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致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字体 > 字体百科 > 正文

字体百科

怎么识别古文字_中国最早的文字是什么

爱字体2023-07-16字体百科0
本文目录怎么识别古文字,中国最早的文字是什么?为什么文在谥号中属于美谥?古代人们都是用文言文交流吗?古代的人都是用普通话交流吗?拼音文字与象形文字有高低优劣之分吗?怎么识别古文字,中国最早的文字是什么
本文目录

怎么识别古文字,中国最早的文字是什么?

甲骨文,是中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形式,是世界四大古文字之一。

怎么识别古文字_中国最早的文字是什么

它具备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方法,标志着已进入了成熟阶段。殷墟甲骨文是殷王朝占卜的记录,中国古代甲骨占卜有着悠久的历史,殷墟时期则是占卜最盛行的时期,商王和贵族几乎每事必卜,占卜成为商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甲骨文发现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殷墟,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

甲骨文,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 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

为什么文在谥号中属于美谥?

经天纬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学勤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

在古代谥法中,“文”字是最顶级的美谥,接下来才是“武”,但凡谥号是“文王”“文帝”的君主,都是朝代中数一数二的君王,而且历史上也是赞誉不断的帝王。

谥法制度起源于西周时期,自西周以后的历代王朝,除秦朝之外,都遵循周礼,以“谥号”来评价帝王或者大臣,谥号基本上是对一个人一生的评价,有盖棺定论的意义。

在唐朝之前皇帝,一般都是用谥号来称呼,主要是皇帝的谥号都比较短,仅有一两个字,所以用谥号称呼比较方便,比如汉武帝、光武帝、隋文帝这些,唐朝之后,皇帝的谥号都非常长,多达十几二十个字,再称呼谥号就比较困难,所以人们通常就以庙号来称呼皇帝。

在谥号中,文、武、明、睿、康、景、庄、宣等这些字都是褒谥,厉、灵、炀则是恶谥,其实谥号的褒贬,大部分都是能从字面上看出来的,但是到庙号上就大不一样了,文、武这样的好字,用到庙号上,都不是啥好话,皇帝在谥号上做足了表面文章,文臣在庙号上,玩透了心眼。

庙号的起源,比谥号更久远,起源于商朝,主要用于王室建立家庙祭祀所用,但是隋朝以前不是每位皇帝都有庙号,根据与当代帝王的亲疏关系,除开国之君的庙号,只保留当朝皇帝最亲的五位皇帝的家庙,其他的皇帝都会被移入太庙,合并祭祀,称之为“祧”。

因为汉代留下的规矩,不是每一位皇帝都配有庙号,必须是对江山社稷有功的皇帝,才有庙号,会被保留家庙,值得后世子孙永远祭祀,整个两汉被保留下庙号的,仅有汉高祖刘邦、汉文帝刘恒、汉武帝刘彻、汉宣帝刘询、汉光武帝刘秀五位皇帝,无不是赫赫功绩的皇帝。

但是到唐朝以后,这个规矩就被李世民给破坏了,所以唐太宗李世民,虽然名气很大,但是这个人在历史爱好者中,一直是一个褒贬不一的帝王,自此以后的皇帝谥号溢美之词泛滥,庙号逐渐成为评价一个帝王的有效准则。

在庙号中,文宗文弱无能;武宗偏好武力,都不是什么好词,颇有点民间讲得缺啥不差,喜欢就给个够的意思,都是看起来高大上,实则恶心人的庙号。

其实字本身没有褒贬之意,只是人赋予了它更多的意思,“文宗”这个庙号,如果给一个文治典范的帝王,它恐怕就是另一个意思了,可偏偏历史上,三个“文宗”,都不是啥好鸟,文宗这个庙号,只能被迫吞下贬低的含义了。

历史上有三位文宗皇帝,头一位是唐朝的唐文宗李昂,第二位是元文宗孛儿只斤图帖睦尔,第三位是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也就是咸丰皇帝,清朝的百年之耻,火烧圆明园,就发生在咸丰年间,自不必说,我们就来说说前两位。

被宦官软禁的唐文宗李昂

唐文宗李昂是唐朝的第十四位皇帝,也是倒数的几位了,唐朝自从安史之乱后,皇权衰落,江河日下,外有藩镇割据,内有宦官专政,曾是帝王家奴的宦官,左右着皇帝的废立和生死。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宦官王守澄、梁守谦发动兵变,拥立李昂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即位之后的李昂,看着大唐江山日迫西山,朝政被宦官控制,不愿意碌碌无为,决心改变现状。

