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致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字体 > 字体百科 > 正文

字体百科

马一浮书法_民国有什么风云人物

爱字体2023-08-29字体百科8
本文目录马一浮书法,民国有什么风云人物?现代书画界的名家是哪些人?如何正确认识孔子儒家儒教?是谁为谁所写何意思?浙江绍兴有哪些名人?马一浮书法,民国有什么风云人物?【段祺瑞】“北洋之虎”段祺瑞有着“六
本文目录

马一浮书法,民国有什么风云人物?

【段祺瑞】“北洋之虎”段祺瑞有着“六不总理”之称,即不抽、不喝、不嫖、不赌、不贪、不占。尽管“六不总理”之称有争议,可段祺瑞还是颇受人尊敬的。段祺瑞晚年拒绝与日本人合作,他说:“日本暴横行为,已到情不能感、理不可喻之地步。我国惟有上下一心一德,努力自求。语云:求人不如求己。全国积极准备,合力应付,则虽有十日本,何足畏哉?”

马一浮书法_民国有什么风云人物

【徐世昌】有人说,徐世昌即便不当总统,也能成为一名国学大师,确实如此。徐世昌有着“文治总统”之称,此人不仅国学功底深厚,而且著书立言研习书法。徐世昌晚年拒绝当汉奸,受到国民政府的褒奖,“徐世昌,国之耆宿,望重群伦。比年息影津门,优游道素。寇临华北,屡思威胁利诱,逞劂阴谋,独能不屈不挠,凛然自守,亮风高节,有识同钦。”

【戴笠】戴笠,民国时期最神秘的人之一。在戴笠的一手指导下,军统的势力越发惊人。1946年3月17日,戴笠乘坐飞机失事,终年49岁。戴笠死因至今还是一个谜。戴笠死后,章士钊为他写了一副广为流传的挽联:“生为国家,死为国家,平生具侠义风,功罪盖棺犹未定;誉满天下,谤满天下,乱世行春秋事,是非留等后人评。”

【阎锡山】阎锡山统治山西长达38年,成就有目共睹,尤其是他在山西境内推广义务教育受到广泛赞誉。纵观阎锡山的一生,关键时刻的抉择往往都非常正确。1960年5月23日,阎锡山在台北病死,终年78岁。尽管阎锡山希望能叶落归根,最终还是未能实现。

【杜月笙】杜月笙是民国时期“上海三大亨”之一,曾在上海呼风唤雨。当时有这样的说法,“黄金荣贪财,张啸林善打,杜月笙会做人,而且他面露和善。”民国时期的上海,鱼龙混杂,杜月笙能取得如此大的影响力,他确实有着惊人的手段。

【张作霖】张学良晚年曾这样评价父亲张作霖:“有雄才,无大略!”张作霖绿林出身,最终一跃成为“东北王”,这在当时是不可想象的。国父孙中山评价张作霖时说:“雨亭(张作霖)把东三省治理得很好,不过外有日本掣肘,处境也很难。如果国家统一了,建立革命的中央政府,地方的事就好办多了。”1928年6月4日,张作霖在皇姑屯被日军炸死,终年53岁。

【黎元洪】每当提到黎元洪,人们脑海中无实、无权、窝囊傀儡等词汇。然而,黎元洪三任民国副总统,两任民国总统,甚至被孙中山誉为“民国第一伟人”。不仅如此,袁世凯去世前,在“嘉禾金简”中写了三个人作为接班人,黎元洪名列第一,剩下两人是徐世昌、段祺瑞。

【袁世凯】在民国众多风云人物中,袁世凯无疑是影响力最大的一个。袁世凯能镇住无数人物,包括阎锡山、张作霖、段祺瑞等人。比如阎锡山在袁世凯面前就是一个小喽啰,阎锡山三次面见袁世凯,吓得双腿发软不敢直视。用阎锡山的原话就是,“我当时没有看见,我只看见大总统的靴子。”

【张学良】张学良一生充满争议,他被幽禁半个多世纪,最终也未能叶落归根,成为最大的遗憾。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吸毒的张学良最终活到了101岁。张学良侄女张闾蘅说:“他是带着遗憾走的。他这一辈子,很多事情都没踩到点上——少年时想学医救人却从了军;东北沦陷后想亲往前线打仗,却未能走上抗日战场;晚年想回东北看看,弥留之际,仍念念不忘故土,却因诸般因素,终始未能回大陆一趟。”

现代书画界的名家是哪些人?

