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致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建站 > 正文

建站

深圳关键词优化(看这10个关键词)

术致建站2023-01-29建站109
4月11日,深圳市七届人大二次会议在市民中心开幕,市长覃伟中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深圳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4月11日,深圳市第七届人大二次会议在市中心开幕。市长秦伟忠作政府工作报告。根据报告,今年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GDP增长6%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规模以上产业增加值增长5%,城市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新目标,部署了今年要做好的十个方面工作。为此,《深圳晚报》记者梳理了今年重点工作十大关键词,让您了解深圳2023年发展思路,把握“双改”示范,有序放宽先进技术等领域准入限制,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抓住“双改”示范的重大机遇,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以深圳综合改革试点为指导,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完成第一批授权事项,推动第二批授权事项清单的发布。我们将认真落实24项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有序放宽和优化先进技术、金融投资、医疗卫生等领域的准入限制,全面深化前海合作区改革开放,把握“扩区”和“改革开放”两个重点,扩大后,推动金融开放、法律事务、服务贸易、人才引进等政策覆盖各地区,争取批准前海合作区新一轮总体发展规划。深港国际金融城、“互联网+”未来科技城、会展海洋城、蛇口国际海洋城高水平建设,深化深港澳三地合作,高水平规划建设深港港口经济带和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开展前海港口和香港深港西部铁路规划研究,拓展深港合作新空间。我们将积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出台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创新生态链,力争从“0”到“1”取得更多突破“将‘瓶颈’压力转化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力更生、自强的强大动力,力争从‘0’到‘1’实现更多突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充分发挥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的整体效应,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创新高地,探索新的国家体系的深圳之路,建设高标准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彭城实验室,推动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粤港澳量子科学中心、深圳湾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建设世界级光明科学城,推进脑分析和脑模拟、合成生物学研究等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彭城云脑三期、超级计算中心二期等设施建设。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计划,继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努力把基础研究在全社会研发投资中的比重提高到5%以上,现代工业体系要弥补半导体等产业的不足,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制造业基础,增强现代工业的竞争力产业体系要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1.3万亿元。巩固宽带通信与新型网络、软件与信息服务、智能终端等产业发展优势,弥补半导体、集成电路等产业的劣势。提高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等产业的发展水平。提升工业母机、精密仪器设备等产业创新能力。培育新能源、智能互联汽车等新的增长点;加快建设宝安阎罗、龙岗宝龙等20个先进制造业园区;全力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实施,中芯国际12英寸线和中芯国际T7二期工程建成投产,开工建设价值100亿元和30多亿元的五大产业项目。在服务企业和“放水养鱼”方面,年工业投资增长12%以上,深圳实施了30项培育和扩大市场主体的计划,实施了“星光鹏程”企业上市发展计划。今年目标是增加商业实体50万家,新增2500家“个体户到企业”和2000家“小到规模”工业企业,新增50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0家国家级专业化和新型“小巨人”企业,新增30多家国内外上市公司,培育5家“独角兽”企业。小微企业新增初始贷款2万笔,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国内外双循环畅通功能增加优质投资,增加优质固定投资项目储备,提高投资全过程管理水平。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落实国家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试点要求,适度提前布局交通、能源、水利、市政、信息等基础设施,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方面,全年基础设施投资2200亿元,新建基础设施投资1000亿元,深入开展十大消费行动,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1万亿元。报告提出积极改善商业区经济,推进福田中央商务区建设,高标准提升东门步行街。还提出拓展新的消费业态和模式,引进并建立230家知名品牌一级店、旗舰店和新概念店,打造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实施优质贸易发展“十大工程”,打造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全年进出口总额增长2%。报告提出建设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大豆离岸现货交易平台、珠宝玉石国际综合交易平台,建设全球LNG加气中心,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促进外商投资高质量发展,实际利用外资100亿美元,城市质量90%以上的政府服务是“手持式”的,“坚持人民的城市,人民的城市为人民服务,用刺绣来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设一流宜居、枢纽、弹性、智慧城市今年,深圳将实施提高土地空间质量和效率的规划,并将准备9平方公里的土地。实施“山海通城”规划,对接“一脊一带二十廊”的城市生态脉络,新建改造公园20个,绿色道路270公里;推进机场三条跑道和T2航站楼建设,推进深长铁路、深汕铁路、深惠城际、深大城际等项目建设,开通地铁12、14、16、6号线支线;完成500个居民区优质饮用水接入工程,新增管道天然气用户40万户,建设海吉星“菜篮子”镇和国际美食谷;将“新城建”与“新基础设施”对接,打造“双千兆”全光网络标杆城市和全频段、全标准无线宽带城市。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和建设,确保80%以上的政府服务是“全市性”的,90%以上是“手持式”的,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和现代能源体系。今年新增新能源汽车11.5万辆,PM2.5年均浓度18微克/立方米,推动水环境治理向“综合优”方向发展,修复改造受损管网,建设并投产5座净水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62.8万吨/日,将污水集中收集率提高到85.0%以上。在重点行业和地区实施减碳行动,启动龙华、光明能源生态园建设。新增预制建筑面积1500万平方米,绿色建筑面积1600万平方米;加强能源供应保障,力争清洁能源比重提高1%/共建、共治、共享今年将新增20万个基础教育学位,民生是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的基础。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共建、共治、共同繁荣的民生发展格局。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方面,深圳正在完善教育资金保障、校长和教师发展四大体系,教育教学研究、监测、评估和监督,打造中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今年将改扩建178所幼儿园和中小学,建设平山、光明、龙岗高中园区,加快深汕高中园区建设,新增基础教育学位20万个。加强对著名校长、校长和骨干教师的培训和引进。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健康深圳,我们将完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务人员发展和医疗资金四大体系。推进市新华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二期、市第二儿童医院、大鹏新区人民医院、质子肿瘤治疗中心、新机制医学科学院等在建项目建设。今年,我们将新增2家甲级医院、1200张床位、35家社会卫生机构、800名全科医生,并引进20多支“稳定地价、房价和预期”的高水平医疗队伍,加快推进宜居住房建设。今年,我们将增加土地供应,供应3.65平方公里住宅用地,新开工1500万平方米住房面积,新建和提高11万套公共住房(室),供应和分配5.5万套(室),完成300个旧住宅区的改造,努力打造新市民,年轻人和其他群体在深圳安居乐业

