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致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字体 > 字体百科 > 正文

字体百科

智永楷书千字文字帖_敢不敢晒一晒你的小楷书法作品

爱字体2023-03-19字体百科0
本文目录智永楷书千字文字帖,敢不敢晒一晒你的小楷书法作品?专家建议初学者学习书法应从智永千字文入手?智永千字文?临某位书法家作品是否要先临摹某一幅达到形似后再临他下一幅作品?临摹楷书隶书字帖?智永楷书
本文目录

智永楷书千字文字帖,敢不敢晒一晒你的小楷书法作品?

小楷写来写去,还是古人的好。

智永楷书千字文字帖_敢不敢晒一晒你的小楷书法作品

古人小楷,大体分三大类:一是以钟繇、王羲之为代表的魏晋小楷,二是以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等为代表的唐代小楷,三是以王宠、文徵明等为代表的明清小楷。

发点古人小楷吧:

再发点硬笔小楷,硬笔,当然是当代人的。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专家建议初学者学习书法应从智永千字文入手?

我是一人。智永真草千字文是非常优秀的帖,但是初学者并不合适。

智永真草千字文,并不适合初学者。

一、很多人学习书法,都会选择名字和帖。

《智永真草千字文》是非常优秀的帖,这一点无可厚非。先介绍一下智永和《真草千字文》。

智永:南朝和尚(生卒不详),本名王法极,字智永,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书圣王羲之七世孙,第五子王徽之后代,号"永禅师"。

智永是王羲之这个家族的。王羲之这一脉似乎是为书法而生的。书法史留名的人,很多人都和王羲之有直接的血缘关系。

智永是名门之后,并且他非常努力刻苦。相传智永写《真草千字文》就写了超过800本。目前现存只有一本墨迹在日本。保存状况如下图所示。

智永《真草千字文》墨迹本,每页29.3×14.2厘米。现在日本私人藏。

虽然已经破损不堪,这一本墨迹本,让我国当代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魂牵梦绕。

毫无疑问,《智永真草千字文》是非常优秀的帖值得学习。这一点肯定要先明确,但是并不是好的就适合所有人,适合初学者。

二、很多人学习书法,会盲目选择名家字和帖。

上面存于日本唯一的《智永真草千字文》墨迹本实在太残破了,一般情况下临写使用的是《宋拓本智永真草千字文》,现故宫博物院藏如下图所示。

《宋拓本智永真草千字文》是比较清晰的版本,当然还有还有“日本二玄社”放大数倍的版本有不少人作为练习帖,如下图所示。

这两个版本二选一,对于初学者来说都不适合。《智勇真草千字文》需要有很强控笔能力的比较适合练习,不适合初学者。

初学者学只有两种结果:一、学不会受挫放弃;二、依葫芦画瓢描出字形而已。

一人有感

我们当今这个科技发达的社会,有一些人都不经常写字。人们生活节奏快,追求效率。如果一个初学者能够从唐楷开始练习,就已经算很想学习书法了。

学习书法先要把字写正了,初学者先从唐楷练起。能够把字写正了,再考虑各自变化。

以我仅有的知识,尽可能地客观求真。

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舍。如有补充,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一起进步。

我是一人,喜欢书画和艺术相关,关注我。

智永千字文?

没有可比性,智永是王羲之的七世孙,笔法家传,代表了隋代南书的温雅之风,继承并总结了“二王”正草两体的结体、草法,从体法上确立了它的范本作用。

真书与草书均达到极高的境界,1000多年以来影响面极广。而灵飞经是小楷,且达到了小楷的极致,书法家学小楷也是绕不过去的的一座高峰,虽为楷书,却有行书的流畅与飘逸之气韵,变化多端,妙趣横生。

《灵飞经》以其秀媚舒展,沉着遵正,风姿不凡的艺术特色为历代书家所钟爱。小楷还有一个就是实用。《灵飞经》本身的书法,在唐人写经中,推为精品。

如在清代科举考试的标准,书法的优劣,几乎与文章的优劣并重,所以它又成了文人士子学习小楷的极好范本。

两者都是大家大作,却又有不同的影响范围。硬要说谁的好,仅仅取决于个人偏好,对于我们今天硬笔实用的借鉴意义来说,可能《灵飞经》更适合硬笔练习,仅此而已。

临某位书法家作品是否要先临摹某一幅达到形似后再临他下一幅作品?

