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致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字体 > 字体百科 > 正文

字体百科

楷体字帖_欧阳询行书字帖哪个好

爱字体2023-08-23字体百科0
本文目录楷体字帖,欧阳询行书字帖哪个好?练笔力用什么字帖?谁的行楷字帖比较好?初学赵孟頫行书?练习毛笔字选谁的字帖临摹好?楷体字帖,欧阳询行书字帖哪个好?台湾的诗人余光中先生著名的诗《乡愁》里说乡愁是
本文目录

楷体字帖,欧阳询行书字帖哪个好?

台湾的诗人余光中先生著名的诗《乡愁》里说乡愁是一张邮票,是一张船票。实则对于更多的中国人而言,乡愁更是如我这一罐来自故乡的霉豆腐的食物的风味,从古至今,没有变化!甚或有人因为实在太想念故乡的一道美味,竟然可以将功名与前途皆即刻抛却,千里迢迢,赶回故乡。这个人便是西晋的名士张翰张季鹰,他所思念的美味便是他老家吴中的菰菜羹、鲈鱼脍。

楷体字帖_欧阳询行书字帖哪个好

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张翰帖》便是记叙了这个故事:

“张翰字季鹰,吴郡人。有清才,善属文,而纵任不拘,时人号之为江东步兵。後谓同郡顾荣曰:天下纷纭,祸难未已。夫有四海之名者,求退良难。吾本山林间人,无望于时。子善以明防前,以智虑後。荣执其(疑缺“手”字)怆然,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鲈鱼,遂命驾而归。”

此段文字见于《晋书·文苑》及《世说新语》等书中,但均属节录。方框内字残,这里是根据《晋书》填补的。

《张翰帖》共11行98字。也称《季鹰帖》、《张翰思鲈帖》,属于原《史事帖》的一部分,是欧阳询仅存的四件墨迹之一。本幅与题跋钤宋高宗赵构和清代收藏家安岐的印记。由此可知此帖曾藏南宋绍兴内府,清代由安岐收藏,后入乾隆内府,帖的左边原有弘历题词,被刮去。明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清吴升《大观录》、安岐《墨缘汇观》等书有著录。此帖书法字体修长,笔画刚劲挺拔,风格险峻,精神外露。宋徽宗赵佶在赏鉴之余以其特有的瘦金书题跋:笔法险劲,猛锐长驱”,并言欧阳询“晚年笔力益刚劲,有执法面折庭争之风,孤峰崛起,四面削成。”此帖现存本为唐人钩填本,在非学术范畴内的“天下十大行书”的排名中《张翰帖》被列在《伯远帖》之后,号称为天下第五行书,也有将其排在第七位。

欧阳询的《张翰帖》大意为:张翰,字季鹰,是吴郡吴县人。品行清高而有才华,善于写文章,性情放纵不羁,当时人称他为“江东步兵”(据说他的脾气跟魏时的竹林七贤中的步兵校尉阮籍很像,阮籍人称阮步兵,因此张翰便被人为“江东步兵”)。后来张翰对同乡顾荣说:“天下纷乱,祸难不断。你盛名享誉四海,估计很难从容而退,而我本来就是山林中人,也不希望在当世要求得多大的功名,你很善于看清当前的局势,也很有智慧考虑以后的事情。”顾荣拉着张翰的手,非常感慨。后来张翰见秋风刮起,突然思念起故乡吴地的菰菜、鲈鱼脍这些家乡美味,于是命人驾车回归故里。

在《世说新语》也有相关的记载:

“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

《世说》这一段与《张翰帖》相比,多了两句话,其一:“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大意为:“人生可贵的是舒适自得,怎么能为当官所束缚,跑到这几千里之外来谋取功名爵位呢!张翰的魏晋风度因这一句而得之!其二:“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这句话讲的是张翰当时被齐王冏征召张翰授予大司马东曹掾的官职。冏当时执掌大权对时局,但是张翰敏锐判断齐王将出事,果不然,不久司马冏兵败被杀死,而张翰此时正在老家喝着菰菜羹,吃着鲈鱼脍,躲过了这场篡逆同党之劫。当时的人都对张翰的这种判断时局,把握机会的能力很是赞许,这也就是《世说》把这则故事放在“识鉴”类中的原因。