李昂从下层提拔了李训和郑注,担当重任,准备铲除宦官势力,先是提拔了大宦官王守澄的部下仇士良,分化宦官的权力,借着削除王守澄的兵权,下令王守澄服毒自尽,原本唐文宗已经与担任凤翔节度使的郑注制定好了计划,在宦官送葬王守澄的时候,将宦官势力铲除。

但是堡垒总是从内部的争斗中被攻破的,李训为了抢功,与唐文宗商定改变计划,提拔王璠、郭行余为节度使,令二人赴任前招募兵卒,用于铲除宦官,又提拔韩约等人为左金吾卫大将军等职,掌握京兆府,网络吏卒诛杀宦官。

于是二人酝酿了一出“甘露之变”,先是韩约上奏说在金吾卫府

衙内的石榴树上夜降甘露,请皇帝前去观看,李昂派仇士良等宦官先行去查看,仇士良到达金吾卫衙门的时候,看到韩约行为紧张,突然发现周围埋伏有士兵,突然惊醒,赶紧退出,裹挟李昂返回宫中。

李训看到后知道事情败露,急忙带领人马前往护驾,追打宦官,结果此时李昂只顾自己安危,大声叱责李训,李训被宦官打倒,宦官劫持李训退入宣政门内,关闭城门,李训的计划破产,仇士良立马命令神策军诛杀朝廷官员,大批朝臣被灭族,朝堂为之一空,李昂自此被宦官囚禁,终此一生没有获得什么权力,这就是唐朝历史上的“甘露之变”,这样的作为无愧文弱之名啊!

一心文治,毫无实权的元文宗

元朝是一个从立国之初,就一直是权臣当道的朝代,即使是忽必烈时期,因为蒙古大汗不善于管理朝政,所以朝廷的政治、经济大权掌握在权臣手中,比如阿合马等人,元帝只掌握军队的控制权。

但是忽必烈之后,元庭内部的南北争斗愈演愈烈,政变斗争此起彼伏,到元泰定帝去世后,掌权的燕帖木儿发动又一次大都政变,拥立元文宗图帖睦尔继位,因为蒙古人的习俗,元文宗下诏让位给哥哥和世㻋,结果在等待明宗和世㻋南下大都的过程中,元文宗当皇帝上瘾了,于是和燕帖木儿合谋毒杀了和世㻋,元文宗再度继位。

元文宗在位期间,朝政大权基本掌握在燕帖木儿手中,钦察贵族迅速奢靡腐化,蒙古贵族内部矛盾激化,对百姓的搜刮不断加剧,云南蒙古贵族叛乱、各地农民起义开始爆发。

在文治方面,元文宗与唐文宗有不少相似之处,重视文化修养,在大都创建奎章阁,仿唐、宋会要体例,编修《经世大典》,整理并保存大量元代典籍,提倡尊孔,对蒙古内部的汉化推动,起到一定的作用。

所以文宗的代名词,就是没啥权力,基本就是个傀儡,朝廷有权臣专权,在文化方面稍微有点作为,有文名而无武功。

古代人们都是用文言文交流吗?

作为中国人,对于文言文这个东西,真的是又爱又恨。爱的是它表达简洁、文辞优美,恨的是我们的学生时代要背诵它。

古代人留下那么多的文言文文章,是不是在他们日常生活也是用文言文交流呢?

答案是否定的,古人只有在写文章时才用文言文,平时交流还是用的白话文。

那古人为什么不用白话文书写,这样不是更容易看懂吗?

1、用文言文书写比较省力

白话文虽然很容易看懂,但是写起来会很费力。因为想要表达相同的意思或传达等同信息含量的内容,用白话文会多出很多字,写起来会很耗时间。

还没有发明纸张之前,人们都是在青铜器、竹片、石头、骨头、丝帛上或刻或写。这些书写材料要么很贵,要么很硬,写起来费时费力。

2、为了节约书写和传播成本,必须要用文言文

由于书写材料的限制,古人写文章时必须惜字如金。

如果你要著一部十余万字的书,用竹简写的话,那估计写完之后,得要30多斤竹简,读起来累不累呀。如果要像现在一样写一部百万字级别的小说,不仅书写成本高,而且很多人会买不起,不利于思想文化的传播。

那么精简的文言文在这里就体现出了它的价值,所以古人用文言文书写而不是用白话文最初是为了省钱。

到了东汉改进造纸术,唐朝普及印刷术,写文章成本不高,写起来也不费劲,那为什么文言文还是很盛行?

主要是文言文格式稳定、言简意赅,在表达上有优势。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文言文象征着读书人的身份,可以提高读书人的格调,可以和文盲区分开来,用以提高自己的优越感。

那白话文是什么时候兴起的呢?

