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致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字体 > 字体答疑 > 正文

字体答疑

汉隶书家字怎么写(学习它们有什么意义)

爱字体JH2023-02-21字体答疑2
本文目录汉隶书家字怎么写,学习它们有什么意义?汉字里最容易弄混的四个字祇祗衹袛?如何理解隶书的笔法笔势和笔意的关系?隶书中如果没有了蚕头雁尾?为什么说隶书是书法入门的最佳书体?汉隶书家字怎么写,学习它
本文目录

汉隶书家字怎么写,学习它们有什么意义?

谢谢您的邀请和提问。“楷书、行书和草书有什么区别?学习这些书法有什么意义?”你的问题看似没道理,其实也有一些道理。

汉隶书家字怎么写(学习它们有什么意义)

这就是说,我们真的需要既要学习楷书,也要学习行书,还要学习草书吗?

如果你不是想学书法。真的不需要学那么多,起码草书不需要学的。

我们现在的楷书、行书、草书可以说是一个三位一体的书法体系。

楷书从起源上来说,是汉代末年就有一些萌芽了,但是,楷书到魏晋时代才比较成熟了,曹魏时期的书法家钟繇的《宣示表》标志着楷书的草书,被称为楷书的鼻祖。

但是,真正达到全国统一使用楷书写字,还是以唐朝为准。从曹魏钟繇到东晋王羲之的300年中,隶书仍然是主流书法。

楷书横平竖直,写起来比隶书要快,看起来比隶书更有方块字的整齐儒雅之美。

由于楷书点画清楚,笔笔分明,所以,南北朝以后到唐代,就逐渐成为通行的标准字了。

我们今天所有的出版物,都采用的“宋体”印刷字,就是从手写的楷书体雕刻为雕版字而形成的。所以,我们读书看报的字体,也是现代化的楷书字体。

书法的楷书,是我们写字学文化的基础。

我们从识字的第一天起,就给你看的是楷书。因为这种字笔画分明,横平竖直,没有含糊的地方。

学汉字我们一开始就学会了做事要做明明白白的事,写字要写清清楚楚的字。说话要说有条有理的话。

楷书还有历史的内涵,因为楷书是从历史的发展中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而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中国最早的字是甲骨文,但是,甲骨文只是特定的人群在使用,我们现在还不能确定甲骨文到底使用了多少年?是从什么时代使用的。所以,甲骨文尽管是中国最早的汉字,却还谈不上是“楷书”。

不过,后来的金文与甲骨文的继承关系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楷书,就是书法标准和汉字标准的意思。楷就是楷模,是样板,是大家都要学习的字。

西周的金文,是中国最早的“楷书”。虽然金文中有一些商朝文字,但是主流是西周文字。这是因为周朝使用文字,推行文字普及发展的力度是商朝之后非常空前的一个朝代。

汉字真正成为成熟的社会化文字,也是从西周开始的。所以,西周文字为主体的金鼎文字,从西周到战国,流行了大约800年。

但是,在这8000年中,春秋战国的后400年,由于诸侯国互相争霸,周朝王室的统治衰微,各诸侯国的文字,各自为政,互相拉开了一定的距离,文字比较乱,没有西周那样统一。但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字主流,仍然大体保持了“金文”的特色。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出于强化国家集权的需要,颁布了书同文的政令,整理了金文,按照秦国使用的字体样式,统一规范了汉字标准。

历史上把金文叫大篆,把秦始皇统一后的文字叫“小篆”。因为大篆和小篆都是篆书体系,只是有前后的不同,并没有巨大字体的演变。

小篆是中国文字史上真正的“楷书”。也是祖母级的“楷书”。

因为,中国的小篆这种字体,是汉字历史上的第一个字典,是第一个书法史上的“字祖”字体,是中国汉字“字典的字典”。

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事还真是有一点历史故事的。

汉字事实上在战国晚期,已经在流行一种“行书”,这就是隶书。

为什么说隶书是“行书”?因为隶书是篆书的快速写法,也是篆书的解体写法。

如果战国时代还是一个金文的时代,汉字的“楷书”,当然就是金文这种篆书了。

但是,篆书写起来有点慢,也不太好写,所以,下级文职官员,写文书就比较潦草,如果快速写出篆书,就是隶书的那个样子了。所以,我们可以把隶书看作是篆书时代的行书了。

而秦始皇统一文字的时候,其实民间已经非常流行隶书了。

但是,隶书在秦朝当然还不属于官方认可的规范字,所以,没有禁止隶书,也没有提倡写隶书。隶书为什么叫“隶书”?历史上有很多说法。其中一个说隶书是“佐书”,就是辅助书法的意思。我个人认为,这个书法太精确了。因为,隶书早期并没有官方规范文字的地位,它只是篆书的快速写法,是对篆书的补充。

