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致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字体 > 字体百科 > 正文

字体百科

刘简_为何吐蕃持续二百多年攻打强大的大唐而不打武力孱弱的印度

爱字体2023-05-03字体百科3
本文目录刘简,为何吐蕃持续二百多年攻打强大的大唐而不打武力孱弱的印度?风雨过后的唐太宗是如何从打江山到坐江山的?宫女出宫后下场如何?刘简,为何吐蕃持续二百多年攻打强大的大唐而不打武力孱弱的印度?吐蕃之
本文目录

刘简,为何吐蕃持续二百多年攻打强大的大唐而不打武力孱弱的印度?

吐蕃之所以一直在攻打强大的大唐,主要是因为唐朝的战略价值高,有攻打的意义。至于印度,吐蕃也不是没打过,而且几乎打下了大半个印度。只是印度的战略价值,实在不高,所以吐蕃打下来之后,也没有实行有效的统治。

刘简_为何吐蕃持续二百多年攻打强大的大唐而不打武力孱弱的印度

公元6世纪,西藏山南地区的雅隆部开始崛起,逐渐征服高原上的其他部落,统一了整个高原。在此之前,青藏高原上的先民们,一直是以部落的形式生活着,并没有形成一个强大的政权,而且人口数量也比较少。直到雅隆部开始崛起之后,高原上的诸多部落,才终于被统一起来。

高原统一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之后,才最终完成的。当高原逐渐完成统一之后,这个新生政权的名字,就叫做吐蕃。而吐蕃当时的首领,则是松赞干布。

松赞干布即位的时候,中原地区正处于唐朝时期,而且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

统一了高原之后,松赞干布开始将目光投向高原以外的地方。此时的吐蕃政权,正处在高原历史上的一个巅峰,一个前所未有的强大时期。所以松赞干布觉得,或许可以率领吐蕃,向外进行扩张。

而吐蕃想要扩张的话,其实就只有两个方向而已。一个是向南,向印度方向扩张。另一个是向北或者向东,这两个方向当时都处在唐朝的势力范围之内。要么就是唐朝的直辖地盘,要么就是唐朝的属国。

这两个方向,松赞干布都曾经做过尝试。

公元638年,松赞干布以迎娶唐朝公主的名义,进攻唐朝松州。在此之前,吐蕃刚刚打败了吐谷浑,而吐谷浑则是当时唐朝的属国。对于吐谷浑被攻击一事,唐朝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太放在心上,只是消极应对,这让吐蕃产生了一种错觉,认为唐朝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强大。于是在公元638年的时候,松赞干布率军侵犯唐朝直属的松州地区,打算进一步试探唐朝。

但这一次,强盛的大唐却给吐蕃上了一课。

得知松州遭到入侵之后,李世民当即派吏部尚书侯君集,统领五万精锐唐军,前去抵挡吐蕃的进攻。结果还没等到唐军主力抵达,先锋牛进达就已经率领先锋军队,将吐蕃大军杀的大败了。

经此一役之后,吐蕃算是彻底领教了唐朝的厉害,再也不敢轻易进犯唐朝。而唐朝这边,为了安抚吐蕃,则是派出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嫁给了松赞干布。

此后的几十年里,吐蕃一直对唐朝保持着臣服的状态,根本不敢和唐朝开战,最多也就是为难一下唐朝的属国。虽然眼馋唐朝的富庶,但鉴于唐朝的强大,吐蕃也不敢有别的心思。

而在印度那边,那就截然不同了。

当时的印度,正处于分裂的状态当中,小国林立。其实在历史上,绝大多数时间,印度这一块都是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这样的印度,自然无法抵挡强大的吐蕃。

吐蕃的第一个目标,是尼泊尔。松赞干布在位时,恰逢尼泊尔国家内乱,吐蕃趁机出兵,帮助失势的国王复位。自此之后,尼泊尔便成了吐蕃的一个属国。

再比如,唐朝使臣王玄策,出使印度,希望印度诸国能够臣服于唐朝。但是当时的印度并不知道唐朝的强大,非但没有称臣,反倒打劫了王玄策使团。恼羞成怒的王玄策,直接前往吐蕃,向吐蕃和吐蕃周围的十几个唐朝属国借兵,最后借来了近两万军队。靠着这支大军,王玄策横扫印度中部。最后王玄策将俘获的印度王室,全部带回唐朝。但打下来的印度地盘,基本上都落入了吐蕃的势力范围。