1、宋朝之后,白话小说的出现,将白话文更加口语化

由于宋朝崇文抑武,所以出现了大批文人,随之而来的便是大量文学作品的出现。因此宋朝民众的阅读普及率很高,为了适应这种情况,应运而生的就是大量白话文书籍,不然大部分人看不懂。

宋朝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话本,更是将日常用语和书面语融入其中,使其更加贴近生活,大家都能读懂。发展到后面就将白话文普遍用在文章、小说等文学作品中,我们读的四大名著就是此类小说的代表。

2、宋明清三朝,官方也广泛用白话文,传达统治者的意志

宋朝之后的白话文已经和今天我们用得差不多,宋代的官员已经是用白话文与平民百姓交流,不再那么乐于用文言文区分自己与百姓来体现自己的优越感。只是偶尔会掺杂一些文言文,听起来有点别扭。

到了明清时期,不仅官员用白话文,皇帝下旨这样严肃的事情,也用白话文替代文言文。尤其是朱元璋这位明朝的开国皇帝,本来文化水平就不高,所以更喜欢用白话文下旨。

文化水平高的清朝皇帝在批折子时也喜欢用白话文,雍正皇帝就写过这样的话: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皇帝........

但是白话文的真正兴起,还是在上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中 。

总结:

古人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是用文言文交流,而是用白话文。

但是,这并不代表,现代人穿越回古代能和古人畅通无阻地交流。因为北方的少数民族不断南迁,会把胡语和汉语融合,加上古汉语的发音与现在差异很大。所以,你要是穿越,估计就是你听不懂他们说的话,他们也听不懂你讲的。

古代的人都是用普通话交流吗?

在咱们中国广袤的土地上,

无论走到哪里,

只要能讲上几句普通话,

总能和人无障碍交流,

哪怕是一口川普或是……

带着洋儿味的普通话。

你有没有想过,

讲普通话虽然是咱们如今

再平常不过的事儿,

寻常到在我们还不记事起,

就已经学会了这项技能。

但在没有普通话的古代,不同地方的人,

应该讲什么话才能交流呢?

想统一语音?咱先统一文字吧

咱们都知道,起源于甲骨文的汉字,

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朝就实现了统一,

这极大地降低了帝国内部的交流成本。

不过,这只是文字,

想必大家对

各地许多听不懂的方言也是非常头痛。

有人可能会说:

要是秦始皇把语音也早早统一了,

那岂不是美滋滋~

不过啊,这事可能有点难为秦始皇了……

▲我好不容易把文字统一了,

你们还不满足啊?

虽说这位千古一帝决心够大,手段够狠,

但当时的通讯并不发达,

也没有咱们现在的语音设备,

要把当时天下人的口音也统一起来,

实在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那……为什么文字能统一呢?

其实啊,当时能熟练使用文字的人,

仅限于官吏和士(知识分子),

而普通的“黔首”,基本用不上文字。

所以,只需要搞定一小部分“体制内”人员,

就能现文字的统一。

但,统一语音就不一样啦。

古代“普通话”的起源与发展

汉语方言纷繁复杂,自古已然。

《说文解字》里就曾提到:

“诸侯力政,不统于王……

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根据西汉扬雄所著

《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的记载,

汉初的方言就已经达到了十来种。

方言太多,还差别很大,

于是人们需要一种在一定范围内,

大多数人可以交流的语言。

这就出现了所谓的“通语”,即通用的语言。

扬雄的《方言》最先提出了这个概念,

并与方言对应。

不过,这种通用的语言

实际比“通语”这个概念出现的要早得多,

各个历史时期通语的具体称谓也不一样。

先秦时期的通语叫“雅言”,

《论语·述而第七》里说:

“子所雅言,《诗》《书》《礼》,皆雅言也。”

不过,这里所说的雅言,

更多的可能是指一种书面语。

▲《方言》一书的宋刻本

孔子当时周游列国,

三千弟子来自全国各地,

语言不通,如何讲学?

答案就在这里——雅言授课。

到了秦汉时期,多称“通语”,

隋唐时期多称为“汉音”。

至宋元时期,

则称为“正音”“雅音”。

一直到了明朝才叫做“官话”,

并且沿用至清末。

不会说“通话”?想当公务员可就难了

自通语诞生之日起,

官方对使用这种

“普通话”的要求就日益严格。

在“雅言”时期,

还说不上什么官方的约束和规范,

更多的是从俗从众而已。

但到了秦汉的“通语”、

隋唐的“汉音”以后就不同了,

陆续出现半官方或官方性质的

规范约束加之于通语。

《魏书·咸阳王禧传》中,

就记载了一次孝文帝就推广“普通话”

征询咸阳王禧意见的对话,

孝文帝说道:

“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年三十以上,

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

三十以下,

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

而对于故意不说正音的人,

则要处以降爵黜官的惩罚。

那个时候,在正式场合学通语,

说通语已经带有一定的强制性质。

到了“官话”阶段更是如此。

所以说啊,这古人沟通起来,

也没有咱们想象中的那么麻烦。

不过,

虽然我们的“普通话”是全国统一标准,

但是地方的乡音也依旧是很萌的存在。

譬如“阿拉宁波人”,

一听就很亲切了。

拼音文字与象形文字有高低优劣之分吗?