可是,秦朝只有短短二十多年就灭亡了。取代秦朝的是汉朝。

汉朝的官方楷书仍然是秦始皇统一以后的“小篆”字体。这样,小篆的楷书地位就进一步得到了巩固。

但是,在汉代,隶书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发达,以至于官方也用隶书写官方文件了。

到东汉时代隶书已经完全与小篆一样,成为一种“楷书”了。

因为大家都在用隶书写文章,而不是用小篆写文章。

例如东汉末年灵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至东汉光和六年(公元183年)雕刻的《熹平石经》,就是东汉德高望重的大书法家蔡邕用隶书写的一个儒家经典。

根据汉灵帝的意见,他把儒家学生当时必学的七部经典著作《鲁诗》、《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刻成石书,立在太学供学子们学习。

蔡邕不但是文学家,也是书法家,所以,蔡邕的书法也成为一种楷书,成为东汉末年的书法样板。

这其中就有蔡邕的女儿蔡琰和钟繇,也是学习蔡邕书法的学者,他们都是著名书法家。这就是隶书是楷书的证据之一。

在东汉以后,中国的“楷书”,实际上已经有两个:一个是小篆,一个是隶书。中国的书法,也除了篆书,还有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所以,汉代开始小篆永远就定位在“楷书”,而隶书被后来的“唐楷”,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楷书”给代替了。

所以,我们今天的楷书就是从唐楷中来的书法。

那么小篆呢?它的“楷书”地位仍然没有任何变化,而且还是“字典的字典”!不过,今天,一般我们是不会学习小篆的,所以,这个“楷书”我们绝大多数人不但不认识,更是很难写出来的。

但是,古代小篆是必须要学的书法。因为,汉字有一个经典《说文解字》是我们研究汉字的每一个字的来源和原始原理的字典,也是学习儒家经典文献的,依据,所以,《说文解字》必须学。正因为如此,小篆才具有“字典的字典”的地位。

因为不论我们今天的《新华字典》还是古代的《玉篇》、《康熙字典》的依据,都是从《说文解字》中发展而来的。

假如没有《说文解字》这部字典的字典存在,可能我们发现甲骨文之后,能不能认识这些字都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可见小篆流传下来的重大意义。

由于从唐代以来就我们已经习惯于唐楷、行书、草书这样一个书法体系了。

所以,楷书是我们今天的标准字,我们必须学会写堂堂正正的楷书。

那么,行书和草书是怎么回事?其实,按照文字学的观点来说,行书和草书,只能算是“辅助文字”,就像隶书是“佐书”一样,根本不是“标准字”。所以,理论上说,我们真的可以不学行书、草书。

但是,实践上这是行不通的。例如,我们写楷书就比较慢,写行书、草书就比较快。这就会提高我们的书写效率。所以,最好我们也能写行书和草书。

如果我们写文章,像写楷书那样慢条斯理的,那是写不出文章的,也是不够有效率的。

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大脑的反映速度,是很快的,写文章就要跟上大脑的速度,才能把文章写出来。慢了,就会浪费时间,甚至耽误事情。那么行书和草书就可以帮助我们写字的速度和效率,能够赶上大脑的反映速度。

从实践来看,我们最常用的书法不是楷书,而是行书和草书,尤其是行书是我们使用频率最高的。

这是因为行书比较接近楷书,也容易辨认,书写速度中速,比较符合一般状态下写文章都速度要求,有较高的工作效率,是最受欢迎的书法。

如果我们学习楷书是为了正确认识汉字,那么,我们学会楷书是为了正确书写汉字。而学习行书是为了提高汉字的工作效率。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最好把楷书和行书都学好。

