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致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字体 > 字体百科 > 正文

字体百科

古代汉字_古代表示颜色的字有哪些

爱字体2023-07-13字体百科6
本文目录古代汉字,古代表示颜色的字有哪些?汉字有什么特征特点?汉字在历史上出现过哪五种正式字体?汉字的构成和含义?欧洲拉丁语系的国家也有文言文吗?古代汉字,古代表示颜色的字有哪些?颜色的命名,大部分都
本文目录

古代汉字,古代表示颜色的字有哪些?

颜色的命名,大部分都源自于带有这个颜色的物体和情景。尤其是植物(能够染色的)和自然现象。颜色是一个无实体的,抽象的概念。最早诞生的语言一定是指代实物的,然后再逐步繁衍出各种抽象的概念。前人有很多研究,比如世界各地文字的对比研究,比如对澳洲和非洲土著部落的语言研究,比如对有语言无文字的文化的研究。颜色的来历从造字演变历史中也能看出一定的来历。参考其它语言,比如英语里,Red是源自于古代欧洲语的“血“的词rudhira(梵文),rauthaz (古日耳曼语)。而green与grow和grass拥有相同的来自日耳曼语的词源。再比如下边的这个埃及象形文字,是火烈鸟,但加到其它物体前边可以指“红色”。而火烈鸟 + 眼睛 则指抽象的颜色“红”。从汉子造字的演变历史看,最早出现的是象形字,也就是指代物体的字。这些字往后的演变,依然是指代本物(不然呢……),当人们需要描述物体属性的时候,指代颜色的字便出现了。这些字基本都是会意字。下边举的例子便是最早的甲骨文中指代颜色的字。中文里,”赤“应该是更早形容”红“的文字。赤的甲骨文见下图,下边一个火,上边一个……人,可以理解为火映出的光。甲骨文里大概有4-8个表示颜色的字,是否准确,学术界无定论,我只先罗列。至少到了《说文》的时候,他们都是仍然可指代颜色的字。除了赤之外,还有青、黑、白、黄。以下解释都摘自新华字典。青:会意字,下“井”上“出”,井边生长出的植物 (甲骨文)黑:会意字,下“炎”上“囱”,火熏之色 (金文)白:象形字,日光上下射之型,(甲骨文)黄:这个的字形的解释有点乱,也是各种猜。《说文》的解释是地之色也。至少中间有个“田”。(甲骨文)从甲骨文到了东汉《说文解字》,表示颜色的字增加到大概有75个。有些字不知道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比如“红”,篆体是:左边是“丝”,右边是“工”(木工尺工具的象形,指工具),指跟”丝“相关的工作,也就是妇女从事的纺织相关的工作。后来不知道怎么着,开始指代“帛赤白色”(《说文》)。而且看起来,最早,“红”不如“绛”的意思单纯。《说文》,绛,大赤也。到底发生了什么,让“红”字成了0xFF0000的专用字呢?……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总之,最早的指代颜色的字,来历都比较清楚,都是来源于带有这种颜色的物体,或者产生这种颜色的情景。汉字文化变得复杂后,那个字指代什么颜色的原因,就带有了社会性的因素,变得不容易考究了。---继续补充:蓝:蓝,染青草也。——《说文》,泛指叶含蓝汁可制蓝靛作染料的植物。白居易(唐)还用在诗里“春来江水绿如蓝”,此处的“蓝”也是指蓝草。(篆字)绿:跟“红”一样,左边是“丝”,《说文》的解释为:绿,帛青黄色也。这个解释跟红也很想象吧。还有一个字:録,《说文》的解释是:録,金色也,指绿色的金属。“録”也就是简体字的“录”,后来也不再指颜色。(篆体)紫:下面为金文。紫下面的“糸”同“纟”。从字结构看起来,跟“红”和“绿”是一帮的,都是纺织染色。《说文》的解释为:帛靑赤色。。古时的“藐茈”是一种能染紫色的草,后来也称“紫草”。“紫”上面的“此”可能就是来自于“茈”。《说文》里提到的,像“红”、“绿”、“紫”这一类丝帛染色的字还有20个左右,现在都已经退役或不再指代颜色,如:绛、绯、绀、绢、缥、缇、素等。

古代汉字_古代表示颜色的字有哪些

汉字有什么特征特点?

