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致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字体 > 字体答疑 > 正文

字体答疑

钟字连笔怎么写(你知道的书法爱好者里面)

爱字体JH2023-02-24字体答疑0
本文目录钟字连笔怎么写,你知道的书法爱好者里面?你认为被后代反复欣赏的草书大师巨匠分别是谁?楷书鼻祖钟繇楷书有何特点?书法篆隶楷行草五体有怎样的相互关系?如何练习提按?钟字连笔怎么写,你知道的书法爱好
本文目录

钟字连笔怎么写,你知道的书法爱好者里面?

本人也很喜欢毛体,买有十多种不同版本毛主席书法集和一些毛主席作品的1:1微喷复制件,经常看,多看,少写。在全国书法爱好者里面,习毛体的人很多,各界人士都有,写得形似的人不少,男女老少都有,但本人觉得习毛体形神差强近之者唯郭剑琼一人。

钟字连笔怎么写(你知道的书法爱好者里面)

你认为被后代反复欣赏的草书大师巨匠分别是谁?

张芝

张芝:生年不详,约卒于汉献帝初平三年(约公元192年),敦煌酒泉(今属甘肃)人,字伯英,善章草,后脱去旧习,省减章草点画、波桀,成为“今草”,张怀瓘《书断》称他“学崔(瑗)、杜(操)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转精其妙。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三国魏书家韦诞称他为“草圣”。晋王羲之对汉、魏书迹,惟推钟(繇)、张(芝)两家,认为其余不足观。对后世王羲之、王献之草书影响颇深。

张芝刻苦练习书法的精神,历史上已传为佳话。晋卫恒《四体书势》中记载:张芝“凡家中衣帛,必书而后练(煮染)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后人称书法为“临池”,即来源于此。尤善章草,有「草圣」之誉,当时的人珍爱其墨甚至到了「寸纸不遗」的地步。评价相当高,尤以草书为最。

张芝书法的原迹流传极少,只有宋刻的《淳化阁帖》卷二载张芝五帖,这些是真品还是伪品,众说纷纭,至今难以论定。

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年),汉族,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他的儿子王献之书法也很好,人们称他们两为'二王',另一个儿子王凝之官至左将军,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王会稽”。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兰亭序》等。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冶于一炉,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被后人誉为“书圣”。

王献之

王献之(344年-386年),东晋书法家、诗人,字子敬,祖籍山东临沂,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王羲之第七子。官至中书令,为与后世书法家王珉区分,人称王大令。与其父并称为“二王”。

王献之自小跟随父亲练习书法,胸有大志,后期兼取张芝,别为一体。他以行书和草书闻名,但是楷书和隶书亦有深厚功底。由于唐太宗并不十分欣赏其作品,使得他的作品未象其父作品那样有大量留存。传世名作《洛神赋十三行》又称“玉版十三行”。

王献之的书法艺术,主要是继承家法,但又不墨守成规,而是另有所突破。在他的传世书法作品中,不难看出他对家学的承传及自己另辟蹊径的踪迹。前人评论王献之的书法为'丹穴凰舞,清泉龙跃。精密渊巧,出于神智'。他的用笔,从'内拓'转为'外拓'。

他的草书,更是为人称道。俞焯曾说:'草书自汉张芝而下,妙人神品者,官奴一人而已。'他的传世草书墨宝有《鸭头丸帖》、《中秋帖》等,皆为唐摹本,他的《鸭头丸帖》,行草,共十五字,绢本。清代吴其贞在《书画记》里对此帖推崇备至,认为:'(此帖)书法雅正,雄秀惊人,得天然妙趣,为无上神品也。'他的《中秋帖》行草,共二十二字,神采如新,片羽吉光,世所罕见。清朝乾隆皇帝将它收入《三希帖》,视为'国宝'。

他还创造了'一笔书',变其父上下不相连之草为相连之草,往往一笔连贯数字,由于其书法豪迈气势宏伟,故为世人所重。

王献之学书和他的父亲一样,不局限于学一门一体,而是穷通各家。所以能在“兼众家之长,集诸体之美”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终于取得了与王羲之并列的艺术地位。书迹有宋米芾临的《中秋帖》等。

由晋末至梁代的一个半世纪,他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其父王羲之。一直到了唐代,唐太宗竭力褒扬王羲之而贬抑王献之,一些书法评论家才开始认为王献之的书法比不上他的父亲王羲之。但是宋代书法家米芾,主要是向王献之学习。现代著名学者、书法家胡小石更认为张旭、怀素一派之'狂草',便是由王献之草书发展而成的。

