造了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图为1921年8月蔡元培率中国教育代表团在檀香山。

大学者,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如何将这所在军阀盘踞下的衙门式旧学堂

改造成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

在就职演讲上,他一开口就说: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

不再以升官发财为目的,而以学术研究为天职

一举拉开了中国现代大学的序幕

一接到委任状

蔡元培就直奔北京西河沿的小酒馆

找到从上海到北京出差的老友陈独秀

蔡元培直截了当对他说:

“来北京吧,我请你当北大文科系长”

▲ 蔡元培与陈独秀。

陈独秀在上海办《新青年》办得风生水起

自然看不上北大这个“臭虫窠”

当即谢绝了邀请:“我得回上海”

然而蔡元培求才若渴,不愿放弃,天天往小酒馆跑

有时候来得很早,陈独秀还在睡觉

他就吩咐门房不要叫醒,自己搬了把凳子坐在房门口

经三番五次造访,陈独秀才被他的诚意感动

但陈独秀说:“我没有学位头衔”

于是蔡元培为他编造了东京大学毕业和曾任安徽高校校长的履历

公函才呈上去不到三天,教育部就批了下来

➊《新青年》于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初名《青年杂志》。该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并宣传倡导民主、科学和新文学。蔡元培聘请陈独秀为北大文科系长后,《新青年》编辑部亦随之迁至京城西侧北池子箭杆胡同9号的陈家。

➋ 蔡元培的北大时代,大师云集,各种思想刊物、研究学会、社会团体迭出。

为了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蔡元培对教授的选聘可谓是不拘一格

只要有真才实学,不在乎政治立场、资历和年龄

破格聘请还没上大学的梁漱溟为印度哲学讲师

只因为赏识他发表的一篇关于佛学的论文

所以当时的北大可谓群星璀璨、百家争鸣

有陈独秀、胡适、钱玄同等思想激进的分子

有留着辫子的前清遗老辜鸿铭、国学大师刘师培

亦有“除了替释迦、孔子发挥外,不做旁事”的梁漱溟

▲ 1918年,民国七年北大文科哲学门第二次毕业摄影。前排左二起分别为辜鸿铭、刘半农、马叙伦、蔡元培、陈独秀、梁漱溟,第二排左四为冯友兰。

古今中外派,只此一人

一群思想主张各异之人凑在一起自然会有“争端”

却在北大奇异地兼容

同为章太炎门下的钱玄同与黄侃分属新旧两派

黄侃讲着讲着会大骂起对面教室的钱玄同来

钱玄同则每每装作没听见,继续讲自己的课

在各派思想学说的激荡下

北大学子的眼界和头脑都被打开了

在蔡元培的推动、鼓励和资助下

各种思想刊物、研究学会、社团迭出

除了激进的《新青年》和提倡传统的《国故月刊》

学生傅斯年、罗家伦等人还创办了《新潮》杂志

蔡元培甚至批给他们3000元的印刷经费

他用“道并行不悖”为中西、新旧之争正名

北大师生由此笑称他为“古今中外派”

▲ 1919年1月1日,傅斯年、罗家伦、杨振声等北大学生创办了《新潮》杂志,刊名由蔡元培题写。《新潮》旨在介绍西洋近代思潮、批评中国现代学术上、社会上各问题。杂志社于1920年10月结集出版了《蔡孑民先生言行录》。

这位知识界的“好好先生”,如同一块磁铁

把一帮个性、气质和思想主张各异的人聚拢起来

然而蔡元培身上书生气颇重,自谓“不宜于政治”

身处此位,不得不打理好各方关系,自有为难

➊ 蔡元培设计的北大校旗,其中的“北大”篆体校徽由鲁迅设计。

➋ 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哥伦比亚大学为中国培养出众多优秀留学生,其中就有成为蔡元培改革北大的得力助手蒋梦麟、胡适,以及著名人口学家马寅初,三人后来都担任了北大校长。图为蔡元培在哥伦比亚大学和北大的校友合影。

请辞人生

总览蔡元培一生,辞职就不下24次

24岁中进士,26岁成为翰林院编修

蔡元培却辞官而去,回绍兴办起了学堂

1912年,他受孙中山之邀出任教育总长

后来因不满袁世凯的独裁而辞职

袁世凯以“我代四万万人坚留总长”相留

蔡元培脱口而出:“元培亦以四万万人之代表而辞职”

如此胆大!