而到了唐高宗时期,吐蕃更是再一次大举入侵,几乎洗劫了整个恒河流域,让恒河流域诸国,都成了吐蕃属国,每年都要向吐蕃进贡。

不过,吐蕃虽然打下了印度,但却并没有对当地实行有效的统治,只是将当地的国家收为属国。之所以如此,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因为吐蕃本身是个高原游牧政权,不懂怎么管理广袤的地域。印度那边,吐蕃能打得下来,但却无法统治。既然如此,还不如保留当地的政权,让当地政权每年进贡更有好处。

第二,吐蕃本身人口不多,想要对当地实行有效的统治,首先需要有足够的吐蕃人过去统治,但吐蕃本身的人口数量,以及人口文化水平,显然不足以满足这个条件。

第三,印度那边是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这让常年生活在高原上的吐蕃人,很难适应。短时间内打仗可以,但长时间生活的话,那就太困难了。

最关键的是,天竺当时很穷!单以富庶程度来说,远比不上唐朝。就算打下来了,也没多少油水。打仗和统治的成本,远比得到的好处更高。既然这样,吐蕃人自然不愿向印度方向发展。就算打赢了仗,也只是将当地收做属国,仅此而已。

至于为何后世很多人会感觉,吐蕃没怎么打过印度,会产生这样一个历史错觉,则是因为印度本身的历史记载原因。中国从汉朝开始,每一个朝代都会详细记录历史,而且还要为前朝修史。因为有详尽的历史记载,所以我们对吐蕃每一次入侵唐朝,都了解得比较清楚。

但是印度不同。

印度本身没有记载史书的习惯,印度一直处在分裂的状态当中,没有大一统的这个概念,所以也没有修史的概念。而吐蕃方面,同样也是如此。因为没有详细的历史记载,所以吐蕃对印度方面的进攻,就只有极少数历史学家通过考证之后,才能知晓了。

而唐朝这边,情况则是另外一回事了。

唐朝很强大,这不假。这种强大,足以让吐蕃收起所有不臣之心,老老实实做唐朝的属国。但同时,唐朝的富庶和繁华,也让吐蕃眼馋。唐朝的战略价值,实在是比印度大太多了。

所以,吐蕃就只能开始等待,等待唐朝的衰落。在此期间,吐蕃最多也就只能向西域扩张一下,西域的富庶,同样是吐蕃眼馋至极的。而且,掌控了西域,就能掌控丝绸之路,同样有很大的好处。偶尔和唐朝产生一些边境摩擦,也不敢和唐朝全面撕破脸。

几十年之后,吐蕃终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机会。

唐朝这边,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开始迅速衰落。唐朝衰落之后,吐蕃趁势而起,不但一举掌控了整个西域,甚至还一度攻入唐朝腹地,攻破了长安城。因为有详细的史书记载,后人自然对这段历史,印象更深刻一些了。

风雨过后的唐太宗是如何从打江山到坐江山的?

玄武门之变与即位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为唐高祖,并立世子李建成为太子。太原起兵是李世民的谋略,高祖曾答应他事成之后立他为太子,但天下平定后,李世民功名日盛,高祖却犹豫不决。太子李建成随即联合四弟齐王李元吉,共同排挤李世民。同时,高祖的优柔寡断,也使朝中政令相互冲突,加速了诸子的兵戎相见。

此后,长兄皇太子李建成知李世民终不肯屈为人臣,而李世民也认为是自己奠下唐朝开国的基业,遂与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猜忌日深,两派大臣之间互相倾轧。李世民曾在李建成东宫饮酒,吐血数升,怀疑李建成下毒。

其中宰相裴寂、谋士王珪、魏徵、东宫卫士将领薛万彻等追随李建成、李元吉。秦府谋士杜如晦、房玄龄,将领秦叔宝、尉迟敬德、段志玄、侯君集、王君廓等跟从李世民。宰相陈叔达、朝臣长孙无忌等暗中支援李世民。其余将领李靖、李世𪟝,大臣宇文士及等保持中立。