这是很多书法爱好者经常会问的问题,这其实是在追问临帖的意义何在,是啊,我们为什么要临帖呢?我们来看看启功先生是怎样看待临帖这个问题的,一篇《启功先生谈临帖》与您分享。

文 | 启功

常有人问入手时或某个阶段宜临什么帖,常问“你看我临什么帖好”,或问“我学哪一体好”,或问“为什么要临帖”,更常有人问“我怎么总临不像”,问题很多。

据我个人的理解,在此试做探讨。

问:为什么要临帖?

答:“帖”这里做样本、范本的代称。临学范本,不是为了和它完全一样,不是要写成自己手边帖上字的复印本,而是以范本为谱子,练熟自己手下的技巧。

譬如练钢琴,每天对着名曲的谱子弹,来练基本功。当然初临总要求相似,学会了范本中各方面的方法,运用到自己要写的字句上来,就是临帖的目的。

启功 月圆花好立轴

约1986 50×60cm

问:选什么帖?

答:这完全要看几项条件。自己喜爱哪样风格的字,如同口味的嗜好,旁人无从代出主意。其次是有哪本帖,古代不但得到名家真迹不易,即得到好拓本也不易。有一本范本学了一生也没练好字的人,真不知有多少。

现在影印技术发达,好范本随处可以买到,按照自己的爱好或“性之所近”的去学,没有不收“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问:选范本可以换吗?

答:学习什么都要有一段稳定的熟练的阶段,但发现手边范本实在有不对胃口或违背自己个性的地方,换学另一种又有何不可?随便“见异思迁”固然不好,但“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易经》语)又有何不该呢?

启功 临颜鲁公

无年款 33×24cm

问:我怎么总临不像?

答:任何人学另一人的笔迹,都不能像,如果学就像,还都逼真,那么签字在法律上就失效了。所以王献之的字不能十分像王羲之,米友仁的字不能十分像米芾。苏辙的字不能十分像苏轼,蔡卞的字不能十分像蔡京。

所谓“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曹丕语),何况时间地点相隔很远,未曾见过面的古人呢?临学足为吸取方法,而不是为造假帖。学习求“似”,是为方法“准确”。

启功 日月星辰

1986 69×46cm

问:碑帖上字中的某些特征是怎么写成的?如龙门造像记中的方笔,颜真卿字中捺笔出锋,应该怎么去学?

答:圆锥形的毛笔头,无论如何也写不出那么“刀斩斧齐”的方笔画,碑上那些方笔画都是刀刻时留下的痕迹。

所以,见过那时代的墨迹之后,再看石刻拓本,就不难理解未刻之先那些底本上笔画轻重应是什么样的情况。再能掌握笔画疏密的主要轨道,即使看那些刀痕斧迹也都能成为书法的参考。

至于颜体捺脚另出一个小道,那是唐代毛笔制法上的特点所造成,唐笔的中心“主锋”较硬较长,旁边的“副毫”渐外渐短,形成半个枣核那样,捺脚按住后,抬起笔时,副毫停止,主锋在抬起处还留下痕迹,即是那个像是另加的小尖。

不但捺笔如此,有些向下的竖笔末端再向左的钩处也常有这种现象,前人称之为“蟹爪”,即是主锋和副毫步调不能一致的结果。

启功 斑斑寇迹

1986 69×46cm

问:应学“哪一体”?

答:所谓“体”,即是指某一人或某一类的书法风格,我们试看古代某人所写的若干碑,若干帖,常常互有不同处。

我们学什么体,又拿哪里为那体的界限呢?那一人对他自己的作品还没有绝对的、固定的界限,我们又何从学定他那一体呢?还有什么当先学谁然后学谁的说法,恐怕都不可信。

另外还有一样说法,以为字是先有篆,再有隶,再有楷,因而要有“根本”、“渊源”,必须先学好篆隶,才能写好楷书。

我们看鸡是从蛋中孵出的,但是没见过学画的人必先学好画蛋,然后才会画鸡的!