草书是比行书更潦草的书法。从汉字书写来说,也是最有效率的书写方法。

但是,草书的书写速度太快,并不适合写长篇文章,一般草书的字数都不太多。这是因为,我们大脑的反射也要受到神经反射弧的限制,不可能一个小时都高速运转。但是,草书确实可以把转瞬即逝的思想记录下来。所以,书写速度就会比行书要快很多。

中国的书法,有人说草书比行书楷书都要早,这是没有道理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前面要说那么多“楷书”的原因。

首先,只有楷书才是真正的文字。其它的书法,都是围绕着楷书的书法,也就是一种“辅助”文字,是楷书的衍生。

我们完全可以说,在西周以前是没有行书和草书的。但是,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了行书和草书。

这是因为春秋战国时代,文字得到了很大的普及,文字不再是极少数人的专利,而成为社会化应用程度较高的社会工具了。

所以,只有楷书一种写法,是无法适应社会化程度发展应用的。

比如,我们要快速传递一个文字信息,按照“楷书”的写法,肯定要慢慢写,但是,如果不允许慢慢写呢?这就要有快速的写法。因此,写字速度就会提高。这就会产生“行书”和“草书”。

而写得快,不可能超越“楷书”的范围。例如,篆书时代的“行书”、“草书”,只能是隶书系统的书法。

而隶书时代的行书和草书,只能是隶书系统的“行书”和“草书”。所以,隶书时代的草书,只能是“章草”。隶书时代的“行书”,只能是“草隶”。

行书和草书都是“楷书”的快速写法,只是书写速度不同,对笔画和结构的调整也不一样。为了快速书写,草书的笔画更节省和简化,这是行书和草书共同的规律。

而楷书始终是行书和草书的依据。所以,楷书脱离了隶书体系以后,行书和草书也就脱离了隶书体系,而要围绕着“钟王”体系。

草书中的“今草”就是以楷书为基础的草书,而“章草”是围绕隶书的草书。

行书也是同样的道理。

那么,楷书、行书、草书,到底先有什么字体?我的看法是,依次先有楷书,人后行书,再然后是草书。

这是书法以楷书和书写为依据的规律性原理,并不是我们想象出来的。

因为任何时代真正的文字是“楷书”,而不是行书、草书,所以,首先要确立楷书。

如果楷书确立了,那么把楷书写的快一点,也是首先有稍微快一点的可能,这就是行书,再更快一点,这就是草书可能。而且。没有行书就没有草书。没有楷书也就没有行书。

书法的逻辑就是没有楷书就没有行书,没有行书就没有草书。而不可能颠倒这个逻辑。

但是,我们要学会的历史观是:楷书是一个发展过程。楷书经历了金文、大篆、隶书和唐楷。而行书和草书,也经历了隶书、章草、草隶和今草的发展过程。

今天,我们大家公知的楷书是唐楷,公知的行书是王羲之的“草隶”,公职的草书是“今草”。所以,楷书行书草书都是发展的一个过程

汉字里最容易弄混的四个字祇祗衹袛?

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距今已经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在这庞大的汉字群体中,人们难免会把一些字型结构相近的字,即形近字读错或写错。

比如“祇、祗、衹、袛”等,它们的字形非常相近,但是意思却不尽相同,这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祇、祗、衹、袛这四个字之所以容易写错,是因为它们之间的差别非常小,乍一看,好像都一样,但仔细比较,不同之处就显现出来了。

“示字旁”和“衣字旁”只是一点之差,“氐”和“氏”也是一点之差,所以有时难免会让人眼花缭乱难以分辨。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记住“祇、祗、衹、袛”这四个字的不同之处,而不会混淆呢?

汉字作为表意文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它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小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的演化,逐渐形成了如今我们使用的简体中文字符。

所以其字形和字义、字音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弄清楚它们每个字的由来、读音和意思,才能牢牢地记住它们,而不会认错!

