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致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字体 > 字体答疑 > 正文

字体答疑

毛笔字的文怎么写(不怕没干的墨汁弄一袖子吗)

爱字体JH2023-02-21字体答疑0
本文目录毛笔字的文怎么写,不怕没干的墨汁弄一袖子吗?初学毛笔字应练哪种字体?用毛笔写小字时手腕可以放桌子上吗?整篇字怎么写美观?毛笔字的文怎么写,不怕没干的墨汁弄一袖子吗?自从甲骨文诞生开始,一直到新
本文目录

毛笔字的文怎么写,不怕没干的墨汁弄一袖子吗?

自从甲骨文诞生开始,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前,汉字都是由上到下、从右到左书写的,这不仅仅是习惯问题,而是在特定条件下“最合理”的选择。

毛笔字的文怎么写(不怕没干的墨汁弄一袖子吗)

在殷商时代,采用的是占卜记事的方式。人们先用火焚烧龟甲或牛骨,然后在形成的裂纹之间刻画文字,这就是我们都听说过的甲骨文。从如今发掘的文物上我们可以发现,甲骨文就是按照由上到下、从右到左的方式刻画的,这是因为绝大部分人都是习惯用右手,所以自然而然地从右边开始起行;而沿着裂纹竖着写,也显得更加便利。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方式形成了习惯,后来甲骨文演化为金文,也就是在石头或金属(比如鼎)上刻字的时候,上述书写方式也被延续了下来。

到了商周之后,更为方便的竹简、木简成了人们书写文字的主要载体。无论书写还是阅读,左右收起、展开书简一定会比上下操作方便得多(咱们可以用纸模拟一下),所以简条必然是竖着的,只能由上向下书写;而在写字的时候,人们都是右手握笔、左手展开后续的简条,自然就应该从右往左。

因此,在千百年的历史上,中国人书写汉字的固定习惯已经形成。即使当纸张发明、不再受竖条状简条的限制后,人们仍旧沿用了原有的写字方式。

至于担心湿润的墨汁弄脏袖子,其实大可不必。毕竟使用毛笔写字时手腕是悬空的,人们也不会任由袖子下垂。

一直到清朝末年,随着西洋文化的传入后,一些知识分子开始积极推动汉字改革,并主张学习西方从左到右的横写模式。这种提议其实并非崇洋媚外,而是随着新事物的引进后,与现实更加契合的合理改进:

首先,关于改上下为左右的原因。

人的眼睛是左右并排的,所以横向看东西比竖向更加省力。大家可以试一下,咱们左右向看一条横幅脑袋几乎不用怎么转动,即使移动也比较容易;但假如上下看一条对联,如果不是离得很远,一定得抬头、低头,不是那么省事。即使看书也一样,在同等熟练的前提下,左右阅读一定会比上下浏览快得多。

另外,古文里是没有阿拉伯数字、英文字母、现代标点符号,而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开展,近代行文里少不了会使用这些元素,如果还放在原有的竖写文字里就显得极为怪异。

(钱玄同,文字横写改革的推动者)

其次,关于为什么从左至右,而不是从右到左。

咱们中国人古代用的是毛笔,而近代开始流行西方人使用的钢笔。钢笔确实比毛笔方便,但书写时手必须贴着纸张,而不是像毛笔那样悬空;而绝大部分人都是右手写字,如果从右往左书写,手、袖子一定会弄花还未干的字,同时还会搞得很脏。改为从左到右就没这个问题。

当然了,我们不能就此觉得古人的书写方式比较落后。在笔者看来,如今咱们学习的西式书写方式确实很便利,有助于文化的普及、推广,这是一种“工具式”的书写模式;但老祖宗留下来的方式则是一种艺术,艺术当然是有门槛的..

初学毛笔字应练哪种字体?

