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致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字体 > 字体百科 > 正文

字体百科

行草书_怎么进行行书章法专门训练

爱字体2023-06-27字体百科11
本文目录行草书,怎么进行行书章法专门训练?应该先学行书?5种书法最好写的是哪种书法?写行书运笔速度怎么掌握?想同时练习行书圣教序可以吗?行草书,怎么进行行书章法专门训练?感谢邀请!想把行书写好,章法极
本文目录

行草书,怎么进行行书章法专门训练?

感谢邀请!想把行书写好,章法极其重要。因为我们欣赏一幅作品时,首先看它的整体气势,再看局部每个字粗细变化。如果章法不行,就给人感觉散乱、不联贯等等…

行草书_怎么进行行书章法专门训练

所以临帖时就要注意这个问题,(当然刚入门时,以练习单字多主。)平时要多读名作,认真揣摩字与字的相互关联映带,行距间的穿插避让。做到心中有数,要有那种潜意识。当你创作书写时,那种错落有致,疏密有间的意蕴就出来了!

还有选帖也要注意,选章法极精妙那种,别选集字一类的。比如颜真卿《三表真跡》,《刘中使帖》。米芾的《珊瑚帖》等都很精采。还有写行书时可穿插着练草书,因草书对章法的要求更高,草书有了基础,再写行书就更加得心应手。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经验,大家不妨试一下。

再就是要多写写书札,给朋友写信时尽量也用毛笔,随意书写。心境平和,伴着茶烟琴韵,任手写心,不经意间,妙手偶得,浑然天成,一幅精品就这样诞生了。

历史上好多大作就是这样来的。

下面是我写的诗稿,请大家品点!

应该先学行书?

学习书法原本没有一定之规,也没有规定要从哪一种书体入手。比如,有人专攻金石,就可以从甲骨文、钟鼎文等入手。喜欢隶书的朋友,则可以直接写汉碑。而喜欢北碑的爱好者,直接写龙门,或者张猛龙等碑刻,也是一条门径。我有个朋友专写简牍,以楚简作品多次入国展。

但是,题主所闻的是先学行书,还是先学楷书。这属于另外一条学习书法的路数,这条路数通常以帖学为范本,是比较大众化的学习书法的途径。而且,按照这个路数学习书法,比较容易把字写得很美观,符合大众审美。还能够把书法应用于实际,硬笔字水平也能随之得到很大的提高。

那么,踏上这条学书之路的第一步,应该先学楷书,然后再学行书。理由如下:

第一,符合中国书法的发展脉络。自从有了中国文字,就有了中国书法。所谓书法,就是写字的方法,或者写字的法则、法度。一个字怎么写,有几笔几画,怎么结架,是书法最基本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才是书法的审美。中国书法从甲骨文起步,经历了篆籀(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的大致几个阶段。现代书法理论认为,篆籀、隶书、楷书都有各自的“草书”。对于这一点,我想补充一句,这些字体同样有自己的“行书”。

在“真草隶篆”四大书体,草书包括章草和今草。章草几乎与楷书同时从隶书中演化出来,今草则比楷书出现的时间要稍晚一些,大致还在行书之后或者几乎同时。因而,当楷书出现后,也就有了自己的行书和草书(今草)。这就形成了一种笔法关系:楷书—行书—今草。说明一点,今草的诞生也有章草的“功劳”,但是,学习章草未必可以直通今草。章草已经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书体,以今草为主的书家,大多要单独学习章草,使自己的草书更有古韵。

从楷书到行书,这条线索非常清楚。所以,学习书法应当先从楷书入手。

第二,历代书法大家都从楷书入门。中国书法有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就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这个时期的楷书、行书、今草基本成型,两晋时期的书法基本上以这个时期为楷模,造就了王羲之、王献之等大量书法大家。

(王羲之临写的宣示表[左])

以二王为代表的书法圣手,也是从楷书入手,开始学习书法的。王羲之临习过钟繇的《宣示表》,王献之则学习父亲的《黄庭经》、《乐毅论》。怀素在《王献之王洽王珣书评》中说:“又尝书《乐毅论》一篇与献之学,后题云赐官奴,即献之小字。献之所以尽得羲之论笔之妙。”可见,古人学习书法,是先从楷书入手的。即便是二王这样的书法圣手,也是从楷书一笔一画入门。