武德九年,突厥侵犯唐边境,李建成向高祖建议由李元吉做统帅出征突厥。太子府率更丞王晊告诉了秦王:李建成想借此控制秦王的兵马,并准备在昆明池设伏兵杀李世民,于是李世民决定先发制人。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626年7月2日),李世民在首都长安城宫城的北门玄武门附近射杀皇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史称“玄武门之变”。

此后高祖让出军政大权予秦王,而建成、元吉则被宣布为作乱者,诸子则遭诛杀并从宗籍中除名。三天后(六月初七癸亥日,7月5日),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诏曰:“自今军国庶事,无大小悉委太子处决,然后闻奏”。八月初九甲子日(9月4日),高祖退位称太上皇,禅位于李世民。李世民登基,是为唐太宗。当年十月,追封李建成为息隐王,李元吉为海陵剌王。次年改元贞观。642年,追复李建成为隐太子,李元吉为巢剌王,并将皇子李福过继李建成为嗣(后来另一皇子李明也在唐高宗年间被出继李元吉为嗣)。

贞观之治

内修政理

阎立本所绘的《步辇图》,图为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禄东赞。

贞观二年(628年),当时的人口已因隋末战争而锐减,此时唐朝只有290万户,经太宗君臣23年的努力,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并稳定发展,至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人口达到380万户,奠下了高宗、武则天、玄宗年间大唐盛世的基础,史称贞观之治。

贞观二年四月二十六壬寅日(628年6月3日),朔方人梁洛仁杀夏州割据势力首领梁师都,归降唐朝,唐朝统一全国。贞观四年(630年),太宗令李靖出师塞北,挑战东突厥在东亚的霸主地位。唐军在李靖的调遣下,灭亡东突厥,太宗因此被西域诸国尊为“天可汗”。在位期间,积极推行了府兵制、租庸调制和均田制,并加强科举制等政策。

在民族政策方面,太宗一方面扩张疆土,另一方面又接受了拓跋魏、北齐、北周二百多年的历史现实,提出其蕃汉兼包、一视同仁的民族政策。李世民曾对他的左右大臣说:“自古帝王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视朕如父母。”

太宗本身也是个既英武又善辩之人,但是有鉴于帝位得之不易,加上隋炀帝本人亦以雄健尔雅善辩闻名,隋却因此铸下灭亡的大错,因此在位期间,太宗鼓励群臣批评他的决策和风格。其中魏徵廷谏了200多次,在廷上直陈太宗的过失,在早朝时多次发生了使太宗尴尬、下不了台的状况。晚年的太宗因国富民强,纳谏的器度不如初期,偶尔也发生误杀大臣的遗憾,但是大致上仍克制、保有纳言的风范。641年,唐室文成公主下嫁于吐蕃的松赞干布。

太宗即帝位不久,按秦王府文学馆模式,新设弘文馆,进一步储备天下文才。另外,太宗精擅书法,以行书写碑,称“飞白”,闻名后世。著名作品有《温泉铭》、《晋祠铭》等。晚年太宗著《帝范》一书以教戒太子李治,总结了他的施政经验,同时自评一生功过。史家曾疑太宗生前,指定以东晋书法大家王羲之所作《兰亭集序》为陪葬品。近年据考古学家和历史学者研究,《兰亭集序》应该不在太宗之昭陵,而在高宗、武则天所合葬的乾陵之中。

唐太宗与身边大臣魏徵、王珪、房玄龄、杜如晦、虞世南、褚遂良等的对答也在开元十八(730年)、十九年间被吴兢辑为《贞观政要》一书,以发扬太宗励精图治的治国精神。

灭东突厥与薛延陀

武德九年(626年)八月,因唐朝发生玄武门之变,政局不稳,东突厥伺机入侵,攻至距首都长安仅40里的泾阳(今陕西咸阳泾阳县),京师震动。此时,长安兵力不过数万,刚刚即位的太宗被迫设疑兵之计,亲率高士廉、房玄龄等6骑在渭水隔河与颉利可汗对话,怒斥颉利、突利二可汗背约。《唐语林》记载太宗“空府库”赠予颉利可汗金帛财物,以求突厥退军,并与之结“渭水之盟”,突厥兵于是退去。之后,太宗励精图治,并且挑拨颉利、突利二可汗和突厥与铁勒诸部的关系。627年,东突厥内部出现分裂。反对颉利可汗的薛延陀、回纥、拔也古、同罗诸部落对其变革国俗和推行的政令不满,另立薛延陀为可汗。突利可汗也暗中与唐联络,并与颉利可汗决裂。同时东突厥又遇到大雪气候,牲畜大多被冻死饿死,突厥势力渐弱。太宗于629年八月任命李靖、李世𪟝、柴绍、李道宗等为行军总管,出兵征讨东突厥。630年三月颉利兵败被俘,东突厥灭亡。唐朝在东突厥突利可汗故地设置顺、祐、化、长四州都督府,颉利可汗故地置定襄都督府、云中都督府。

