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致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字体 > 字体百科 > 正文

字体百科

王左中右_要不要将戒尺重新交回老师

爱字体2023-07-17字体百科10
本文目录王左中右,要不要将戒尺重新交回老师?保定府的狗腿子?谁能解释一下为什么称吕不韦为相邦而不是丞相?清朝王府一般多大?为什么同样都是在医院养伤?王左中右,要不要将戒尺重新交回老师?是的保定府的狗腿
本文目录

王左中右,要不要将戒尺重新交回老师?

是的

王左中右_要不要将戒尺重新交回老师

保定府的狗腿子?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要一个个来看。

京油子

京油子,指的是油嘴滑舌、做事油滑的部分北京人。

这个说法是从清朝中后期开始的,到解放初期。

当时的北京不是今天的概念,而是指北京城墙内。

这里有一些居民的嘴皮子很厉害,用今天话来说就是坐着可以侃大山一天,而且说的还很精彩。尤其厉害的是,他们可以正着说,可以反着说,总之怎么说都似乎有些道理。

代表人物是王朔。

王朔的小说里面有很多北京方言,有人说就是将他平时同别人侃的内容写出来。

还有人说,平时王朔同朋友侃的内容更精彩。

同时,做事比较油滑,很少得罪人,四面八方都尽量保持好关系。

代表人物就是话剧《茶馆》里面那群人。这些在市面上混的人,除了不识时务的常四爷,其余各种人基本都是八面玲珑,谁也不得罪。

这是因为北京是首都,这里面有权有权有实力的人众多,谁也不能随便得罪。

就比如二德子这种地痞流氓,也能召集不少人来打群架,一般人真得罪不起。

哪怕是老太监庞太监威风八面,是太后身边红人,也能够同茶馆里面三教九流保持面子上的和睦。

在流氓头子马五爷向庞太监请安时,老太监也保持礼貌。

茶馆中的人,基本人人都会说话,都是挺油滑的人。

为什么北京会这样,其他地方却没有这么扎堆出现?

主要清代北京城墙内大部分居民是旗人。其他城市虽然也有满城,但没有北京人数这么多,这么聚集。

在清代旗人很多是国家养着,就像常四爷和松二爷什么都不干,每个月都有生活费,两人每天就养小鸟、喝喝茶。

这样的旗人很多,他们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为了打法时间有的吹拉弹唱自娱自乐,有的打牌下棋,有的则养鸟遛狗,更多的则是吹牛侃大山。

所以,这些旗人的嘴皮子功夫都是很厉害的。

后来满清王朝垮台,这些旗人失去了每月国家提供的生活费,又没有生活技能。很多人只能利用吹拉弹唱侃大山的本领,拿出来谋生,比如拉琴、唱戏、唱小曲、说相声等等。

解放军攻入北京以后,当地搞文艺的大多是旗人。这些人也就逐步渗入了文化界,到今天也是如此。

需要说明的,当年搞文艺的可不是什么好工作,被称为下九流,同乞丐、妓女差不多,社会地位低下,正经人家孩子是不去做的。

也就是郭德纲说的:说相声的没几个是好人。

另外,搞这行也赚不到多少钱。除了极少数明星以外,绝大多是连混口饭吃都难。

老北京认为当年搞文艺的同倒卧(北京方言,因饥饿、寒冷而死在街头的流浪者)只有一步之遥。

不过,这都是以前的事情了。解放以后这种情况就不多了,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只有少数北京游民和边缘基层才如此。

比如王朔当年辞职创业,结果做什么亏什么,连饭都吃不上,被迫才走了文艺这行。

王朔这样的,在北京还是少数,时代不同了。

不过,北京人嘴皮子还是比较厉害的,在全国可以排行前3。

萨沙有个很好的同学就是北京人,他还属于不太擅长讲话的,嘴皮子比普通人厉害好几倍。

卫嘴子

天津古代叫做天津卫,明代初期建卫。

天津卫建立以后,就是一个重要的运输中心,还是港口城市。

天津的特点是有很多东西南北的人,这里做生意哪怕做小生意的,都要同各色人等打交道,还要做好生意。

这同高高在上的北京旗人是不同的,天津卫混的人一样要会说话,同各种人都能拉近关系,以便于做生意获利。

其实做生意的商人,在古代同媒婆一样能说,本来就是要玩嘴皮的职业。因为很多商品其实差不多质量,卖得好卖的坏,很多就靠嘴巴宣传。

天津人很擅长这点,同也是优胜劣汰的结果。

从某种意义上说,卫嘴子更擅长说话。因为京油子说话只是在市面上混混而已,卫嘴子则要靠嘴皮子吃饭。

很多说相声的都是天津人,也就是这个意思了。

另外就是天津话本身也很有意思,天南海北的人大体能够听懂,腔调很有趣。

当年民国大总统曹锟还考虑将天津话作为国语!