谢谢你的邀请。我是千千千里马。看了你的描述,原来你是有一些书法基础了,这很好,对于你进一步学习书法是一个良好开端。

现在你想进一步学习书法,又苦于字帖的选择。

这是初学书法比较普遍的迷茫和彷徨心态。

首先,学习书法要与自己的目标结合起来。

比如,我们学习书法就是纯粹的书法艺术学习,还是有一定的实用目的?这个一定要搞清楚。

我们现在的书法实用书法有楷书、行书和草书三种。

所以,实用书法学习,就应该在楷书、行书和草书这个系统选择。

在这个系统一般首先学习楷书,楷书学习一段时间,再去学习行书,条件允许,最后学习草书。

为什么这是一个“实用”书法体系呢?因为书法最直接的意义就是在生活中应用。

楷书、行书大众最普遍使用的书法,写好这些字,群众容易感兴趣,还可以直接为群众服务,为群众喜闻乐见。

你想想,如果学习的是篆书和隶书,是不太实用的,与最广大群众有一定距离,也就与生活一样一些脱节。

但是,如果是纯粹的学习书法艺术,那就没有什么实用不实用之分了。

学习书法从什么字体开始都可以。这就是一种个人兴趣选择了。

如果是纯粹的个人兴趣选择,那么还是以自己喜欢的字体为宜。

比如,喜欢篆书,就从篆书系统选择。

喜欢隶书,就从隶书系统选择。

喜欢楷书,就从楷书系统选择。

一般初学书法,不建议从行书和草书开始。

初学书法的兴趣选择只能是篆书、隶书和楷书这三个体系了。

需要说明一下的是。我们对楷书是有一些模糊概念的。

一般我们说的楷书都是指唐代的楷书。

例如欧阳询的《九成宫》、虞世南的《雁塔圣教序》、褚遂良的《阴符经》、颜真卿的《多宝塔》、柳公权的《神策军》。

初学书法学习其中任何一家的字帖都可以,而且,你真的学好任何一家的书法,也是非常不错的。

此外,元代赵孟頫的楷书,也是明清以来广泛受到欢迎的书法。

以上的楷书,基本属于唐代以来的王羲之楷书书法体系,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也是非常主流的楷书。

不过,现在我们对楷书的视野,也有一定的丰富和扩大。

南北朝时期优秀的魏碑书法,也被认为是楷书的范围。

学习魏碑,是书法的一个新传统。清代以前是没有学习魏碑的书法家。

现在之所以把魏碑也纳入楷书系统,是对楷书的丰富。

喜欢魏碑的朋友也可以在魏碑系统,选择自己喜爱的书法风格。

学习魏碑书法,可以有一种新颖的气象。所以,魏碑也是许多书法家喜爱的字体,而且群众也比较喜欢。

用毛笔写小字时手腕可以放桌子上吗?

用毛笔写小字是需要锻炼的,从大到小,循序渐进,直到手腕练稳为止。当然,你也可以用那种很细的毛笔写。写毛笔字时手腕当然不能放在桌子上!对古代文人来说,文与字同等重要,都是一个人涵养的体现。一个文学家往往也是是一个书法家。王羲之就是个例子。

整篇字怎么写美观?

这个题目所涉及的是书法章法方面的问题。章法讲究的是整体的协调,但这种协调又不是简单地一团和气,而是矛盾的统一,在各种对立中形成的协调。章法的创作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写一行看三行

一件书法作品就如同一支军队,但又不是国旗护卫队。国旗护卫队的小伙子们都是一般高矮胖瘦,但一支军队中突击队,也有后勤队;有作战部队,也有运输大队;有指挥官,更多的是普通士兵。各种高矮、胖瘦不同的人,紧密团结在一起才能形成战斗力。

书法作品也是如此,不能每个字都突出,都想当“英雄”,要有红花,更要有绿叶,相互之间是彼此衬托,而不是相互竞争。所以书写时要写一个字看三个字,写一行字看三行字,笔画之间要有呼应,字与字之间要有顾盼。

2、要善于制造矛盾

一部好的电影,之所以能有吸引力,就在于它有矛盾、有冲突,为了解决这种矛盾与冲突,才能使剧情进行下去。书法作品同样如此,大小、枯湿、浓淡、轻重、疾徐的变化,就是书法中制造冲突的手段。

只有灵活动用这些方法来制造矛盾,让各种矛盾在作品中和谐地达到统一,这样才能让作品更生动,更打动人。

3、要有字眼

在围棋中也讲究“眼”,两眼棋才能成活,无眼则棋死。书法中的“眼”与此类似,当我们在看一件作品时,首先抓住你眼球的地方,就是书法的“眼”。

这个“眼”,也许是一个长长的笔画,也许是笔墨浓重的一个字,也许是一个连写在一起的字组,也许是一个造型独特的结构,等等,总之,就是第一眼就让你喜欢的地方。

但一件作品中,“眼”不能多,这一点与围棋不同。围棋中,眼多表示效率高,用最少的棋子围出了最大的地盘。但书法中“眼”则散。试想,一件作品中到处都是“眼”,也就意味着到处都没有眼,人的注意力被分散到了各处。

一般来说,一件作品中,在两三处“眼”足矣。

4、蘸墨的次数有讲究

有些初学者写字时,喜欢蘸一次墨写一个字,更有甚者,蘸一次墨写一笔,这是非常不好的习惯。

书法要有书写性,什么意思呢?古人在日常书写时,一定是蘸一次墨后,将墨写干净后再蘸墨,这样形成墨色由浓到淡的自然变化过程,这其实也是书法美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墨分五色”的一种形式。

但墨太淡又会发涩,到底什么时候蘸墨呢?以创作一件四尺对开的条幅为例,一般来说,正文以蘸墨三四次或四五次为佳。

以上是关于章法方面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