孙过庭

孙过庭,648年生,703年逝世,字虔礼,其籍贯有二说:一说陈留(今河南开封)人;一说富阳(今杭州西南部)人。一般均称富阳人,可是他自称吴郡(今江苏苏州)人。陈子昂为其作墓志铭,谓过庭“四十见君,遭谗慝之议。”他是唐高宗、武则天时人,官右卫胄曹参军、率府录事参军。擅长书法和书法理论,他博雅能文章,真行草书尤工。草书师法“二王”。“工于用笔,俊拔刚断”(《书断》),如“丹崖绝壑,笔势坚劲”(唐韦续《续书品》)。以草书擅名,尤妙于用笔,隽拔刚折,尚异好奇。他又善于临摹古帖,往往真赝不易分辨。唐高宗曾谓过庭小字足以迷乱羲、献,其逼真可知。陈子昂《祭率府孙录事文》说:“元常既殁,墨妙不传,君之遗翰,旷代同仙。”把孙书迹,比作魏的钟繇,可见对孙氏的书法造诣推崇备至。过庭又是一位书法理论家,他著有《书谱》,深得书法之旨趣。至今流传,成为学习草书的楷范。宋高宗评述:“《书谱》匪特文词华美,且草法兼备。”可见此《书谱》不但书法浓润圆熟,而且文中有很多精辟的独到见解,可以说是书文并茂的典范。他还书有《千字文》、《景福殿赋》等。他的名迹《书谱》,墨迹本,孙过庭撰并书。书于垂拱三年(687),草书,纸本。纵27.2厘米,横898.24厘米。每纸16至18行不等,每行8至12字,共351行,3500余字。衍文70余字,“汉末伯英”下阙30字,“心不厌精”下阙30字。《书谱》在宋内府时尚有上、下二卷,下卷散失后,现传世只上卷。孙氏在数十年的书法实践中,认为汉唐以来论书者“多涉浮华,莫不外状其形,内迷其理。”因撰《书谱》一卷,于运笔评加阐述,故唐宋间亦称为《运笔论》。《书谱》真迹,流传有绪,原藏宋内府,钤有“宣和”、“政和”。宋徽宗题签。后归孙承泽,又归安岐,后归清内府,旧藏故宫博物院,现藏台湾,俗称真迹本《书谱》。有影印本出版。《书谱》是中国书学史上一篇划时代的书法论著,提出他著名的书法观:“古不乖时,今不同弊”,为书法美学理论奠定了基础。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是与他在书法理论上的成就相统一的。孙过庭书法,上追“二王”,旁采章草,融二者为一体,并出之己意,笔笔规范,极具法度,有魏晋遗风。

张旭

张旭,字伯高,一字季明,吴郡(江苏苏州)人。初仕为常熟尉,后官至金吾长史,人称“张长史”。其母陆氏为初唐书家陆柬之的侄女,即虞世南的外孙女。陆氏世代以书传业,有称于史。张旭为人洒脱不羁,豁达大度,卓尔不群,才华横溢,学识渊博。与李白、贺知章相友善,杜甫将他三人列入“饮中八仙”。是一位极有个性的草书大家,因他常喝得大醉,就呼叫狂走,然后落笔成书,甚至以头发蘸墨书写,故又有“张颠”的雅称。后怀素继承和发展了其笔法,也以草书得名,并称“颠张醉素”。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又工诗,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

张旭的书法,始化于张芝、二王一路,以草书成就最高。史称“草圣”。他自己以继承“二王”传统为自豪,字字有法,另一方面又效法张芝草书之艺,创造出潇洒磊落,变幻莫测的狂草来,其状惊世骇俗。相传他见公主与担夫争道,又闻鼓吹而得笔法之意;在河南邺县时爱看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并因此而得草书之神。颜真卿曾两度辞官向他请教笔法。张旭是一位纯粹的艺术家,他把满腔情感倾注在点画之间,旁若无人,如醉如痴,如癫如狂。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中赞之:“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这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对艺术的执着的真实写照。难怪后人论及唐人书法,对欧、虞、褚、颜、柳、素等均有褒贬,唯对张旭无不赞叹不已,这是艺术史上绝无仅有的。传世书迹有《肚痛帖》、《古诗四帖》等。

怀素

怀素(737~799),唐代书法家。俗姓钱,字藏真,湖南零陵郡人。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卒于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因他出家为僧,书史上称他“零陵僧”或“释长沙”。

怀素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和张旭齐名。后世有“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之称。可以说是古典的浪漫主义艺术,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他也能做诗,与李白、杜甫、苏涣等诗人都有交往。好饮酒,每当饮酒兴起,不分墙壁、衣物、器皿,任意挥写,时人谓之“醉僧”。他的草书,出于张芝、张旭。唐吕总《读书评》中说:“怀素草书,援毫掣电,随手万变”,宋朱长文《续书断》列怀素书为妙品。评论说:“如壮士拔剑,神彩动人。”

怀素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忽发出家之意”,父母想阻也阻止不了。他在《自叙帖》里开门见山他说:“怀素家长沙,幼而事佛,经禅之暇,颇喜笔翰。”他勤学苦练的精神是十分惊人的。因为买不起纸张,怀素就找来一块木板和圆盘,涂上白漆书写。后来,怀素觉得漆板光滑,不易着墨,就又在寺院附近的一块荒地,种植了一万多株的芭蕉树。芭蕉长大后,他摘下芭蕉叶,铺在桌上,临帖挥毫。由于怀素没日没夜的练字,老芭蕉叶剥光了,小叶又舍不得摘,于是想了个办法,乾脆带了笔墨站在芭蕉树前,对着鲜叶书写,就算太阳照得他如煎似熬;刺骨的北风冻得他手肤迸裂,他还是在所不顾,继续坚持不懈地练字。他写完一处,再写另一处,从未间断。这就是有名的怀素芭蕉练字。