东突厥灭亡后,薛延陀的真珠可汗乙失夷男接管了东突厥的故土。薛延陀表面臣服于唐朝,暗中却扩充自己的力量。639年,太宗试图恢复东突厥,立俟力苾可汗阿史那思摩,以抗衡薛延陀的崛起,薛延陀为避免新恢复的东突厥站稳脚跟,与其进行了多次战争。为保住东突厥,李世𪟝在641年进攻薛延陀,并取得了胜利。但是644年,趁太宗征伐高句丽的机会,薛延陀部队发起新一轮攻势,击败东突厥,迫使阿史那思摩逃回云州。随后,高句丽寻求薛延陀援助,但夷男希望避免与唐朝直接战斗。645年,夷男死后,他的儿子多弥可汗拔灼开始和唐军作战。646年,唐军反击并打败拔灼后,薛延陀的附庸回纥、铁勒等部落出兵,将他杀死。拔灼的堂兄伊特勿失可汗咄摩支向唐军投降,薛延陀灭亡。太宗于铁勒故地设六府七州:瀚海府(回纥)、金微府(仆骨)、燕然府(多滥葛)、卢山府(思结)、龟林府(同罗)、幽陵府(拔野古)。七州:皋兰州(浑)、高阙州(斛薛)、鸡鹿州(奚结)、鸡田州(阿跌)、榆溪州(契苾)、蹛林州(思结别部)、窴颜州(白霫)。由燕然都护府管理,治所在阴山之麓(今内蒙古杭锦后旗),辖境东到大兴安岭、西到阿尔泰山、南到戈壁、北到贝加尔湖的整个蒙古高原。

和亲吐蕃

634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遣使与唐朝修好,唐朝也派臣入蕃。636年,松赞干布派专使去长安请婚,唐朝不允许。638年,松赞干布遂借口唐朝属国吐谷浑从中作梗,亲自指挥大约20万吐蕃军,开始攻击唐朝的松州(今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但同时松赞干布又派遣使者到唐朝国都长安再次请求,并宣称他们打算欢迎公主。唐太宗派侯君集为当弥道行军大总管指挥5万军队,执失思力、牛进达、刘简协助,援救松州。与此同时,吐蕃军正在围困松州的首县-嘉诚(今四川松潘),但唐军先遣部队在牛进达指挥下,打败了吐蕃军。唐军在松州大胜吐蕃军,但唐朝也见识到了吐蕃的力量。640年,松赞干布又派大臣禄东赞使唐求婚,唐太宗便以宗室之女文成公主许嫁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并派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持节护送。641年文成公主入蕃,《新唐书》记载松赞干布亲迎于柏海,文成公主进蕃时把各种汉地的生产技术转入吐蕃。

设立安西四镇

唐太宗时期与西域诸国战争示意图

唐太宗灭东突厥后,开始对西域(即现代新疆和中亚地区)的西突厥以及一些松散结盟绿洲国家的施加军事实力,其主要针对西突厥,以恢复两汉以来对西域的统治。高昌王麹文泰与西突厥欲谷设联合,阻碍西域商路,进攻唐朝的伊州。639年冬,太宗以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率兵出击高昌王麹文泰。640年,唐军至碛口,麹文泰惊惧而病死。其子麹智盛即位后不久,侯君集围城,麹智盛降唐军。高昌国三州、五县、二十二城,八千户、三万余人归属唐朝,高昌国结束。唐朝在高昌设置西州。

吐谷浑可汗伏允听信大臣天柱王的建议,屡次侵犯唐朝的西部边境,634年,扣留唐朝使者赵德楷,六月,太宗以段志玄为行军总管,讨伐伏允,十二月,又以李靖、侯君集、李道宗等为行军总管,大举讨吐谷浑。635年,伏允败走,被部下所杀。伏允之子慕容顺杀死天柱王,自立为可汗,投降唐朝,太宗册封慕容顺为吐谷浑可汗。慕容顺死后,636年,太宗册封慕容顺之子诺曷钵为吐谷浑可汗。