二十世纪中国画坛呈现了众多的流派,它们为推动中国画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这些流派中,以海上画派、京津画派、岭南画派、金陵画派、长安画派影响最大。其中以海上画派实力最强、影响最广,岭南画派最成体系。

海上画派:诞生于十九世纪末,强盛于二十世纪。十九世纪末的上海是中西文明的交融点。以赵子谦、张子详、任熊、任熏、任伯年、吴昌硕,任预、虚谷、蒲作英、胡公寿名望最高。在上海成名的画家张大千,黄宾虹,林风眠,刘海粟都是在上海生活成名于上海,但后期作品有别样发展。海上画派为中国古代传统绘画和现代中国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京津画派:主要指北京和天津地区的画家。基本上沿袭了清代正统派的画学思想,标榜清代“四王”,齐白石强调继承古法也做出了创新当时社会不接受,被世人称为“怪癖不传统”,早年画作无人问津。晚年被世人推崇被世人尊为“传统正宗”。1919年以金城、周肇祥为首组织了著名的“中国画学研究会”,以“精研古法,博取新知”为宗旨,开展研究与培养青年活动。蒋兆和徐悲鸿刘继卣的创新对后世影响很大。

岭南画派:不同于上述两大画派。它是海上画派之后崛起的最成体系、影响最大的一个画派,岭南画派提倡“取材生活,反映现实,面向群众,雅俗共赏”。创始人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简称“二高一陈”,除“二高一陈”外,尚有何香凝、高剑曾、赵少昂等。

金陵画派:是指新中国建立后,居住在南京地区的一批画家摆脱了古人笔墨,标新立异,个性突出。开派人物为傅抱石,主要画家有钱松岩、亚明等,这些画家对二十世纪后期中国画坛有较大影响,尤其是傅抱石,在实践中创造出一种既变化多端又有统一规律的崭新皴法,人称“抱石皴”。

长安画派:是聚集在西安的一批画家,高举“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大旗。他们把绘画题材伸向少数民族、田园风光、塞外辽阔的草原、积雪的祁连山、风沙弥漫的戈壁滩、大西北高原等。开派人物为赵望云、石鲁,主要画家有何海霞、刘文西等。长安画派画家中最为杰出的当推石鲁和赵望云,中流砥柱黄胄。石鲁曾被誉为“中国的梵高”,他以“野、怪、乱、黑”显示他强烈的个性与天才。

如何正确认识孔子儒家儒教?

首先说明一下,儒教本身是不存在的。虽然有人信奉孔子,但是那多是仰慕,或者是当成偶像来看,不能把儒学当做是教派来看。

西方人普遍认为儒学就是儒教,而我们则多是把儒学看成是哲学。

最初,儒学是孔子创立的,孔子的生平我就不多做赘述了。孔子被尊称为圣人,封建社会被淘汰之后,孔子也就被很多人所敌视了。而且还出现了像“孔老二”之类的侮辱性的评价,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会,孔子开创了儒学不假,但是后世的儒家学说却是统治者为了政治目的,打着孔子的旗号创造的一种扭曲的道德准则。

而孔子被黑最狠的就是《论语》中的只言片语被曲解,我们上学的时候课本里就有《论语》的几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这些虽然看起来没说什么大道理,但是可以看得出,孔子要表达的就是一个积极向上的态度。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感觉这句没什么好辩解的,以德报怨是别人说的,孔夫子说的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就是用公平公正对待怨恨,用现在的做法就是——大事直接报警或者法院起诉。当然,小事就别斤斤计较了。我说这句话的目的在于,以前我有看到过别人直接说“以德报怨”是孔子说的,还当是美德呢!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这句也不是侵害女权的,只是某些人给曲解意思了,现在网上有很多对这句话的解释,不管是哪个版本都不是对于女权的侵害。