在长安怀素声誉青云直上,歌颂他草书的诗篇有37篇之多。他的草书有《自叙帖》、《苦笋帖》、《食鱼帖》、《圣母帖》、《论书帖》、《大草千文》、《小草千文》《四十二章经》、《千字文》、《藏真帖》、《七帖》、《北亭草笔》等等。其中《食鱼帖》极为瘦削,骨力强健,谨严沉着。而《自叙帖》其书由于与书《食鱼帖》时心情不同,风韵荡漾。真是各尽其妙。米芾《海岳书评》:“怀素如壮士拨剑,神采动人,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唐代诗人多有赞颂,如李白有《草书歌行》,曼冀有《怀素上人草书歌》

黄庭坚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黄豫章,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后擢起居舍人。绍圣初,新党谓其修史“多诬”,贬涪州别驾,安置黔州等地。徽宗初,羁管宜州卒。宋英宗治平四年进士,绍圣初以校书郎坐修《神宗实录》失实被贬职,后来新党执政,屡遭贬,死于宜州贬所。

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开一代风气。早年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诗与苏轼并称“苏黄”,有《豫章黄先生文集》。词与秦观齐名,有《山谷琴趣外篇》、龙榆生《豫章黄先生词》。词风流宕豪迈,较接近苏轼,为“江西诗派”之祖。主要墨迹有《松风阁诗》、《华严疏》、《经伏波神祠》、《诸上座》、《李白忆旧游诗》、《苦笋赋》等。书论有《论近进书》、《论书》、《清河书画舫》、《式古堂书画汇考》著录。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诗与苏轼齐名,人称“苏黄”,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开一代风气,为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书法精妙,与苏、米、蔡并称“宋四家”。词与秦观齐名,艺术成就不如秦观。晚年近苏轼,词风疏宕,深于感慨,豪放秀逸,时有高妙。有《山谷词》。

黄庭坚书法初以宋代周越为师,后来受到颜真卿、怀素、杨凝式等人的影响,又受到焦山《瘗鹤铭》书体的启发,行草书形成自己的风格。黄庭坚大字行书凝练有力,结构奇特,几乎每一字都有一些夸张的长画,并尽力送出,形成中宫紧收、四缘发散的崭新结字方法,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在结构上明显受到怀素的影响,但行笔曲折顿挫,则与怀素节奏完全不同。在他以前,圆转、流畅是草书的基调,而黄庭坚的草书单字结构奇险,章法富有创造性,经常运用移位的方法打破单字之间的界限,使线条形成新的组合,节奏变化强烈,因此具有特殊的魅力,成为北宋书坛杰出的代表,与苏轼成为一代书风的开拓者。后人所谓宋代书法尚意,就是针对他们在运笔、结构等方面更变古法,追求书法的意境、情趣而言的。草书有《李白忆旧游诗卷》、《诸上座帖》等,结字雄放瑰奇,笔势飘动隽逸,在继承怀素一派草书中,表现出黄书的独特面貌。

董其昌

明代后期著名画家、书法家、书画理论家、书画鉴赏家。“华亭派”的主要代表。董其昌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四(1555)年,卒于明毅宗崇祯九(1636)年,他字玄宰,一字元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人称“董华亭”。万历进士,授编修,官至礼部尚书。华亭(上海松江)人。一作上海人(上海在唐为华亭县地,清属松江府。华亭、云间、松江、上海、娄县俱为一地)。

董的书法以行草书造诣最高。董其昌虽处于赵孟頫、文征明书法盛行的时代,但他的书法并没有一味受这两位书法大师的左右。他的书法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的书风,自成一体,其书风飘逸空灵,风华自足。笔画园劲秀逸,平淡古朴。用笔精到,始终保持正锋,少有偃笔、拙滞之笔;在章法上,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分行布局,疏朗匀称,力追古法。用墨也非常讲究,枯湿浓淡,尽得其妙。书法至董其昌,可以说是集古法之大成,“ 六体”和“八法”在他手下无所不精,在当时已“名闻外国,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明史·文苑传》)。一直到清代中期,康熙、乾隆都以董的书为宗法,备加推崇、偏爱,甚而亲临手摹董书,常列于座右,晨夕观赏。康熙曾为他的墨迹题过一长段跋语加以赞美:“华亭董其昌书法,天姿迥异。其高秀圆润之致,流行于褚墨间,非诸家所能及也。每于若不经意处,丰神独绝,如清风飘拂,微云卷舒,颇得天然之趣。尝观其结构字体,皆源于晋人。盖其生平多临《阁帖》,于《兰亭》、《圣教》,能得其运腕之法,而转笔处古劲藏锋,似拙实巧。……颜真卿、苏轼、米芾以雄奇峭拔擅能,而要底皆出于晋人。赵孟頫尤规模二王。其昌渊源合一,故摹诸子辄得其意,而秀润之气,独时见本色。草书亦纵横排宕有致,朕甚心赏。其用墨之妙,浓淡相间,更为绝。临摹最多,每谓天姿功力俱优,良不易也。”据说,康熙还亲自临写董书,致使董书得以风靡一时,出现了满朝皆学董书的热潮。一时追逐功名的士子几乎都以董书为求仕捷径。在康熙、雍正之际,他的书法影响之深,是其他书法家无法比拟的。