保定府的狗腿子

当年北京、天津都比较富裕,保定府就差远了,属于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保定府为直隶总督驻地。

需要说明的是,保定府可不是保定城,不是一个概念。

清代的保定府辖:清苑(今河北省保定市)、满城(今河北省满城县)、安肃(今河北省徐水县)、定兴(今河北省定兴县)、新城(今河北省高碑店市新城镇)、唐县(今河北省唐县)、博野(今河北省博野县)、望都(今河北省望都县)、容城(今河北省容城县)、完县(今河北省顺平县)、蠡县(今河北省蠡县)、雄县(今河北省雄县)、束鹿(今河北省辛集市)、高阳(今河北省高阳县)、新安(今河北省安新县)共15县;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市)、安州(今河北省安新县安州镇)共2散州。

但这里民风彪悍,年轻人好勇斗狠,而且多会三拳两脚,学武的人很多。

在清代,很多练武的人出自保定,很多人从事保镖、护院等工作,为有钱人出力,或者为镖局工作。

所谓晚清十大高手,大部分都是河北人。清末在保定又建立军事学堂,培养了不少军事人才。

另外还有个最重要的地方时,清末现代巡警是直隶总督袁世凯搞得,后来直接在北京照着原样搞起来。

1905年9月,五大臣奉命出洋考察遇刺,命令袁世凯在北京成立巡警部。

袁世凯趁机夺取了北京的巡警控制权,1905年他的心腹徐世昌上书朝廷:“再査京城内外城地面宽广,原有巡捕不敷分布……现推行警政,亟须添派巡捕,以重地方。”袁世凯便借机由直隶选调1000多名巡警官弁进入北京,旋即助徐改组北京巡警机构,设立北京城内外巡警厅,由袁世凯及徐世昌的亲信荣勋、朱启钤任厅丞。

由此,袁世凯通过盟兄、亲信徐世昌及袁幕府成员全面接管了京城的巡警大权。=

而老北京人通常和当地的巡警混的很熟,话剧《茶馆》中,那个巡警收了点小钱就为茶馆掌柜王利发帮忙,甚至帮忙拦住大兵们来茶馆闹事。

所以北京人同巡警的关系尚且可以,但这批保定巡警则不一样,软硬不吃,不给面子。

而且那个年代的巡警,被民众成为黑狗子,都是压榨老百姓的一伙人。

就比如茶馆里面那个巡警,虽然帮王掌柜办了点小事,却事事都要收钱。

所以,北京人对保定巡警很不满意,蔑称他们为“保定府的狗腿子”,意思只听袁世凯的。

谁能解释一下为什么称吕不韦为相邦而不是丞相?

丞相和相邦本不是一个概念,如果把吕不韦称之为丞相,那真是折煞了吕不韦的地位。

吕不韦本是一介商人,过着东买西卖的日子,在列国之间奔走。当他结识赢异人时,他觉得赢异人奇货可居,完全可以押上赢异人这个宝,实现自己的抱负。最终,吕不韦扶立赢异人子楚登上秦国王位,因为拥立有功被封为大秦相邦。

相者,相礼者也。春秋时期,诸侯国中主持祭祀的人,称之为“相”。但凡国君祭祀天地,婚丧嫁娶,都有“相”作为主持,这里的“相”可以理解为“祭司”或者“司仪”。

“相”一般是具有一定威望的老臣担任,比如某位前朝重臣,因为在百官中极具威望,就会被认命为相。后来,由于“相”一般具有一定的见识和能力,也逐渐开始帮助国君处理朝政。

相邦起源

相邦一职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晋国,赵魏韩是晋国的三个大家族,他们都有自己的封国,因此赵魏韩三家将自己封国的相,称之为相邦。

相邦不仅有自己的封地,而且统领百官,具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诸侯国中,每当有朝廷大事,君王就会召集相邦和众臣商议,由相邦给出对策,诸侯王只需决策即可。

