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致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字体 > 字体百科 > 正文

字体百科

元朱文_篆刻刻刀不同形状用法有什么不同

爱字体2023-03-30字体百科0
本文目录元朱文,篆刻刻刀不同形状用法有什么不同?硬笔书法的印章一般选什么字体?斋号章刻成白文还是朱文?刻字需要用什么字体?书法线条是书法的魂?元朱文,篆刻刻刀不同形状用法有什么不同?篆刻刀是篆刻主要的
本文目录

元朱文,篆刻刻刀不同形状用法有什么不同?

篆刻刀是篆刻主要的工具。它的粗细、长短、轻重和刀角的大小、锐钝、平斜,都将直接影响到刻印的效果。

元朱文_篆刻刻刀不同形状用法有什么不同

篆刻刀按刀口形状一般可分为三类:平口刀,斜口刀和锥形刀。以上图为例,左一为锥形刀,左二左四为斜口刀,其他为平口刀。

1、平口刀:

篆刻最常用刀就是平口刀。它是两面开口,刀口两角需成九十度角。若刀口大于九十度,篆刻时易滑刀,不易刻准、刻直,就需要磨刀了。

平口刀刀刃宽度最常用的是3mm、5mm和8mm。从刀角的侧视,刀口出锋角度不宜太锐或太钝,一般以30度和45度角最常用,但也有刻细元朱文15度角的。一般来说角度太小则太锐,刻出的线条易光滑、缺乏蓄之韧劲;角度太大则较钝,刻出的线条易碎涩,往往缺少爽利的感觉。刻的熟练了一般一把刀就全部搞定,刀刃宽度和刃角因人而异,这需要在实践中自己把握。

2、斜口刀和锥形刀不常用,一般用于对边款的刻画或是挑印石沙丁。

硬笔书法的印章一般选什么字体?

一般来说,字体是不限制的,篆刻是以篆书为主的,但其它字体都可入印,但要求章的风格要与作品风格不抵触的,如果你写的是草书,就不要用细的元朱文,如果你是写工整的楷书就不要急救章的风格……基本上汉铸印的风格是通用的也是常用的。

斋号章刻成白文还是朱文?

一般用朱文。

斋号章。世传斋号章始于唐相李泌端居室玉印。宋、元以后,此风渐盛,书家几乎人人有斋号章。明书法家文征明云:“我之书屋多起造于印上。”斋号通常称斋、堂、室、楼、阁、馆、轩、庵等,如惟清斋、雪溪堂、磨剑室、笑隐楼、松风阁、来禽馆、赏雨轩、乐天庵。

书法作品中的引首章按内容可分为如下几种:斋号章,雅趣章,年号章,月号章。

刻字需要用什么字体?

章的选用大多跟作品有关,比如小楷肯定配秀丽一点的元朱文。估计题主应该不会需要那么专业的,那么好解决了:想逼格高就找一些铭文字体,殳书,甚至鸟虫,一般不会有人认识。想小清新一点就直接楷书入印,比如魏碑。但是切记,字体选用要符合一定法度,风格时期统一的文字,不要搞出笑话,贻笑大方之家。

书法线条是书法的魂?

在这里,我只阐述观点,不置他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涉及的图片来自网络,如有冒犯,敬请原谅。

客观来讲,书法是线条艺术。这一判断并不需要去否定章法、结构、墨法等的价值。而用笔是获得线条美感的手段。

按照传统书法艺术的主流审美意识来理解,通过中锋用笔(不需排斥中侧并用),以及对字形结构的把握,从笔画、单字、通篇的掌控,获得具有艺术美感的、统一风格形态的整幅作品,是每一幅书法作品的终极追求。

那么什么是有美感的线条呢?

我的理解是:有质感的线条,什么又是有质感的线条呢?是圆线条。

怎么理解圆线条呢?

我们老师用在给我们讲篆刻的时候打过一个比方,在这里可以借用:

朱文铁线篆印章的线条,在方寸之间容纳,就好比把小钢丝按在里面,像被压缩的弹簧,一不小心迸出来,会戳到眼珠子。那么这个小钢丝就可以理解为有质感,有张力的圆线条的表现形式。

关于线条,还有一个案例:当年吴昌硕先生到上海拜访任老先生求师学画,被问及是否画过,说没有,又说,那就画一笔看看。吴老先生当时三十余岁,练习石鼓文积累深厚,于是提笔画了一条线。任老先生对众人说,此子日后成就要高过我。后来果然应验。

这就是那一代人对线条的理解。

吴老先生写石鼓文的线条,完全符合质感、张力的审美要求。

我们再看怀素、智永、张旭、颜真卿的《自书告身》等书法墨本,就会发现,这种圆线条在书法作品中的体现,甚至有时会潜意识地让我们忽视掉字形结构本身,尤其是欣赏草书的时候。忽略其他,我们仍然能感受到美。

理解了这些,我们再探讨如何获得这样的线条。

我们的经验是:

笔尖始终在笔画中间,通过调锋来保障这一点;笔头与纸张之间处于平行位置(提按还要有的),包括撇、捺。根据字的大小,选择枕腕、悬腕、悬肘。分别以腕、肘、肩为支点,运腕、运肘,甚至整个前臂。

初练习时,在纸上画横,画竖、画圈,获得笔感、纸感、笔锋的运行控制。通过墨的浓淡干湿焦,感知笔的运行力量感。为节约起见,可以由淡入干,一张纸可重复使用。

起笔收笔严格按照规范走,同时调整呼吸,一气呵成。

入笔时练习方笔、圆笔的入纸,收笔时练习回锋、顿挫提按。画圈时练习腕、肘的灵活度,始终保证笔尖在笔画中间,有用犁犁地的感觉,笔头下沉,切记撅笔、轻佻。

练习的过程,也在锻炼执笔的虚实和手指对毛笔的掌控。

同时观察线条的质感,要慢,留得住墨。

我们说所说的圆线条,还可以这样理解:三维的立体感的,而不是二维的平面的,就是一扫而过的那种。

一段时间下来,基本上就会明白并初步掌握。

过程中选好字帖(建议选墨本),同时读帖,掌握字形结构以及笔划之间的微观转换。

练习时,墨稍干,翻过纸张看你的线条,除了墨重的原因外,看看是否有没有透过来的笔画,若有,说明笔没有送到。

补充一点:选帖要选墨本,因为碑版已经经过镌刻者的二次创作了(追求金石味的另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