《论语·颜渊》有这么一段话:“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孔子的这句话意思就是,国君要有国君的样子,臣子要有臣子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个父亲,而后面的“子”我觉得应该和孔子的“子”差不多意思吧,类似于学者,老师的称呼,那就是老师要有老师的样子。当然,也有理解成儿子的意思,这个其实无所谓,反正总体意思就是,规则和制度是用来约束所有人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所在,都应该有着符合自己身份的责任。这样的说法当然是正确的。

可是到了汉章帝时期,却被人扭曲了意思,变成了三纲五常中的东西,儒家的传承也是在这时候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孔子的“君君臣臣”之说变成了一种上下级的秩序,导致后世儒生的看法,都笼罩在了君王专治的阴影之下。所有问题的出发点都变成了为君王服务,裹上了孔子的外衣,用来欺骗真正欣赏并且仰望孔圣人的所有人。

孔子的儒学核心思想是“仁、义、礼、智、信”,这些人生哲学方面的没什么好说的,到现在我们都还在用。

在汉武帝之前,儒家的政治主张由于缺乏可行性,一直没办法得到统治者的青睐,直到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需要一套新的官方意识形态,开始了独尊儒术的政策。因为在太平盛世的时期,儒家更倾向于用仁政来管理国家,而且儒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随时代需要的变化而不断的改变面目。然而独尊儒术只是喊喊口号罢了,法家的人照样重用,开启外儒内法的时代。法家思想,说白了就是帝王之术。其实对于封建社会的统治者来说,法家的思想无疑是对于他们最有利的学说,但又不适合大规模的广泛传播,遇到事情的时候,法家可以提供一套具有高度可行性的解决方案,自先秦开始就是用法家的思想来巩固政权的。站在统治者的角度来看,儒家用来摇旗呐喊可以,真用来做什么事就靠不住了。而后来的儒家学说就融入了法家的思想,接着什么兵家、阴阳家等等,只要是对统治者有用的,都融入进去。

其实,儒家思想最负面的问题,就是对政治上或者说对统治者盲目的依附甚至迷恋,这曾经是法家思想着重反对的一点,但是无奈的是随着儒家的大行其道而流传后世,这使得人们着重于个人的思想操守高于规则的约束力。而儒家也只不过是顺应当时的社会现状罢了,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人们对于儒家的解读都是不一样的,其实,每个时代只是借用儒家的名头和基本思路,然后重新发明了一个新的儒家思想。

孔子的儒学,并没有后世儒家学说的诟病,再看看孔子的《论语》,虽然只有短短一万多字,相比一些动不动就几百万字的网络小说,简直不值一提,但是,每次读论语,都有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即便看上几遍几十遍,也只是觉得自己略知皮毛,可以深刻的感受到孔子的智慧,他的有些言论甚至是有些超出当时的年代太多,有着很超前的思想理念。

我更习惯的是把孔学和儒学区分开,没读过几本书,就开始脑补,那样没有任何意义,无脑的膜拜和无知的污蔑都是不明智的,不要去做“思而不学则殆”中的“殆”。

当然了,孔子也会犯错,如果拿现代人的思想去看,他的思想有些也是不值得学习的,但是孔子是个人,正因为他会犯错,我们才更加可以接受他所说的每一句话,我想,孔夫子也没想过把自己神话,去做一个人人都顶礼膜拜的圣人。

补充一下,又想到一点东西。

元朝时期出现了规范道德的《二十四孝》,这算是儒家的吧? 当然,里面表达的中心思想是正确的,就是要对父母孝顺。但是以一个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简直就是一篇恐怖小说合集,里面太多让人细思极恐的典故,这里我就不拿来凑字数了,想了解的有空可以看一看。

我想说的是,这跟孔子说的孝有的倒是可以联系到一起,但是有一些就太不堪入目了。

是谁为谁所写何意思?