一、组成

如果仅从字的组成上来看,前两个字“祇”与“祗”的偏旁是“礻”字旁,而后面两个“衹”与“袛”的偏旁是“衤”字旁。

第一个字“祇”与第三个字“衹”,右边都没有一点,而第二个字“祗”和第四个字“袛”,右边都有一个点。所以仅从这四个字的组成上来看,我们很难区分它们。

二、读音

第一个字“祇”,为多音字,有两个读法:[qí]、[zhǐ]

第二个字“祗”,读[zhī]

第三个字“衹”,它是个多音字,既可以读[tí],也可以读[qí],还能读[zhǐ],其中我们用到最多的读音是第一个。

第四个字“袛”,读[dī]

三、意思

第一个字“祇”,本意是指地上的神仙。

当它读[qí]时,我们可以看看它的偏旁,是是“礻”,一般带有“礻”字旁的汉字,多与神灵有关,代表着神仙、神力。《说文》有写“祇,地祇也”;《尸子》中也有说道:天神称为灵,地神称为祇。

“祇”常和神字一起搭配组词,如神祇,就是泛指一切天神。

鲁迅在文集《中国小说史略》中《第二篇神话与传说》里写道:“天神地祇人鬼,古者虽若有辨,而人鬼亦得为神祇。”

在《山海经》中就记载了许多上古神祇。第一时期的神祇,便是诞生于先天的神,如盘古、女娲等创世神;与天地同时期出现的神祗,如吴天、伏羲等,他们都是超脱于一个世界秩序之外的圣神,实力无比强大。

读过《西游记》的人大都记得,那个被孙悟空呼来喝去的“土地爷”,长着银须白发,慈眉善目。因受“地方性”的不同,土地爷的庙宇就千差万别,有庄严的,也有简陋的,但香火都颇盛,就像老话说的“土地老爷本姓张,有钱住瓦屋,没钱顶破缸”。

土地爷就是我国民间信仰中,百姓普遍崇拜的神祇。

当它读[zhǐ]时,它的意思同“只”,较为少用。

第二个字“祗”,是恭敬的意思。

《左传》里写道:“父不慈,子不祗”,就是说父亲不慈祥,子女就不会尊敬他,所以“祗”字就是尊敬、恭敬的意思。

组词:祗候。

古时把恭迎,问候称为“祗候”。在佛教名书《联灯会要》卷六《赵州观音从谂禅师》有这样的描述,“师云:“小心祗候着。”

到了宋代,“祗候”成为官名。元明时期,把官府差役,仆从头目也称为祗候或祗候人。关汉卿在杂剧《窦娥冤》里写道:“丑扮官人引祗候上。”“祗候”,就是指楚州山阳县的衙役。

第三个字“衹”,具有只、恰好、正的意思。

一般带有“衤”字旁,大都与服饰有关,表示衣服、被面、穿着等。

当它读[tí]时,是指橘黄色的丝织品。

读[qí]时,组词“衹衼”,是指僧尼穿的衣服,如袈裟等。

读[zhǐ]时,在古籍中,“衹”和“祇”常通用。 如在《左传·僖公十五年》里有这样一句话:晋未可灭,而杀其君,衹以成恶。这里“衹”同“祇”。

第四个字“袛”,它也与衣服有关,只是用途比较单一,表示贴身穿的短衣。

组词:袛裯,相当于现在的汗衫。

在《三国志》中就有这样的描述:“公其袛服朕命,克广德心,以终乃显烈。”,所以,它就是古代的一种服饰。

清代有首诗写道:“从子故乡来,短衣缚袛裯。”这句话就描写了一位风尘仆仆的劳动人民形象。

四、这四个字的区分

逐一解释完了这四个字的组成、读音、意思后,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最容易混淆的第一个字“祗”和第二个字“祇”的区别。

在生活中,大家可能也遇到过这种情况,就是在一些文章中会出现神祗(zhī)这个词,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用法,这个词语并不存在,正确的用法应该是神祇(qí)。

“祗”与“祇”相差一点,也就是前者比后者多了一点。那么面对“神祇”,人们都需要多一点敬畏之心!

如果这样理解,或许我们就能很快区分与记住这个“祗”字了!

关于这个“衹”字,在1955年12月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与1964年5月发布的《简化字总表》中,“衹”被定为“祇”的异体字,和“只”的繁体字。

所以第二个字“祇”和第三个字“衹”读zhǐ时,这俩字常通用。

在这四个字中,只有第四个字“袛”,最为单纯,读音、意思单一,所以不容易与其他三个字混淆。

结语

祇、祗、衹、袛”,这四个字算不让很冷僻,从使用频率上来说,除了“祇”字,会经常出现在一些宗教文化,和蛮荒小说中外,其余三个字使用得就比较少。

但即便如此,人们在使用“祇”字时,还是有不少人容易与其他三个字混淆,所以还是有必要区分清楚!