640年,唐朝在交河城设安西都护府,用以针对西突厥和管理西域。644年,西突厥的盟友焉耆攻打西州,安西都护郭孝恪为西州道行军总管,讨伐依附西突厥的焉耆,占领焉耆,俘虏国王龙突骑支,但后来焉耆再次脱离唐朝。648年,唐太宗派遣阿史那社尔、郭孝恪率军讨伐依附西突厥的焉耆和龟兹(今新疆阿克苏),征服两国。然后疏勒和于阗归附唐朝,将安西都护府迁至龟兹,抚宁西域,统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国,史称安西四镇。

贞观四年,西域诸国君主在长安尊称太宗为“天可汗”,意为天下总皇帝或天下共主。“天可汗”除了是一种对唐朝皇帝的荣衔,还是一种有实质意义的国际组织体系,以维持当时各同盟国的集体安全。

征讨高句丽

唐太宗征讨高句丽示意图

642年,高句丽东部大人渊盖苏文杀死荣留王后立高藏为王并自封为“大莫离支”摄政。为征讨渊盖苏文和保护唐朝的盟友新罗,唐太宗认为有必要对高句丽开战。644年,太宗率领李世𪟝、李道宗、张亮和长孙无忌统军10万亲征高句丽。645年,太宗冲破高句丽的防线准备攻打高句丽国都平壤,似乎大功在即。不料在安市(今辽宁鞍山)受阻,再也无法前行。在这之后,太宗对高句丽的进攻仅维持在一些小规模的突袭。646年,唐朝与回纥击灭薛延陀后,647年,唐太宗令牛进达率兵从海上、李世𪟝率兵从陆路攻打辽东半岛。648年,太宗再派薛万彻率军从海上攻打鸭绿江口。随后,唐开始集结陆海部队准备在649年再一次大规模攻高句丽。不过太宗于649年去世后,新皇帝唐高宗暂停东征的计划。668年,高宗联合新罗灭亡高句丽,载籍户数69.7万。并建立安东都护府等加以控制辽东。

贞观疆域

唐太宗贞观年间的唐朝疆域616年至649年唐太宗李世民统治的疆域不同颜色表示唐太宗李世民征服的亚洲地区山西(617年,李世民鼓励父亲、太原太守李渊起兵反隋)隋之唐国公(618年)建立唐朝(618年,626年前完全拥有前隋领土)削平东突厥(630年-682年)以上三部分为唐太宗固定统治的疆域吐蕃接受唐的册封(641年-670年)平定西突厥(642年-665年)(同上)并绿洲(640年-648年:绿洲北部;648年:绿洲南部)图中无显示:征高句丽(661年-668年)颜色最深的两色为唐朝固定的疆域,较浅的西、北二方受唐廷之边政之都护府管辖,西方之吐蕃则仅结亲同盟友好往来(不包括灭高句丽之后所设的安东都护府之辖境)。边界为标示唐室律令影响力之用,非终唐世皆如是。

在北方,贞观四年(630年),唐军灭亡东突厥,漠南成为唐势力范围。贞观二十年(646年),又一举消灭了薛延陀汗国,至此大漠南北广大地区皆为唐的势力范围。唐朝廷在漠北设立安北都护府,在漠南设立单于都护府,建立了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后改名余吾州,今安加拉河地区)、西及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

在西北,贞观四年,唐朝廷在伊吾七城设立西伊州,开始经营西域。贞观二十二年(648年),郭孝恪击败龟兹国,把安西都护府治所迁至龟兹。

在东北,644年唐太宗征讨高句丽未果,唐高宗在668年乃联合新罗灭高句丽,设立安东都护府。

在青藏高原上,吐蕃日渐兴起,至六世纪末与吐谷浑、苏毗为高原上三大势力。七世纪初,赞普松赞干布即位,统一了高原,又征服了位于西藏西部的苏毗、阿里地区的羊同和尼婆罗(今尼泊尔)。松赞干布于634年遣使与唐朝修好,唐朝也派臣入蕃。636年,松赞干布派专使去长安请婚,唐朝不允,638年,松赞干布遂借口唐朝属国吐谷浑从中作梗,出兵入侵吐谷浑,唐军在松州大胜吐蕃军。640年,松赞干布又派大臣禄东赞使唐求婚,唐太宗便以宗室之女文成公主许嫁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并派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持节护送,吐蕃赞普遂接受唐朝的册封。