【原创问答】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是李叔同(弘一大师)参悟《华严经》而写的偈语。

在此有必要向大家说说李叔同的传奇人生,因为这两言偈语就是他的真实写照。

李叔同是我国近代新文化先驱者、著名戏剧活动家、艺术教育家。他的前半生驰名于艺术教育界,是我国最早出国学习西洋绘画、音乐、话剧并把这些艺术传回国内来的先驱者之一。中年出家后成为南山律宗一代祖师,被誉为“民国四大高僧”。

李叔同生于1880年旧历9月20日,生长在天津一个家境颇为富有的家庭里。自小他就攻读四书五经,对于书法、金石尤为喜欢,在青少年时期就显示出了过人的才华,先是东渡日本留学,不仅学习了西洋油画,还进修了钢琴和作曲理论,并且组织了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1907年首次公演法国小仲马的名剧《巴黎茶花女遗事》引起世界轰动,这是中国人首次演话剧。

1910年李叔同回国。担任过图画、音乐教员以及画报主编等。他大力提倡艺术创作,传导西洋文学艺术,并且开创采用石膏像和人体写生的先例。在音乐方面,他利用西洋名曲创作了许多名歌,对青年学生灌输了新音乐思想,后来的著名音乐家刘质平、漫画家丰子恺等都成就于李叔同的培养。

相信大家都一定还记得李叔同所写的那首久唱不衰的《送别》诗词吧: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这就是李叔同当年在上海宣扬民权思想,提倡移风易俗,倡导男女婚姻自主新观念时所创作的“丰碑”词。

在杭州任教时,李叔同在一本日文杂志上看到有篇关于“断食”的文章,引起了他的兴趣。文中谈到断食是身心“更新”的修养方法,自古宗教上的伟人如释迦、耶苏都曾断过食。李叔同决心实践一下,经过17天的断食体验,他自觉身心焕然一新,从此以后他茹素读经开始学佛。

后来李叔同的好友马一浮、彭逊之在虎跑寺出家,这对李叔同的震动影响相当大,就在他艺术发展如日中天时,李叔同毅然摒弃了世俗,怀着“肩荷南山业,作将尽绵力,誓舍此身而启道之”的宏愿,于1918年8月19日在杭州虎跑寺正式披剃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自此,弘一法师以振兴佛教,弘扬南山律宗为已任。这一举动,在当时引发不小震动与争议。

弘一法师出家后,发愿研习戒律,历时四载于1921年写《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一书,此书出版后,很受日本佛学者的重视。当时日本侵华的气焰嚣张,弘一居厦门万石岩,自题居室为“殉教室”。1937年他提出“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的口号,并说:“为护法故,不怕炮弹。身为佛子,于此时不能共行国难于万一,自揣不如一只狗子。”弘一法师的这种爱国爱教的精神,在当时受到了民众的广泛称颂。

弘一法师出家后,唯独没有放弃的就是书法艺术,他是把书法用来作为弘扬佛法与众生广结法缘的媒介,并且书风形成了一种淡无烟火气的独特气质。他晚年的作品澹泊宁静,有不落一丝尘埃的白贲之美。非书法大家,是无法表现出这种精邃玄微境界的。

弘一法师一生弘法济世,众所仰慕,更震撼人心的是他的道德品行。他持戒谨严,淡泊无求,一双破布鞋,一条旧毛巾,一领衲衣,补钉二百多处,青白相间,褴褛不堪,还视为珍物。素食唯清水煮白菜,用盐不用油。信徒供养香菇、豆腐之类,皆被谢绝,真正是“一物不遗,一丝不弃。”

他手书门联曰:“草藉不除,时觉眼前生意满;庵门常掩,勿忘世上苦人多。”

1942年10月13日,心迹圆明的弘一大师,习书最后墨迹“悲欣交集”四字,在安详中圆寂于泉州温陵,享年六十三岁。

写在后面的话:环顾当年,人们对大才子李叔同出家动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他的弟子、著名美术家丰子恺则提出独到的见解,他说:“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是这样一个三层楼,懒得走楼梯的,就住在第一层,即把物质生活弄得很好,锦衣玉食,孝子慈孙,这样就满足了。抱这样人生观的人,在世间占大多数。其次,爬上二层楼的是专心学术文艺的人,这样的人在世间也很多,即所谓知识分子、学者、艺术家。而爬上三层去的则是宗教信徒了,他们做人认真,不满足物欲与精神欲,他们还必须探究人生的究竟。他们以为人生财产是身外之物;学术艺术是暂时的美景;而自已的身体是虚幻的存在,所以他们不肯做本能的奴隶,必须追究灵魂的来源,宇宙的根本,这才能满足他们的欲望,这就是宗教徒。而弘一大师就是一层一层走上去的。”