如何理解隶书的笔法笔势和笔意的关系?

理解隶书的笔法、笔势、笔意关系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大,其实也没有必要去理解这么深,对于隶书,你只要好好练字,仔细观察。笔法、笔势和笔意如果看多了,反而还会把自己搞糊涂。

简单的解释:笔法对应点画,指的是用笔方法;笔势对应结构,指的是字的姿态,意即行笔的方向;笔意对应章法,指的是整体风貌。它们的关系:

古人讲究的笔法是贯穿于整个书写过程,人在书写的时候需要同时把握笔法、笔势、笔意的技巧方法,这三者相互影响,哪一点没做好都是有问题的。

笔法是根基,没有好的笔法,其他再好都等于零,如同高楼大厦的地基必须要打牢,是我们的基本功。

笔势是关键,是我们出彩的法宝,当地基打牢了,笔法到位了,只能说明基本功问题,有很好的笔势才能打动欣赏者,穿上华丽的外衣才能展现自己的风采笔意是目标,是我们的终极目标,笔法与笔势最终形成自己的笔意,这种笔意一般是个人风格的展现,王羲之灵动飘逸,颜真卿大气雄浑,曹全碑灵动多姿,等等,都是他们展现的风格面貌。同时笔意也指个人思想人格在笔尖的反映,你对书法的理解全在毫厘间。隶书的笔意相对比较好理解。他的章法没有那么复杂。

隶书的笔法中最重要的就是中锋行笔,体现隶书的古质之美。笔势就很多了,它包含收放、粗细、大小、长短、宽扁等,像曹全碑飘逸的笔意、张迁碑雄浑的笔意、西狭颂的篆书笔意、石门颂的草书笔意等都是整体的感觉。另外隶书重在笔势上的变化,和楷书类似,因为笔意相对草书较为简单,笔法也容易把握,但笔势则相对较难,姿态越丰富,就越耐看。

然而这种高屋建瓴的概括性语言并不好理解,因为这都是抽象的概括,没具体的象形解释,就一个笔法的解释我可以写下几万字的文章,如果你像了解,敬请关注《书法魅影》,很多文章都会涉及到这些知识。

隶书中如果没有了蚕头雁尾?

谢谢您的邀请和提问。“隶书如果没有了蚕头燕尾,还是隶书吗?”直接回答我的观点:当然还是!我们推荐的经典历史作品《礼器碑》、《史晨碑》、《曹全碑》、《张迁碑》等“十大”经典隶书作品,确实都是十足的“蚕头燕尾”“一波三折”.的隶书,还真没有一个字帖是没有“蚕头燕尾的隶书”。

因为,“一波三折”“蚕头燕尾”,这是隶书高峰时期的书法艺术特征,也是隶书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特点,最早在唐代也是把隶书叫做“八分”、“分书”的,所谓的“分书”,就是“蚕头燕尾”这样特点的隶书。

但是,隶书是中国书法史上最为丰富多彩书法艺术形式,除了蚕头燕尾的隶书,也有没有蚕头燕尾的隶书。

隶书在中国书法史上存在了大约700年的时间,甚至更长时间,所以,隶书的,书法风格是非常丰富多彩的。

仅仅是隶书辉煌的时代,从东汉到东晋,也至少有400年的历史。在这么长的书法历史过程中,隶书一直是一个没有标准化的书法,而且也是过渡性演化的书法。所以,隶书的创造性和艺术性也是异彩纷呈的。