清代著名学者、书法家王文治《论书绝句》称董其昌的书法为“书家神品”。谢肇称其“合作之笔,往往前无古人”。周之士说他“六体八法,靡所不精,出乎苏,入乎米,而丰采姿神,飘飘欲仙”。

王铎

王铎(1592——1652年)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十樵,号嵩樵,又号痴庵、痴仙道人,别署烟谭渔叟。孟津(今河南孟津)人。幼时家境十分贫寒,过着'不能一日两粥'的生活。明朝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累擢礼部尚书。王铎身逢乱世,仕途多变,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明崇祯帝自缢于景山。马士英等在南京拥立福王,待为东阁大学士。满清入关后被授予礼部尚书、官弘文院学士,加太子少保,于顺治九年病逝故里。福王南京称制等待为东阁大学士。入清官至大学士,擢礼部尚书。铎博学好古,工诗文。画山水宗荆、并、丘壑峻伟,皴擦不多,以晕染作气,傅以淡色,沉沉丰蕴,意趣自别。山水花木竹石,皆用书中关纽。间作兰、竹、梅、石,洒然有物外趣。尤擅书法,行草宗二王,正书师钟繇,亦多自出胸臆,有《拟山园法帖》,诸体悉备,名重当代,学者宗之,顺治三年(1646)作《渔舟萧闲图》,收入《历代名贤画粹》;顺治七年(1650)作《雪景山水图》,收入日本《支那名画宝鉴》;顺治八年(1651)罢官归里,作《兰石图》卷、《山水卷》,分别收入《新版世界美术全集》、《支那名画宝鉴》。顺治九年卒,享年六十一岁,谥文安。

王铎诗文书画皆有成就,尤其以书法独具特色,世称“神笔王铎”。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称,他书法用笔,出规入矩,张弛有度,却充满流转自如,力道千钧的力量。王铎擅长行草,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淋漓痛快,戴明皋在《王铎草书诗卷跋》中说:“元章(米芾)狂草尤讲法,觉斯则全讲势,魏晋之风轨扫地矣,然风樯阵马,殊快人意,魄力之大,非赵、董辈所能及也。”他的墨迹传世较多,不少法帖、尺牍、题词均有刻石,其中最有名的是《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

其书法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深受欢迎。日本人对王铎的书法极其欣赏,还因此衍发成一派别,称为“明清调”。他的《拟山园帖》传入日本,曾轰动一时。他们把王铎列为第一流的书法家。提出了“后王(王铎)胜先王(王羲之)”的看法

傅山

傅山,明万历三十五年至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07──1684,78岁),字青主,号真山,山西阳曲(今太原)人。是我国明末著名的学者、书法家、诗人、医学家。傅山出身于书香门第,祖上多有文名,但至其父,家道开始中落。傅山兄弟三人,他排行第二。兄与弟都是平常之人,惟独傅山自幼聪敏,博文强记,勤奋好学,善于思考。他继承家学,并发扬光大,著有《霜红龛集》四十卷。

在诗、文、书、画诸方面,傅山皆善学妙用,造诣颇深。其知识领域之广、成就之大,在清初诸儒中,无出其右者。傅山的书法被时人尊为“清初第一写家”。他的书法初学赵孟頫、董其昌,几乎可以乱真。他的《上兰五龙洞场圃记》为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作,与宋人风范毫无二致。宋代文人喜欢用生辟的字眼和典故,傅山也是如此。他学富五车,积学深厚,又颇具个性,加之书法界有了张瑞图、黄道周、王铎和倪元璐等诸名家的影响,傅山的书法更是具有一种奇特的怪味。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他的人生观和审美观起了决定性作用。他对颜真卿的人品书品推崇倍至,简直是五体投地。他写大字喜用颜体,如《集古梅花诗》,就是写小楷也用颜体,如《逍遥游》。邓散木《临池偶得》中说:“傅山的小楷最精,极为古拙,然不多作,一般多以草书应人求索,但他的草书也没有一点尘俗气,外表飘逸内涵倔强,正象他的为人”。他的颜体写得非常好,流传至今的颜体大字楹联和榜书多件,皆端庄遒劲,刚健有力。他总结出“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于直率毋安排”的经验。

傅山草书的线条和语言上有很多自己的东西,连绵气息排山倒海,情感比王铎更充沛。他以大草形式写行草,增加了联绵的线条与组合,更加丰富,更有表现力。

楷书鼻祖钟繇楷书有何特点?