秦国在秦惠文王之前,爵位最多只是公爵,并没有王的爵位,因此也就没有相邦。秦孝公之前,左庶长和右庶长相当于左右丞相,在众臣中具有较大的实权,一般由德高望重的秦国宗亲担任。而秦人以左为尊,左庶长的权力就大于右庶长。

秦孝公时期:大良造与左庶长制

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商鞅推行军功爵制,百官之首为大良造,相当于丞相的位置。而左庶长与右庶长,则变成了一个没有实权的爵位。大良造由秦国君主认命,而普通将士可以凭借军功升级为左庶长。这样一来,左庶长这个原先只能由贵族担任的爵位,普通人也可以通过军功得到。

秦惠文王首推相邦制

秦惠文王时期,嬴驷始称秦王,就把诸侯王的相邦制搬到了秦国,自此秦国也有了相邦。秦惠文王任用张仪为大秦相邦,纵横捭阖,凭借秦国强大的国力,依靠三寸不烂之舌为秦国奠定了雄霸天下的基础。

秦武王丞相制

秦武王时期,由于樗里疾和甘茂二人都是功勋卓著的老臣,二者不分伯仲,而相邦只能由一人担任,所以认命樗里疾和甘茂为左右丞相。可以看出,相邦的爵位和权力是高于丞相的,相邦只能由一人担任,但丞相可以由两个人分担。

秦庄襄王时期,吕不韦为相邦

秦庄襄王时期,任用吕不韦为相邦,自此吕不韦由一个商人,摇身一变成了大秦相邦。秦庄襄王去世后,太子嬴政即位,吕不韦自然成为监国相邦,除此之外还是嬴政的仲父。相邦吕不韦在位期间,众臣的奏章直接会先由吕不韦批阅,大多数朝政直接由吕不韦处理,并不用告知秦王嬴政。

吕不韦不仅拥有决策朝廷大事的权力,而且拥有一定的兵权。因此,如果将相邦吕不韦,错叫为丞相吕不韦,那可真是差了一大截。

秦始皇丞相制

秦王嬴政即位后,他深知相邦一职权利太大,会极大的削弱王权,于是就直接认命丞相。李斯是秦朝第一位丞相,他辅佐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车同轨书同文,设立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立下了不世之功。

由此来看,相邦一职地位高于丞相,虽然职务差不多,都是辅佐君王,但相邦的地位实在是太高,一旦所托非人极有可能一发不可收拾。燕国相邦子之,是燕王哙的相邦,燕王哙晚年事事都托付给子之,最终导致子之乱国,燕国实力大减。由此可以看出,相邦一职的地位有多高了。

从相邦与丞相地位之差来看,吕不韦的结局也许是历史的必然。秦始皇要想有大的作为,就必须破开吕不韦的枷锁,直接掌管朝政,这样才能将天下统一的大势推行下去。

历史上的皇权和相权,都是一个矛盾体,一个君王要想有大的作为,就必须削弱相权,集中皇权。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制史,就是一个皇权和相权不断斗争的历史。皇权集权不断得到加强,相权不断被削弱,最后朱元璋直接废了丞相制,之后内阁制、军机处陆续出炉,最终把皇权推向至高无上的地位。

@历史方位原创,感谢各位朋友的点赞关注,您的一个小小的赞许,就是我的最大动力!

清朝王府一般多大?

清朝的王府不如明朝王府那么多那么大,清朝的王府都集中在北京城内,有极少数的蒙古王爷的府邸是在内蒙古一带。所以想一想北京城内就那么大的地方还要容纳清朝历史上这么多位王公贝勒做府邸,因此清朝的王府并不会很大。

清朝与明朝不同,明朝的王爷是有封国,分封在全国各地,因此明朝的王府面积大多都是非常大,但明朝的王爷“分封而不赐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而清朝的王爷是可以在皇帝的严格监控下参与政治,不过不能脱离皇帝的监控,所以清朝王爷都居于北京城内。

清朝承袭明朝的制度,在建筑规模、样式、布局上都是有严格的礼制要求,在清朝越级建造宅院是重罪,而且根据清朝的制度来说,只有皇室宗亲的住宅才能被称为府,皇室宗亲的封爵包括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奉恩将军等十二个级别的爵位,也只有这些皇室宗亲的府邸才能被称为府。而外姓大臣权力官职再高和权力再大如鳌拜、和珅等一时权臣,他们的住宅也只能称之为宅第。