辛弃疾的名句也用此典: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张翰此际的身份实际便是西晋时的北漂。其出身为吴地的望族,父亲做过吴国的大鸿胪,相当于外交部长,266年出使西晋,不辱使命,在归途中因病去世。吴国亡后,江南很多的旧朝士族后生纷纷北上到当时西晋的都城洛阳求取功名,当时的南方人皆称洛阳为北京,后来东晋建都健康,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其实南京一名便是东晋之时为与旧都洛阳之俗称北京相对应而来的。话说这一天,张翰正在老家苏州的金阊亭上游冶,忽听到水面的船上传来清越的琴声,循声觅去,原来是一位叫贺循的会稽(今绍兴)名士在船上操弦。二人初见便“大相知悦”。张翰便问贺循这是要去哪里?贺循答道:“要去洛阳担任新职,路过此地。”其实贺循此次是应早他而进北京的吴郡大名士陆机的推荐,要去洛阳做“太子舍人”。张翰一听此言,马上答道:“吾亦有事北京”。说完,张翰“便与贺同发”,连家里人也不通知一声。

张翰的北漂算不上很成功,从帖中一句“吾本山林间人,无望于时。”便可明了,当然张翰毕竟是名门之后,其在北漂之时,也还是整出了一点小名堂:先是被齐王司马冏辟为大司马东曹掾,后来也跻身文学界名流,《诗品》所记:“太康中,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勃而复兴,踵武前王,风流未沫,亦文章之中兴也。”

这里所说“三张”其中之一便是指的是张翰。但是张翰要比起当时同为北漂的南方其他名士相比较,则算得上是郁郁不得志。带他同去北漂的贺循在西晋亡后,衣冠南渡,最终为东晋一朝创建礼仪制度,并被尊为“当世儒宗”,死后更得到皇帝“素服举哀,哭之甚恸”的无上哀荣。而在《张翰帖》中所提到的顾荣,则更是了当时不得了的大人物,虽然他没有福气和张翰一同享受“採南山厥,饮三江水”,但是他后来也是应该可以喝上地道的菰菜羹,吃上纯正的鲈鱼脍了。因为经永嘉之乱后,顾荣再度回到了南方,而且利用之前的家族关系与势力,辅助了晋元帝司马昱在南京建立起东晋的政权,并与书圣王羲之的伯父王导一起,成为稳定东晋政权最为关键的人物。

欧阳询行书欣赏《张翰帖》 纵:25.1cm,横:31.7cm,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完)

练笔力用什么字帖?

练笔力最好的说法应该是楷书。因为楷书可以说是最正规的字体,一般初学者的话都是从楷书学起,写楷书的话应该是要一笔一划的去下笔,应该是有头有尾,有起笔,有收笔,有运笔,有行笔,这样能练习完整的书写法,也就是你所说的,笔力应该在正确的书写的基础上才能达到

谁的行楷字帖比较好?

初学行书最好选择赵孟頫,陆柬之,智永的行书法贴。

开始练行书,就说明楷书已经有了一定的功底了,这时候这行书一定改很多楷书的行笔习惯,个人认为学赵孟頫的行楷较好,比如《胆巴碑》,也可以临摹智永的《千字文》,这两种行书的楷意更浓些,有利于你从一笔一划的正统楷书的状态转化行书的状态。

当然陆柬之的《文赋》也可以考虑,而且《文赋》的字更丰富些,有行楷,还有草体出现,学起来趣味似乎更大些。

我一直不赞成学行书开始就学米芾与王羲之,因为是太难,王羲之的笔法丰富,难度大,而米芾的个性太过突出,笔法也是较丰富,初学者不容易学成的,而经过学习赵孟頫,智永,陆柬之之后,再去学王羲之与米芾,这时的笔法就有了一定的基础了,学习起来也容易入手些了。

初学赵孟頫行书?

赵孟頫是楷书四大家之一,他的楷书本就独树一帜,接近于行楷,他的行书更是温润娴雅,书风秀逸,成就不逊于楷书。

赵孟頫书法提倡复古,全面继承了“二王”,又不乏创新,最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初学赵孟頫行书,我推荐《前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是赵孟頫48岁时创作的,是对“二王”一脉书风的优秀传承用笔娴熟精湛,潇洒飘逸。

赵孟頫的行书还有《行书千文》,《相州昼锦堂记》等也可选择。关键是选定了一本字帖后,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要随意更换。学写字一定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练习毛笔字选谁的字帖临摹好?

这也是一个经常被问到的问题,很多人说开始学书法,历史上那么多的名家不知该选谁的,比较苦恼。

这里根据本人的一点点的心得体会说一下吧,

首先从隶书入手,碑拓或者历史上著名隶书大家的墨迹本都可以(最好不要临摹现代人的)。因为隶书相对于其他书体来说更容易上手一些,见效快,这样就能进一步激发学书者的兴趣和信心。学书法本来就是一个枯燥的过程,如果一开始就选狂草,连很多草书符号和字都认不全,一段时间无成效对学书者心理打击很大。

这里也推荐几本隶书,《曹全碑》、《张迁碑》或者的,清代的几个隶书大家,如尹秉绶,姚元之,桂馥的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