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致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字体 > 字体百科 > 正文

字体百科

隶书转换_该从哪块碑入手

爱字体2023-07-09字体百科0
本文目录隶书转换,该从哪块碑入手?有没有人能系统的回答下?学隶书必须练张迁碑吗?能写好草书吗?大家晒一下自己的书法?隶书转换,该从哪块碑入手?个人感觉学习隶书还是从乙瑛碑入手比较好。乙瑛碑已经被属于汉
本文目录

隶书转换,该从哪块碑入手?

个人感觉学习隶书还是从乙瑛碑入手比较好。

隶书转换_该从哪块碑入手

乙瑛碑已经被属于汉碑中的经典法帖,温文尔雅端庄秀劲,结构丰富而生动,相对又比较规范。隶书中的各种点化规范,方笔,圆笔它都兼而有之,特点比较平衡,不是个性非常明显的那种。类似于行书中的圣教序,初看其貌不扬,实则内在丰富。打下基础以后再求个性的,往哪个方面都合适。不会有特别别扭的感觉。等到对隶书的基本点画,结构,章法有了一定的感觉之后,再接触曹全,张迁,石门颂之类个性分明的法帖,抓住其面貌特征就比较容易上手。

另外欧楷和隶书的用笔方法还是有根本区别的。隶书中多用篆书笔法,中锋行笔。提案转折与节奏感与楷书都有区别。观念上要有一个转换的过程。

有没有人能系统的回答下?

在百度看的这篇文章,分析的很好,和大家分享如下:

笔法

笔法大致可以分成三种:绞转,提按和平动。

平动最为简单。使转和提按则相对比较复杂。对于一个线条,它的两段大致平行,这基本上就是平动的结果。在二李小篆中这种用笔最为多见。

李冰洋谦卦碑

天欣小篆

所谓绞转,不妨理解成在行笔的过程中,笔与纸接触的面,是在不停的变化。这种用笔在篆隶在极其多见。其造成的效果往往是不对称的,大大丰富了线条的表现。

最爱莫过石门颂,石门颂将绞转用笔发挥的淋漓尽致。

石门颂

天欣隶书

关于提按,这种用笔可以理解成,笔的上下运动。当一个点画它的外轮廓可能是对称,并且存在轻重的变化,那么大致是提按所造成的结果,提按最为明显的作品,莫过于勤礼碑

颜勤礼碑

除了二李小篆只用到平动这一种笔法之外,其他诸多发帖这三种笔法几乎是都存在的。(这也是二李被很多人诟病为美术字的原因)

线条

那么回到原题。篆书线条,隶书线条和楷书线条。

个人认为是这三种用笔相互作用的结果。

对于篆书线条,平动为主,绞转为辅助。提按最次。

石鼓文线条厚重凝炼,圆劲挺拔,我个人觉得是篆书线条最为最好的代表。

对于隶书线条而言,绞转得地位进一步上升。但是在这一时期,提按的作用也得到加强。我们不妨去看一下居延汉简。

居延汉简

但是隶书线条的发展,也对篆书出现了一定得影响。(对于一边倒地说隶从篆出,个人更倾向于二者存在一点的相互影响)

袁安碑

袁安碑中平动与绞转并行,其中也有一定的提按。

关于楷书线条,提按上升到最主要的位置。

大字阴符经

大提大按,但是平动和绞转也必不可少。这种楷书线条所带来的影响是很大的。

比方说,唐人隶书。

石台孝经碑

唐隶是一个畸形儿,大量使用楷书线条。怎一个俗字了得。

关于行草书的线条,行草书并未作为官方书体出现过,它的线极大受到正体字的影响。唐朝之前,任然以平动和绞转为主。

姨母帖

但是唐朝之后,则变为提按为主。

廉颇蔺相如列传

但是随着提按的增多,越来越多人发现行草变得“不古”,过度通过提按来雕琢笔画,使得距离自然书写越来越远。这时候,很多人站出来。比方说,怀素。怀素在自叙帖中的表达的线条我们可以理解成一种篆书线,通过书写的速度和线条的摆动,去尽力较少由于单一的平动所造成的线条的单一感。

怀素 自叙帖

天欣章草

但是提按对行草书造成的影响依然巨大。“草乖使转,不能成字”,所以,唐代往后,草书大家除了黄庭坚之外,很少有人可与前人比肩。虽然说明代草书有一定的繁荣,但是我们不妨看看那个时代草书大家的楷书。

傅山小楷

傅山楷书中有一片“魏晋气象”,和同时代的文征明相比,提按相对较少,使转相对较多。这为其草书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线条与用笔息息相关。这也可能导致了,很少有五体全能的大家出现。(五体皆能历史上大概公认的一个是赵孟頫,一个是赵之谦。前者隶书依旧没有摆脱俗的尴尬,后者说是五体,但是线条则大底都是用一种)

学隶书必须练张迁碑吗?