感谢邀请!希望以下阐述能解答您的问题。

一、钟繇简介

钟繇(151-230)字元常。豫州颍川郡(今河南许昌)人。汉末举孝廉,为黄门侍郎,累迁侍中、尚书仆谢、封东亭侯。魏初为廷尉,进封嵩高乡侯,迁太尉,转平阳公侯。魏明帝时进太傅,封定陵侯,人称“锺太傅”。钟繇为曹操的安邦定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他追随曹操二十年,屡建奇功,位至魏国三公,名闻天下。

曹操赞钟繇云:关右平定,朝廷无西顾之忧,足下之勋也。

魏文帝(曹丕)则更视钟繇为一代伟人,后世难继。

清人刘咸炘将钟繇比之汉朝的开国名相萧何:汉有萧何,魏有钟繇。

钟繇不但是魏国的开国元勋,而且也是建立楷则的大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后人称其为“楷书鼻祖”。

二、钟繇书法的传承及成就

唐张彦远《法书要录·笔法传授人名》云:蔡邕受于神人,而传与崔瑗及女文姬,文姬传之钟繇,钟繇传之卫夫人,卫夫人传之王羲之,王羲之传之王献之。

唐张怀瓘《书断》云:锺繇师曹喜、蔡邕、刘德升。

曹喜,字仲则,汉章帝时为秘书郎。工篆、隶,擅长篆书,创悬针垂露之法。

蔡邕(133年-192年),字伯喈,东汉名臣,精通音律,通经史、善辞赋,工篆书、隶书,尤以隶书著称,其字结构严整,点画俯仰,体法多变。创飞白书,这种书体,笔画中丝丝露白,似用枯笔写成,为一种独特的书体。

刘德升,字居嗣,东汉桓帝、灵帝时著名书法家。行书书法创始人,后世称其为“行书鼻祖”。

钟繇兼善篆、隶、真、行、草多种书体,而以楷隶最为精妙。

隶书是汉流行书体,钟繇得到蔡邕笔法真传,又师曹喜、刘德升等书法大家,加之对书法无比痴迷钻研,自然不同凡响,张怀瓘评其隶书云:“虽习曹、蔡隶法,艺过于师,青出于蓝,独探神妙”。

钟繇师曹喜、蔡邕,得隶书之法,师刘德升,得行书之法。而真书在汉末魏晋时代尚未定型,有汉以来,民间流行的隶书为方便书写,已出现了一些打破规矩、方正平直的特征。真书是草隶、草书及行书笔法趋于静态化的一种表现形式。钟繇以真书的笔画代替隶书的蚕头燕尾,并参以篆书和行书、草书的圆转笔法,对当时的真书体式及其笔法加以整理、提高,使之趋于统一,更加楷化。钟繇的真书与后来以“二王”为代表的真书还是有明显的差别,钟繇真书用笔化方为圆,沉着凝重、尚翻、外拓,有飞鸟骞腾之姿;结体多取横势,隶书痕迹明显,重心居中或偏下,字形古拙。有些字的偏旁还直接借用行书甚至草书的形态,使其产生一种飞动之感。梁武帝对钟繇的书法赞其为“群鸿戏海,舞鹤游天”,梁武帝甚至认为王羲之的书法也不能超过钟繇:逸少至学锺书,势巧形密,及其独运,意疏字缓。譬犹楚音习夏,不能无楚。过言不悒,未为笃论。又子敬之不迨逸少,犹逸少之不迨元常。

钟繇的真迹今天我们很难见到,流传后世的作品有《宣示表》、《贺捷表》、《力命表》、《荐季直表》、《墓田丙舍帖》、隶书《上尊号碑》及行书《长风帖》。这些作品虽然经历代翻刻,但从中还是能看到钟繇书法的基本面目的。

钟繇书法对后世影响深远,与书圣王羲之并称为“钟王”。他的书法古雅质朴,上承秦汉之余续,下开两晋之新风,在书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

虞和《论书表》云:“锺、张方之二王,可谓古矣,岂得无妍质之殊?且二王暮年皆胜于少……”。 虞和认为钟繇书法的质朴之风是天然之象,非人力可为,而二王的妍美是功夫之精的结果。

唐张怀瓘《书断》云:“元常真书绝世,乃过于师,刚柔备焉。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秦、汉以来,一人而已。”并将其作品誉为“神品”。

三、钟繇楷书代表作品简介

1、正书之祖《贺捷表》(局部)

《宣和书谱》云:“钟繇《贺捷表》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

清康熙翰林王澍云:“浑幽而大雅,或正或偏,具方外之妙。”

《贺捷表》作品点画轻盈潇洒,清丽无前,字形亦趋方正,但仍有古隶之意,高古纯朴。

首先,结体上仍保留隶书的部分特点。字体多横向伸展,呈扁方形。与唐楷呈正方或长方形明显不同。钟楷多压缩纵向长画,使字体形成横向伸展的扁方状。例如,当他写“彳”或“亻”旁时,使上下截各占二分之一的长度,几乎竖画变成了一点。上图中的“徐”“俱”“傳”等字就是这样。对“人”字头的字,他则采用撇捺开张的构造方式,增大“人”字头下面的空间,使字的下部尽量上贴。如上图中“命”“徐”等字。

笔法上,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一些特有的隶书笔法,上图中“傳方反覆”的“方”字的横笔,“反”“覆”的末笔一捺,都带有隶书波挑磔尾的笔态。

其次,钟繇写楷书还是初创,没有后代书法家那样精熟,与唐代繁荣而又成熟的楷书相比,更显得稚拙,天然的特点。如果将《贺捷表》与王羲之《黄庭经》相比,前者质直朴厚,后者妍美流便。不过,这种不成熟源自天然,天然去雕饰,反而更富有艺术感染力。当然,这种纯朴拙趣又是建立在书写者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极高的文化修养下的。艺术并非都来自于技巧,技巧极高的作品也可能并非是艺术。现代书法人过于沉湎技巧,而忽视字外功夫,想追古人,岂非南辕北辙?