汉字有什么特征特点?

如果说详细、说清楚,大概就是一部“汉字学”专著了。

咱们只能撮其要者简单地聊聊。

概括地说,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系统;因此,汉字既记录汉语的语音也记录汉语的语义;再因此,汉字是音义结合的同源“方块儿”文字。

人类的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就是说,人们相互间的交往依靠语言,人们的思维也依靠语言。离群索居的个体的人,如果从没学过任何语言,他或她的思维,必然会受影响。

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语言,本质上,是一种符号系统。

文字,则是语言这种符号系统的符号系统。

任何文字,都离不开具体的语言。认为文字比语言更精细、更准确,其实只是一种错觉。

即然文字是语言的符号系统,也就是说,所有的文字,都既表音又表意。

这个意思是说,所有语言,都像一张A4纸,一面是语音一面是语义;同样,文字也是一张纸,一面表语言的语音一面表语言的语义。

这是语言和文字的共性。

汉语和汉字,同样离不开这样的共性。

不说汉语,单说汉字,除了共性之外,有没有个性呢?有。

所谓个性,只能从两个角度考察——一是汉字和拼音文字的比较而言;二是从文字记录语言的特点而言。

从这两个角度来看,汉字具有如下特性——

第一,汉字作为语言符号,数量繁多,以语素定型,孤离性强。

汉语,有音节400余个;加上声调区别,有1300多个音节,汉语的语素有6000个。

汉字记录的,是汉语的语素。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因为汉语的语素多,所以记录这些语素的符号——汉字也就必然多。

因此,《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收录了3500个汉字;《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收录了7000个汉字。

英文字母有26个;俄文字母33个。这样的拼音文字,看似数量很少,但这些字母,只是载送音位信息,而不是完整的词的信息。因此,要表达足够清晰的信息,必须分词连写,以词定型。在需要表达新的信息时,往往需要创造新的词汇。

汉字作为语素文字,则一般来说,足够容纳一个语素的全部信息。尽管看似数量繁多,比如“yi”这个音,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就收录了25个字,但这些字,在单独使用时,都不会与其他同音字混淆。

文字可以脱离一定的上下文和语境孤立地出现,叫文字的“孤离性”。拼音文字这一类音位文字,也有“孤离性”,表现在以词定型上。汉字的“孤离性”,表现在以语素定型上,而且这种特性强于音位文字,也就是拼音文字。

第二,汉字这种语素文字具有音义二维性。

严格来说,所有文字都有形、音、义。没有“形”,写不出来;没有音义,不成为文字。

但是,拼音文字,需要通过语音中介和语义形成联系。

汉字,则是形体本身同时与音、义发生联系。

汉字形、音、义的这种联系,具体表现是汉字专字专用——形与义的联系,具有特定性;形与音的联系,不具特定性。

比如,“虎”,现在读“hu”,古时或者在某些方言中,就不读“hu ”。但是,所有古代现在的人,都明白“虎”字之义。

进一步说,“hu”这个音,有很多同义字,但每个字都对应着自己的字义,也是所有人一看到发这个音的不同的字,也都能明白不同的含义。

不识字的情况除外。

所以,现在的人们,读起唐诗宋词,明白大意不成问题。对于更早的,比如《诗经》中的诗,需要补充的也只是古汉语常识。

第三,汉字大多是形声字,对于“识”和“读”有重要意义。

按照许慎《说文解字》的总结,篆体以前的古汉字造字,秉承了“六书”的原则。

后来,有人将“六书”概括为四种构字法,也有人归纳为三种。

秦汉时期,篆体发生了隶变,逐渐成为隶书和楷书。这个过程中,汉字笔画发生了巨变。但是,当初最初造字的“理据”依然存在。

现在的汉字中,形声字超过90%。

通用字中的“形旁”,大约有240多个。这些“形旁”的作用,一是提示,二是区别。

比如,元素周期表汉字记录的105个元素,其中有104个形声字,11个从“气”;10个从“石”;81个从“钅”,这就区分了气体元素、金属元素和从“石”的非金属元素。而“溴”和“汞”,又作为液体元素与固体元素相区别。