晚年失算渐不克终

面对自己空前的文治武功,太宗到晚年也出现一些过失。首先纳谏不如贞观早期积极,比如贞观十年,魏徵发现他“渐恶直言”。其次奢侈之风日重。不过晚年他还是能反省自己过度奢靡的错误。司马光说唐太宗:“好尚功名,不及礼乐,父子兄弟之间,惭德多矣”。同时,太宗晚年也由早年的清静转为奢纵,营建宫殿,计划封禅泰山等,并自辩“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魏征因此谏到“恐非兴邦之至言,岂安人之长算?”不过由于太宗晚年能够清醒认识自己的问题,所以也能进行调整,因此虽然太宗晚年存在这些过失,最终没有出现败亡的危机,“功大过微,故业不堕”,维持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诸子夺嫡

《资治通鉴》记载,太宗贞观十七年废太子李承乾之后、改立李治为皇太子之前,李世民之三子一弟(长子李承乾、四子李泰、五子李祐、及七弟李元昌)俱谋取帝位,致太宗心灰意冷之曲折,史载:“承乾既废,上御两仪殿,群臣俱出,独留长孙无忌、房玄龄、李世𪟝、褚遂良,谓曰:‘我三子一弟,所为如是,我心诚无聊赖!’因自投于床,无忌等登前扶抱,上又抽佩刀欲自刎,遂良夺刀以授晋王治。”

去世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正月,唐太宗撰写《帝范》十二篇颁赐给太子李治。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得了痢疾(一种传染病),医治最终无效(一说是服用天竺长生药无效),命李治到金掖门代理国事。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649年7月10日),唐太宗李世民崩逝于终南山翠微宫含风殿内,享年五十一岁,在位二十三年,初谥文皇帝,庙号太宗,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加谥文武圣皇帝,唐玄宗天宝八年(749年)加谥文武大圣皇帝,天宝十三年(754年)加谥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安葬于唐昭陵(位于今中国陕西省礼泉县东北50多里山峰上)。

宫女出宫后下场如何?

在中国古代,人世间最美丽的那一群女子,一定就是——宫女!都在经过层层选美后,集中在了皇宫里。以明代为例,一个宫女通常是这样选出来的:

首先是海选,由宦官在全国各地13—16岁的良家少女中选出最拔尖的5000人,并将她们集中起来;然后是初筛,从这5000名少女中,将那些最胖的、最瘦的、最不出彩的大约1000人淘汰;然后进一步筛选,仔细观察剩下人等的五官、头发、皮肤、声音、仪态等,只要有一项有瑕疵都会被淘汰。这时大约还剩下2000人;再然后是精选,这时要用尺子细量少女们的手足,还要考察她们的步资与风韵等。这时大约会淘汰1000人。最后剩下的这1000人,才能被送入皇宫充当宫女,服侍后宫里唯一的那个男人和诸后宫妃嫔。

由此可见,这1000人是绝对是真正的几十万里挑一!天下间最美丽的那部分女子全都集中在了这里!

可是,这些女子在成为宫女后,等待她们的又将会是怎样的命运呢?是帝王的玩物?还是深宫里的杂役奴仆?她们在宫中如何排解寂寞情愫呢?她们还能再出宫吗?如果能出宫她们的结局又会是如何?

带着这些问题,接下来,我们便一起穿越千年历史,去看看宫女们的百样人生。

中国古代各皇朝后宫中的宫女概况。

在汉朝之前,不管是秦朝还是春秋战国,或者更早的时期里,宫女的来源是战争中战败一方的女性家眷,或者女奴隶、罪犯的女家眷等。

所以这时候宫中的宫女数量并不多,顶多就是几十人,比如刘邦建立汉朝的时候,宫女就只有十几人。

但随着国家承平日久,君王的享乐思想便日益不可遏止。这整个天下都是我的,为何不能将全天下最美的女人们全部搜罗到身边来呢?