所以说在清朝说起王府通常指的就是亲王府和郡王府了。

说起住宅名称,不光现代影视剧搞不明白,连当时也有一些粗莽之官员搞不懂,据《清碑类钞》记载,晚清时期曾国藩的湘军麾下有一名大将叫作鲍超,他的军功很高,被光绪封为一等子爵,他在京城修建了一幢豪华的府邸,当新房建成后,他就想着给豪宅上名号。

按照鲍超的封爵他的府邸应该叫作一等子第,但鲍超行伍出身为人粗莽,就被人戏弄了,他有一个文人朋友就给他说封爵已经为子爵,这个爵位在古代就是一方诸侯,而一方诸侯的居所应该称之为宫,再配上爵位称号。这意思就是让鲍超将府邸牌匾落为子和宫二字。

这两个字不光在现代,在清朝时期也是现代所理解的女性身上的那意思,而且鲍超只是子爵,没有资格称宫,所以鲍超如果真按照这样的二字打造牌匾,那他基本就是犯了逾制之罪,后来好在鲍超没有糊涂到家,当看到这二字牌匾时恍然大悟,赶紧让人作废销毁了已经做好的牌匾,重新规规矩矩打造了一块一等子爵第的牌匾挂上。

身份地位不同,在建筑外观上也有明显区别,皇帝居住的皇宫紫禁城屋顶是用的明黄色的琉璃瓦,清朝规定王府也就是亲王府和郡王府的屋顶用的是青绿色的琉璃瓦,至于其他人王公大臣包括普通民众在内屋顶都是用的灰色瓦片。

这也就是从主人身份上就注定了王府要比清朝各阶层的人都高一个等级,森严的等级制度也注定了王府是仅次于皇宫紫禁城的存在。

在清朝规定九五之数是专属于皇帝一人,包括王爷在内任何人的府邸都不能建有九五之数的房屋。所以王府的房屋数量肯定不能有九五之数在内,通常王府都是正殿七间,后殿五间。

包括府门也都是有讲究说法,紫禁城内的大门门钉通常都是九行九列也就是九九八十一之数,而亲王府大门上的门钉通常都是九行七列七九六十三之数,郡王府大门则又要比亲王府大门少了一些。

按照清朝规矩,皇子年满15岁就需要搬离皇宫,出外独立居住,也就是常说的分府。而皇子获封爵位后,是由内务府分建府邸,所以包括王府在内的皇室宗亲府邸产权都是在内务府手中,由内务府统一管理分配,是皇帝的资产,也就是说王爷只拥有王府的使用权和居住权,没有所有权和继承权。

清朝爵位是世袭递降制度,除了十二家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也就是世代承袭爵位不需要降级承袭的王爷之外,其余的亲王和郡王都是需要降级承袭,如果某位亲王的子孙后代降级承袭爵位之后不再是亲王或者郡王,那么他们的府邸就不能再被称为王府,而之前居住的王府也会被内务府收回,再由内务府按照他们承袭后的爵位重新分府。

所以北京城王府并不多,这主要在于满清的降级承袭爵位制度,王府就这么多,如果换人了就重新装修一遍换个新牌匾就好了。

下面以紫禁城的占地面积作为参考对比,来对比一些清朝历史上比较知名的王府,大概就能明白清朝的王府有多大了。

紫禁城的占地面积大约为72万平方米,而清朝比较知名的王府雍亲王府,是康熙赐给儿子雍正的王府,也是雍正还是皇子期间所居住的地方。雍亲王府先后居住过雍正和乾隆的两代帝王,是清朝知名的潜龙福地,雍正继位后将其改为雍和宫,而雍和宫的占地面积大概为6.6万平方米,距离紫禁城的面积那基本上连十分之一都没到。

雍和宫最初的屋顶瓦片颜色是与王府的青绿琉璃瓦同色,雍正继位后改为雍和宫,因此屋顶瓦片也都换为明黄色的琉璃瓦。而雍和宫被改为皇帝行宫,也就不再是王府,内务府也不敢再安排其他王爷居住在雍和宫内。

乾隆继位之后,他非常宠爱五弟和亲王弘昼,为了扶持弟弟,乾隆曾经将雍和宫部分房屋赐予弟弟弘昼居住,并且将雍和宫的管理权以及其中所有雍正遗留的财物都交给了弘昼。

但弘昼并不是完全居住于雍和宫内,因为乾隆后来认为雍和宫是两代的潜龙福地,于是将其改为藏传佛教的喇嘛庙,之后一直特派总理王大臣管理雍和宫,而弘昼则是第一任负责管理雍和宫的总理王大臣,之后雍和宫逐渐成为清政府掌管全国藏传佛教事务的中心。雍和宫也是清朝中后期全国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