最后,钟繇的楷书备尽法度。他把汉隶、史游的草隶、张芝的今草、刘德升的行书等多种笔法,都吸收运用于楷书之中;又将楷书的各种笔法,如折股钗、屋漏痕、拨灯法、悬针、垂露、敛锋等熔为一炉,可以说备尽法度,对后世楷书笔法产生了深远影响。上图中“天”字上横,“裏”字的上点,实是章草用笔;而“勢”字则是草书之态;“同”字则形同草隶。“賊”“師”两字的竖画的起笔,落笔即转锋而下,有飘逸飞动之势。

此外,他还注意行笔的“疾”与“涩”。《贺捷表》中“獲”字“犭”旁的第一撇,起笔沉重迟涩,行笔着实缓慢,收笔顿住向上翻出,含茹着“留”意;第二撇,则行笔流畅,出锋锐利。两画涩疾有别,一钝一利,不相雷同。

2、墨迹本《荐关内侯季直表》

《荐关内侯季直表》,墨迹纸本,高约12.6厘米,长40.4厘米。曾藏贞观、淳化、宣和内府,又经米芾、贾似道、陆行直、高士奇及华氏真赏斋等入藏清宫内府。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被英兵掠挟至广州,为南海岳雪楼主孔广陶购得,后售予霍邱壮陶阁主裴景福,不久为一雇工窃去埋入地下,复出时惜已朽毁。裴氏获藏时曾摄一照片,后为上海王壮弘在所购裴氏旧藏《壮陶阁法帖》初拓本中检得,这件书法史的经典作品因此幸有一照存世。

元代陆行直赞美此表“高古纯朴,超妙入神,无晋、唐插花美女之态”,为“无上太古法书,天下第一妙迹”。

3、代表作《宣示表》

现流传下来的《宣示表》是王羲之的临摹本。整幅作品气脉连贯顺畅,行距宽绰疏朗,字距则稍密而大小相宜,信笔所至,情态各异,这种悠然自得的书写节奏,使观众在欣赏这幅佳作时,一份自然、舒坦、愉悦之情油然而生。整幅字用笔玉润珠圆、干净利落,虽然多有侧锋落笔,但笔势内敛含蓄,而且总是回锋收笔,潇洒自如,因而线条温润纯朴、敦实可爱。

钟繇楷书特点:

综上所述,钟繇作为楷书的开创者,他的人生阅历丰富,寿高位显,德高望重,又精通篆、隶、真、行、草多种书体,并对书法的笔法经过系统的学习和长期的钻研,上承秦汉之余续,下开两晋之新风,他的楷书:

1、书写自然,字形古拙;

2、法度完备,超神入妙;

3、既有古隶趣味,又能化方为圆;

4、部分偏旁仍保留行书、草书的形态,与成熟的唐楷风格迥异;

5、整幅作品气韵高古,静中有动,朴中见雅。

不知上述分析,能否给您以帮助。谢谢!

书法篆隶楷行草五体有怎样的相互关系?

篆书

始于秦代。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

篆字分为大篆、小篆两种。

1. 大篆

中国先秦伏羲氏时期,就产生了文字。陶器上刻划的符号和描绘物象的图画就具有文字的雏型,随后在漫长的发展中,产生的象形(图画)文字。

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书法细劲挺直,笔画无顿挫轻重。

商周时代的"金文"或"钟鼎文"。书法圆转浑厚,字形变化丰富,参差不一。

春秋战国时代的石鼓文。笔划雄强而凝重,结体略呈方形,风格典丽峻奇。

上述的甲骨、金文、石鼓文,秦代称之为大篆。

2. 小篆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由丞相李斯整理,简化统一字体,后人称之为"小篆"。小篆字体略长而整齐笔划圆匀秀美。

隶书

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汉魏时代。字体宽扁,左右舒展,平衡对称,整齐均匀。

隶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就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

隶书的发展

秦始皇时期,由于小篆书写速度较慢,就产生了隶书。

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书写速度更快,在木简上用漆写字很难画出圆转的笔划。

汉朝仍使用隶书,并产生了众多的风格,之后进过魏晋时期的较长沉寂,到了清代重新受到了重视,并在汉隶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创新。

隶书的代表作品主要有:汉《张迁碑》、《曹全碑》、《礼器碑》、《史晨前后碑》、《乙瑛碑》、《石门颂》等。

草书

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写意性发挥到极致,变化丰富,奔放跃动。

草书: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始于汉初。

草书的特点是结构简省、笔划连绵。“大草”与“小草”相对称,大草纯用草法,难以辨认,张旭、怀素善此,其字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