所以,正如有人概括的,“见山之旁知山,见水之旁知水”。

形旁的这种区别作用,尤其突出表现在同音字上。

通用字中的“声旁”,有1300多个。起作用,一是示音;二是示源。

例如,媚、楣、嵋、湄,均来自“眉”的音,字义也从之而来;撕、厮、嘶、澌,皆来自“斯”的音,字义也与之分不开,等等。

当然,形声字“声旁”的示音作用,与拼音文字的字母表音不同。“声旁”虽然记录的也是音节,但与拼音文字的字母与音节一一紧密对应有很大区别,而且,一个“声旁”可以记录多个音节,或前后发生变化。因此,“声旁”的示音,不如拼音文字准确、方便。

第四,汉字是语素文字,由汉语决定又分为四个语调,因此,既使汉字具有了独特的音韵美,又可以承载更多的文化传统。

这一点,不用过多讲述,唐诗宋词就是很好的例证。再比如,初唐四杰的王勃一篇《滕王阁序》,蕴含了几十个历史典故,出了几十个成语,也是很好的例证。

第五,汉字是方块字,结构复杂。

汉字,包括笔画、部件、整字三个层级。

这比拼音文字,从结构上来说,复杂很多。

对应语素的汉字总体数量又多。因此,相对来说,汉字的学习和掌握,要难于拼音文字。

汉字的特点特征,大致就是这些。

汉字在历史上出现过哪五种正式字体?

汉字在几千年历史上经历过五种正式字体的沿革,分别是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汉隶)、真书(楷书)。

汉字的构成和含义?

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大多数汉字是由形旁和声旁组成的。

六书是汉字构字的基本原理。在《周礼》中就提到了六书,只是没有说明具体内容。到了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详细阐述了“六书”构造原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1、象形:这种造字法是依照物体的外貌特征来描绘出来,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是也。如日、月、山、水等四个字,最早就是描绘日、月、山、水之图案,后来逐渐演化变成如今的造型。

2、指事:这是指表现抽象事情的方法,用象征的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上符号来表示某个词。所谓“各指其事以为之”是也。如人在其上写作“上”,人在其下写作“下”,“刃”,在刀口上加一点,表示这里最锋利,这就是刀刃,等等。

3、形声:形声字由表示意义的形旁和表示读音的声旁两部分组成。拿构造最简单的形声字来说,形旁和声旁都是由独体字充当的。作为形声字的组成部分,这些独体字都是有音有义的字。不过形旁只取其义,不取其音,例如“鸠”字的偏旁“鸟”;声旁则只取其音,不取其义,例如“鸠”字的偏旁“九”。

4、会意:这种造字法,是用两个或几个字组成一个字,把这几个字的意义合成一个意义。如“日”和“月”组起来,就是日光加月光变成“明”。“人”字和“言”字合成“信”字,意思就是人过去所言有信,就是这个人很遵守自己说过的话,“休”,“人”和“木”合在一起,一个人靠在树上,表示休息。

5、转注:这是用于两个字互为注释,彼此同义而不同形,汉代许慎解释道:“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这怎么说呢?此二字,古时“考”可作“长寿”讲,“老”、“考”相通,意义一致,即所谓老者考也,考者老也。

6、假借:此法简言之,就是借用一字,去表达别的事物。一般来说,有一个无法描述的新事物,就借用一个发音接近或是属性近似的字根,来表达这个新事物。例如“又”,本来是指右手(最早见于甲骨文),但后来被假借当作“也是”的意思。

欧洲拉丁语系的国家也有文言文吗?