还有就是现今北京城中唯一一座面对公众开放的前清王府恭亲王府,说起恭亲王府就不得不说起大贪官和珅,因为恭亲王府第一代主人正是乾隆时期的大贪官和珅,只不过当时不称为府,而是被称作和第,这也说明了在历史上即便权势鼎盛,一等公的和珅连居所都只能被称为宅第。

和珅早年就相中了这块的风水位置,于是他利用权力收购了附近的民宅,在这里建起了他的豪宅。和珅在乾隆去世嘉庆亲政后被嘉庆赐死,嘉庆将和珅家产一分为二,一半归自己的私人账户内务府所有,另一半则赐给了自己同母幼弟庆亲王永璘,同时嘉庆还将和珅府邸一并赐予永璘作为庆亲王府。

其实这也是嘉庆即位前与弟弟永璘商量好的,曾经乾隆的几个儿子都十分反感和珅,于是某天大家就共同商议,将来不管谁继承皇位都要弄死和珅,这时候乾隆最小的儿子永璘就发话了:几位哥哥谁想弄死和珅都行,就是想着到时候把和珅家的宅子赐给我,金钱分我一些。

永璘也成了典型的不爱江山爱豪宅的王爷,嘉庆清理和珅后也很说话算话,将和珅家产分了一半给永璘,并且连带着和珅的豪宅也都给了永璘。但豪宅并不完全赐给了永璘,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娶了乾隆最喜爱的十公主固伦和孝公主,嘉庆也十分疼爱幼妹,因此赐死和珅后,嘉庆只将和珅的豪宅一半赐予永璘,另一半还允许固伦和孝公主和驸马丰绅殷德继续居住。

到了咸丰时代,此时永璘的庆亲王爵位由于当时还不是世袭罔替,到了他的孙子奕劻时只是辅国将军的爵位了,当时咸丰晋封弟弟奕䜣为恭亲王,需要安置王府,于是内务府将奕劻所居住的永璘老王府收回,重新在别的地方安置了奕劻,和珅的豪宅主人就这样又从庆亲王一系变成了恭亲王的府邸。

此后恭亲王府一直传承到清朝灭亡。恭亲王府算是现代保存完善面积最大的清朝王府,但是恭亲王府占地面积也不过6.1万平方米,还不如雍和宫,与紫禁城更是相差甚远。

清朝王府面积最大的当属礼亲王府和豫亲王府。礼亲王是清朝的铁帽子王之一,第一任礼亲王是努尔哈赤的次子大贝勒代善。

代善为清朝开国立下很大功劳,所以在清朝建国后十分受皇帝的尊重和礼敬。礼亲王府最初是源自于明朝崇祯的老丈人嘉定伯周奎私宅,但是后来礼亲王一系爵位由他的孙子康亲王杰书承袭,由此杰书舍弃了之前的礼亲王府,寻新址另建了康亲王府。

杰书帮助康熙平定三藩之乱立下不世之功,康熙对杰书是十分喜爱和信任,因此特意命内务府拨款为杰书修建豪宅康亲王府。

在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时,乾隆恢复了礼亲王爵位,康亲王爵位被改名为礼亲王,也因此康亲王府改名为礼亲王府。后来嘉庆时期礼亲王府新址失火,杰书的曾孙承袭礼亲王爵位的昭梿出资重新修建了礼亲王府,也就是现今看到的规模。

礼亲王府也是清朝历史上占地面积最大的王府,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几乎等于五个恭亲王府或雍和宫那么大,占地面积已经接近于紫禁城的一半了,算是清朝规模最大的王府。

所谓礼王府的屋,豫王府的墙,礼亲王府房屋极多,大约有480多间房屋,现今礼亲王府总体保存还算不错,西路建筑基本拆毁,中路和东路保存的还不错。

除去礼亲王府,还有就是豫亲王府也很大,豫亲王是努尔哈赤第十五子多铎封爵,多铎为清朝开国立下汗马功劳。豫亲王府主要在于墙高,它的墙比一般王府都要高出三尺。

这主要是在于乾隆时期的豫亲王修龄与乾隆的一次赌棋,乾隆好围棋,恰好修龄也是此道高手,于是乾隆御驾亲临豫亲王府与修龄赌棋,结果两人平局,乾隆故作大度,允许修龄将豫亲王府的墙再加高三尺,在当时墙高也算是身份象征,于是修龄十分高兴,因此豫亲王府的墙比一般王府高出三尺。而礼王府的屋和豫王府的墙也成为了老北京的谚语。