丰子恺的“人生三层楼”的说法,切合实际,振聋发聩,一扫世俗之人对李叔同出家因由的所有推测之说。

一个浊世公子,才华横溢的艺术家,最后成为律宗高僧。其为人可谓“绚丽之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了。弘一大师虽避世绝俗,而无处不近人情,在佛教许多宗派中,律宗是最重修持的一宗,所谓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弘一大师不但深入研究,而且一一实践躬行。

马一浮有诗曰:“苦行头陀重,遗风艺苑思。自知心是佛,常以戒为师。”读此可谓如见其人了。

记的唐太宗曾说过一句名言:“出家乃大丈夫事,非将相之所能为!”其实,弘一大师的人生求索,正应了他自已书作的那两句偈语:“不为自已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解答至此!

记着关注“百味写春秋”哟谢谢!

浙江绍兴有哪些名人?

文人:

鲁迅(1881——1936),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朱自清(1898—1948)散文家,诗人。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

茅盾(1896-1981)作家,政治活动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有玄珠、方璧、郎损等。浙江桐乡人。

巴金(1904.11.25—2005.10.17),原名李尧棠,字芾甘。文学家。祖籍浙江嘉兴。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伯隅,号观堂,浙江海宁人。近代中国著名学者,国学大师,杰出的古文字、古器物、古史地学家,诗人,文,艺理论家,哲学家,中国新学术的开拓者,连接中西美学的大家。

周作人(1885—1967),原名周櫆寿,后改名槐树,字启明,起孟,号知堂。浙江绍兴人。鲁迅之二弟。现代散文家、诗人。

艾青(1910-1996),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

梁实秋(1903-1987年)原籍浙江杭县,生于北京。学名梁治华,字实秋,一度以秋郎、子佳为笔名。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曾与徐志摩、闻一多创办新月书店,主编《新月》月刊。

郁达夫(1895~1945)现代作家。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

夏衍(1900-1995年)作家、剧作家。原名乃熙,字端先。浙江杭州人。中国电影事业拓荒者。

章太炎(1869-1936年),学者,清末民初的革命家。初名学乘,字枚叔,后更名绛,号太炎,后又改名炳麟,浙江余杭人。

陶行知(1891-1946),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1891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歙县。祖籍浙江绍兴陶堰。

马寅初(1882~1982)字元善,浙江嵊县人早年留学美国,获得经济博士著名经济学家,人口学家,教育学家。浙江嵊县浦口镇人。

蒋梦麟(1886年—1964年),原名梦熊,字兆贤,别号孟邻,浙江省余姚县人。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

蔡元培(1868—1940年),字鹤卿,别号孑民,中国近代革命家、教育家。

周建人(1888—1984),浙江绍兴人,鲁迅胞弟。政治活动家、生物学家。

丰子恺(1898-1975)现代画家、文学家、艺术教育家。

沈尹默(1883-1971),浙江湖州人。原名君默,字中,号秋明、瓠瓜。早年留学日本。

沈钧儒(1875—1963)号衡山,浙江嘉兴人,出生于苏州,清光绪进士。著名社会活动家,政治活动家,律师。现代著名书法家、诗人。

沈兼士(1887-1947年)先生,浙江吴兴人。又名坚士。室名抗志斋、段砚斋。著名文字训诂学家,教育家,创获甚富,颇受学术界推崇。

夏沔尊(1886--1946),名铸,浙江上虞人。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

张元济(1867-1959),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近代著名学者,出版家。

张宗祥(1882—1965)我国著名的学者、书法家。字阆声,号冷僧,浙江海宁人。

钱玄同(1887-1939),原名钱夏,字中季,号疑古、逸谷、德潜,浙江吴兴人。语言文字学家,早年留学日本,师事章炳麟。

范文澜(1893—1969)字云台、芸台、仲纭、仲沄,笔名武波。浙江绍兴人。中国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戴季陶(1891-1949),名传贤,字季陶,笔名天仇,晚号孝园,原籍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市),生于四川广汉。近现代学者、政党名家。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是现代中国诗坛上负有盛名的“雨巷诗人”。

柔石(1902-1931),原名赵平复,生于浙江宁海,现代作家。

俞平伯(1900-1990)著名昆曲研究家、昆曲活动家、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名铭衡、字平伯。原籍浙江德清县。