他执掌北大十年,期间就请辞了八次

在理想与现实无法调和时,他便以此明志

五四运动爆发,事态不断激化

出现了罢课游行、痛殴章宗祥、火烧赵家楼等事件

蔡元培一边与政府周旋,缓和局面

一边安抚学生,劝其复课

经过多次交涉,32名被捕学生被释放

▲ 1919年5月4日,来自北京十几所高校的大约三千多名学生上街游行,高喊“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惩办卖国贼”、“誓死不承认和约”等口号,奔向使馆区。

学生出狱后,全体师生欢庆胜利

蔡元培却在此时向教育部提交辞呈

他悲痛的是,大学里本应以求学为最大目的

他支持学生的爱国热情,但学生被捕不能坐视不管

为此,北京教育界发起了“挽蔡”运动请回了蔡元培

然而返京复任的他却对未来充满担忧:

“今后将不易维持纪律,学生们很可能为胜利而陶醉”

果不其然,校园里出现了许多令人忧心的现象

一些学生无心向学,临考时集体提出“免考”

更令人伤脑筋的是,学生或教师稍有不满

动则以罢课、请愿等极端方式作对抗

▲ 1919年6月3日,北京基督教青年教会门前,北京大学讲演团的学生与骑警。摄影:西德尼 · 戴维德 · 甘博。

还有一次,是因为几毛钱的讲义费

国家动荡,教育经费被一再拖欠

北大校方只好向学生征收少量讲义费

没想到数十个学生冲到校会计室恫吓、谩骂教职员

蔡元培挺身而出,挽起袖子,挥舞拳头喊道:

“你们这班懦夫!有胆的站出来与我决斗!”

学生们大吃一惊,纷纷作鸟兽散

蔡元培痛心疾首,当天就辞职离开北大

经胡适调停,历时一周的“风潮”才告平息

一边是学生们的政治诉求

一边是他所坚持的大学真义

蔡元培的改革理想陷于激烈的纷争中

1926年他请辞校长后再不愿回到北大

因为那早已不是他理想中的北大

▲ 1919年5月4日当天,蔡元培没有参加游行,但他同情学生。他反对学生沉溺于政治运动,但仍以北大校长的名义营救被捕者。图为1919年6月,参加游行的北京基督教青年会学生。摄影:西德尼·戴维德·甘博。

世间再无蔡元培

1916年被任命为北大校长时

蔡元培就对外界说:“我不涉政界”

实际上他却不得不横跨政、学两界

在纷繁复杂的政局中,他的声望和影响力

令他成为各政治势力延揽和利用的对象

“九一八”爆发了如火如荼的学生游行

享有威望的蔡元培被委任为“救火军”

然而他还没说上两句话,即被学生拖下殴打

▲ 1934年国民党四中全会期間学生包围中央党部要求对日宣战,被委任为“救火军”的蔡元培正在安抚学生。(图片来源:《秦风老照片》)

1927年,担任中国民国大学院院长的他

决定推行“教育独立”,避免官员插手学界

然而当时南京政府政治根基未稳,经费不足

历时一年的大学区制试验以失败告终

1940年3月5日,蔡元培在香港养和医院病逝

死后无一间屋、一寸土,还欠下了千余元医药费

入殓时的衣衾棺木还是商务印书馆的王云五代筹的

不愧屋漏,不避刀俎,清贫得叫人落泪

▲ 年轻时的蔡元培留德照。

蔡元培的一生传奇,也布满艰辛

身居无数要职,却从不得安稳

宽容雅量、领袖群伦,却沦陷在时代的洪流

崇尚自然、追求个性,却行走于历史的夹缝

诺大的中国,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

世间也再无蔡元培

▲ 蔡元培北大办公桌。

文字由物道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