西汉王莽时代的隶书《莱子侯刻石》

因此,没有蚕头燕尾的隶书一点也不奇怪,奇怪的是如果没有蚕头燕尾就不是隶书了?这是非常可笑的。

我们不要说早期的隶书还没有脱去篆书,所以,没有蚕头燕尾。就是隶书非常成熟的时代,没有蚕头燕尾的隶书也是数不胜数的。

后来,清代大兴金石学,出了一个隶书大师伊秉绶,他的隶书更是没有明显蚕头燕尾的代表。好像伊秉绶就是要跟“隶书”过意不去似的。

其实,伊秉绶虽然没有发明隶书,但是对隶书有一定的创新,他也是一位隶书书法大师,而且是风格独特的一位隶书大师。

东晋时代的隶书《好大王碑》就是没有“蚕头燕尾”的书法作品

而伊秉绶没有蚕头燕尾的隶书,也是来自于汉代隶书鼎盛时期。

例如,伊秉绶非常喜欢的《衡方碑》,就是一个没有突出的蚕头燕尾的隶书。

《衡方碑》东汉建宁元年(公元168年)立。这个书法作品“蚕头燕尾”的特点就不像《乙瑛碑》那样明显和突出。

至于早期的隶书由于没有脱离篆书的藩篱,所以,不但没有“蚕头燕尾”,而且还有一定的篆书“胎毛”呢!例如《莱子侯刻石》这个隶书,就是其中之一。

《衡方碑》与早期的隶书不一样的地方是,它是一个非常成熟的隶书,也就是说,完全解除了篆书的藩篱,有自己的结构体系和笔法体系。

这些笔法和结构都与“蚕头燕尾”的楷书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只是书法风格不同而已。

这就是隶书书法体系虽然没有“标准”样式依据,却能成为脱离篆书的新书法的特色。所以,隶书也被认为是草根的书法,万民创新的书法,因此,即使是隶书成熟时代,隶书的书法风格也是异彩纷呈的一番气象。

至于早期的隶书,因为还处于隶书的草创阶段,所以,残留篆书的尾巴,也就不足为怪了。

我们看这个秦代的隶书,是不是没有蚕头燕尾啊?但是,这个书法已经与篆书不一样了,也无法认为这是一个篆书。

对于后世的书法学者,他们学习隶书的时候,是可以任意选择历史上不同阶段的隶书书法风格的。

例如,清代伊秉绶临摹过的隶书就有《裴岑纪功碑》、《韩仁铭》、《尹宙碑》、《孔宙碑》、《张迁碑》、《衡方碑》等十几种。

除了《衡方碑》,立于东汉汉永和二年(137年)的《裴岑纪功碑》碑,也是一个“蚕头燕尾”不是很明显的隶书书法作品。

这个书法具有篆书的笔意,但是,已经从篆书中解放出来了,是一个风格挺拔的隶书作品。

清代书法家吕世宜临摹的《裴岑纪功碑》

《尹宙碑》东汉熹平六年(177年)四月立,这个碑有一些《张迁碑》的味道,但是,没有《张迁碑》的,厚茂朴拙,而是有一些秀美和刚建的取向。

与《礼器碑》、《史晨碑》《曹全碑》不一样的是,《尹宙碑》也不是一个强化蚕头燕尾的隶书作品。

那么,为什么不少隶书并没有“蚕头燕尾”呢?

其实,隶书本来就应该与“蚕头燕尾”划不上等号。

隶书原来的地位,就是篆书的“行书”或者“草书”的地位。

严格说,隶书在西汉还不是规范文字,而是不规范文字。但是,是一种可以自由使用的“辅助”文字。

书法为什么会产生“辅助文字”?因为任何时代都有自己的“楷书”。

伊秉绶临摹的《尹宙碑》

在汉代建立以后,我们知道,国家的规范文字叫“小篆”,就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依据当时秦国的官方汉字“楷书”整理的金文。

但是,经过秦始皇时代整理的“金文”,也已经与西周的文字不太一样了,为了区别西周的篆书和秦代的篆书,就把秦代整理的篆书叫“小篆”,西周的篆书叫大篆。意思就是第二代篆书。其实大篆和小篆都是篆书系统。通读说不妨把小篆叫做篆书的简化字好了。

那么,秦始皇统一中国没有多少时间,秦朝就暴亡了。但是,秦始皇制定的规范文字小篆,还是被汉代继承下来了。所以,西汉的官方汉字当然就是以“小篆”为楷模的。

但是,我们日常生活书写文字,不可能都是规规矩矩的小篆。

因为写规规矩矩的小篆确实难,而且书写起来速度还比较慢,这就需要书写快一点的“行书”或者“草书”。

隶书就是篆书的“行书”和“草书”,所以,我们说,隶书就是一种“辅助文字”。

既然是为了帮助“楷书”打草稿,当然就要以篆书为基础,又要比较接近篆书,早期的隶书就具有明显的这种特点。

这样以来,早期的隶书就还不可能一下子就生出“蚕头燕尾”来。

那么,隶书成熟以后,为什么还有一些隶书没有蚕头燕尾?