周信芳(1895--1975年),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名士楚,艺名麒麟童。原藉浙江慈溪,生于江苏清江浦。

柯灵(1909-2000),作家,原名高季琳,浙江绍兴。

吴世昌(1908--1986),字子臧,浙江海宁人。著名汉学家、红学家。

徐迟(1914-1996年),诗人。原名商寿,浙江吴兴人。

穆旦(1918-1977),查良铮,著名诗人和诗歌翻译家。祖籍浙江海宁,1918年生于天津。

南怀瑾(1918-),浙江乐清人。

金庸(1924-)原名查良镛,浙江海宁人。武侠小说家。

冯骥才(1942-),浙江宁波人,中国当代作家和画家。生于天津。

余秋雨(1946-),作家,浙江余姚人。

艺术:

黄宾虹(1865-1955)名质,字朴存。祖籍安徽歙县,生于浙江金华。我国现代的艺术大师和美术教育家。

李叔同(1880-1942)法号弘一法师。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

马一浮(1883~1967),名浮,字一浮,号湛翁,以字行世,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现代国学大师、理学家、佛学家,与梁漱溟,熊十力合称为“现代三圣”。

沙孟海(1900-1992),浙江鄞县人,我国现代著名印学学者、书法篆刻家。原名文若、字孟海,号沙村。

潘天寿(1898-1971)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早年名天授、字大颐、阿寿、雷婆头峰寿者等。浙江宁海县人。

叶浅予(1907-1995)浙江桐庐县人。漫画家、画家,是共和国美术史上的奠基人之一。

朱生豪(1912—1944),著名的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家、诗人。浙江嘉兴人。

张乐平(1910-1992),浙江海盐县人。中国最杰出的漫画家之一,被誉为“三毛之父”。

吴昌硕(1844-1927),名俊卿,字昌硕、仓石,号缶庐、苦铁,浙江安吉人。近代艺林成就最为显赫的一位大师。诗、书、画、印卓然崛起,兼四绝于一身。

钱君陶(1907—1998)祖籍浙江海宁,生于浙江桐乡屠甸镇。名玉堂、锦堂,字君陶,号豫堂、禹堂、午斋,室名无倦苦斋、新罗山馆、抱华精舍。著名艺术家、音乐出版家。

-------------------------------------------------

民主革命:

秋瑾(1875~1907),字璿卿,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清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我国民主主义革命著名活动家,妇女解放运动先驱。中国民主革命烈士。

邵飘萍(1884~1926)名振青,浙江东阳人。中国近代新闻史上著名报人,《京报》创办者,革命烈士。

陈望道(1891~1977),原名参一,单名融,字任重,笔名有佛突、雪帆、晓风、张华等,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和语言文学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积极推动者。

浙江义乌人。

张静江(1877-1950)原名增澄,又名人杰,浙江吴兴(今湖州市)人。中国近代革命党人。

陶成章(1878~1912),字焕卿,曾用名汉思、起东、志革、巽言,陶耳山人、会稽山人等,绍兴会稽陶堰西上塘人。清末反清革命团体光复会的创建人和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民主革命先锋。

陈其美(1878—1916)字英士。浙江吴兴(今湖州市)人。近代革命党人。当铺学徒出身。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到日本,入警监学校,并加入同盟会。1916年遭袁世凯暗杀。

陈果夫(1892--1951)浙江吴兴(今湖州)人,名祖焘,字果夫。政党名家。清宣统三年(1911年)加入中国同盟会。

朱家骅(1893--1963),著名教育家。浙江吴兴人。早年参加辛亥革命。1914年初赴德留学。

------------------------------------------------------------

政治军事:

周恩来(1898-1976年),字翔宇,祖籍浙江绍兴,周恩来祖父周骏龙(号攀龙)与其二哥周骏昂(号亥同)于清咸丰年间,从浙江绍兴移居江苏淮安做官。1898年3月5日周恩来诞生在这里,并在这里度过了童年12个春秋。