深圳关键词优化(看这10个关键词)

8

文化强市

体育设施“开放共享,一键预约”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文化强市战略,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深圳要把自己建设成为国家文明模范城市、区域文化中心城市、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城市和国际著名体育城市。深圳将深化文明城市建设,继续实施市民文明三年规划和市民文明素养五年行动,深化“爱心城市”和“志愿者城市”建设;扎实推进“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建设,启动自然博物馆、深圳音乐学院、深圳创意设计学院建设;打造区域旅游示范区,推进乐高公园、东部沿海旅游公路等项目建设,建设60公里绿道和230公里乡村小道;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二期及其他水资源开发项目启动上海体育、冰雪体育、电子竞技等新兴体育项目,推进全国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实现全市体育设施“开放共享、一键预约”全覆盖,打造全民体育生态圈,让市民享受体育,拥有健康的身体,法律先行示范,推动创业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建设,让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创业环境成为深圳的核心力量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设法治模范城市,全面提升法治建设水平深圳将建设更高层次的法治政府,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重大行政决策事项集体讨论决策;推进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建设,深化“去监管、监管、服务”改革,开展“一证通”企业相关审批服务改革试点,进一步推进“两随机、一开放”监管,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市场监管新机制,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应用,服务型政府。全国人大代表投票决定,每年生产一次切实可行的民生用品。“努力做好事,办实事。”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民生由“为民决策”转变为“由民决策”。今年,深圳创新民生实事制作方式,形成12个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并提交本次会议。市人大首次就年度民生实事进行了投票。为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深圳市继续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不断完善政府工作,优化政府服务。牢固树立从紧生活理念,实施第六轮城市金融体制改革和政府投资分权,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