后来清朝灭亡,豫亲王府也随之没落,豫亲王后裔将王府全部卖给了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之后洛克菲勒让人拆除了豫亲王府,并投资修建了中西医结合的协和医学院以及附属医院,也就是现今北京协和医院。

通过这些对比就能看出来相比于紫禁城,清朝的王府还是差得远了,不过清朝的王府豪奢也是令普通百姓可望而不可及了。

小岛知风拙见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为什么同样都是在医院养伤?

在李云龙住院期间,最让医院院长和政委感到惊奇的是会有这么多的大领导来看望一个师长。队伍里不断有坐着吉普车的骑着马的高级首长和中级干部前来探望,他们都抓住医院领导的手反复强调千万要把他的伤治好。

医院的院长心里也犯嘀咕,如果李云龙师长出了点什么事儿有个三长两短,估计自己也没有活路了。

当赵刚在赵家峪遭遇鬼子特工队袭击受伤后,也曾经住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医院,当时去看望他的只有政治部的上司,确实和李云龙住院期间看望的人不能相提并论。

最明显的一个原因,就是李云龙住院期间是师长,这已经算是高级领导了,来看望的人自然会多。赵刚住院的时候不过是一个团政委,级别不够,大概也有只有政治部的人来看一看了。

从更深一层来看,是因为李云龙的资历太深,赵刚从军的时间比较短。李云龙是从黄麻暴动时就加入了红军,到了淮海战役住院的时候,已经在军队中混了20多年了。

在李云龙的军队生涯中,早在长征的时候就已经是团长了,就是因为经常闯祸才几上几下。也就是说解放军的将领中很多人都认识李云龙,这个优势是赵刚所不具备的。

比如丁伟和孔捷在红军时期就是李云龙的战友,386旅的旅长陈赓就是李云龙的老上司。李云龙是刘伯承的心肝宝贝,后来到了粟裕的手下,同样是心腹爱将。

当李云龙住院的时候,野战军的123号首长都来看望了他。这时李云龙从中原野战军转到了华东野战军,123号首长应该分别就是陈毅司令员、粟裕副司令员等人。

野战军的123号首长来看望了李云龙,这体现了李云龙的重要性和对他的重视程度。这时候三大战役结束后,各路解放军都在追击国民党军,他们来看望李云龙的伤情,好调整李云龙师接下来的领导班子。

还有一点,李云龙受伤的时间是刚刚从中原野战军转到了华东野战军不久,这让华东野战军的首长感觉有一点不好意思,恐怕以后见了中原野战军的首长不好交代,因此必须来看一看,让医院全力来治他的伤。

赵刚参加129运动的时候。还是燕京大学的学生。后来抗战爆发就投奔了延安,从延安军政大学毕业后,来到了李云龙的独立团担任政委。

这时候的赵刚不过才25岁,因此一开始李云龙根本就看不上他,认为赵刚不过是长着小白脸的知识分子,除了会练嘴皮子外还能干什么?

当然后来李云龙越来越看出自己的这个政委不简单,不仅讲话写字有水平,枪法也非常了得,更重要的是做事情有原则,用旅长陈赓的话说就是能够降住李云龙这头犟驴子。

赵刚认识的大部分都是政治部的人,对于八路军和解放军的这些军事将领不是非常熟悉。他在延安的那些同学一毕业就分配到了各支军队,平时也很难联络上,自然不会有太多的人来看他。

李云龙最开始是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后来转移到了四川地区,这次军队后来被称为红四方面军。接下来经历了长征到了延安,在抗战的时候被编辑了386旅。

在386旅有很多红四方面军的优秀军事将领,因为军队被压缩编制,很多人不得不被降级使用。这些人随着后来的军队规模扩大,重新又站出来独当一面。

这些人和李云龙之间都有过命的交情,都是从红军时期一路成长过来的。到了解放战争期间,这些人的级别都和李云龙差不多了。

他们听说李云龙受伤了,自然是要来看望一下的,毕竟当年的老战友也不多了,大家都非常珍重这份情谊。作为李云龙的老上司,野战军的123号首长自然也是要来看望的。

实际上说,设置李云龙和赵刚住院之间的差别就是为了突出李云龙的主角光环,让李云龙看上去更有传奇色彩,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