启功 行文做事对联

1986 67cm×22cm×2

问:什么是笔画的“有力”?

答:还有人误解笔画中的“力量”,以为必须自己使劲去写才能出现。其实笔画的“有力”,是由于它的轨道准确,给看者以“有力”的感觉,如果下笔、行笔时指、腕、肘、臂等任何一处有意识地去用了力,那些地方必然僵化,而写不出美观的“力感”。

还有人有意追求什么“雄伟”、“挺拔”、“俊秀”、“古朴”等等,不但无法实现,甚至写不成一个平常的字了。

清代翁方纲题一本模糊的古帖有一句诗说:“浑朴当居用笔先。”我们真无法设想,笔还没落时就先浑朴,除非这个书家是个婴儿。

启功 节临智永千字文

无年款 33×24cm

问:每天要写多少字?

答:这和每天要吃多少饭的问题一样,每人的食量不同,不能规定一致。总在食欲旺盛时吃,消化吸收也很容易。学生功课有定额是一种目的和要求,爱好者练字又是一种目的和要求,不能等同。

我有一位朋友,每天一定要写几篇字,都是临张迁碑,写了的元书纸,叠在地上,有一人高的两大叠。我去翻看,上层的不如下层的好。

因为他已经写得腻烦了,但还要写,只是“完成任务”,除了有自己向自己“交差”的思想外,还有给旁人看“成绩”的思想。其实真“成绩”高下不在“数量”的多少。

有人误解“功夫”二字。以为时间久、数量多即叫做“功夫”。事实上“功夫”是“准确”的积累。熟练了,下笔即能准确,便是功夫的成效。譬如用枪打靶,每天盲目地放百粒子弹,不如精心用手眼俱准地打一枪,如能每次射二中一,已经不错了。

所以可说:“功夫不是盲目的时间加数量,而是准确的重复以达到熟练。”

临摹楷书隶书字帖?

隶书,是中国古代在长期的社会性书写实践中进化而来,并不断丰富着书法艺术的内涵。 东汉中期隶书的审美功能已超越了实用价值,而越来越多地显示出端庄、雄浑、壮美的风格特点。

我国现存隶书的资料,比较丰富。主要有简帛类隶书、刻石类隶书和清代隶书。简帛类隶书多以实用为目的,多为率性而作,可以借鉴,但不适合初学者临习。

临摹隶书选帖,我推荐《曹全碑》。

《曹全碑》也称《汉合阳令曹全碑》。属于东汉年间的碑帖,万历年间在陕西出土,现存西安碑林。此碑是以中锋运笔,因而圆润大方,形态秀美。运笔时藏头护尾,首尾呼应。结体遒劲饱满,古朴舒展,章法也不拘一格。对于《曹全碑》的评价,历来好评如潮。因此,向初学者首推此帖。

再来说楷书,楷书就要比隶书的帖子更加丰富多彩了。

在书法艺术的长河中,楷书一直是有着其特殊的地位。

楷书是由隶书演变而来,以是不争的事实。由于楷书笔画简单、爽利,比之隶书的古板,书写费时来说,楷书在其出现之后,一直都为后人所追捧和临习。楷书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使汉字的结构更加简化,也被现代作为正规字体来使用。鼎盛时期,更是有中国楷书四大家的精彩总结出现。诸如赵孟頫的“赵”体;颜真卿的“颜”体;柳公权的“柳”体,欧阳询的“欧”体,等杰出的楷书大家和其楷书字帖。鉴于方便临习者后续与行书临帖的对接及延续,楷书临帖,我首推赵孟頫的帖子。

若是大楷可以临习《寿春堂记》,此帖是赵孟頫于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书写,此时距赵孟頫1322年离世,仅6年之隔。因此,该帖无论是从笔法,还是从字形,这两个赵孟頫关乎学书的最主要的论点上,都达到了其楷书的高点。该帖中,还融合了王義之和唐代书法家李邕的笔意,笔势流畅妍丽,笔力劲道雄健,笔法娴熟洒脱。临习此帖非常容易上手,很适合赵体初学者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