王献之也是楷书高手,他的《玉版十三行》是学习楷书的高级范本之一。

此后的古代书家,也是按照这条路数,先习楷书,再学习行书和草书。比如欧阳询、颜真卿、黄庭坚、文征明等。下列图片分别是这些前辈大师的作品:

(欧阳询《梦奠帖》)

(颜真卿《争座位》)

(黄庭坚《金刚金》)

(文征明楷书)

由上图可见,欧阳询、颜真卿的行书也是超一流水准。之所以如此,是他们的楷书非常的高妙,位居中国楷书四大家之列。而黄庭坚、文征明的行草书冠绝当时,也大受历代书家追捧。原因也是黄庭坚、文征明的楷书同样美妙绝伦。历代大书家都有一手非常漂亮的楷书,广大爱好者不妨多看看,学书应当先长见识。

举一个例子说明。我教学生学习书法,以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入帖,然后上溯到《怀仁集大唐三藏圣教序》。如果把欧阳询楷书学到家了,以楷书笔法去临写圣教序,就简单得多,很容易上手。古人说:做楷如行,做行如楷,就是这个道理。同样,今草也有楷书笔法,今草的使转之中必须蕴含楷法,否则就变成潦草字而法度不严。

总而言之,就帖学而言,楷书是基础,先把楷书基础打牢固,才能循序渐进,学习行书和草书。这里还得提一提二王书法,《淳化阁帖》中所收录的二王行草书,其笔法的楷书痕迹非常明显。学书(帖学)当首先入晋法,否则,难得大雅。若习小字,就从钟繇、二王楷书入门,直接可等魏晋殿堂。学大字则师法唐楷,然后上溯魏晋行草。

当然,明末以来,书法另辟蹊径,从金石、汉隶、北碑等入门,拓展了书法路数,形成了与帖学并驾齐驱的碑学书法。而引碑入帖、引帖入碑,则是当代书法家面临的一大课题,同时,也造就了一批大家。

5种书法最好写的是哪种书法?

在楷书,行书,隶书,草书,篆书,这五种书法之中,最好书写的就是楷书书法。

楷书书法是五种书法之首,有书法之基础的称谓。楷书书法是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 更趋简化,横平竖直。是现代通行的书写字体。

楷书始于汉末,通行至现代,长盛不衰。主要是由于楷书的三个特点,一是讲究运笔,二是笔划分明,三是结构方整。

写行书运笔速度怎么掌握?

行书的运笔快慢的把握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按照经典书法或字帖的要求来把握运笔的速度;一是跟着自己的感觉走。我们这里只谈前一种,因为后一种是在脱离书法的法度与运笔节奏的书写,是没有章法可言的。说后一种可以章法可言,对于前一种来说,实际上也只是一种大概的行书运笔规律。

再说还有书写者的功底与娴熟程度有关,所以只谈一般规律。

一般情况下 行书运笔快与慢主要表现在起笔行笔收笔这样三个过程。起笔、收笔和点画中段运笔过程有转折、提按粗细变化时运笔速度相对较慢。

中段线条不需要太多复杂的运笔动作时运笔会慢快,还有就是需要提笔出锋时较快。线条由粗变细过程运笔由慢较快。行书运笔的快慢节奏与要求和楷书差不多。需要调锋或笔锋转换时运笔就要慢一些,调锋至中锋行笔以后不妨快一些。以上是一般的运笔书写速度的基本规律。实际上 在具体的实践与创作过程中,加上作者的技法技巧的水平与娴熟程度,是可以按章法的需要变换书写与运笔速度。这种情况在一些经典书法作品和现代书法作品中屡见不鲜,也不能通过读帖发现作品中点画线条运笔的快慢节奏。

想同时练习行书圣教序可以吗?

我也在练字九成宫,同时看了很多书法方面的问题视频,如二田、卢中南,启功,杨再春等等,基本观点都是从楷书学起,临帖要临的像以后再去考虑进一步发展。刚开始是临笔画简单的或者独体字,不要通篇临。你在三个月时候写的字,整体看还不错,但是细看就看出来没有仔细扣每个字,每个笔画。比如成的戈钩,年的结构等等,都和原帖相距甚远。还是好好临帖吧。恕我直言,多有得罪。