学什么是你自己的权利,又没有人逼你,没有什么非学不可的说法。这不过是现代人吃着碗里看锅里的浮躁心理的一种表现而已。

实际上,无论学哪一种风格的汉碑,能够深入其中,就一定会有相应的收获。像以前的人并没有那么多琳琅满目的碑帖资料可以学习参考,能得古人只字片纸,便珍以为宝,细心参究,深入练习,也能成家。

任何风格本身,并没有所谓的非如此不可,而是人不断尝试,一边继承一边突破的结果。如果把汉碑全部堆在一起看,其实就会发现它的整体变化是线性的自然的,而非突变的。

《张迁碑》也是如此,它只是线上的一个点而已。之所以出名,是因为一代代的书家推崇的结果,而实际篆隶真正意义上的兴起乃是明清时候才发生的,不过几百年时间。

但《张迁碑》之所以能够得到普遍的好评,也间接证明了它的独特性。不管是康有为,还是何绍基,都对它推崇备至。何绍基更是在晚年临过百通,得意而忘形,写出了自我的风格,也可以当作一个参考的临本了。

《张迁碑》的特点在于形体方整,用笔厚拙,起笔多用方笔,而尾部变化起伏跌宕,富有生趣。而结字的特点在于,能够随字的繁简变化而产生大小不一的差别,随形赋势,所以显得散淡自然。其章法布局也不拘一格,没有特别的整齐,当然也不是故意打乱,有无意于佳乃佳的一种美感。

而《张迁碑》的学习,其实是随着学习过程的不断深入而有不同的体会的。初学的人可能会觉得比较容易上手,但写过一段时间后,就会有乏味的感觉,可能会有一段时间感到进步平缓,甚至审美退步。但经过这一关后,或者是通过转换学习其他的碑帖而产生了新的想法,新的感受,再重新回来看它,会有全新的感受,那时候工夫也会随着认知层次的提升而渐入佳境。

总之,学习任何一种碑帖,其过程都是漫长的。一步有一步的进境,一步有一步要解决的问题。最重要的在于保持良好的心态,享受学习的快乐。

能写好草书吗?

诚然草书和楷书在笔法上有太多的差异,像沈鹏这种只会草书,不会楷书的“书法家”确实凤毛麟角。

诚然,草书很难,光是背草符,起码得两年的时间去了。因为难,大部分人看不懂,造成了草书是书法骗子的首选书体,是书法骗子的避风港,所以老百姓要检验某个“书法家”是不是骗子,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写一段楷书,毕竟楷书好不好,三岁小孩都能看懂啊!

为什么草书难学?光是下面两点就让你蒙圈了:

一、以点代画

在草书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以点代画”。就是用一个“点”的笔画,可以代表其它多种笔画。

代表横竖撇捺

如可以代表横、竖、撇、捺,还可以代表其它复合笔画如横撇、折钩、弯钩等。

代表复合笔画

也可以作为一种符号,代表字的某个偏旁部首或某一部分。这种点符借代,在书写实践中使用得相当普遍。

代表某个偏旁或部位

二、一画多用

草书中借代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一画多用”、“一符多用”也就是一种笔画或一个符号,可以代表几种笔画或几种偏旁部首。这种情况也很普遍,所以在学习中要认真识记和辨别。比如“l”可以代表言字旁、单立人、双立人和三点水。

一画多用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涌现出许多的“大师”,他们多以草书或上古火星文字示人。但你要让他写个楷书看看,他们总是一脸不屑的眼神回应你。

今天侠客给大家介绍的这位大师,我们所见到的他的楷书作品不多,多以这样的作品出现:

《行书轴》

《篆书五言联》

隶书毛泽东娄山关词立轴

草书五言联

估计很多书法爱好者看到这里,都一脸懵了,没看出上面的字有多高妙呢!其实上面这些都是民国书法大师邓散木的代表作品。

邓老师如果健在,看到大伙质疑的眼神,以他的脾气,肯定会说:“你懂个粪,我练过的唐楷,比你吃的盐还多哩!”

如今,邓散木的纯唐楷作品已经很少见了,多以篆隶草存世。侠客收藏一份上世界八十年代发行的邓散木临《九成宫》字帖,上面有他在50年代批注的简体字,以方便后世学习(邓本上海人,1953年应邀北上参与简体字编辑工作,后定居北京)。

下面,侠客将其扫描以飨各位书友,非常珍贵的版本哦~

除了林散之,远一点如草圣张旭,近一点像沙孟海、尉天池这些书法大家,他们的楷书功力都是非常强劲的,只是到后期人家不愿意玩了而已。

大家晒一下自己的书法?

感谢能与大家分享学书心得,近期在制作逐字示范《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系列视频,这部帖是王羲之书法的集字宝典,附几张单字图供书友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