草书分为章草、今草、狂草。

1. 章草的代表作有吴皇象《急就章》、《文武将队帖》、晋索靖《月仪帖》

草书是早于楷书的书体,隶书对章草的影响大些,字体具隶书形式,字字区别,不相纠连;所以又把章草称为草写的隶书。

2. 今草起于东汉末期,风格多样,笔势秀丽,今草的代表作很多,最有名的有,晋王羲之《十七帖》、唐朝孙过庭《书谱》等。

今草是从章草繁衍而来的。汉代张芝对创立今草起了很大作用,被称为“草圣”。“今草”之名,是晋代为了和章草相区别起的名。

3. 狂草最有名的有唐朝张旭《古诗四帖》、唐朝怀素《自叙帖》

狂草字的写法和今草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写得狂放,连带、省略更多,最能体现书者狂放的性情。

史称“颠张醉素”,是讲张旭、怀素常在醉酒后,笔飞墨舞,其狂草线条流走飞动,结体险绝,谋篇奇特,尤如夏云变幻莫测,痛快淋漓。

行书

开始盛行于晋代。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既工整清晰,又飞洒 活泼。

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笔势不象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行楷如: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唐李邕《麓山寺碑》、宋黄庭坚《松风阁诗》、宋米芾《苕溪诗卷》、元赵孟頫 《洛神赋》、明文征明《醉翁亭记》等。

行草如:晋王献之《鸭头丸帖》、《中秋帖》、唐颜真卿《祭侄稿帖》,行书碑帖众多。

楷书

形成于东汉。字体方正,规矩严整。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始于东汉。

东晋以後,南北分裂,书法亦分为南北两派。北派书体,带著汉隶的遗型,笔法古拙劲正,而风格质朴方严,长于榜书,这就是所说的魏碑。南派书法,多疏放妍妙,长于尺牍。

唐代的楷书,书体成熟,书家辈出,唐初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其楷书作品均为后世所重,奉为习字的模范。

楷书又分为小楷、大楷。

小楷:顾名思义,是楷书之小者,创始于三国魏时的锺繇。

小楷字帖甚多,传世的墨拓中,要以晋唐小楷的声名最为显赫。其中通常包括了魏时锺繇的《宣示帖》《荐季直表》,东晋王羲之的《乐毅论》《曹娥碑》《黄庭经》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唐钟绍京的《灵飞经》等。

大楷:一般情况下,人们把一寸以上、数寸以下见方的真书称为大楷。根据历代书法家积累的经验,学习书法应先写大楷,作基本练习。

唐朝将楷书规范化,唐楷法度严谨,结字端庄。端庄并非横平竖直的呆板,细心的欣赏者可以看到书者微妙而又协调的变化。如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潜藏丰富的内涵。

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书写速度更快,在木简上用漆写字很难画出圆转的笔划。

草书: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始于汉初。当时通用的是“草隶”,即潦草的隶书,后来逐渐发展,形成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章草”。汉未,张芝变革“章草”为“今草”,字的体势一笔而成。唐代张旭、怀素又发展为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的“ 狂草”。草书的特点是结构简省、笔划连绵。“大草”与“小草”相对称,大草纯用草法,难以辨认,张旭、怀素善此,其字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

行书

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笔势不象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行书大约是在东汉末年产生的,行书是介于今草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代表作最著名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前人以“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形容其字雄强俊秀,赞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唐颜真卿所书《祭侄稿》,写得劲挺奔放,古人评之为“天下第二行书”。行书中带有楷书或接近于楷书的称为“行楷”,带有草书或接近草书的则称为“行草”。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始于东汉。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欧阳询)、“虞体”(虞世南)、“颜体”(颜真卿)、“柳体”(柳公权)、“赵体”(赵孟頫)等。

宋宣和书谱:“汉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书”认为楷书是由古隶演变而成的。

如何练习提按?

“如何练习提按?”提按是书法中表现书法美感的一个重要因素,我想基于此,练习提按就不能片面地单独练习提按,它既然是用于表现书法的美感,就要把它放到具体的笔画或者结构中去练习,由此,我认为练习提按第一应该明白提按的作用,第二在楷书中的运笔过程中去练习,第三要在行草书中去练习。提按的练习要落实到位,不能脱离书法去单独练笔画,那样是没有意义的。第一,提按的作用

书法中的提按并不十分,而是包含在书法整个运笔过程之中的,可以只要一开始写字,提按就始终伴随着整个过程。

“提”顾名思义就是提起笔,“按”就是把笔按下去,前者是减轻力量,后者是增加力度。

[古人书法之所以精妙绝伦,就是对于提按的巧妙运用,使得提按和谐统一,为书法美感的塑造服务]

提笔与按笔是对立的统一,笔锋落纸后,笔画要变细时,笔要提起;字的转折、间隙、连贯处都要按笔。不是提笔之后有按笔,就是按笔之后有提笔。

这就是《书概》当中所说的:

“书家于‘提’‘按’二字,有相合无相离。”

说到底,提按是一种技法,是服务于书法的,具体则表现在书法的笔法上,它的作用是为了让笔法更加丰富,从而使书法更具张力和表现力。

我们看古代书法家的经典书法作品中,每一篇都把提按运用到了极致,所以才有了让后人心摹手追的魅力,从钟张羲献,欧颜柳赵,苏黄米蔡,成铁翁刘一直到现代的林散之,沙孟海,吴玉如,启功先生,哪一个的书法作品不是提按得当,才产生了持久的美感和生命力的呢?