个人认为象形文字更胜一筹。

表音文字与表意文字

当今世界的流通文字中,除了中文和日文(汉字部分)以外,其它都是表音文字。表音文字中,日文假名是对汉字的简化,韩文是根据元音的阴阳属性和辅音的发音位置生造出来的,剩下的所有文字都是字母文字,而且都是由腓尼基字母演变而来。

所以说,世上的文字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叫汉字,一类叫其它文字。“其它文字”都属于表音文字,汉字是由象形文字演变而来的表意文字,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有表音的效果。

那么,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有什么区别呢?是不是一看到某个字或单词能在脑中出现它的读音或意思,来区分表音或表意呢?并非如此。如果这样,全世界的文字都是既表音又表意了。

“表音”和“表意”是一种跨越语言而存在的属性。什么意思呢?比如说英语使用的拉丁字母,每个字母发音都是一定的。字母“Dd”在任何使用拉丁字母得语言中都发“d”或“t”这些比较类似的音,越南语中发音比较特殊,发“z”的音,这在英语中的一些字母组合(比如“dz”)中也能找到影子。但是,“Dd”累死也发不出“g m n l f......”这些与它毫无关系的音。表音文字的基本单元是字母,字母发音的固定性是表音文字的基本属性。

“表意”文字也有跨语言的属性。比如“日”这个字,在不同的汉语方言中读音不一样,在日语、韩语、越南语这些汉字文化圈的语言中读音更不同,但不论在哪个语(方)言中出现,“日”的意思几乎都是一样的,一个是太阳(sun),一个是天(day),不会出现相差较远的含义。

为何表意文字更胜一筹

首先,表意文字比表音文字多了一层意思。如何体现呢?我们知道,表音文字之间都可以实现转写。在我们初学日文假名、韩文、阿拉伯文、印地文等非拉丁字母文字时,习惯用罗马字母来标注这些“奇怪”的发音符号辅助记忆。这些发音符号之间都可以相互转写,当然也都可以用汉字来转写,比如各国的人名和地名。虽然汉字在不同方言中读音不同,比如普通话用“贝克汉姆”音译英国球星“Beckham”,而粤语中“碧咸”的读音更接近,但都是汉字的转写。但是,却不能用表音字母转写汉字。比如,“山西”和“陕西”,转写成拼音文字的话就完全一样了。为了区分它们,参照“国语罗马字”使用了“shaanxi”这个十分突兀的拼音。有人说音调是语言的问题,那么再举一个例子,“切忌”和“切记”,同音同调不同意,用拼音文字转写相当伤脑筋。这是因为汉字的表意性,“记”和“忌”的意义不同。所以说,汉字的承载能力远高于拼音文字。

汉字的“表意”也体现在跨语言上。在使用汉字词的不同方言和语言中,同一个字的表意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相同的。虽然语言上无法沟通,但是如果用“写汉字”的方式来交流,就不会有很大障碍。这在汉字文化圈中是通行的原则。反观字母文字,基本上就是把说的话按照“语音元素”机械地记录下来。语言不能沟通,文字就不能沟通,哪怕是用的同一种字母体系(借用词除外)。另外,语言是时刻在变的。汉字自从造出来的那一刻,意思就基本固定,无论读音怎么变,意思始终不变,过去是,将来也是。但表音文字不一样,随着语言的变化,还要对每一个词进行修正,所以我们看到现在的英文和莎士比亚时期的英文有很大差别。全世界,只有汉字能实现跨时空的统一。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字母文字是表音的,所以学习字母文字只锻炼左脑。而学习音意兼备的汉字,可以同时锻炼左右脑。所以学习汉字对小朋友的大脑开发是有好处的。

汉字的所有优点都是基于它独一无二的“象形+表意”属性。有人说,各国文字都是平等的,无高低贵贱之分,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语言是平等的,但文化是有高低的。就像两个人,法律上平等,但二者的文化程度、言行举止不一定相同。文字属于一种文化,汉字的文化底蕴就摆在那里,是事实,不是吹出来的。它值得我们去传承,去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