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致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字体 > 字体百科 > 正文

字体百科

于右任草书千字文_为什么有些古代书法家会喜欢临摹千字文

爱字体2023-05-15字体百科0
本文目录于右任草书千字文,为什么有些古代书法家会喜欢临摹千字文?继续练字还能有发展前途吗?学习书法的意义有哪些?在草书中是怎么表现的?中国书法何时能跳出只书写唐诗宋词的窠臼?于右任草书千字文,为什么有
本文目录

于右任草书千字文,为什么有些古代书法家会喜欢临摹千字文?

我是一人。《千字文》和书法已经绑定了,练字肯定要写《千字文》。

于右任草书千字文_为什么有些古代书法家会喜欢临摹千字文

《千字文》是“蒙学”名篇,但是现在《千字文》经常和书法一起出现。教小朋友很少用《千字文》,但是我们学习书法一定要写《千字文》。

一、启蒙读物《千字文》,但是现在用处不多。

《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还有一本《千家诗》,又合称“三百千千”。能够成为启蒙读物,一定是琅琅上口的。那么问题来了,“三百千千”哪个是听的最多的。

《千字文》是“三百千千”中,不那么琅琅上口的。主要原因是《千字文》的由来。相传梁武帝(502—549年)命人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汉字,命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成文。这种传说很神奇,先选1000个不重复的汉字,再凑成文章。

如果真的是先选1000字,再成凑成韵文。那么可以理解《千字文》并不那么“好读”,周兴嗣也确实不容易。

作为古代的启蒙教育的书,《千字文》读的人相对较少。一千个字不长不短,但是能背下来的人非常的少。你说天地玄黄,看看多少人能够知道下句的。所以提问者才会有这样的疑问。

二、古代读书人对《千字文》并没有多么想法,推广《千字文》最大功臣是智永和尚。

相传智永和尚在阁楼专心练字不下楼,最后写了近千本自己满意的《真草千字文》。上图就是《宋拓本智永真草千字文》。

智永和尚的千字文,不单是宋朝有刻本,宋朝人就非常重视智永的《真草千字文》,在我们当代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

上图现存智永的《真草千字文》纸本,日本私人藏品,启功先生专程品鉴过。智永《真草千字文》的在书法史地位是非常的重要,这里需要了解书法史,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一人有感

我们当代书法家肯定都练过《千字文》。如果当代哪个书法家说自己没有写过《千字文》,那么他不能够称为书法家。

我们当代很多人喜欢草书,《千字文》草书历代很多大书法家也写过,下图宋徽宗《草书千字文》。

《千字文》只有一千字而已,如果按照现在的书写还不是一千完全不同的字,完整写一遍练习量也没多少,书法一定要经常练习。

以我的知识,尽可能地客观求真。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舍。如有补充,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一起进步。

我是一人,喜欢书画和艺术相关,关注我。19年10月22日沪。

继续练字还能有发展前途吗?

此题仿佛是为我而出,哈!哈!我己经过了六十,近七十了。练字己五十余年,自我感觉还有奔头,前途光明。

这可不是唱高调,现如今,人过六十,心理年龄也就算是个青壮年。赋闲在家,时间宽裕,衣食无忧,精神放松,正是练书法的黄金时段。要说有无发展前途,这要看你怎么比?如想练出个书法大家,我想可能有点困难,但是,通过自学书法,即达到舞笔弄墨,又能养身健体,并能写一手漂亮的好字,是可以预期的。

我是早起溜弯回来,临帖一个多小时,喝上一杯浓茶……,晚上看完新闻联播,珉上一盅小酒再临帖一个多小时,真乃乐哉悠哉……。有时也上上网看看书法直播,搜搜名家名帖等书法作品,一时兴起,也操着毛笔,面对屏幕跟着老师的书写节奏现场临写一番……。闲暇时,把自己的书法习作晒到今日头条书法圈里显摆显摆,或多或少能找回点自信和成就感,满足一下那点小小的虚荣心,同时也增进了书友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使学书的过程更加丰富多彩。总之,学习书法:六十不晚,七十正当年,八九十渐入佳境,过了百岁则人书俱老时……。正如歌里所唱“最美夕阳红,唯有近黄昏”。

(以下为本人的书法习作,小行草仿赵孟頫笔意《洛神赋》)

学习书法的意义有哪些?

学习书法可以博采众长,是寻找自我,再现自我的过程,有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书法艺术语言和风格的意义。

学习书法的临帖阶段,我们选择的都是自己喜欢的字帖,看哪些字帖能和自己心意相通,能引起情感共鸣。临帖就像写文章一样,平时收集的素材越精越多,对写文章越有益。把自己喜欢的书法风格因子提取出来,储存于大脑,这是一个收集书法创作风格因子的过程,也是寻找自我的过程。

学习书法的创作阶段,我们就要多学文学知识,增加书卷气。以自己为主,把能表达自己审美意识和符合自己情感的书法因子组合起来。用独特的线条语言,结构语言,章法语言来写自己心中的意象,表达自己的情感世界。作品整体风格要融合自然、和谐。既要符合法度,又要有独特强烈的艺术风格。

书法家于右任先生书法作品(如下图)。取法魏碑,用笔有篆意、隶意。结构体势开张,有奇险、雄强意境。(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

在草书中是怎么表现的?

担负夫争道就是和而不同,犯而不违,对立统一,和谐融洽。我们可以想象一些担夫争道中的诸元素,有强弱之分,有避就之礼,有环境之局限,有心态之高下,有力量的对比,虚实的存在等等,可以说几乎书法中的对立统一的技法概念都能从“担夫争道”中得出。

如书法中所说技法轻重缓急、高低错落、穿插避就、虚实相生、刚柔兼济、大小相称,几乎都是矛盾体的对立统一的元素的集成。这些矛盾的元素在书法比比皆是,从笔画线条到偏旁部首极其组合,结构的组合,章法的形制,可以说一幅作品的每一个元素空间或像素都包含着“担夫争道”式的矛盾元素,不过他们都是在对立统一中构成和谐统一的大格局的。在往深里说,书法如此,其他艺术形式中同样如此,包括人类的社会与自然界的事物,莫不过如此。

中国书法何时能跳出只书写唐诗宋词的窠臼?

看图说话,原创诗词发自内心笔墨融通,并非唐诗宋词可以写,我也时常写点原创诗词,何尝不是一种乐趣呢。

君不见,古之文人雅士,但凡笔墨能够千古流芳的,大都是他们的原创文字。

虽然我还远远达不到古诗词的境界,但人到中年,世事沧桑,所思所感,也能赋诗填词,聊以自慰。不也是一种收获吗?

诗与远方,或许不可兼得。但不去尝试,总会是一种遗憾啊!

无论你是文人还是墨客,都可以向彼此借鉴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