[林散之、吴玉如书法深得提按之妙,字字活泼,不落窠臼]

值得注意的是,前面我们说到了提按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我们在练习提按的时候,心里就要有一个意识,那就是不能片面地去练习提或者按。这样是没有效果的。

所以,我们练习提按就要把提按放在具体的运笔过程去练习,特别是楷书更能有效地练习提按,这就好比练习笔画要放在结构中去练习一样,要全面兼顾,不能顾此失彼!

第二,把提按放在楷书的运笔过程中去练习

以前我们强调过,由于楷书的笔画要求很高,要求每一笔都要达到既定的要求,而且行笔速度也比较慢,所以很能训练和体现笔法的细节,因此,提按也不例外,要放在楷书的运笔过程中去练习。

楷书的运笔过程也全部体现在笔画的起行收三个步骤中。

[毛笔楷书和硬笔楷书捺画的运笔起行收步骤]

我们以毛笔和硬笔楷书的基本笔画“捺”画为例。

在起笔阶段就有一个按笔的动作,只不过是轻按笔,如果是在一个字中的笔画搭接,则要从需要搭接的笔画的笔画内部按笔,形成笔画之间的实接状态。

起笔按笔以后,随即进入行笔阶段,行笔阶段很长,也是难度最大的一段,可以说行笔阶段是一边提一边按的过程,而且随着笔画形态的逐渐加粗,按笔的力量也随之加大。

在按笔加重力度后,要有一个收束的意念和动作,因为这时已经到了收笔的最后阶段了,根据笔画的需要按笔到达了极限时有随即开始一边提笔一边收笔了,因为要把捺画的捺脚表现出来,在最后阶段就要一边提笔一边完成收笔动作,最终在提按中塑造了一个完整的笔画形态。

可以说,在楷书的笔画行笔过程中,提按的技法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练习,由此,我们也可以发现,提按始终贯穿于书法的每一个环节的,所以我们不能抛开书法而单独练习提按,那样将是毫无效果也是毫无意义的。

[清刘煕载书法,提按得当,虚实相生]

这也就是清代书法家和理论家刘煕载在《书概》中说到的:

“凡书要笔笔按,笔笔提。”

以上我们说的是在楷书笔画的行笔过程中去练习提按,除了楷书,本着练习提按要在具体的书体中进行的原则,行草书也是练习提按的绝佳书体。因此,我主张把提按放在行草书中去练习,结合前面提到的楷书练习,再加上在行草书中的练习,一定会对提按了然于心,进而熟能生巧了。

第三,把提按放在行草书中去练习

行草书的特点本就是笔画连带,笔虽断意自连,风华婉转,笔势连贯,其实这些特点中本身就包含了提按的元素。

[行书《兰亭序》]

以行书《兰亭序》为例,《兰亭序》虽字字断开,却有笔断意连之势,其中牵丝映带是其最大的特点,这个特点本身就体现出了笔画有粗有细,有轻有重,有牵丝也有很实在的笔画。

我们知道,轻盈的笔画必须要提笔,而且在书写过程中还要稳而健,不可轻飘晃荡,导致笔画线条质量不佳。

而比较粗重,实在的笔画则必须按下笔,当然这里的按笔对于力度的把控自然十分重要,因为《兰亭序》正是提按结合,互相配合的一个绝好的法帖,自然,经常练习《兰亭序》自然会使提按得到最大程度的练习。

明代书法家董其昌也在《画禅室随笔》中说:

凡作书要提得笔起。

这句话对于练习提按很有借鉴意义,既然要提得起笔,自然也就要合理地按得下笔。

[王献之行书《中秋帖》中的提按]

王献之的行书《中秋帖》笔意连贯,可谓是“一笔书”,其中笔画粗细对比,虚实相间,使得这篇书法美不胜收。

我们可以很直观地看到,比较细的笔画用以连接,这就是提笔,用提笔带出来的牵丝连接主要笔画,比较粗的笔画用以表现整个体势,这就是按笔,这样来看,《中秋帖》字字有提有按,在细微处也是笔笔都有提按存在,才如此精彩!所以王献之的行书《中秋帖》也是练习提按的上乘之作。

[怀素《自叙帖》]

说完了“二王”的行书,我们再来看看怀素的狂草《自叙帖》,整体笔画线条纤细而有力,浑然一体,提按在跳动,奔放的笔画线条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可以说在经意与不经意之间就完成了提按的动作,这就是草书提按的特点,在提按的表达上又比行书更进了一层,难度也加大了不少,所以在有了行书的基础以后,在草书中练习提按可以使提按得到更大程度的升华。

以上我本着把“提按放在具体书体中去练习”的原则,阐述了练习提按的三种方式,第一是要明白提按的意义和作用,第二是要把提按放在楷书的运笔过程中去练习,第三是要把提按放在行草书中去练习。我相信,通过这三点,掌握书法中的提按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感谢您的关注和鼓励,欢迎大家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