绝对意义上应该是没有的。不要小看文言文,它很了不起的。或许说到欧洲的“文言文”可能很多人会想到拉丁语,但其实两者的性质并不太一样,后者只是在某一时期内,被动抬高了地位,让人错以为它与文言文相似。但其实它的发展,从未与文言文一致过。

今天我们看拉丁语,会发现欧洲各国大多按照自己本民族的语言发音规则去念拉丁语,这种情况似如中国的方言念汉字,也并不能称为“只可书写无法听说”。唯有从严格意义上去看,拉丁语才能算是一门死语言,因为很少人知晓正确发音或某些含义。甚至如果不是教皇国、梵蒂冈的坚持,拉丁文早就已经消失。它在今日是与诸多西语关连不大的一种书面语言。可文言文我们能说是关联不大的吗?显然不能,文言文作文在今日也是能拿高分的(手动微笑)。况且拆开整句后,绝大多数汉字我们不用刻意学就都认识。因此只会有一种“明明是在写中文,可我就是看不懂”的错愕感。

拉丁语的发展并非如此!从上图罗马帝国的疆域可以看出其全盛时的景象,但在这一时期里,仍然有大量的古希腊人、古凯尔特人、古日耳曼人、古希伯来人等等没有接受拉丁语。很多欧洲古人坚持的是“本地方言”,即便只是听说。而在罗马国内,凯撒也是曾用希腊语说遗言的。所以在古代,拉丁语的地位不同于文言文。只能说它是有文字记载的,并在帝国时代就已出现分化的一种文字语言。在公元前75年,拉丁语出现了“以古典(Classic Latin)为记录,以通俗(Vulgar Latin)为沟通”的表现。

这一问题在之后,因为古欧洲诸族各国的“本地方言”差异较大,以及本国内像凯撒这样以希腊语为荣的“罗马叛徒”,所体现的是古拉丁语的听说在早期并未真正意义上的定型。其表现就像是文言文没有“韵书”一样。因此在传播中,在欧洲诸部仰慕巍巍大罗马的时候,他们学拉丁语的过程虽然类如文言文于东亚诸国,却因为“本地方言”和“口口相传”造成了谜之口音,继而又在拼写上,因没有“文字拼写规则”出现了一堆错字。

这就像今日汉语拼音的“难受想哭VS蓝瘦香菇”。“难Nan”变成了“蓝Lan”是因为口音,可如果这个“蓝瘦香菇”以拼音形式被书写下来了呢?如果后人发音也发生了变化,那么解读起来就几如下图这样过分。

所以对比拉丁语的诞生和早期发展,并不能视其为古欧洲类如文言文的书面语言,因为它的不成熟是必然能被肯定的,更因为在5世纪之前就涉嫌“断片”(然而没断成)。不过在中世纪早期到文艺复兴时期之间的这段时间里,它因基督神权而得到了官方的推广传播,所以在古籍记录上让它被视为是一种类如文言文的语言。但这种地位是被动抬高的,有着视各种希腊语或其他语言为无物的强迫性质,所以后来在文艺复兴时期就倒霉了……

并且说到传播后的共通性。对比今日我们看到的中国周边诸国,会发现他们早期都是用文言文去记述自己的人文历史,即便古今中外的发声不同,我们现在也能大略甚至完全看懂那些外国古籍的意思。反之他们去读也是一样,可以说中国的文言文在传播伊始便成了一种不局限于国界的通用书面语言。这便得益于“韵书”、“拼写”以及其他方面的发展、完善和强调,完全不同于拉丁语在早期发展传播上的随性。

所以观察拉丁文,我们能发现文明的传播,从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对比中国的文言文后,更会发现这种传承千年而经久不衰的古文直接涉及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可惜这种点滴细节,很容易因认识上的盲区而被模糊、疏失和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