于是,之前那种召宫女的制度,就被改为了由朝廷派出大批人员,去各地民间挑选那些年龄在13—20岁的、最美丽的良家女子送进宫中。

统治者还给这种行为安上了诸如“选美”、“采女”等名字,搞成了一个非常严肃的国家政治活动。

就像科举考试一样,还有一套严格的规矩。参选女子必须出自良家,即非医、非巫、非商贾和百工的人家,这些人家的女儿就叫良家子。

古代“选美”

从汉朝初年过去几十年后,到了第七任皇帝汉武帝时,宫中的宫女数量已经突破了1000人;到了汉恒帝时,其后宫聚集的美人数量高达五六千人。

到了三国之后的晋朝时期,晋武帝司马炎后宫中的美女数量突破了10000人!到了唐朝的唐玄宗李隆基时期,其后宫宫女人数甚至跃升到了40000人!说来实在令人咋舌。

到明朝时,皇帝后宫宫女的数量为9000人,后宫中每年光花出去的脂粉钱就高达40万两白银!足可以养一支边防大军。

宫女入宫后等待她们的是何种命运?

1、一生孤独寂寥,凄苦终老。

良家美女一旦被选为宫女,便再也不能同家人团聚,从此只能深锁宫中,与外界隔绝。只有极少数的才能获得帝王的临幸和宠爱被升为妃嫔,但绝大多数宫女都是在寂寞凄清中孤独度日。

所以在古代关于宫女寂寞凄凉的诗句数不胜数,如“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如“故乡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写出“曾经沧海难为水”的那个唐代诗人元稹,就曾写过一首名为行宫的五言诗,道尽了宫女一生的凄苦、寂寞,与哀怨——

唐·元稹《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元稹写这首诗的时候,唐玄宗已经去世几十年了,但是他当初在位时的后宫宫女们都还在。随着时间一年年过去,宫女们守着凄冷的行宫,从当初的红颜少女活活熬成了白发老妪,最后只能无事闲聊唐玄宗的八卦,以打发枯燥、无味、无趣的时间。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2、和太监虚应故事玩“对食”,互慰孤寂。

后宫之中,只能有一个男人,那就是皇帝,除此外都是女人和太监。人都说皇上的后宫有三千佳丽,其实如上文所说,很多皇上的后宫佳丽都不止3000。

但皇帝只有一个,这么多的佳丽是绝对顾不过来的。那宫女们正青春红颜,少女情怀,怎样排解自己的寂寞情愫呢?这就只能找宫内是男人又不是男人的——公公们。

这种情况便称为“对食”,对食的原意是指搭伙共食,但后来的意思就逐渐变成了“无性行为的处对象”,主要用于描述宦官和宫女的恋爱关系。

所谓“宫掖之中,怨旷无聊,解馋止渴,出此下策耳。”对食的现象从汉朝开始直到明清,在后宫中都是极为正常和普遍的一种现象。甚至在宫中没有对象与其对食的宫女或宦官还会遭到旁人的讥笑。

隋唐五代时期·《宫词》:莫怪宫人夸对食,尚衣多半状元郎。

3、任主上予取予求,肆意打杀。

宫女入宫后,就再没有自由身了,是属于皇家可以任意摆布和使唤的私有财产。这要是遇到一个贤明有德的君王还好,要是遇到残暴嗜杀、好色成性的主,那宫女的下场往往是极其惨烈的。

为防止宫女反抗,历朝历代对宫女的刑罚都十分严格,宫女往往一个细微的错误都有可能随时被打杀。

翻阅诸多史料记载后,发现明代宫女的命运是最为凄惨的。明成祖朱棣在位时,就曾因自己两个宠妃之死,而迁怒于宫女宦官们,前后两次共屠杀宫女及宦官数量高达3000人之多!