这个问题就与早期自然形成的隶书不可同日而语了。

因为,艺术需要个性和创造,后来的隶书越来越富有艺术的变化,就出现了“一波三折”和“蚕头燕尾”的特点,这是隶书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丰富起来的书法艺术表现力的需要。

著名的隶书《曹全碑》

但是,艺术需要自由和个性,这一点在隶书时代非常突出。

例如东汉米年的大书法家蔡邕,在《笔论》中就提出“书者,散也”的艺术主张。蔡邕的话不是只给后人说的,蔡邕的前人已经在书法实践上,践行了“书者散也”的艺术自由和追求。

所以,书法家有自己的艺术风格取向,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这些没有强化“蚕头燕尾”的隶书,更多是用篆书的笔意写隶书,就像赵孟頫用行书的笔意写楷书一样。完全是一种艺术的自由选择。

例如,东晋时代的《好大王碑》也是一个没有明显“蚕头燕尾”的隶书,而且好像有些“复古”,这个书法作品居然篆书的笔意很浓,好像是西汉的隶书一样。

这就说明,隶书不是我们今天所总结的“蚕头燕尾”一种风格特色,而是有丰富多彩的篆书的行书和草书而已。

只是历史的重新回归,才让我们认识了隶书。

隶书在汉代到东晋还是主流书法,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楷书”都不过分。但是,唐代以后就退出了书法的历史舞台,一直到清代才重新振兴起来。

第一批学习隶书的书法家,大部分都是根据唐代对隶书有“八分”、“分书”的记载,推荐的是像《乙瑛碑》、《礼器碑》、《史晨碑》、《曹全碑》、《张迁碑》这一类有“蚕头燕尾”的作品,所以,我们习惯上认为隶书就是“蚕头燕尾”。

当然,隶书以“蚕头燕尾”为特征,也确实名副其实,但是,毕竟隶书是一个书法艺术资源的海洋。

据不完全的统计,隶书碑版现在已经有字帖的,就多达1700多种,在如此众多的隶书书法海洋中。既有接近篆书的早期隶书,也有汉代鼎盛时代的楷书,既有战国秦代的隶书,也有西汉和东汉的隶书,既有三国魏晋的隶书,也有南北朝的隶书。

如此丰富多彩的隶书给清代金石学提供了大量书法艺术资源,对隶书的再次兴起提供了可以借鉴丰富矿藏。

我们今天学习隶书的资源远远比清代要更多,因为大量考古文物挖掘出土,我们对隶书的认识,也有了更加丰富和完整观念。

为什么说隶书是书法入门的最佳书体?

初学书法者为何要从隶书入,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认识隶书、了解隶书的演化历史:

(一)按历史看:自古书家书论就有隶书为书法学习首选的倡导,其特点包括:“汉隶妙在拙朴。就像看见一丑者,第一次见觉得可笑,第二次见觉得古怪不俗,转折风流,似更妩媚。学书要得隶法、方能落入俗气。” 隶书朴拙、不造作、不轻靡,不激不厉,典雅。古有云:“不做篆隶,虽学书三万六千日,终不到是处,昧所从来也。予以隶须宗汉,篆须味周、秦以上鸟兽草木之形,始臻上乘。”

(二)按辨识看,前有篆字,隶书作为过渡性字体,易于识读。与今之楷书、行书,又更大气古雅。隶书来源于篆书,而把圆转笔划变方折,加快了书写速度,更具实用性。初学者重点放在研究其笔意和结构即可。风格上,隶书的朴拙可为学者打下厚重的笔墨基础,后转入其他字体则不落野俗。

(三)按技法看,隶书笔法相对不复杂,提按少,平动较多,易于入门,范本多,选择面广,先把基本线条练扎实,可从历代名家经典中入门,如秀美的《曹全碑》、厚实的《张迁碑》、风流的《史晨碑》等等。隶书的技法初学者易于掌握,有助于提高初学者的自信力和成就感。

总之,名家隶书字帖有助于初学者技法的提升,同时通过一横一竖的平稳书写,不激不厉的笔法节奏,也能让浮躁情绪在书写中不断沉淀、潜移默化地把自己锤炼的更加平和静逸、淡定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