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

蒋介石(1887-1975)名中正,浙江奉化人,中国国民党当政时期的党、政、军主要领导人。

金仲华(1907年-1968),笔名孟如、仰山等,浙江桐乡人,现代著名国际问题专家、社会活动家。

蒋经国(1910―1988)浙江省奉化人。蒋介石长子。政治革新家。

蒋方震(1882—1938)字方震,浙江海宁人。陆军专家。

陈布雷(1890-1948),机要文人。浙江慈溪人。

陈诚(1898—1965),字辞修,乳名德馨,别号石叟,国民党一级陆军上将(1947.2),军事统帅。浙江省青田县高市乡外村人,出生在一个世代农家。

戴笠(1896-1946)小名春风,字雨农。浙江江山人。情报专家。

汤恩伯(1898–1959年),原名汤克勤,浙江武义人。军政名家。中国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

蒋鼎文(1895~1974),字铭三,浙江诸暨里浦盘山人。军政名家。

胡宗南(1896-1962)军政名家。浙江镇海(宁波)人。

吴晗(1909-1969)字辰伯,著名历史学家。浙江省义乌人。科学家:

严济慈(1901.1.23—1996.11.2)字慕光(1900~1996),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物理研究奠基人之一。浙江东阳人。1948年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2年后,任中国科学院东北分院院长。1955年后,任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技术科学部主任。1958年后,兼中国科技大学校长、研究生院院长,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主席等。

苏步青(1902-2003)著名数学家,我国近代数学的奠基者之一。1902年9月出生在浙江省平阳县的一个山村里。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兼任学术委员会常委。2003年3月17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

黄昆(1919-2005.07.06)黄昆院士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中国固体物理学和半导体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浙江嘉兴人,1919年9月生于北京。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部委员。1980年被聘为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8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83岁高龄时获得了我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200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最高奖。并从500万奖金中拿出450万元成立了“黄昆固体物理和半导体物理奖”。

钱三强(1913.10.16—1992.6.28)1913年10月16日出生于绍兴,原籍湖州,世界著名核物理学家,被誉为“中国原子弹之父”。1955年当选科学院院士。

钱学森(1909.12-)世界著名火箭专家,中国工程控制论专家,系统工程专家,系统科学思想家。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浙江杭州人。1957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4年改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童第周(1902.5.28~1979.7.30)我国著名的胚胎学和发育生物学家,也是国际知名的科学家。出生在浙江省鄞县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竺可桢(1890.3.7~1974.2.7)字藕舫,绍兴东关镇(今属上虞)人,出生于东关镇一粮商之家。现代著名爱国教育家、气象学家、地理学家。1936年起出任浙江大学校长13年,在抗战烽火中率领浙大师生员工西迁,坚持办学,不仅保全和培植了数量极为可观的教育和科技人才,而且使浙江大学从一所地方性大学崛起并成为全国的著名大学之一。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组织成立了中科院地理研究所,同年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路甬祥(1946-)生于1942年4月,浙江省宁波人。液体传动与控制专家。199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7年任中国科学院院长至今。

陈省身(1911.10.28-2004.12.3)美籍华人,祖籍浙江嘉兴。1911年10月28日生于浙江嘉兴秀水县,并在那里度过了少年时代。1922年随家人来到天津。

1926年15岁的他就进入了南开大学数学系,1930年考取清华大学研究生。1934年出国深造,在德国汉堡跟随著名的几何学家布拉希开学习几何。1936年来到巴黎跟随嘉当学习微分几何。1937年夏接受清华大学教授招聘书,教授微分几何。杨振宁、钟开莱都在那时成为他的学生。之后他又任教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陈省身创建了原中央研究院数学所、美国国家数学研究所、南开数学研究所等研究机构。1961年被美国科学院推举为院士,1975年荣获由美国总统颁发的美国国家科学奖章。他也是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员,意大利Lincei科学院外籍院士,法国、意大利、俄罗斯等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巴西科学院的通讯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的创始者。1981年退休后,担任美国数学科学所第一任所长,任期三年,后任名誉所长。

1983年荣获美国数学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1984年5月获得世界数学最高奖项---沃尔夫奖。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的首批外籍院士。

陈省身先生是20世纪伟大的几何学家,是世界华人的骄傲。他开创并领导着整体微分几何、纤维丛微分几何、“陈省身示性类”等领域的研究,在国际上享有“微分几何之父”的美誉。

晚年的他情系故园,每年回天津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主持工作,培育新人,只为实现心中的一个梦想:使中国成为21世纪的数学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