到了明世宗嘉靖皇帝,又因炼制“长生不老丸”,便取那些13、14岁宫女们的经血为药引。为了保持经血的洁净,又要求少女们在经期不能进食,只能吃桑叶、饮露水,给她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伤害。

后来有十几名宫女忍无可忍,愤而趁嘉靖皇帝熟睡之际用绳子试图将他勒死,不料因为手法不到位没有成功,于是这帮少女尽皆被凌迟处死,死状极其惨烈。

《明宫词》:世宗性卞,待宫人多不测,宫人惧。

4、成为殉葬品。

皇帝驾崩后,宫人们以活人之身被随同一起埋在陵墓内为他殉葬,这样惨无人道的事情从夏朝开始,一直到明清时期,除了在唐宋两朝较少发生之外,其他历朝历代都屡见不鲜。

特别是明朝时期,被朱元璋开了殉葬之先例,朱元璋死时,殉葬的嫔妃就有46人,更有宫女无数。

《明史·后妃传》:太祖崩,宫人多从死者。

后来的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都曾用宫女及妃嫔殉葬。直到后来的明英宗朱祁镇,在临死之前思虑再三最终做出了废除殉葬制度的决定,这也成为了其在位时最大功绩。

但到了清朝,殉葬制度又死灰复燃,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去世时都有宫人殉葬。到了康熙皇帝在位时,才废除了这个残忍的制度。

残忍的“人殉”制度

宫女入宫后,还能再被放出宫吗?

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只有两个朝代允许宫女在到了一定的年龄之后可以出宫,一个是汉朝,一个便是清朝。

在其他朝代,一旦当了宫女,便终身是宫女,除极少数宫女能得皇帝宠幸飞上枝头变凤凰外,绝大部分都是在宫中日复一日的辛苦劳作中逐渐老去。

“入时十六今六十”,待到青春逝去、娇颜不再,她们便只能在尼姑庵中与古卷青灯共度余生,或被发配到帝王陵寝侍奉先王,了此残生。

唐·白居易《上阳白发人》:上阳人,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

那汉、清两代,那些宫女出宫后命运又如何?

在汉朝时期,因为在民间“采女”以充宫女的制度刚刚兴起,所以当时对宫女的制度也没这么残忍。所以汉朝宫女在年龄到30岁左右时,没有得到皇帝临幸过的是可以出宫嫁人的,并且还能获得一笔不菲的嫁妆费。

汉朝宫女出宫后,尽管她们年龄已经比较偏大了,错过了最佳结婚年龄。但她们拥有姣好的容貌和得体的礼仪,再加上丰厚的嫁妆,嫁人不存在什么问题。

当然,也有部分宫女见识过皇宫中的奢华,导致自己眼界太高、太挑剔,也很难找到心仪的对象,最终只能孤独终老。

汉代宫女服饰

而清代,则是中国古代王朝中宫女待遇最好的一朝!为什么呢?因为清朝不同于其他朝代从民间选宫女,清朝的宫女都出自内务府上三旗的包衣任职佐领、管领以下家庭的女儿。

再加上在清朝,八旗子女都是“高人一等的贵族”,所以“宫女”相对而言也是较为高贵的一种身份,连主子都不能随意打骂。

在乾隆四十三年,乾隆皇帝爱妃惇妃就活活打死过一名宫女,在宫引发了轩然大波。事后,乾隆皇帝将惇妃“妃”的封号降为“嫔”,并通谕后宫,让大家引以为戒。

乾隆通谕:“惇妃即著降封为嫔,以示惩儆;并令妃嫔等嗣后当引以为戒,毋蹈覆辙,自干罪戾”

清朝时规定,宫女在年25岁就可以出宫,出宫的女子都会获得不菲的赏银,在皇太后、皇后、贵妃、妃等跟前伺候的,由主子自行看着办给赏银。

而更低一等如在常在、答应身前伺候的,“进宫十五年以上的赏银三十两,十五年以下的赏银二十两,十年以下的赏银十两,皆由官赏支给”。

清朝宫女身份因为不同于其他朝代,而且她们在出宫后还有着不菲的嫁妆,所以都是不愁嫁的,甚至还是人人追捧的“香饽饽”。

清朝灭亡后,紫禁城的宫女被陆续解散,遣送出宫。这一大批宫女中,年轻貌美者,要么嫁给富贵人家为妾,要么嫁到普通人家为妻。但也有一部分,由于家中贫穷而沦落到了八大胡同等地。

所以,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除了极个别朝代以外,大部分朝代的宫女都是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一旦成为宫女只能孤苦一生,出宫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些可伶的女子都是封建帝王制度下的牺牲品,就算她们被放离了皇宫这个囚牢,但外面早已物是人非,她们不但回不到过去,离开皇宫生活的她们,也大概率走不向未来。

这群天下间最美丽却又最孤寂的女子;最遥不可及却又最卑微的女子,是中国古代整个封建时代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